商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章 冒险闽商:商者无域,敢为天下先(4)

曹德旺在豪宅中专门开辟出一块菜地,自己吃的菜都是他种的,这让他重新找回了一些快乐和舒适感。在别人的眼里,这多少有点作秀的嫌疑,但是曹德旺自己很开心。这种思想不仅对他的生活产生了影响,也影响到了他在企业管理和品牌创造上的理念。

“做企业,做品牌,就是做人,仁、智、勇、义,这些都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一个仁,你有仁心善意,别人才可能跟你合作,帮你一起发展。别人才能信任你。”

“既然仁义善意,喜欢做慈善,为什么到现在还要拼命赚钱呢?还说要牢牢把住福耀集团的控制权?”

这样的疑问不止一次地回荡在曹德旺的耳边,他没有过多的去解释什么,而是一如既往的左手赚钱,右手散钱。为了使自己的捐款能有专门的机构进来打理,也是出于在中国建立一家专门帮助企业家做慈善事业的基金会的目的,曹德旺建立了河仁基金会。在他看来,拼命赚钱的背后就是要认真做人,认真做人就是要乐善好施。否则“出来做事干什么,放牛或是做小生意也很活命。做大事就有大责任。这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我希望我捐股份做慈善,能带个头。我常说,事必躬亲的老板不是好老板,有几个钱就觉得很了不起的人做不成大事,那种人做出来的东西你能放心,你愿意和他合作?”

对于曹德旺而言,人的道德感和商业的道德感是一码事。福耀有员工生重病,不管费用多少他全部承担;他已记不清总共资助了多少穷人家孩子从中学读到大学毕业;汶川地震,他先后捐了两千多万。所以当传出曹德旺“裸捐”的消息后,熟悉他的人并没有感到惊讶,有人这样说:“曹德旺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他的商业头脑,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他千金散尽的宏大气魄,这种气魄在福建商人乃至中国商人身上都是不多见的。所以他才让人感到敬佩。”

曹德旺自己也曾说:“我从无到有,从贫到富,每时每刻都在拼,这也是我们福建人的传统,不拼怎么行?但是拼了以后,成功了以后又该怎么做?1987年到1991年是汽车玻璃的暴利时代,我赚了很多钱,福耀玻璃也是在那时候抢占了市场。我们赚到了就要回报社会,就像想着那些没有赚到的人,这样,我们的企业不是一年两年的短命鬼,我们的国家也会好起来。”

在很多人的眼里,这个一激动起来就容易喘气,而做上自己的“大奔”却能从70公里狂加到130公里的企业家,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他果敢强硬,有时又心软柔和;他喜欢先声夺人,有时却喜欢慢条斯理。但有一点人们是看得很清楚的,曹德旺“会做事,会做企业,更会做人”。在生意上上,至今还没有听到过同行对他又什么不满的言辞,就连竞争对手也是如此。

一如曹德旺所言,做企业就是做人,人好一切都好。商海中之所以有很多的不确定,有太多的尔虞我诈,太多的“阴谋”,很大程度上是人心不端,所求太多。归根到底是人性丧失的一种表现。曹德旺从放牛娃到玻璃大王的经历,是其牢牢记得身为人,身为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这不是为了作秀而进行的表演,更不是为了讨好谁而苦心经营的表面文章。正因如此,很多时候,当你用心的去做一件好事的时候,对方回馈过来的或许是你未曾想到过的“报答”。

【商海大事记】

1983-1986年,曹德旺在高山异形玻璃厂任厂长。

1987年,曹德旺以627万在福州注册成立福耀玻璃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汽车安全玻璃和工业技术玻璃的中外合资企业。

1993年,福耀集团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成为中国同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1996年初签约,福耀集团投资1470万美元,法国圣戈班投资1530万美元,合资成立万达汽车玻璃有限公司。

1999年,福耀集团与法国圣戈班“离异”,曹德旺用4000万美元买断圣戈班在福耀的所有股份,并限定圣戈班在2004年7月1日前不得再进入中国市场。

2003年,“福耀玻璃”又进行了一次增发,募集资金5.8亿元用于技术改造和产能扩建。

2003年,曹德旺被福建省企业评价中心、福建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评为福建省2002年度经济人物。

2004年起,“福耀玻璃”连续两届被授予“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2006年,福耀集团研究院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等联合认定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商道妙语】

