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中国记:乘桴崛起:海外十国考察及策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章 缅甸媒体对华传播的“改革语境”和“红外政治”本章的撰写得到毕业于复旦大学的缅甸籍留学生亨凯的帮助。他通晓缅甸语和汉语,在本研究框架和设计之下,他对缅甸媒体进行分析。在此特别致谢。

缅甸,中国的近邻,似乎中国人应该天然熟悉,然而因为媒体、学术研究、官民互动的诸多缺憾,中国受众事实上对它了解甚少。仅从两个名词,就可以看出:有多少中国人知道,“中国”在缅语里的名称(发音dehyout,得莠)据信是自转变而来的,与“奸诈之人”的发音相似。

中缅两国自古以来就建立了经贸关系,然而由于当时中国较为发达,相对于缅甸人更谙经贸之道,缅甸人因此在贸易中吃亏较多,因此私下称呼中国商人为,即奸诈之人,后来该名称使用越加广泛,而在缅语中形成了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固定称呼。因此,在民族主义较重的缅甸人心中,中国人一直都是要从缅甸人身上榨取利益的“奸商”。这多少与中国人的文化理解中,将自己看成天朝大国,生意“厚往薄来”,类似缅甸的小国,多为争利的“蕞尔小国”等民间描述相悖。

另外,还有“胞波”一词,(胞波)即一母同胞之意。这是中国官方文件和官僚会见时常用的名词。中国官方喜欢在多种场合和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以兄弟相称,事实上这个名词早名存实亡,有的国家名亦不存。“胞波”一词在官方话语中是中缅两国人民对彼此的昵称,表示彼此是同胞。该词确实来源于民间,但现在除了在两国领导人会见时会提到外,已基本绝迹于民间了。

可以想象,如果企业家和投资者,以“胞波”一词来形容中国和缅甸民众之间的关系,不知不觉中使用了一个过期或“宣传化”的词汇,想必并不能造成什么亲密感,这或许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缅两国人民友好关系的转变。通过分析缅甸原文的媒体报道、媒介事件和与中国有关的传播案例,本文试图在理解国际媒体,尤其是与中国有密切关联和历史联系的国际媒体,贡献一些新数据和新视角,以期待彼此之间的沟通能够更顺畅,双边的政策、族群、媒体互动能够有更多的社会学、人类学细节。

一、缅甸媒体格局的近期剧变——后“解禁”时期的媒体自由时代

缅甸于2012年8月20日宣布取消有关政治与宗教方面的出版物提前送交审查的制度。这标志着该国实施了近50年的1962年书报审查制度至此寿终正寝。这是缅甸民主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然而,此举是缅甸政府自主释放出改革的善意还是国内媒体同仁齐心努力的结果?通过这次改革,缅甸媒体出版是否就真正获得了言论自由?而这份自由是否就真的将把缅甸带入一个全新的民主时代?缅甸报禁解除将开启一个新的激变时代,各类国内外传媒体和新媒体传播将陆续进入封闭的缅甸,对于在缅甸有着长期投资和合作的中国投资者和政务人员,应该对这一转变特别敏感,及时转变自己的说话方式。

(一)缅甸报禁解除:量变引发质变

缅甸并非一夜之间放开言论。事实上这个过程极为复杂,在严密的计划之下有序进行。1962年,由于社会动荡,奈温将军夺取政权建立军人政府后,就将全国的媒体都收归国有,并出台了1962年书报审查制度,所有出版物都须经过审查部门严格的审查批准后,方能合法出版。1988年缅甸爆发全国性学潮,随后建立的新军人政府依然继续采用前政府的书报审查制度。与旧军政府不同之处在于,新军人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放开报禁,在依然严格的审查制度下允许私人开办周报和杂志。2008年新宪法通过全民公决。2010年举办全国大选。首个民选政府于2011年3月上台以来,缅甸就已在认真策划对媒体言论进行新一轮的大改革。

2011年主管新闻出版的宣传部就定下了媒体出版体制改革的三项计划。首先是分5个阶段逐步取消对媒体出版的审查。第一阶段,2011年6月取消对文艺、健康、儿童、技术、体育类书报的审查;第二阶段,2011年12月取消经济与法制类书报的审查;第三阶段,2012年3月取消教育类书报的审查;第四阶段, 2012年3月取消对小说的审查;第五阶段,2012年8月成立传媒核心理事会,并取消对政治和宗教类书报以及音乐作品的审查。新成立的传媒核心理事会将取代原文字审查局,对出版物进行事后监督。其次是撤销1962年的出版法,并出台符合时代的传媒出版法。最后是将官方媒体改造成“公共服务”型媒体。为了实现这两项工作,宣传部官员不仅出访欧洲取经,甚至与曾经的“敌对媒体”VOA和DVB进行技术合作。

