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E-5说起
E系列并不是对纳粹德国在战争中后期一系列新型装甲战斗车辆研发计划的高度概括,而是一个切实存在,规模庞大但又系统严整,以“标准化、通用化”为着眼点的德国陆军新一代战斗车辆换装计划,至于其具体型号则是以吨位级别划分的——清晰而又有序。而如果说任何序列都有一个起点的话,那么整个“E系列”是从E-5这种5-10吨级超轻型车辆开始的。
以大多数职业军人的视角来看,当战争刚刚踏入最初的白热化阶段,5吨级、10吨级的轻型装甲战斗车辆便被认为失去了绝大部分战场价值——特别是在东线战场上,随着Ⅵ号“虎”、Ⅴ号“黑豹”、T-34/85、IS-1、KV-85等的不断加入,已经日渐沦为重型装甲怪物的角斗场,类似于Ⅰ、Ⅱ、Ⅲ号、T-26、T-60、T-70之类吨位过小的轻型坦克即便还没有完全退场(以1944年初的标准来看,Ⅲ号由中型坦克划归为轻型坦克应该是没有太大异议的),也早已沦为了无足轻重的配角。不过,德国人却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个吨位级别保有相当兴趣——除了承担侦察之类的辅助作战任务外(这些任务用昂贵的40吨、50吨甚至是30吨级别坦克都是得不偿失的),他们从StuG/JagdpanzerⅢ F/F8/G型突击炮/坦克歼击车的使用经验中意识到,通过采用无炮塔式的某种变通设计,这个吨位级别的轻型装甲战斗车辆,不但在资源的消耗上会比更高吨位的坦克更为符合其战略处境,而且如果进行合理的武装和动力/防护配置,性能上也将能够满足机动作战(特别是机动防御作战)大部分战术要求的。于是,作为企图急剧提升德国军队装甲机械化程度的一种超大规模充填物,BMW公司的E-5成为整个E系列的起点也就不足为奇了。
▲E-5坦克歼击车侧视图
▲1943年之后,轻型装甲作战车辆的战场价值已经急剧贬值了
▲E-5是一种战斗全重仅仅3吨半的超轻型装甲战斗车辆
事实上,希特勒一向被数字弄得神魂颠倒、如醉如痴。对这样的煽动家来说,数字就是力量。师是衡量军事力量的标准单位,因此,他念念不忘必须要具有最大数目的师——尽管1940年他之所以能获胜,主要得力于德国军队中机械化部分的优越素质,与师的数目关系不大。在决定入侵苏联前,希特勒就曾坚持采取削减师的编制人数和相应的技术装备,以便尽可能多地增加师的数量,此后的两年间,由于德国军队遭受了较之法国和波兰战役大得多的损失,他更是不断祭起削减编制这一“法宝”,从而避免使德国人民认为那个令人误解的师的总数在减少。然而,像这样削减每个师编制人数和技术装备的做法,在军事经济学范围内难免会有发生“通货膨胀”的危险。特别是从1943年下半年开始,这种“通货膨胀”的范围空前扩大,以致抵消了德军由于装备质量方面的改进而获得的收益。维持这些低于编制水平的师,特别是所谓的装甲掷弹兵师,就战斗力而言,是不经济和令人困惑的。如果不把这些徒有虚名的师迅速充实起来(哪怕是用最廉价的“工具”),提高其装甲机械化程度,加强其机动性,那么大部分德国师除了充当地图上的一枚枚图钉外,只会显得大而无当,并且缺乏实质性意义。
而以1944年初的情况来看,尽管StuG/JagdpanzerⅢ F/F8/G系列的性价比已经达到了相当程度,但考虑到这类20吨级坦克歼击车的成本工时仍然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难以满足第三帝国的资源状况,所以E-5的目的性非常明确,就是企图在一个仅由2人即可操纵的5-10吨级微型履带式车体底盘上,以相当于不到某种基于panzerkampfwagen 38(t)底盘的15吨级反坦克歼击车1/4的工时成本和资源消耗,去实现后者至少80%的作战效能〔基于38(t)底盘的G13坦克歼击车本质上也是StuGⅢ F/F8/G系列坦克歼击车的低成本替代品,即以无炮塔设计实现38(t)底盘与75mm Pak39型反坦克炮的有效结合,然而相对于纳粹德国的资源状况而言,这种无炮塔坦克歼击车也仍然太过“昂贵”〕,在1944年6月之前,彻底取代诸如“黄鼠狼Ⅲ”这样不伦不类的杂牌装备,以每月900辆的生产速度,在5个月内武装200个独立装甲旅,然后在接下来的5个月内,为每个普通的掷弹兵师至少提供一个“装甲营”。为此,作为被寄予厚望的一种微型战车,也是整个E系列的开篇,E-5的设计可谓相当有“看点”。
首先来讲,一辆仅仅5吨级的超轻型装甲战斗车辆,要与更高吨位级别在部件生产上实现通用性,难度可想而知,但E-5的底盘部分却仍然尽量体现了E系列的这一突出特征——其重叠式设计的负重轮(每侧3组6个直径1000mm的重叠负重轮,无托带轮)、杻杆部件都是设计严格的标准件,完全能够用于10吨、20吨乃至50吨以上级别的E系列型号。当然,E-5的通用化程度也就仅此而已了,由于过小的吨位级别,其90马力的BMW 3,5 Ltr. 6zyl汽油引擎,车体部件与火炮都注定难以与更大更重的“E系列”实现通用,但这一点似乎能够让人理解……