1.曹家三代信佛;我从无到有,从贫到富,现在也悟到了;我儿子曹晖去年才从美国回来做总裁,他比我想得更开,不想接我的班,更不想要我的钱。

2.我没有什么朋友,企业界的、经济学界的,我不跟他们玩,因为没什么意思;我性格很直,以前得罪了很多人,后来变得小心些了,但仍然不会向任何人低头;我没向任何官员和银行送过一盒月饼,哦,我房间里这些蝴蝶兰倒是银行送来的。

3.现在全球经济危机,国家的困难才刚刚开始,一个国家最麻烦的就是分配不均,我希望我捐股份做慈善,能带个头,我想政府会支持的;我常说,事必躬亲的老板不是好老板,但你问我什么时候退休,我能退吗?我捐股份,同时也希望给改革开放培养出来的中国富豪和既得利益者带个头,大家都来做慈善。

4.企业家首先要有人格,没有人格就很难成为企业家,中国话说‘小成靠智,大成靠德’。

黄如论:审时度势,捕捉大手笔

在北京的繁华之地,闹市之所,人们总能看到以“金源”打头的或高耸或气派的建筑物。在这些建筑物当中,有名贯京城的高级商厦,有动静相宜的高档社区,也有风格独具的豪华饭店。当人们的身影以不同的姿态从这些建筑物前闪过时,有一个人也许会伫立在某栋楼的底层,仰头欣赏着自己一手造就的杰作。这个人就是黄如论。

每天能有新衣服穿,

每天能有很多钱花。

如果有人问起黄如论小时候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他一定会说出这样两句话。如今的黄如论当然不用再为衣服和钱财发愁,对于现在的黄如论来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将自己统率的世纪金源集团做成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商业企业。1999年审时度势,北上京城之举就是为实现这一心愿打响的前哨战。

有人说他傻,南方的市场做的那么好,名声那么响,没必要投入几十亿的资金去开辟新的空间,况且那时候北京的房地产市场已经群雄盘踞,想要进去又谈何容易,完全是跟自己过不去!

“那些人的话我从来不听,要听的话金源也不会做到现在这么大的盘子。”

这个出生在福建连江,立业于海外,扬名于国内,人称“房地产大鳄”的黄如论从来坚持的是“审时度势,认真去做”的原则,别人的质疑对他来说不过是“外人瞎说”。凭着他在商海中的多年打拼,他敏锐的预见到北京的房地产市场将有一个井喷式的发展。

这位闽商北上之初,“因为不熟悉,只能跟着当时的市场做。对于外地开发商来说,亚运村的位置比较安全。”看准地盘后,黄如论果断地抛出8亿元资金,拿下了位于亚运村奥体东门附近一块2.8公顷的土地,推出全新蝶形结构的亚运村“世纪嘉园”。

房子盖好了,该怎么去买呢?当时在北京房地产界流行的方式是“卖楼花”,就是开发商还没有拿到售房手续就买房。这才黄如论看来,简直就是“玩火自焚”。

“卖楼花带来的毛病太多,资金衔接不上就‘被迫’骗人,这种情况下,现房更能获得买家的信任。”现房销售对于黄如论来说并不陌生,正是这种卖房方式,让他在福建房地产市场站住了脚跟,他决定在北京同样使用现房销售模式。消息一出,购房者趋之若鹜,短短一个月时间成交额就达到2亿元,2000年全年销售额为7.5亿元,黄如论的“世纪嘉园”也因此进入京城“十大热销楼盘”之列。

“世纪嘉园”对于黄如论不过是小试牛刀,他后续的跟进战略让更多的京城房地产商目瞪口呆,此刻他们才意识到,北京来了头南方的狼。这头狼的下一个目标是位于北京西郊的56公顷土地。黄游轮斥资120亿元买下了这块地,他要在这里一圆多年的梦想,建一座“世纪之城”。

从敲下这块土地开始,黄如论便和它黏在了一起,他每天坚持下工地到晚上12点,遇到问题现场拍板解决。每星期开会讨论研究工期安排、工程质量。精力之旺盛令年轻的同事自叹不如。

2000年,世纪城一期开盘,黄如论依然用现房销售策略吸引购房者,而且在价格上还以5000块的均价示人,这一价位在京城不算很高,甚至有“贱卖之疑”。很多业内人士表示不理解:

“这么好的地段,黄老头为什么不建8000元以上的高档住宅?简直是糟蹋!”

“如果世纪城做高价位,非赚个盆满钵满不可!”