(二)在有限解禁中争取更多的自由

自宣传部开始逐步放宽言论后,缅甸媒体的议程设置开始出现转变。此前,由于出版前需经过政府严格的审查,缅甸媒体对政府方面的报道不论正面或负面都尽可能不触碰,解禁之后仍将有“杯弓蛇影”的效应。

在宣传部逐步实施放宽言论的过程中,就有3家媒体因为各自的一篇报道而被相关部门告上了法庭。首先是《现代》周报由于刊登了《期待小路能修好》,而被相关城市的建设部以诽谤罪告上法庭。后来由该报登报道歉而和解。其次是《声音》周报刊登了《查知一些部级单位有上千万的贪污》而遭矿产部同样以诽谤罪告上法庭,并于2012年8月初受到宣传部无限期停刊的处罚。最后是《抓拍》周报刊登了《谁应为国有媒体过错负责》一文,而遭到政府以更大的罪名“煽动罪”告上法庭,周报同样被无限期停刊。

然而政府接二连三地对媒体的打压,引发了其他媒体的抗议。许多媒体纷纷刊登文章,呼吁政府恢复上述两家媒体的出版权、批评政府行为不符合民主规范,并组织游行示威表示抗议。迫于压力,两家媒体虽然至今面临着法律诉讼,但宣传部已恢复了两家媒体的出版权。

在转型期间,如果政府的改革立场不坚定,没有一套全面、系统、明确的改革政策,那么在改革的过程中,就会容易引起社会抗争。当政府面对来自社会的反对意见时,只会出现两种情况:或以社会动荡不安为由放弃改革倒退回专制社会,这是最坏的选择;或顺从民意,与社会妥协。所幸缅甸政府选择了后者。这一方面体现了缅甸转型的决心,一方面也暴露了政府在政策的摇摆并使政府在转型的主导地位,沦为相对被动的地位。

缅甸媒体很好地利用了政府所逐步给予的有限的自由,对政府进行监督,争取自己的合法利益。媒体改革议程虽在政府的主导之下,但媒体常常会抓住机会反守为攻,对政府施加有力的舆论,对政策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从而使改革的步伐和结果最大化。

(三)舆论严于“安内”但宽于“攮外”

在国内媒体获得解放之前,缅甸已提前放开了对网络的限制并大力发展通信行业。此前,缅甸对所有的境外社交网站和博客网站以及西方媒体门户网站都进行屏蔽。网速也非常缓慢。手机通信很不发达,民众需缴纳巨额才能获得一个手机号。随着最近几年的发展,手机已逐渐普遍化,开放网禁的同时,网速也有所改善。这完全改变了缅甸民众的言论方式。

如最近在缅甸西部发生的“外来”罗兴伽人(Rohingya,“罗兴伽”一说来源于缅甸若开邦的古代名称Rohang,而Rohang又来源于阿拉伯语词Raham——意为同情;另一种说法是“罗兴伽”在缅语中意为“从古老村庄来的老虎”一般认为,罗兴伽人是阿拉伯穆斯林、阿富汗人、摩尔人、波斯人、土耳其人和孟加拉人等的直接后裔,在若开邦居住的历史已经超过了1300年,他们大都从海上来到若开,在与当地人的长期混居中发展成为今天的罗兴伽人,但是缅甸国内对罗兴伽人的来源和进入缅甸的时间有不同的看法,如若开族人认为罗兴伽人是英国殖民统治时期才迁移过来的,还有学者认为罗兴伽人是吉大港人和若开族土著的后裔。目前缅甸最大的罗兴伽人反政府武装——若开罗兴伽民族组织(ARNO)则坚决声称罗兴伽人不是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才来到缅甸定居。资料来源:李晨阳,《被遗忘的罗兴伽人》,云南东南亚研究网, http://www.ynuseas.cn/xxx.asp?id=556。)和佛教族群的冲突中,缅甸网民们不断在网上(如Facebook)发布宣扬种族歧视的言论,并在社会上产生影响,将事件带入更复杂和严重的局面。新闻媒体不仅没有能引导舆论,相反受到网民的影响,盲从于“公共舆论”之后。骚乱发生时,部分媒体起初还提倡民族和解,互相包容等和平理念,但随着公众反罗兴伽人的情绪日益激化,媒体也开始出现反对罗兴伽人的言论。

骚乱初期,缅甸主流媒体《声音》周报、《十一新闻》周报等都在第一时间在显著版面发表了有关的声明,表示种族之间的矛盾不利于民主改革进程,呼吁民族之间互相理解尊重,随后也报道了昂山素季在访问泰国期间,就此事在当地会见了穆斯林人,以及有关缅族人应照顾其他少数族群的言论。然而这些媒体连同昂山素季,都遭到网民普遍的强烈批评。众多网民也发表许多穆斯林焚烧房屋的照片(有真有假,有的照片竟然用中国藏区地震死难的照片冒充,只因地震死者旁站着僧侣),各种种族侵略的阴谋论如“20孩子计划”(即一个穆斯林家庭生育20名孩子,以增加其族群人口、挤压原住民族)。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处于大变革的环境之下,当出现重大社会事件时,就很容易滋生出极端的民族主义。报禁的解除,在发挥真正建设性意义的自由效应,促进民主自由的缅甸之前,它首先将通过不断宽松的国际舆论网络,形成对外国在缅势力的强力批判。

