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的智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7章 人性的本质(5)

3.嫌恶

在嫌恶的情绪中,明显有疏离成分,虽然这一点不像其他情绪的疏离成分那么为人所知。在生理方面,胃壁受某种刺激,就会恶心甚至呕吐,可是,在心理方面,要产生“呕吐”是有某些意图的,情绪的疏离性因素在此明白可见。嫌恶情绪造成的结果印证了我们的看法:嫌恶是一种姿态,由嫌恶而产生扭曲面容即象征对周围人的轻视、厌恶,以及对此问题解决的拒绝。

找借口脱离不快的情境,这个情绪的误用是便利的方法——假装恶心不难,一旦装出来了,这个人势必要离开聚会的场合。没有哪一种情绪可以像嫌恶这么容易佯装,只要稍加练习,任何人都可以发展成佯装恶心的高手。于是乎,一个无害的情绪就变成对抗社会的有力武器,或借此成为逃避社会的借口。

4.恐惧和不安

不安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现象之一。这种情绪不仅是一种疏离性情绪,而且还会造成对别人的束缚。孩子因害怕某情境而逃避时,他会去找别人寻求保护。“不安”这种情绪不直接去支配任何人,实际上它反而是表示着失败。一个人不安时,就会尽可能地弱小化,这时也正是这种情绪疏离性的那一面显露的时刻,但它同时也怀着一份对优越的渴求。感到不安的人会躲避到别种情境的庇护中,他这样防卫着,直到他认为能够胜过所面临的危险为止。

不安,是一个有着根深蒂固来源的现象——它源于每种生物的原始恐惧,而人类因其本质的软弱而缺乏安全感,就特别臣服于这种恐惧了。由于对人生困难认识的不足,小孩永远不能安于那些困难,他所缺乏的东西都必须由别人供给。小孩在生命之初,就感受到了那些困难,于是这一种生命的情境影响着小孩,他在奋力求取安全感的过程中,始终怀有可能失败的危险意识,结果发展成了悲观哲学,也因此,他的支配本质变成对外界的协助和关怀的渴求。人愈无法解决人生的问题,所发展的谨慎就愈多,一旦你强迫这种孩子前进,他们立刻就摆出畏缩的姿态。他们的性格中明显带有不安的情绪,因为他们总是准备随时撤退。

在生活中,不安情绪表露时,我们也会看到当事人渐渐出现反抗,但这反抗既无攻击性,也不直接显示。在这种情绪出现病态性质的退化时,也就是我们可以清晰地透视灵魂作用之际。我们将能清楚感觉到不安的当事人怎么向外求援,怎么拉住每一个人并将其紧系在自己身旁。如果我们对此现象进一步研究,便会转向前面所提出的问题:处在不安情绪中的人,无时无刻不在要求别人的支持、要求别人的注意,以至最终构筑一种主仆的关系,宛如别人必须随侍一旁,给予协助和支持一样。进一步探究,发现其一生追求特殊认同的人为数不少,他们已失去独立自主的能力(因与生命接触不足和不正确所致),所以他们会用极其激烈的方法去要求特殊的待遇。不论他们找到多少同伴,他们终究少有社会感,可是他们只要一显出不安和惊吓,就又能制造其特权地位了。“不安”帮他们去除了生命的要求,也帮他们役使周围所有的人,这份不安将慢慢渗入当事人生活里的每一层关系,成为其支配别人的重要工具。

5.情绪的误用

如果有人想了解情绪的意义和价值,那么,必须要发现情绪是克服自卑感、提高人格特质、获取认同的宝贵工具。小孩子一旦搞清楚他可以利用愤怒、悲伤、哭泣等方法折磨周围的人,以抗议他受到疏忽的状况,他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试验这套支配别人的方法。如此一来,他就可能陷入一种行为模式中——对一些并不重要的刺激,他也用一贯的情绪表现去反应,只要符合需要,他便不失时机地对这一情绪加以利用。

滥用情绪是一种不良的习惯,甚至可能转变成病态。如果孩提时代即如此,长大成人以后便会常常误用情绪。我们不难见到生活里有的人使用愤怒、悲伤等各种情绪,好像它们是玩于股掌间的傀儡,这种没有价值,而且往往使人不快的性格只会剥夺情绪的真正价值。情绪的表演变成了个体遭人排斥或支配权受威胁时的惯性反应,悲伤决不能以令人厌恶的号哭表现,因为那就犹如一个低俗粗陋的个人广告。

