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点礼仪学 大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现代礼仪的学问

行为举止——社交中无声的语言

“听其言,知其行。”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是社交生活中的无声语言。中国人倡导谦让和礼仪,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礼记·曲礼上》说道:“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孔子家语·礼运》中又说:“礼之与人,犹酒之有蘖也。”孔子还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这里面的“质”即指人格、品性,“文”指的是一个人的仪表、言语和行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仅仅只是品行优良,而行为举止方面不合礼仪要求,就会使人感到粗俗、野蛮;另外如果只注重表面单一的礼节方式,而缺乏崇高的品德修养,就必定会让人感觉到此人虚伪、浮华,甚至令人厌恶。所以只有把外表的礼仪修养与内在的品格修养两者紧密结合起来,融于一身,才会成为一个真正讲礼仪的人。

我们平常说“一个的外表并不重要,只要他的心灵美就可以了。”这句话是没错,但是这里所说的外表,指的是一个人的长相,而不应该是行为举止,一个彬彬有礼的人,他的美是发自于内而表现在外的。

那么,在我们的意识和行为里的礼仪,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礼仪呢?

首先,上面说过,行为举止礼仪虽然是表现在外面的,但它却是一个人内在素质的反映,它应该是表里如一的,不应该因为对象的改变而改变。

在商场购物,在收银台处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开始轮到一个人高马大的老外买单。那位商场收银小姐对老外非常有“礼仪”:面带迷人的笑容,话说得细声细语,非常动听,完全是一副“顾客就是上帝”的态度。哪曾想接下来发生的事就让人不敢恭维了。当这位收银小姐毕恭毕敬送走那个老外之后,紧跟着老外身后来买单的是一个工地民工。只见那民工的脸上有明显的尘土,衣服上残留着石灰浆、油漆等洗刷不掉的污垢,布满老茧的手里拿着的是一瓶食用油。轮到他付钱的时候,收银小姐刚才的礼仪却不知道去了哪里,又恢复了冷冰冰的态度,她甚至连看都不愿意多看民工一眼。

尤其是服务性行业,像上面这样让人悲哀而愤慨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屡屡发生。如收银小姐那样的行为举止,非但不单纯是不知礼懂仪,而是个人素质修养低下的表现。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在个人行为举止上“不拘小节”,把在日常生活中不文明的举止行为当做小事,不去重视更不注意修正言行。其实一个人的文明举止恰恰是从一些小事情上体现出来的。例如在公交车上主动为老、弱、病、残、孕让座,虽然这看起来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可恰恰是这样的小事反映了你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一个人的文明举止往往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人乐意与你接近;而粗俗的举止则会使人疏而远之,必将影响你社会交往活动的展开。在不可不知的礼仪中,个人行为举止绝不是一件小事情,一个人在社会活动交往中,应该用自己文明规范的行为举止去影响更多的人注重礼仪。要想成为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就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要做一个行为举止文明的人,首先要克服行为举止是小节问题的模糊思想,从小处着眼,注重文明举止的养成和积累。

如何让我们的行为举止更符合礼仪规范?

● 要有一颗宽容、博爱的胸怀。虽然看上去是一些“表面功夫”,但是实际上和一个人的思想是分不开的。一个人的思想一旦出了问题,自然而然地就体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上。

● 从小事情做起,从细节做起。行为举止礼仪的缺失,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因为思想上出了问题,而是因为我们在一些小事情上不够细心,细节决定成败,行为举止的礼仪也是如此。

● 对自己行为举止礼仪的要求要持之以恒。也许在一开始我们会觉得行为举止上的一些礼仪“很麻烦”、“碍手碍脚”,但是这就好像学校、部队里的纪律一样,一开始可能会觉得不适应,时间长了,习惯便成自然。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的行为举止往往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比如和一个邋遢的人一起住,时间长了你自己也会变得邋遢起来。所以我们在生活当中要经常和那些有礼貌、有涵养的人相处,时间长了,对提高我们行为举止礼仪的水平会有很大帮助。

小细节,大学问

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从表面上看似乎都是一些小事情、小细节,但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蕴涵着深刻的大学问。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下意识的习惯动作,习以为常了自己会觉得没什么,但是在工作当中,一些细微的小动作却可能给人很坏的印象。

有些人常常会因一个小动作而失礼,比如手势礼仪的细节,就因为不注意这样的细节,而暴露出自己礼仪修养的不足。在相互介绍的场合,有些人不清楚用一个指头指着某人向第三方作介绍是极其不礼貌的表现。一些人习惯性地用手中正在使用的笔指点对方或做示意,这些都是不符合礼仪规范的。作介绍时最常用的手势时常被不规范使用,实际上正确的手势应该是除姆指外四指合拢,伸出手掌用指尖向所指的方向示意。此外,在与别人交谈时,有些人习惯反复摆弄自己的手指,让手指动来动去,有时甚至还活动指关节发出“嘎、嘎”的声响,这样不仅会给别人不舒服的感觉,也是失礼仪的表现。

在工作中,我们若是不经意间将一只手或双手插放在自己的裤子口袋里,那么不论你的姿势是多么优雅,也是规范礼仪所不允许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双臂自然下垂,你的双手掌心可向内轻贴大腿两侧。