若开邦的所在地就是中缅油气管道的重要一站,在这种复杂的民族纷争中,中国的企业和政府如果在这一问题上含糊其辞,没有态度和立场,必然引发当地舆论的“群殴”。中国在缅甸的许多投资项目都处在民族、宗教、部族、环境比较敏感的区域,一旦中国举止和言论不当,将引发缅甸媒体舆论的星火燎原,中国尤其应该在缅甸媒体激变的过程中找到自己新的说话方式和舆论应对模式。

二、缅甸主流媒体内容分析——后“解禁”缅甸媒体的“改革语境”

为进一步勾勒缅甸媒体的媒体、经济外交和国际政治属性,帮助国际受众更好地了解缅甸媒体的构建能力和传播能力,笔者与缅甸研究者合作2012年9—12月,笔者与缅甸籍华人研究者亨凯进行了合作研究,对缅甸当地的媒体内容进行细读,并专访部分媒体管理者和民间意见领袖,该项媒体内容研究获得了零点国际研究院的资助,特此致谢。,对缅甸5个主流媒体进行了细致分析:包括缅甸官方报纸《缅甸之光》、缅甸商务部周报《商务》,以及3份私营周报《七日新闻》、《十一新闻》、《声音》周报等主流媒体。研究内容主要是针对这些缅文媒体的头版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时间限定在2012年4月至7月,同时比较缅甸在解禁前的跟踪研究,分析了昂山素季上台之后的缅甸媒体出现了哪些深刻变化。

研究初步发现,缅甸这一时期的报道有一种强烈的变革和改革语境,许多国际新闻和本地新闻报道,都是在这种“改革语境”中得到报道,由于解禁前后尤其是缅甸国内民主派和军政府政治力量的戏剧性对比,缅甸国内的“改革脚本”和“国民议程”也经常发生变化。本研究认为,正是这些变动剧烈的“改革脚本”和“改革语境”,决定了许多与中国有关的国际新闻的报道规律和批判尺度。由于国内新闻同行、企业界、政治界对缅甸国内政治形势、媒体动局的细节关注不够,尤其是对缅甸本地语言、本地族群内部传播、本土部族、不同政治族群、国际活跃力量的不熟悉,造成了许多中缅传播负面效果案例。

与此同时,当缅甸发生剧烈变革的当下,由于中缅在国家层面、民间组织、媒体层面、跨境族群互动、经济互动等方面的路径依赖和互动范式僵化,中国将越发陷入一种自己所不熟知、于自己不利的“新缅甸丛林”当中。

(一)《缅甸之光》头版分析

缅甸目前共有4份全国性官方日报,分别是Myanmar Ahlin(《缅甸之光》)、Kyaymon(《镜报》)英文版New Light of Myanmar(《缅甸新光报》)以及2011年4月由军方新出版的Myawade(《妙瓦底》)。《缅甸之光》报创办于1914年英殖民时期,是缅甸历史最悠久的报纸,创办初期由于参与宣传与支持独立运动,而在缅甸民众心中建立了威信。20世纪60年代被收归国有后,成为官方最主要的喉舌。《镜报》与《缅甸新光报》以及军方所属《妙瓦底》的报道内容都与《缅甸之光》报保持一致。因此《缅甸之光》报的言论,最能反映出缅甸官方媒体的立场,某种意义上是缅甸的“《人民日报》”。

不过,《缅甸之光》的编辑方针并非以内容为本,而是“官本报道”。不论头版、封底还是内页,所有内容均以新闻涉及官员的重要性,而决定报道的规格。头版内容分为两种:内务与外事。前者包括领导人活动、国会活动、法律条文与政府通告,后者为领导人出访和外宾来访。因此,《缅甸之光》并不能反映出民意,但从上可看出缅甸的官情。

根据统计,《缅甸之光》报头版内容在“内务”部分涉及17个主题共112篇。而在“外事”上报道了74次与15个国家与国际组织的外事活动。

图3-1 《缅甸之光》报“内务”报道统计

从以上的统计来看,可看出实现民族和解是缅甸政府的主要政治议题。议会作为2010年选举后的产物,在缅甸政治改革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农业发展、城市建设与水利(含水电)是缅甸政府工作的三大重心。

缅甸的四项经济发展目标的第一项就是“以农业为基础,建立工业发展国家”。缅甸是世界第二大豆类出口国、世界主要大米出口国之一,然而农业技术并不发达,靠的是良好的气候与土地资源,因此政府非常注重提高和引进农业先进技术。

