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父母这样教孩子自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独立意识:尊重孩子的想法,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3)

美国父母平时只注意孩子的安全,其他生活中的事情,不管是学习还是玩,都由孩子自己做主,孩子喜欢什么就做什么。

美国孩子从小就很独立,自己收拾房间,自己购买物品,一个人在屋里写写画画等,父母不会代替孩子做任何孩子可以自己做的事情,最多只是给他们一些建议。在平时,父母会让孩子参与家庭会议,决定家庭中的一些事宜,比如如何装修房屋、购买什么样的汽车等,父母会认真倾听孩子的意见。

孩子的模仿能力和好奇心都很强,如果他们喜欢大人干的活,大人也不会阻止,比如打扫屋子、刷碗、擦汽车等。不过一旦决定做这些事,他们就必须遵守承诺,认真去完成,有时还得和父母签个协议,只要做到了,妈妈便不会多说什么。

对于孩子的兴趣爱好,父母更不会干预,不会强制孩子做什么,而是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无论选择什么兴趣技能,父母都会大力支持,请家庭教师给孩子进行辅导。

美国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持乐观态度,他们绝对不会强迫孩子做不喜欢的事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兴趣爱好当然也是不同的,这是人的个性。没有兴趣的事情,硬着头皮去做不会有意义。孩子的道路应该他自己去走,大人不能为他决定一切。父母应该做的是,拿出充分的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和孩子进行交流,对孩子的想法给予肯定。

莱特斯是厦门某大学的一名普通外教,工作职位虽普通,但他却毕业于美国一所重点大学的法律系,并在学校期间是个高材生。他的同学,如今有的做了大律师,有的进入商界,但是,他并不羡慕,只觉得自己过得非常快乐。他说,他的快乐源于爸爸对他的“零要求”。

高二的时候,莱特斯说自己不想上学了,想去流浪,就把这个想法和爸爸说了。爸爸想了一会儿,说:“好吧,你想做什么就去吧。”但流浪也需要资金投入,莱特斯想动用自己的大学教育储蓄。爸爸说:“可以,但你只能用掉三分之一,以后还要赚钱补上。”

就这样,莱特斯拿着不多的钱去流浪了。一年以后,他回到家中,家人并没有过多询问,亲戚朋友以为他回来是要找个工作。但莱特斯却说想上大学,因为经过流浪以后,他觉得知识很重要。他问爸爸:“我应该学什么专业呢?”爸爸很平静地说:“随你,想学什么都行。”

莱特斯觉得学哲学很酷,就选择了哲学。只上了一年半,他觉得没意思,就和爸爸说:“我不想学哲学了,想换个别的专业,您觉得呢?”

爸爸还是那句话:“随你,你想学什么都行。”

后来,莱特斯又选择了法律系,这次他感觉找对了,因为喜欢,他学起来非常得心应手,他的成绩很优异,这让他爸爸妈妈非常开心。他们觉得莱特斯长大了,懂得如何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了。

特莱斯决定来中国做一名教师,爸爸还是重复了那句话:“随你,做什么都行。”

圣诞节的时候,远在中国的特莱斯收到了父母的电子邮件,上面只写道:“亲爱的,希望你过得开心,吃得别太多,也别太少。喜欢做什么就自己做主吧。”

大多数人都会觉得一句“随你”真的是挺随便的,听起来好像对孩子不太负责似的。如果每个父母对孩子的要求都这么“低”,只有一句“随你,做什么都行”,这才做到了让孩子自己做主,做兴趣的主人。

美国孩子的独立性是一点点培养出来的,从幼儿园开始,父母就会强化孩子的独立意识,很多事让孩子自己做主。学习、爱好、活动等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发展,父母只是给他们一些小建议。喜欢音乐的就去学乐器,喜欢体育的就加入体育组,对植物感兴趣就去学生物,对化学感兴趣的就去做实验……

父母不会要求孩子处处完美,而是给孩子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因为他们相信,孩子的表现是自然流露,应该被重视、被发掘。

孩子的独立性往往反映在他的选择上,只是中国大多数父母不相信孩子的能力,因为担心孩子的方向会错而不敢把选择权交给他们。所以,从来没有,或者是很少让孩子进行自主选择,这样教育下的孩子很难学会独立。