面对外界的纷扰,在金源集团内部早已形成了统一的见解:

但金源内部对此早已形成统一见解:如果做成8000、9000的房子,世纪城肯定会死。拿地时我们谨慎考虑过这个问题多次,不可否认在这个位置高档住宅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但是世纪城的规模太大了,三期一共有300多万建筑平米,高档住宅根本没有这么强的购买力。

黄如论的判断是正确的:世纪城开盘4个月就成功售出近600套,销售收入就创纪录地达到13亿元。到2000年,世纪城销售近20亿元。

“如果以外界定的9000多元的价格来销售房子,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市场。”

如今,世纪城的成功模式被许多业内人士所效仿,外地开发商一批批地来世纪城取经。黄如论也因此连续两年入选北京最佳发展商阵容。

“发展商想占市场鳌头,一要有雄厚的资金,二要使房子质量过硬,三要搞好环境建设,四要坚持现房销售,五要制造人文理念和创新的住宅品位。”

这实际是黄如论对“现房销售”的一个解释。

与当年看好北京房地产市场一样,黄如论清醒的认识到,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将趋于饱和,因此,金源集团必须慢慢走出房地产行业,将产业重心逐渐过渡到大型酒店和购物中心这样的服务性行业当中。在黄如论看来,这是“保证金源集团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然,外界更多的还是将此看做是他对市场形势的准确把握。

黄如论将目光投向了西南地区,那里被他看做是投资的一片热土。2003年初,黄如论在重庆磅投资28.8亿元,兴建了超五星重庆世纪金源时代大饭店和重庆世纪金源时代购物中心,这年年底,他又在云南昆明买地3600亩,投资80亿元人民币,准备用四年时间在这块土地上建成集“五星级饭店、大型综合性商贸中心、主题公园、居民住宅区及配套医院、中小学、幼儿园等”为一体的大型社区。

这一系列的动作,对于黄如论和他的金源集团来说,无疑都是一个大手笔,人们惊讶地发现,当同行们都还没有缓过神来的时候,黄如论急已经洞悉了市场的风向,在外人的眼里,“审时度势”成了黄如论最大的商业特征。自2005年以来,黄如论在全国各地兴建大型购物中心,使金源集团在东南西北都有核心发展地区。没有人知道他下一步还会往哪里走,因为他总是能捕捉到一般人无法看到的商业机会,这种超前的预见性让这个男人看上去意气风发。在他身上,人们或许更能明白什么是闽商的灵活的商业神经。

【商海大事记】

35岁之前一直在家乡做小买卖。

1986年,黄如论只身前往菲律宾淘金,曾在多个国家从事贸易。

1991年,返乡投资于房地产业,并发展成为福建最大的私人房地产商。

上世纪90年代末,黄如论的金源集团将重心转向北京市场,其开发的楼盘完全利用自有资金,并多采用现楼销售的方式。

【商道妙语】

1.对于个人而言,金钱只是一个符号,再多的钱也是一样。狭路相逢勇者胜。亮剑精神,就是我们企业的商魂,剑锋所指,所向无敌!

2.世纪金源集团的商品房,从不空口无凭做过度宣传,而是诚信经营,为民生盖房,实实在在为当地城市建设服务。

3.我不能因为自己富有了,就变成奸商,靠资本炒作牟利,更不能不管同我一起战斗、一起共事的同仁,自己独自享乐,我的责任感不允许我休息。

4.企业要成功,就必须有独到的思维。一个企业有独到之处,就可以创造一种品牌,这种独到的品牌,如果能符合社会规律,符合大众人心,符合社会变化,符合企业发展,就能不断延续下去,以持久的胜利,打造企业的百年基业。

5.格物致知以长技,敬业恒德以用才。

6.落地才能生根,不落地,永远只是在做表面文章。事业的成功,无不经历千辛万苦。如果一棵树想长高,必须将根扎得更深。

“头狼”周少雄:像狼一样牢牢守住目标

辞掉铁饭碗,奋身下商海,住过小旅馆,遭遇冷眼看,但他终究还是凭着狼一样的坚韧性格和对目标的执着,将企业从乡镇小工厂做到了中国高端服装业的领先者。这个领先者就是周少雄,立志要将七匹狼做成中国POLO的“头狼”。

若问福建第一家上市的中小企业是谁?很多福建商人都会异口同声的说出三个字:七匹狼。2004年,七匹狼在深圳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对于这家做服装的企业来说,是十分不易的。对于这家福建的服装企业来说,无疑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就周少雄而言,自己的脚下的路还很长。他的目标不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