缅甸于2008年迁都至内比都,因此内比都的城市建设还有很大的空间,而作为旧首都的仰光和中部大城市曼德勒的城市管理规划也亟待改善。例如:仰光的公路建设与公共交通(大巴破旧不足,无地铁)就非常欢迎外企投资,而通过“百年规划、长远思考、与民亲善”的策略,日本很好地把握了这个机遇。

此外,缅甸电力严重不足,随着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在炎热无雨的旱季,仰光的各个工业区以及住宅都无法获得充足电力提供,因此电力领域今后也是外企投资的一个重点领域。不过,自从密松水坝遭遇抵制事件发生后,中国在缅甸的电力投资已经进退维谷,“进”容易被理解为死守独裁军政府关系遗产,淹没生态地,离散原住民;“退”则意味着,中缅传统的基于国家外交和民间掸邦地方武装互动关系的“硬空间”和“封闭红利”被系统让渡,缅甸民主派的“去中国化”策略得以实现。

图3-2 《缅甸之光》报涉外报道统计

缅甸是东盟成员国,在缅甸的贸易中东盟占最大份额,再加上2013年缅甸举办东南亚运动会,2015年将成为东盟轮值主席国,并全面加入中国-东盟自贸区,因此这段时期在缅甸领导人的外事活动中,与东盟的互动最为密切,它也标志着后军政府时期,第一波缅甸国际化黄金时代的到来。

其次,由于缅甸向民主社会的转型,获得了国际的认可,许多国际组织纷纷表示愿意重新与缅甸进行对话,恢复与缅甸的合作和对缅甸的援助,因此缅甸与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各种国际组织的联系大增。

在国别的联系中,泰国、日本、印度居前三名。自从2011年密松事件发生后,泰、日、印三国明显加强了与缅甸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合作,特别是扩大了投资合作,涵盖水电、油气、金融、经济特区建设等领域。在缅甸未来的投资市场上,此三国将是中国最大的竞争对手,而且竞争从一开始,就混合了经济、政治、国际空间、文化认同等多种因素。在这一情势下,如果中国不系统检讨自己在中南半岛、湄公河次区域、南亚、东南亚、东盟地区的国别战略和区域战略,中国将在这一区域立刻面临政治冲击、经济挑战的各种变数。

(二)《商务》周报头版分析

《商务》周报(Commerce)是缅甸商务部出版的、国内唯一一份提供商贸新闻和分析的周报。该报4月至7月期间,共出版了16期,头版以索引方式呈现了80篇文章,共涉及了22个主题和11个国家。作为世界第二大豆类出口国与世界主要大米出口国之一的缅甸,其商贸主要集中在以大米与豆类出口业为主的农业上。因此该报关注最多的也是大米和豆类市场的新闻。

泰国、印度、东盟和中国是出现次数最多的国家和地区。与缅甸大米贸易有竞争关系同时也是缅甸最大贸易伙伴国的泰国出现最多,而缅甸豆类出口的最大市场印度居于第二位。缅甸是东盟成员国,东盟-中国自贸区、东盟经济共同体进程等议题使东盟出现率也比较高。中国虽作为缅甸的最大投资国以及第二大贸易伙伴国,但投资集中于石油与天然气、水电等领域,贸易项目多元化,但农产品方面较少,因此出现次数位居第四位。

图3-3 《商务》周报头版内容统计

该报第12—25期的头条文章《如何与龙共舞》,对与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缅甸的对策进行了分析。这也是该报唯一一篇头版文章上探讨与外国的贸易策略。

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作为龙的中国不仅会下地(吸取能源资源)还会飞天(向世界市场扩展);第二,亚洲、欧洲等地市场都已充斥着中国制造,作为东盟新成员国CLMV4国,将于2015年(AFTA)与中国面对面竞争;第三、缅甸对华出口不应随机而行,而是从寻找出口产品到打入市场,要先进行一整套的市场研究,打响“缅甸制造”的概念。该文章应是足以代表目前普遍缅甸民众对中国经济的看法。这里面透露着对“中国威胁”的担忧。但文章并未指出很具体的策略,来与中国竞争。

图3-4 《商务》周报头版内容统计

表3-1

由于长达半世纪的军政府统治期间,中国与缅甸保持了持续的互动,此番民主浪潮来临,相对缅甸来说,中国在政治范式的借鉴意义,政治意义上的潜在威胁,经济意义上的持续性互补,文化意义上的彼此联系等命题上,都出现了重大变化。缅甸在很短时间内,出现了50年以来未有之大变局,有许多国际资源和生存路径第一次摆到它面前。这也使得它系统反思“改革语境”中的中国意义。

某种程度上,缅甸会像中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反思苏联模式一样反思中国,会像中国在尼克松访华之后那样,思考奥巴马和希拉里访问后的缅甸“国际空间营造”和“新缅中关系”。而在现实层面,缅甸这一局势的变化,并没有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传播整体战略层面产生系统和有效的反应。