有一位美国父亲,从小就培养孩子自己做选择。即使孩子的选择与自己背道而驰,他也绝不“纠正”。

他的儿子托马斯小学毕业后想填报综合学校。综合学校的先驱来自于德国教育。按父母的预想,孩子在这读完初中后,可以上文理高中或职业高中。学习期间,家长和老师会参照孩子的能力进行先观察后引导,然后把这些信息提供给孩子作为参考。当然,这只是父母的想法,真正的选择权在托马斯自己手里。

托马斯在为自己的人生做打算时,不用过多考虑“父母是否喜欢”,主要是自己喜欢就好,所以他可以为自己构想未来,并为想要的未来进行努力。

有的父母在让孩子做选择时,事先也会为他们分析各种情况和可能,并且告诉他不管选择的结果如何,都要接受、并为此负责。父母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孩子选错了,也是一次经验教训。比如,有一位家长带孩子报兴趣班,本来他想让孩子学书法,可孩子却盯上了绘画。于是,家长放弃让孩子报书法班的想法,尊重孩子的选择,但要求孩子学习绘画必须要坚持。

父母和孩子的选择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但父母没理由去扼杀孩子的选择。经常扼杀孩子的想法,否定他的选择,会使孩子的积极性大打折扣。

篮球名将乔丹的母亲曾经这样说过:“放手让孩子自己走时,最不放心的问题是,孩子做出的事关终身的决定与我为他设想的道路不同。”事实上,在选择前,父母可以做孩子的指导人,但切记不是领导人!如果孩子经过认真思考做出了决定,父母就应该支持他。

智慧心语

在美国,孩子要学什么都是按照自己的爱好才去学的,不会揠苗助长。中国家长担心孩子落后,让孩子学这学那,根本不知道孩子喜欢什么。还有些家长,把自己小时候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可想而知,一个小孩子,他要肩负着多少期望!而他却没有自己选择兴趣的权利。

6.保持距离,各有各的空间

在美国,你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妈妈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孩子们在自己的房间里搭积木或是看书,谁也不“理”谁,互不干涉,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其实,孩子从一出生就和妈妈分床睡,到两三岁后就开始有自己的卧室,这也是父母为他们准备的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不仅如此,父母常常给孩子自己做决定的权利,在情感上也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让孩子自己思考一些问题。孩子每周都能够从父母那里得到固定的零用钱,买什么由自己支配。长大以后,孩子想要学什么、交什么样的朋友,甚至是结婚生子都可以自由选择。

“保持距离”,听起来似乎是对那些不亲近的人说的,其实,父母和孩子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大人总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不尊重他们的感情和空间,这会让孩子很受伤。有时父母过于关心孩子,反而遭到孩子排斥,认为这根本不是关心。

中国的父母有个习惯,每当孩子做作业时,总是喜欢在旁边观看,要是发现孩子做错了,会立刻指出来。看似自己做了件“好事”,但孩子并不领情,还一个劲儿地埋怨是家长害他做错了题,甚至和父母大喊大叫,赶他们出去。

父母也一定觉得自己很委屈,难道关心孩子有错吗?

是,关心孩子没有错,只是方式不对,任何人都不希望被“监视”,在“监视”下的一举一动会很不自在,孩子需要自由的私人空间,有些事不需要也不喜欢大人插手,所以父母没必要无时无刻围着孩子转,和孩子保持距离会更好一些。

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孩子都需要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家长要给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的性格。尊重孩子的隐私权,不去窥探孩子的日记、书信、通话记录等。

首先从生理上说,父母不能因为孩子小就不注意“规避”,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对性的认识比较超前,身体变化会令孩子感到害羞,所以家长应该多注意些。

另一方面,心理隐私更为重要。那些受了家长批评的孩子会因为自尊心受挫而大哭大闹,家长只看到孩子的“不听话”,而不懂得宣泄感情的重要。还有些家长性格严肃,在孩子面前就像个心理学家,动不动就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骗不了我”等类似这样的话,用这些话硬生生地将孩子的想法遏制住,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父母虽然是成年人,也是孩子的监护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就必须被父母掌控在手掌心,而没有自己的权益。孩子喜欢自己一个人独处,当需要父母规避一下时,父母应尊重孩子的意愿。

尊重孩子也是爱孩子的一种表现,在父母是否尊重孩子个人空间这个问题上,中国人和美国人的观念差距甚大。

一位娶了中国太太的美国人曾经发出这样的感慨:“以前我觉得中国的小孩简直太聪明了!现在我才知道,他们聪明大部分源自于‘苦读’。中国父母的任务就是把子女培养成最优秀的人才,为此连孩子的假期都要剥夺。而美国的父母则不会这么做,在美国,孩子可以尽情地玩耍、交朋友、做喜欢做的事,他们有自己的空间,并且,我们也懒得管!”