▲E-5前车体细部特写
▲E-5是一种小车扛大炮的典型
当然,对于一辆无炮塔结构的坦克歼击车而言,其战场价值终究取决于火炮威力——陆军武器局第6处的工程师们深信这一点。也正是在这一点上,E-5让我们看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由于48倍径的Pak 39 75mm反坦克炮超出了底盘的承受能力。所以起初,陆军武器局第6处的工程师们希望为E-5装备2门莱茵金属公司的55mm自动无后座力炮作为替代品——虽然只能发射化学能破甲弹是个遗憾,但这门55mm自动无后座力炮却是一门当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反坦克火炮。这种炮的技术特点在于,炮弹是由弹链供入炮尾,而进行往复运动的炮闩,则跟各种类型的机枪完全相似。药筒从外形看跟普通药筒完全相似,但实际上却有本质的不同。这种药筒用硬纸板制作,而硬纸板的主要成份则是可以燃烧的硝基化合物。药筒底部有一个用黄铜制作的筒底,筒底中央安置底火,炮弹的发射方式跟普通炮弹一样,筒底用于密封炮尾以防气体外泄,由于发射药燃烧时药筒也一起燃烧,因此,火药气体将与药室壁直接接触。一根由药室引出的导气管,引导火药气体绕过自动装填机上部经过一段距离后,到达位于炮身最后端的喷管内,然后排入大气中,用以抵销弹丸的动量。位于药室内的一个不大的气孔则将一些火药气体导入活塞室内,并且像传统的方法那样,通过活塞驱动闩体,抽出药筒,并且将一发新的炮弹装进炮尾。从而周而复始地完成装填动作。
▲装双联装PWK 8H63反坦克炮的E-5三面图
纸面上来讲,这种原先计划用于Ju-88轰炸机的全自动火炮在性能上的确可圈可点——其300发/分的理论射速,对当时战场上可能出现的绝大多数装甲目标来说,都是个必须要面对的大考验。然而,由于弹药研制方面依然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主要是在自动装填过程中,55mm沉重的弹丸很容易从原始的纸质半可燃药筒中脱离出来,再加上由于药罩设计方面的问题,55mm口径的破甲战斗部静破厚度并不理想,动破甲性能更是几乎为零,这使得将55mm自动无后座力炮搬上E-5底盘的想法,从一开始就不太现实。无奈之下,陆军武器局第6处又开始为E-5寻找更为合适的军械系统,结果另外一种同样不太寻常的反坦克火炮——81.4mm口径的PWK 8H63反坦克滑膛炮又进入了点子大王们的视线。与莱茵金属公司自动装填的55mm无后座力炮相比,PWK 8H63的特别之处并不在于其滑膛结构或者是81.4mm这个奇怪的口径,而在于这其实是一个混合了无后座力炮与火箭弹发射器技术的怪异设计。其弹药采用尾翼稳定原理,结构与火箭弹相似,推进系统采用的是高低压原理,在药室内有一个特制的台阶,短药筒的前端抵在台阶上。药筒的前方用一个带孔的圆盘封闭,从圆盆的中央部位向前伸出一个很短的突出部,突出部伸进炮弹的尾部,将弹丸和药筒连接在一起。炮尾后面用一个轻型的立楔式炮闩封闭。发射时,药筒内的火药气体压力逐渐升高,而当火药气体流经药筒前方圆盘上的通孔时,气体压力将得到适当分流,因而可使身管内的气体压力保持不变,这样,身管所承受的压力要比一般火炮小得多,从而使将身管做得较轻些、弹壁做得较薄些成为可能,用不着担心由于弹丸在身管内做加速运动而造成弹体变形或损坏。
▲E-5装备的双联装PWK 8H63是一种综合了无后座力炮与重型反坦克火箭弹发射器技术的奇特武器
除了没有全自动装填这个噱头外,由于综合了无后座力炮与重型反坦克火箭弹发射器各自的技术优点,可以说PWK 8H63在火力性能上与莱茵金属公司的55mm自动无后座力炮并不逊色,其81.4mm口径的破甲战斗部在反装甲效能上要高出55mm弹药约110%左右,再加上PWK 8H63还装有一个大尺寸、高效率的炮口制退器,以大大减轻作用在炮架上的后座力,因而使得火炮战斗全重仅有1300lb(590.2kg),为在E-5这样的超轻型车辆上应用创造了无限的可能。陆军武器局第6处的工程师们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不过有意思的是,如果说选择PWK 8H63这样的反坦克武器本身已经够另类了,陆军武器局第6处的工程师们却还要加个“更”字——考虑到滑膛无后座力炮仍然与常规身管坦克炮/反坦克炮间,存在着严重的性能差距,E-5在车体前部的战斗室中,被塞入了2门而不是1门PWK 8H63。令人吃惊的是,根据手头掌握的资料,即便拥有两门PWK 8H63,E-5的空重也只有3.5吨,战斗全重甚至不到5.2吨(E-5的悬挂系统承重上限为7吨)。