图3-5 《商务》周报中日报道内容统计

(三)《十一新闻》周报头版分析

图3-6 《商务》周报中日报道内容统计

《十一新闻》(Weekly Eleven News)是缅甸最大的私营媒体集团Eleven Media Group所属一份周报,同时也是语言较偏激、敢言、推崇自由主义的媒体,对华一直有偏见。该媒体已于近期(在新闻审查制度取消前)与泰国的National Multimedia Group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并且是缅甸国内首个公开宣布要办日报与电视的私营媒体。目前除了《十一新闻》周报外还有一份时事周报和两份体育周报。

该报4—7月内,出版了15期,其内容涉及18个主题,共有86篇报道。报道涉及外国、地区与国际组织8个;有关昂山素季的报道8篇。统计如下:

《十一新闻》头版大多数内容与其他媒体大致相同,稍微不同的是,其4个月来最为关注的主题是:国内外的经贸投资(13篇)、投资法(7篇)等有关经济发展的议题。其对外国投资持欢迎开放的态度,这从它特别关注投资法立法进展问题就可看出。

不过,对那些于环境有影响的投资项目以及受到地方民众反对的投资项目,该媒体都会坚决地、旗帜鲜明地反对。如以泰国为主要投资方的土瓦(图瓦)经济特区建设项目,该项目位于缅甸南部、面向印度洋的港口城市土瓦,总投资将超过100亿美元,是迄今为止泰国对缅最大的投资,也是缅甸新政府时期,最大规模的外国投资。该项目如顺利完成投资与建设,泰国很有可能将重新成为缅甸第一大投资国,中国是在2011—2012年度才超越泰国成为对缅投资最多的国家。

图3-7 《十一新闻》周报头版内容统计

图3-8 《十一新闻》头版涉及国家与内容统计

土瓦项目的生态影响调查EIA和社会影响调查SIA完成后,该报报道称根据这两项报道,土瓦项目对社会的影响远胜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指出,由于生存受到影响,当地居民对此保持反对与担忧。

另外,该媒体对电力紧缺问题也比较关注,批评缅甸过度向邻国出口电力,导致国内电力紧缺,影响缅甸在国际上的形象。

2011年9月密松大坝事件中,该报对密松进行了最严厉和密集的报道,是导致密松项目搁置的主力。事后也一直关注着密松地区的动态。这4个月内就有密松方面的3篇报道。独家报道《发现CPI和缅甸的Asia World公司依然在密松地区活动》的新闻,在社会引起很大关注,迫使时任第一电力部长、克钦邦政府首长等出面澄清。中国如欲重启密松项目,必须先过《十一新闻》这一关。

图3-9 《十一新闻》周报头版涉及国家比例

图3-10 《十一新闻》周报头版涉及昂山素季报道统计

其在昂山素季泰国之旅的报道中,就特别在头条标题引用昂山素季的言论,被理解为影射中国:不欢迎有可能助长贪污腐败出现的投资项目,如果投资项目不公开透明,未来将会遇到问题。

(四)《声音》周报头版分析

《声音》周报(The Voice)是缅甸著名的、影响力最大的新闻周刊之一。该报同时也是缅甸唯一一个关注政治社会改革的民间智库Myanmar Egress的成员。目前该报总编辑为新成立的缅甸媒体协会秘书。报纸特点侧重于评论。由于曾报道政府多个部门贪污上亿缅币的消息,而被矿产部告上法庭,目前尚未结案。4月至7月间,《声音》共出版了17期周刊。其头版报道共有119篇报道,涉及主题23个;涉及国家和国际组织13个;涉及昂山素季的报道10次。统计数据如下:

图3-11 《声音》周报头版内容统计

图3-12 《声音》周报头版涉及国家与内容统计

根据统计,《声音》周报最关注的3个议题是:民族和解(21篇)、改革(10篇)与示威(10篇)。缅甸自2011年以来,政府和北部的KIA/KIO(克钦独立军/组织)就引发了战争,战火至今尚未平息。虽然战争规模不大,且局限于克钦邦的特定地区,对主要城市都不会造成影响,但中国对缅甸能源领域的大型投资,多数位于少数民族地区,因此为保证投资安全,中资企业必须对缅甸民族问题有深刻的了解。

图3-13 《声音》周报头版涉及国家比例

由于正处于一个大转型的时期,因此“改革”一词常常出现在报刊之上,而也正因为处于一个从军人独裁社会过渡到民主社会的初步阶段,因此社会上也常常爆发各种示威抗议活动。抗议的内容只有两种:工资问题与土地征收问题。不过,这是转型初期的必经阶段,随着改革的深进,前述社会矛盾将会逐渐平息、得到解决。

经济方面,《声音》最关注的三个议题是:手机通信、汽车、金融货币。缅甸的手机通讯业近年来开始发展起来。5年前,申请一个手机号码,需300万缅币(近3万人民币)。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价格开始下降、大众化。目前手机号码价格已降至20万缅币。然后随着开放网禁(可自由浏览Facebook和异见网站),网络以及手机网络也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