情绪的身体反应也会造成同样的误用。很多人都知道,有的人让强烈的愤怒影响消化系统,以至于碰到狂怒时,他们就会呕吐,这个情绪所表达的敌意最明显不过了。同样,悲伤情绪也与拒吃联结,以至于悲伤的人脸部消瘦、体重减轻,这样便“悲伤形象”十足。

由于这些情绪的误用都触及他人的社会感,所以,这些情绪的误用类型都会与我们有关。一个邻居若去向受苦悲伤之人表达友爱,一般而言激烈的情绪就会减弱。可是,有的人却希望悲伤永远别减轻,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有周围的许多友谊和同情,这些使他们感觉到人格的提升和优越。

虽然愤怒和悲伤被我们寄予了不同程度的同情,但愤怒和悲伤终究是疏离性的情绪,这种情绪不会真的使人更亲近,反而因损害了社会感而隔离了。悲伤的确会促成人与人之间的结合,只是这种结合并非正常产生,因为对当事人双方都没有贡献什么,它反倒促成了社会感的扭曲,用不了多久,其他人就要负担更大的责任!

二、亲和性表现

沟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好的桥梁是快乐。快乐既是向同胞伸出友谊之手,也是把温馨辐射传递出去。

1.快乐

沟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好的桥梁是快乐。快乐的人不会忍受疏离,在寻找同伴、在彼此的拥抱中所显露的快乐,同样在想与人一同游戏、一同享受美好事物的人身上产生。

快乐既是向同胞伸出友谊之手,也是把温馨辐射传递出去。因而在这种情绪里展现了所有的联结成分。但说得确切些,有这种情绪的人也是想克服不满足或孤独之感的人,这样,他们可能沿着我们前面时常提示的路线,去取得某种程度的优越感,不过,快乐可能是各种征服困难的表现中最好的一种。“笑”与“快乐”同行,它带有释放能量、自由之力量,它不但超越人格,而且与人相合相融。

但现实中,这个笑和快乐可能为了某些个人目的而被误用,因此,一个心理情感不健康的病人,倘若听到一场剧烈的地震报道,也会显出快乐的样子。悲伤会使人没有力量,因此,他会略加接近快乐而逃离悲伤。

有的人看到别人痛苦时竟显得快乐,这是一种快乐的误用。凡是在不当的时机、不对的地点所显露的快乐,都是排拒社会感、破坏社会感的,更是一种疏离性的情绪、一种征服的工具。

2.同情

在社会感的多种表现中最单纯的是——同情,只要我们在一个人身上找到了同情,我们大致就能确定他的社会感已经成熟了,因为一个人与别人融合的能力正体现在这种情绪上。

但同情的误用却比它本身更普遍。比如一个人假装他很有社会感——这个误用乃是它的夸大其实——我们会看到有的人挤到灾难现场,为的是冀求获得一个救死扶伤的名声,而实际上,那些受难者的忙,他却一点没帮。

职业化的同情者和施舍者在帮助别人时往往带着其同情与施舍的行为,因为他们要表现在受施舍者面前的优越感,深解人性的罗契弗考曾说:“人总是预备在朋友的不幸中找寻满足。”若把人类喜爱悲剧和这个现象放在一起谈,那么是错误的,他们说,看悲剧的人感觉比舞台的角色神圣,此说并不适合于大多数人,因为我们之所以对悲剧有兴趣,多半是起于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欲望,我们没有忘记那只是戏剧,我们为人生准备的原动力会利用其中的情节来增加。

3.羞赧

羞赧是一种同时具有亲和性质和疏离性质的情绪,它是我们社会感结构的一部分,并且,不能与我们的心理生命分开——人类社会没有这种情绪是不可能存在的。当一个人的人格价值即将沉落下去,或在意识中的自我价值即将丧失,羞赧情绪便会产生。这种情绪会明显地转移至身体,造成末梢微血管扩张。皮肤微血管一充血,我们便会看见泛红现象,这现象最常见于脸部,但有的人会全身泛红。

退缩是羞赧外在态度的表现。那是与轻微沮丧密切相连的孤立姿态,等于准备从感到有威胁的情境中撤退。害羞不言语和眼光下望都是逃脱的举动。表明它是一种疏离性情绪。

羞赧和其他情绪一样会被误用。有的人太容易脸红,以至于与朋友的关系都被这个具疏离性质的个性破坏了。像这样误用时,它的孤立性质将很明显。

人生的挑战

什么是人生的挑战?换言之,人生的挑战为何?简单而言,所谓“人生的挑战”,即人类必须思考和面对的人生问题。事实上,人类必须面对的人生问题很多,而有三个人生问题长久以来为人们所确信,即社会生活、工作、爱情,这三个方面不断地面对我们、逼迫我们,向我们发起挑战,任何人都无法逃避,而只有拥有足够社会感的人才能解决它们。