还有一些嫁入美国的中国太太,对美国丈夫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很大看法。其中,一位太太就说:“我丈夫是斯坦福大学的博士生,他的文学水平很高,但我们正在上小学的孩子的作文成绩却不怎么样。对此,孩子的爸爸竟然一点儿也不着急,还总劝我说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好了。并叫我不要拿孩子和他进行比较。这一点我确实有些搞不懂,难道他忘了自己是孩子的父亲了吗?”

詹姆斯太太说:“我丈夫从来不帮孩子辅导功课,如果孩子做错了,他也不告诉孩子怎么做,总是让孩子自己想。他认为,人没有不出错的,有错误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提高,如果父母充当了老师的角色,那还要老师做什么?

克里斯太太说:“我老公每次见我批评儿子做作业不认真,就会马上帮孩子求情,并说儿子做得已经非常好了!我总是说美国小学的课程太简单,但丈夫听到后就反驳我,说儿子比他聪明多了。我的儿子每到周末都会被我送去学中文,至于学得怎样,他从来不管。他说不管怎么样,儿子已经牺牲了玩的时间去学习,实在是很了不起了。”

中国父母喜欢把孩子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事无巨细,管得太多,只要没达到自己的要求,又不清楚孩子的正常水平,就要责备孩子不够努力,继而又常常自责,觉得自己教育失败。美国的每个学校,甚至每个班级都有华裔学生。

但是,华裔父母关心的只是孩子的学习和排名,以孩子的优异成绩为荣。如果学校组织父母和子女参加义工活动,华裔学生的家长总有缺席。也许正因为公益活动与成绩无关,所以华裔家长不是那么重视。这样直接影响到孩子与其他同学的正常交往,和对“美国文化”表现出轻视态度。

中国的孩子大多具有两面性甚至多面性,这样的人格特点和他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孩子在父母面前会谨慎而小心,在老师面前会乖巧而听话,在同学面前会高谈阔论……

正因为他们的个人空间太少了,他们只会随“大流”,在强烈的压抑和管制下,一旦有机会,他们就像出了笼的小鸟一样完全松懈下来,而这个时候他们又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这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极为不利。

人们常说,中国孩子学习基础有多么牢固,美国孩子的数学成绩实在太差等。但是通过调查不难发现,进入美国学习的那些成绩优异的华裔孩子,长大后要么从事科研工作,要么做个高级白领,真正成就大事的没有几个。

美国社会专门出版了一种中文报刊,其中有个栏目是每期刊登一位表现突出的华裔学生,资料由家长提供。而不起眼的一份报纸,每期都会有无数报名者投稿。美国父母很少用成绩衡量一个孩子的好坏,相反,活动、运动中遇到的趣闻却经常是父母子女之间讨论的话题。

一个人最起码的权利就是自由,每个人都想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行为。童年时期的孩子就应该尽情享受这短暂又美好的童年,但遗憾的是,中国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和个人活动的空间实在是太少了。因为孩子的大部分时间都被父母“占用”了,孩子必须去完成任务,从而失去了自己的空间。

只有在自己的“空间”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孩子的思维才能更广阔,独立性也会更强,从而最终实现自我的价值,过上自己想要的、不遗憾的人生。家长剥夺了孩子的时间和空间的行为,严重侵害到孩子童年的利益,剥夺了他们自然发展的机会。家长要知道,有独立空间的孩子,自信心更强,做事的效率更高。

智慧心语

和孩子保持距离,给他空间,才能更加清楚地看到孩子自主去努力的场景,而不是被逼迫着去努力。家长不要把孩子拴在身边,爱孩子就给他一定的空间。零距离,孩子只会被动地接受一切;保持距离,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学会自我管理和约束,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