这一技术变化,也预示着未来的缅甸媒体,将出现新一波的互联网和掌上媒体浪潮,它不仅是商机,也会在政治、经济、传播、社会层面发生深远的影响。

另外,在金融货币上也有很大的改革。首先,使美元与缅元的汇率市场化,之前缅甸存在着不合理的官方汇率和民间的市场汇率。其次,允许缅甸公民合法拥有美元等。

在上述23个头版报道主题中也常涉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被提及最多的三个国家是:美国(7次)、中国(5次)和日本(4次),而涉及这三个国家的报道内容是很不一样的。美国几乎全是政治方面的报道:对缅经济制裁的削减、对缅甸改革的肯定以及缅甸的民族和解问题和法治问题。

中国方面的报道却都未涉及政治,全是经济问题:经贸投资、水电与交流。水电问题即密松项目问题,缅甸民众和媒体对密松项目非常反对。当时社会上出现密松项目在总统宣布在任内搁置后依然暗中继续的传言,克钦邦政府于是出来澄清说,密松项目“绝对没有重启”。另外有关中国“交流”的报道是指,中国在缅甸第二大经济城市曼德勒开设公关办公室的报道。这虽然说明,中国开始注意到加强与缅甸民众交流的重要性,但如果“非官方”的交流,效果会更好。

图3-14 《声音》周报中日报道内容统计

图3-15 《声音》周报中日报道内容统计

该媒体针对日本方面的报道主要聚焦与日本对缅甸的援助(所谓的援助实际上多数是“带有援助意义的投资”)。这些“援助”也是日本在缅拥有较高声誉的一个原因。

昂山素季向来是“亲西方”派的,因此许多中国投资者担心,昂山素季进入国会后,是否会对中资企业在缅甸的投资产生影响。不过,从昂山素季当选后这4个月来看,尚没有明显表现。在这期间昂山素季的言论,丝毫未涉及经济议题,更多是国内改革和民族问题,而且,昂山素季进入国会不久,就被选为国会“实现法治与稳定委员会”主席,其未来的工作也都将专注于国内的法治问题。

图3-16 《声音》周报头版涉及昂山素季报道统计

(五)《七日新闻》周报头版分析

《七日新闻》(7days)是个对华态度相对温和的媒体,也是至今为止唯一一家专访了中国驻缅大使的缅甸媒体。该周报4—7月内共出版了14期,头版报道共68篇,涉及15个主题;涉及国家、地区与国际组织9个,涉及昂山素季的报道6次。统计内容如下:

图3-17 《七日新闻》周报头版内容统计

表3-2

《七日新闻》关注的议题与其他媒体相差不大,即民族(12篇)、改革(10篇)和经贸投资(8篇)。对抗议示威方面议题的关注相对其他媒体较少,仅3篇。

图3-18 《七日新闻》周报头版涉及国家与内容统计

图3-19 《七日新闻》周报中日报道内容统计

《七日新闻》头版涉及的国家中,中国最多(7篇)、其次是美国(5篇)、泰国(2篇)而日本仅为(1篇)。在涉及外国的报道中,《七日新闻》的特色是专访了中国大使和美国大使,特别是对中国大使的专访是缅甸媒体中的独家专访。

图3-20 《七日新闻》周报中日报道内容统计

图3-21 《七日新闻》周报头版涉及国家

专访中主要谈论了中国对缅援助、中国对缅投资以及密松大坝的问题。从记者的提问中可以了解目前缅甸大众对中国的普遍看法。对缅甸消除对华偏见应有一定的作用。

1.中国对缅援助如何让民众受益?大使回答:中国对缅援助确实是在“政府之间”进行,但不仅中缅如此,缅印、缅日、缅-东盟等都是如此,这是国际惯例。这并不是指中国对缅的援助民众无法享受得到。中国为缅甸修建了许多大桥、公路等。这些公路、大桥并非是政府专用的。除了基础设施外,中国对缅在2008年风灾后也提供了许多人道主义援助。

2.中国对缅投资只看重自己的利益?大使回答:中国与外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投资合作时都本着平等、双赢的立场。“中国对缅的任何投资项目,都不可能对缅甸产生负面影响!”