一、自我观念

每个人对自己、对人生的问题都有一个“观念”,一个生活样式,一个运动定律,会把他牢牢抓住,虽然他不了解这个观念,也不能说明。这个运动定律是在童年的狭小范围中出现的,在没有经过分辨与思考的情形下,潜意识中运用人天生的能力以及外在世界的影响,而发展出来的,这一过程不受任何用数学方程式表达的行动限制。

个人在生活中的一举一动,显示出他对于自己的力量、能力,有着一定的看法,而且从一开始,他对于自己在任何情况下行动的困难或者可行性就已有了很清楚的见解。换言之,我们确信人的行为出自他的观念。对此千万别感到惊奇,因为我们感受到的并非事实,而是外在世界,即主观形象的反映。当我们做心理学研究时,不要忘掉塞内加的话。在解释现实中存在的重大事实时,往往会在我们的生活风格中有所表现,而只有直面和解释相冲突的事实时,我们才会在直接经验的细节方面改正对事实的看法。在不改变人生观的情形下,允许因果影响到我们的判断。事实上,人看到一条毒蛇过来,是真的毒蛇,还是只是相信那是一条毒蛇,对他的效果都是一样的。骄纵的孩子在母亲离开时就会焦虑,他怕小偷,那么不论是否真的有小偷,他都会同样的怕。甚至在向他证明没有小偷之后,他还是会怕。患广场恐惧症的人不敢到街上去,因为会觉得地在摇;在没有病的时候,如果地真的摇起来,他的行动也不会两样……这些人都会按照信念行动,信念者没问题,那么客观上,他们的行为是正确的。

有一位三十多岁的律师,他对工作已完全失去了兴趣,事业很不顺利,他自己说是因为没有能带给那些来咨询的顾客好印象。他总觉得自己很难和人交往,尤其是和女孩子在一起,会非常害羞。勉强甚至可以说是厌恶地结了婚,不到一年也就离婚了。现在不仅“隐居”在父母家,而且生活费大部分也由父母承担。

再举另一个例子,有一个独生子,非常受母亲的溺爱,并且母亲也说服了孩子的父亲,他们都相信他有一天会成为一个令人佩服的人,这孩子也一直如此要求自己、期待自己,他成绩优异,似乎证明他的想法的确没错。大部分惯坏了的孩子不能对任何事情说“不”,像许多那样的孩子一样,他染上了手淫的毛病,解脱不掉,而且不久使他成为学校女孩子们的笑料。他因此完全不和她们来往,但是却想象自己在爱情与婚姻方面能获得最光辉的成就;不过感觉只有母亲能吸引他,而母亲也完全被他支配,有相当时间,他把性方面的幻想和母亲连在一起。从这一案例也可以很明显看出,所谓的“俄狄甫斯情结”(Oedipus complex)不是一个“基本事实”,而只是母亲纵容的、恶性的、不自然的结果。这一点,在这个虚荣的男孩觉得自己被女孩子出卖时,在他没有发展出足够的社会兴趣,而不能和他人很融洽地打成一片时,便可进一步明晰。

上述材料其实省去了许多与之相配合的事实,但我们觉得这样就足够了。有一件事情是很清楚的:这个人一生始终都没有变。总是想出人头地,可是在对成功没有把握时,又一定会逃避。他的人生理念——他自己不知道,由我们推想出来的——可以用下面的方式表达:“既然胜利不属于我,那我就撤退。”打败他人成了他最终奋斗的目标,从这样一个角度出发,不得不承认他的做法是正确的、聪明的。在他自己的世界里,没有“道理”,也没有“常识”,有的只是我所谓的“私有聪明”。若他的某些想法被客观事实否定了,他仍会采取照旧的行动。同样的错误程序,在动物的世界里,也可以看到。有一条小狗在马路上跟随主人训练,当它觉得自己技巧有了进步时,某天,突然跳上了一辆开着的车子,并被抛了下来,但并没受伤。这当然是罕有的经验,小狗几乎不可能对这件事有本能的反应。它以后在训练方面有更多进步,可是却无法诱使它接近失事的地点。因此,也很难用“制约反射”(conditioned reflex)的话来形容。不怕街道,不怕车辆,但是怕出事的地点,做了一次人常做的那种一般推论:该责备的不是自己的不小心、没有经验,而是那个地方。在那个地方总是有危验威胁它,它和许多其它采取类似程序的动物很相似,都执著地认为:这样就再也不会在“这个”地点被伤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