工作场合必须穿工作服,这是很多企业和职业的明确要求。大家在穿工作服的时候,往往认为是为了公司统一着装,看上去比较整齐,对于穿制服的细节却很少在意。工作制服只适宜在工作岗位上穿着,下班后应立即换上便装,不能穿着制服逛街、就餐、娱乐。在工作服的穿着方面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某些餐厅的工作人员甚至是厨师常常穿着工作服进出洗手间,这样除了是对顾客的不尊重,也会令顾客对餐厅的印象大打折扣,这也是不符合食品卫生条例的。另外那些从事美容、餐饮等等对卫生要求较高行业的从业人员,去马路、商场、车站这类车辆或人员密集的场所一定要换下工作服,这是对社会公众的一种尊敬。再比如警察,上班的时间穿制服是工作需要,普通群众有一种安全感,对犯罪分子是一种威慑,但是下班以后还穿制服去购物、去饭店就餐、去约会、去理发等等,就很容易给大众不好的印象,甚至让大众认为是在扰民了。

今天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许多人都用上了手机。手机的普及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可以说手机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的作用,但是使用手机的礼仪细节往往被人们忽略,这主要体现在手机的主人使手机铃声不分场合地响起,以及在与人交谈中无所顾忌地频频接打电话。

现在很流行个性化手机彩铃。彩铃虽然让你的手机更有个性,但是在工作当中,不恰当的手机铃声可能会影响工作。举个例子:公务员、公司管理人员等由于岗位性质的需要,往往要以稳重的形象示人。假如在工作期间有人拨打你的手机联系公事,却听到诸如“我就不接电话呀,我就不接电话,别人的电话我都接,我就不接你电话”等一些很搞笑的彩铃。听到这样的声音大多数人会很反感。还有工作的时候响起“亲爱的,我爱你,求求你吧快接起,不接电话就甩掉你”之类的声音,这样的个性铃声不仅会显得不严肃,而且与上班的环境大不相符。

手机移动通讯属于个人私事,在联系不熟悉的人时最好先拨打对方的办公室电话。如果有重要的事需要与人进行长时间的通话,应该主动询问对方是不是应拨打对方的座机电话。还有外出携带手机时,不要把它别在腰间或裤子的后口袋,这个细节常常被人们忽视甚至于错误地理解。女士应该注意的是,即使手机再漂亮,也不能把它当做饰物挂在脖子上,最好是放入随身携带的包里。

上面说的只不过是人们日常行为举止礼仪细节当中很小的一部分。我们不仅仅应该在日常生活当中多多注意,更应该把举止礼仪当成一种学问、一门课程来学习,有机会的话也可以参加一个专门的礼仪培训。

每一个职场中人对“培训”二字都不会陌生。一次好的培训可以让自己的工作能力更上层楼。但是礼仪的培训却未必会引起我们的重视,它与升学、出国、商务或是理财没什么关系,我们平常参加的培训针对性都很强,比如计算机、财会、企业管理、英语,都是学了以后马上就应用,并能迅速看见成果。但是礼仪的培训更像是装饰用的金丝花边,没有未必不成才,但拥有以后了必定锦上添花。所以接受礼仪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如今了解和熟悉各国商务礼仪和生活礼仪的需求,已呈旺盛增长态势,一些针对个人形象、谈吐、气质方面的礼仪知识已划属“软培训”类型,近年来这种软培训开始逐渐火起来。相对于英语、计算机等“硬培训”来说,个人礼仪的软培训一样是必不可少的。

掌握必要的职业礼仪必定会让人在职场中步步高升,也可以这么说: 接受必要的礼仪培训,将对你的职场生涯大有益处。

一个人得体的职业礼仪会产生两种效应: 一是首印效应,就是能否使初次与你相见的人对你有良好的印象。其次是晕轮效应,别人把代表个人的礼仪素养扩散到你的其他方面,继而认为你在专业程度上是个值得让人信赖的人。别人对你的这种感觉首先是建立在你给别人良好的第一印象之上,这已能说明接受必要的礼仪培训在职场上的重要性。

总体说来,行为举止礼仪就是对个人行为细节的规范,看起来很琐碎,实际上这些细节的东西里面却蕴涵着丰富的学问,这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注意和完善。一般来说,只要是从事与人打交道的行业都需要适当的礼仪培训,特别是以服务为主的行业,例如银行、销售等一些窗口型的服务性行业;另外一些商务办公人员也有必要参加礼仪培训,通过学习可以提高从业者的职业礼仪素养,一方面满足合作交流的需要,适应企业多元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在日常工作中给客户以良好的印象。

公共场合要避免的不规范礼仪举止

● 在公共场合,特别是一些人员密集的地方,假如你坐在一张报纸上休息,要记得起身的时候把报纸拿走。

● 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扔烟头、果皮纸屑或其他废物。

● 遇到雨雪天气的时候避免把泥土带进房间里。

● 咳嗽或打喷嚏时,不要正对着别人,应该用手帕捂住嘴巴和鼻子,脸转向一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