3.密松大坝问题?大使说明:该项目是由缅方向中国提出的。承认和理解当地一部分人的担忧。应认真了解问题并解决他人的担忧。中方在缅方政府批准前,不可能单方面重启,但这不意味着中方不愿尽快重启。此事不仅使中企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缅甸在国际的信誉也有影响。

4.缺电游行是否威慑到中国?缅甸缺电问题,与中国毫无关系。缅甸各地因缺电发生游行的事实证明,缅甸需要发展更多的水电厂。

从中可看出,大部分缅甸人对华看法是:中国虽长期援助缅甸,但好处只有政府享受到,与民众无关;中国对缅甸的投资,向来只注重自己的利益,缅甸遭到剥削;密松大坝是中国剥削缅甸的其中一个项目,在被总统宣布搁置项目后,中国可能在暗中继续运行;缅甸缺电是因为,诸如密松等项目,都把电力传送到中国了,中国是罪魁祸首(而事实上,虽然中国和缅甸的电力资源分配方案,大头是流向中国,但是留在缅甸的电力,已经是缅甸现有全国电力的几倍)。

另一方面,有关泰国的2篇报道中,其中之一为《泰国将在缅建天然气发电厂向缅甸供电》。这也是首个由外资建设的天然气电厂。电厂自缅甸购买天然气,并在泰国发电,再传回缅甸的土瓦地区。当地目前是由私人使用柴油发电机发电,每度440—580缅币,而泰方天然气电厂将只收每度250缅币。项目预计2年后完成,届时将能实现当地24小时供电。这样的运营模式,在缅甸的媒体、政经和知识界颇为认可,觉得这才是负责任、非剥削的国际投资模式。

三、主案例分析:中缅油气管道抵抗声浪背后的“红外政治”

中国在南亚、东南亚以及地域更远的经济和政治存在正遭遇三种挑战:菲律宾、越南、印度式的直接领土争端和势力挑战,湄公河惨案为代表的准军事、低烈度黑帮模式,再就是瑞地油气运动和密松水坝式的“万家诉讼”联合抵制模式。在这一部分中,本文将通过人类学田野调查的一线数据,结合传播案例,勾勒出“改革语境”中的中缅媒体互动,出现了“红外政治”模式。所谓的“红外政治”,指的是像“红外线”一样,虽然不直观,但是无所不在的政治抵抗和政治话题卷入。除了一些显性的政治主题,中国在包括南海、南亚、东南亚一带的许多经济活动、文化活动都被理解成一种政治意图和泛政治主题,并且通过国际组织、国际媒体、地方权益表达群体、政治团体的彼此网络联系,形成一种具有强势影响力的“红外政治”模式。

詹姆斯·斯科特在研究“弱者的武器”时,使用了红外政治这一概念,它被用来指称意识形态隐藏的文本,不仅是一种话语、姿态和象征性表达,也是实践的,依据这些沉默、匿名的代表农民的阶级斗争形式,它超出了政治活动光谱的范围,因此也被成为红外政治(infra-politics),它有助于理解底层群体难以捉摸的政治行为和复杂情境中的权力关系。

图3-22 (图片来源:泰国环保组织发给笔者的工作邮件)

(一)抵制运动的发起和信息对比

2012年3月1日,凤凰网报道:约100名缅甸籍人士,周四在泰国的缅甸大使馆示威,要求停止由中国主导的中缅油气管道建设工程。这则短新闻标注了简短的新闻背景:中缅油气管道是中国连接中东与非洲的输油气管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30年,预计中国将投入超过290亿美元资金,上月在缅甸伊洛瓦底江的关键穿越工程已宣告成功。

图3-23

在另一头的中国,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在以“匀速和加速度”前进,在这过程中充满祥和,中国的环保主义者正面对重庆的小南海水电工程、云南的三年连旱、武汉的自来水污染、北京的PM2.5空气颗粒污染、上海康桥地区儿童血铅超标等新闻疲于奔命——在中国,无数的新增“新闻”和传统“痼疾”时刻占据着中国人的信息处理神经中枢。

图3-24

中缅油气管道的项目地之一云南,2012年2月24日上午,云南省副省长和段琪带领云南省发改委、工信委、国土厅、林业厅、环保厅、建设厅、水利厅、商务厅、能源局、中缅油气办及昆明市、安宁市相关政府部门人员,专题协调解决中缅油气和云南成品油管道及炼化基地建设项目的有关问题。

在云南,中缅油气管道穿越地之一为大理博南山,它地处横断山核心区,位于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著名的西南丝绸之路古称“博南古道”。中缅油气管道博南山隧道长2504米,全隧共经过11处断层,是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地质、地形环境最为复杂的隧道工程。横断山也被称为植物的方舟,有大量珍稀植物,这个区域也居住着为数众多的少数民族。

(二)中缅油气管道背后的“抵抗生态”

事实上,笔者在2012年2月24日,就已经收到了Shwe Gas Movement(通常译为“瑞地油气运动”)的“串联”书,并直接在信件上标明了“embargoed 3月1号”(即3月1日之前暂不发布),让笔者印象深刻的是,这封信背后列出的长名单,从缅甸的学生、女性联盟、民主发展联盟、克伦族联盟、帕朗人(palaung)、克钦邦、青年发展组织、卡扬(kayan)、苦基(kuki)、塔瓦扬(tavoyan)、塔昂(ta'ang)、佐米(zomi)等,各种人群和利益的群体都有一个代表人和团体,他们都站在信息的前端,集体动员起来捍卫自己的权益。