显然,尽管E-5是一个小车抗大炮的典型,但这样的一串数字还是让人感到相当意外——以略大于“布伦”机枪车的“身板”,能够拥有如此强悍的反坦克火力只能说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不过,同时应该看到,这一切并不是没有代价的。与强悍的火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E-5的装甲防护显得相当可怜——车体首上装甲板厚度仅仅14.5mm,其余部位更是仅有8mm,再加上被塞入2门PWK 8H63后,为保证安装有传动装置的战斗室仍拥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操炮,最多只能采用32度的倾斜装甲设计,这使以防弹外形来弥补装甲厚度不足的效果相当有限。事实上,E-5的战场生存力仅仅被寄托在两个方面——一是仅仅1.85米的车高;二是高达70km/h的机动性。然而,即便如此,也很难认为E-5就是一种拥有足够战场生存力的装甲作战车辆,特别是考虑到PWK 8H63射程仍然有限(用中号装药发射时,初速达304.8m/s,射程450米,用强装药发射时,初速为426.7m/s,射程700米),E-5需要用一种近乎于肉搏的姿态才能发挥作用,这使其真实的战场效能十分令人怀疑。
▲E-5的双联装PWK 8H63采用了一种结构极为简化的外装式防盾
简而言之,E-5实质上更接近于一种打了就跑的高机动性自行反坦克炮,与能够用于正面对抗装甲机械化集群的坦克歼击车在定位上有着相当大的差距。也正因为如此,虽然像布伦机枪车一样,以装双联装PWK 8H63反坦克炮的型号为基础,纸面上的E-5还将发展出诸如超轻型坦克、装甲人员输送车之类的洐生型,并且德国空军对于在E-5底盘上搭载MG151、MG103、MG108之类航炮的设想极感兴趣(这其中很大程度是由于空军地面部队手中MG151、MG103、MG108之类的航炮数量很多,用它们武装低成本的E-5,作为机场,未尝不是个物尽其用的好办法——MG151、MK103、MK108这些航炮的生产成本和工时,要比Flak 38/Flakvierling38这类正经高炮低得多,但在性能上作为代用品却还说得过去,这一点对于大战末期的德国军工生产而言无疑是极富吸引力的。事实上,Flak38 20mm防空炮虽然是德军在二战中使用最多的一种防空炮,性能上按时代标准衡量也着实了得——理论射速每分450发,射高为3000米左右,在各种环境下的故障率极低,起初被安装在三脚平台上,使用双轮拖车运动,主要用来对付低空目标,后来德国人将这种炮改为四联装防空炮,即Flakvierling38四联装防空炮,这种防空武器被实战证明是德军手中最高效的中低空防空武器,对低空飞机和地面无装甲防护的目标往往是致命的。不过四联装Flakvierling38的造价很高,每门5万帝国马克,产量相较同口径的航炮要少得多——“龙卷风”和“东风”之所以产量不高,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也是受制于这类高炮本身产量不足!但如果以生产成本低得多的MG151/MK103 /108为一种替代品,情况显然就要乐观许多,而且对于平台的适用性也要宽泛得多,以3-5吨级别的E-5作为底盘问题不大),但希特勒还是很快对玩具式的E-5失去了兴趣,斯佩尔也对这种过分强调可生产性和资源消耗量,但战场价值令人怀疑的微型战车信心不足。
▲受Flakpanzer T-34(r)的启发在“龙卷风”基础上,用4联装MK 103 30mm航炮替换掉Flakvierling 38而来的“破坏者-45”
▲ MG-151/20机炮
▲Sd.Kfz.304样车(装甲人员输送车版本)
于是,E-5计划在1944年3月被宣布让位于一系列基于38(t)底盘的洐生型号,E系列的开篇就这样虎头蛇尾的结束了(也有资料称,德国曾以Sd.Kfz.304的名义,在1944年10月到1945年2月间生产了50辆E-5,其中大部分是以简易的敞开式设计装有一门105mm无后座力炮的版本)。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E-5项目在1944年3月无果而终,但PWK 8H63却作为一种步兵重型反坦克武器于1944年12月被仓促投产。根据原定生产计划,头1个月的产量是40门,以后每月的产量是220门,但这两项指标当时都没有达到。按照最初的想法,是把它作为一种新型步兵反坦克火炮,并且用它重新装备每个步兵营,但由于工厂在敌机轰炸下损坏惨重,再加上电力和材料奇缺,因此,实际上只是象征性地生产过几门。
▲Sd.Kfz.304样车(105mm自行无后座力炮版本)
E-5(坦克歼击车版本)主要性能参数如下:
※因资料来源不同,数据恐有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