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2015年修订版前言
《欧洲民族大迁徙史话》出版已经8年了。第一版受到当时客观条件限制,采用黑白色印刷,导致图片清晰度较低,许多读者都反映印刷不够精美,特别是地图看不清楚。今如愿将这本彩图修订版呈到读者面前,希望就此弥补以前的遗憾。
与第一版相比,修订版增加了多幅地图和彩图,改正了第一版中的不少语句错误,删减了第一版中的部分网络用语和调侃性词汇,使本书的流畅性和严肃性有所增加,相信有助于改善读者的阅读体验。
本书的前身为网络连载《上帝之鞭——民族大迁徙史话》,它始于我十多年前留学时期翻译约达尼斯《哥特史》(译文已由商务印书馆于2012年出版)的经历,起初只是几个简单的片段,并没有准备写成一本二三十万字的书。由于学业繁重,写作曾长期中断,在网友的鼓励下,数年后又重操旧业。不少读者反映,该系列有助于他们理解一些西方历史背景的小说、电影、游戏等文艺作品,也对他们的欧洲深度游有相当的帮助,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因此我不揣冒昧,回过头来补写了部分篇章,最终形成了一部较完整的书稿。
自我开始写作《上帝之鞭——民族大迁徙史话》十几年来,人类的迁徙活动变得愈加频繁和浩大,科技与经济的发展都未能削弱这一进程。就在我的家门口,中国春运的规模从2001年的1.34亿人次骤增到2015年的37亿多人次,被称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究其原因,主要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长期在远离自己家乡的地区工作和生活,又无力在工作地购买足够面积的房屋,将自己的家乡亲戚都接来长期定居。于是,逢年过节,他们明知春运的旅途并不舒适,也只能踏上拥挤的返乡之旅,去与自己的亲人团聚。比中国春运规模稍逊,但更加危险,而且遍布全年各个时段的另一场人类大迁徙则发生在地中海上。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船只载着数以万计的偷渡客,从北非向南欧航行。偷渡客们为这次非法航行支付了自己的整个家当,为的只是能够离开贫困而危险的非洲家乡,以非法移民的身份在相对富裕和安定的欧洲暂且谋生而已。在地中海的惊涛骇浪中,每年都有上千名偷渡客葬身鱼腹,可是更多的人还在前赴后继。他们并不知道,就在一千多年前,地中海上也曾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只不过当时人类迁徙的方向与现代正好相反:数十个欧洲民族试图渡海前往非洲,其中只有一个取得成功,它的名字叫“汪达尔人”,意思是“流浪者”。这,就是欧洲民族大迁徙的故事。
纵观古今中外的各次人类大迁徙,都有一个共同点:人类倾向于从贫穷地区向富裕地区流动,以便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实,这也是以雇佣合同制为劳动关系基础的现代社会繁荣发展的主要社会基础,它与古代流行的人身所有制有着天壤之别,后者把人类牢牢限制在一块特定的土地范围内,从而限制了科技与财富的流动。为了保障雇佣合同制的这一社会基础,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第十三条规定:“一、人人在各国境内有权自由迁徙和居住。二、人人有权离开任何国家,包括其本国在内,并有权返回他的国家。”当然,人类大迁徙不仅会带来巨额的财富,也会制造出各种悲欢离合的故事,甚至可能引发恐怖的传染病。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人类迁徙的规模还会变得更大,频率也会变得更高,完全可以被视为推动人类历史演变的主要力量。我们常说,“以史为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本书最主要的现实意义应当也正在于此。
彩图修订版的这次出版,首先要感谢我素未谋面,但是神交已久的专业历史地图绘制师王晓明。7年来,我们有过多次合作,我亲眼目睹他的绘图技巧有了长足的进步,对历史和地理的时空把握能力更是上升到了令人叹服的水准,能够不时指正历史作品的一些错误,因此获得越来越多出版单位和作者的青睐。阅读他绘制的历史地图,实在是一种艺术的享受。本书的策划、重庆指文化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副总监刘晓和责任编辑王晓兰都是热情而专业的出版人士,对本书的修订提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议,负责图书设计制作的山竹工作室也为本书的再版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还有许多亲友曾对书稿提出宝贵的意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罗三洋
2015年6月8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