这种动员在绝对威权的缅甸独裁时代,也许只能发挥“敲边鼓”的作用,但是在缅甸局势大变、昂山素季出山、美国走进缅甸、南亚局势动荡的当今——改革语境当中,这些动员和活动组织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抵制网络的细节:喧嚣与躁动

2010年6月19日—20日,笔者在泰国北部亲身参与了记录了缅甸僧侣革命的地下电影纪念活动,它基本上成为一种缅甸民主力量凸显的“大操演”,可以看到缅甸民运与国际社会的密切互动和信息融合。从这个案例也可以看出,缅甸油气管道抵制运动背后的政治生态细节。

当时,笔者首先参加的是BURMA VJ(也就是“缅甸视频记者”)电影观影会,之后笔者参加了另一个活动——当地的缅甸权益组织为昂山素季庆生。

活动当日,许多参加会议和纪念活动的人员都穿着一件T恤,上面写着一行字“用我们的自由来促推缅甸自由”(use our liberty to promote Burma's),而在笔者同排就座的人员除了当地的缅甸权益活动人士,还有美国纽约大学的教授——正在为他一本讨论缅甸政治制度的书进行调查。

次日,另一场有关缅甸权益的公共活动在清迈大学的服务中心(Uniserve)展开,这个活动的主题“逮捕你自己”(arrest yourself),对昂山素季和缅甸民主运动进行支持。参加者除了西方学者、国际非政府组织、缅甸僧侣,还有一批从香港高校来的大学生。这些学生除了参加这个活动,还将对泰国北部的一个缅甸难民聚集区进行访问,并执行几天的志愿者活动。会议的开始是由一个缅甸本土知识精英朗诵一段宣言,紧接着是一段介绍性的演讲,随后放映了一部纪录片。36分钟时长的影片讲述昂山素季的斗争。拍摄者为“为缅甸而抗争的美国组织”(U.S.Campaign for Burma)。第二个板块的内容是由Alternative ASEAN Network on Burma(ALTSEAN)负责人——一个支持缅甸海外流亡者的国际网络,介绍缅甸的政治未来,着重对选举事宜进行分析。

当这一段落结束,紧跟的是自由缅甸骑兵组织的演讲以及缅甸民主之声的《龙卷风之下的孤儿》影片展映;最后的段落更偏向行为和实践层面,以讨论的形式介绍在缅甸获得和平和解放的方式,如何进行负责任的旅游,关注缅甸难民,特别是关注在清迈的缅甸移民生活。

这个“逮捕你自己的活动”,成为一个“观点集贸市场”,各种不同的人在演讲厅的后排摆上了自己的货品,并对自己的事业进行了介绍,这里面包括一个“自由缅甸骑兵”(Free Burma Ranger)的组织,放映自己支持缅甸自由和心灵自我救赎的影片,他们以一种家族式的、田园式、理想式的丛林生活方式,来支持自由的缅甸,除了表达一种政治倾向,也在彰显一种生活方式。其展示电影的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环节是:他带着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丛林里,刚刚学步不久的孩子学着父亲的样子,跳进湍急的山谷溪流中。之后,笔者检索了这个团体在YOUTUBE的系列短片,除了现场的影片之外,这个组织还编写了许多摇滚配乐的政治倾向宣示短片,除了一种所指的政治倾向之外,他们还通过一组组环境退化和生态危机的镜头,表示了一种普世主义的“环境原教旨主义”和生态主义立场,比如,另一部他们创制的电影《暴怒的森林》(raging forest),里面特别集中许多世界各地战争所造成生灵涂炭的触目惊心镜头。

四、结论

在研究中国西南与周边国际空间互动的过程中,作为一个来自中国的研究者,笔者在这种摩肩接踵的互动中最大的感受是,中国国内的许多讨论未开展,许多跨越国界的政治、经济、传播互动无法摆脱固化的形式。许多当事的管理者看重的是机构、政府、官方的表面对话,民间能动性降低、团体之间的互动渠道受阻、开放式的对话机制阙如,重要当事人噤若寒蝉。在这样的时候,政治管理者获得的是短暂和表面上的安静。

事实上,它将进一步把各种声浪压制进深层,于是未来的中国周边(甚至波及国内),一方面将出现更多的“红外政治”(像红外线一样,一种表面上看不见但内在激烈的抗争);另一方面,在中国“跨河入海”,进入国际生存空间时,发现自己的民族、族群、利益没有鲜活的、原生的代言人。

中国与缅甸、越南、印度、柬埔寨、泰国等周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传播互动,需要深入研究这些对象国的社会文化和政治人类学肌理,理解这些地区在剧烈变动的格局中的新情境和新议程设置,同时理解当地基于文化、族群、政治、国际关系、经济、历史、宗教等原因的复杂互动形式,最终调整中国在战略、策略、方略、细节的各种认知背景,以期讨论和实施针对性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