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习俗:文化、人情的沉淀
正月不理发: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中国大多数地方多流传着“正月不理发”的习俗,据说“正月理发死舅舅”。那么,头发和舅舅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呢?
清军入关后,为了体现“削平四周,留守中原”的治国主张,决定推行一种奇怪的发式:男人将头发从前部到脑顶剃去,再将四周的发际全部剃光,只留下中间集中的一块和一个长长的大辫子。
经历了无数次朝代更迭的汉人对于谁当皇上这样的事情并没有表现得太强烈,但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清政府的政策遭到了中原的强烈抵抗。清政府便提出“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在清政府的高压下,一些文人士大夫就以“正月不剃头”来表达对明王朝的思念,实为“思旧”,为了掩人耳目,讹传为“死舅舅”。
守岁:石头变金银
除夕之夜守岁,又被称为“熬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风俗。古时候,守岁是为了驱除百鬼,而如今,则是人们表达辞旧迎新的一种方式。
在魏晋时期,就已经有关于守岁的记载了。关于这个习俗的由来,还有这样一个传说:老天爷每逢除夕就会向人间大散金银财宝,希望天下百姓能够生活富足。那一刻,世上所有的石头、砖瓦都会变成金灿灿的财宝。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不可有贪婪之心,人们必须把捡到的财宝全部放在家中,直到第二天天亮才能开门。
李家庄有兄弟二人,哥哥爱财如命,吝啬鬼一个;弟弟诚恳勤劳,心地善良。这一年除夕之夜,兄弟二人便坐在屋里等着金银财宝从天而降。哥哥十分心急,心想:“我得想个点子可以不费力气就能多弄些金银回来。”于是他搬了许多石头放到自己的门前,等着“黄金时刻”的来临。三更时分,老天爷开始大散金银财宝。弟弟把金银放入箩筐里,背进屋子,关上了房门。而哥哥此时使出浑身力气把他预先堆好的大石头推到屋里,心想:“以后我就是天下最大的财主了!”可是天迟迟不亮,他着急得很,最后终于耐不住了,将家门打开。等他再回到屋里的时候,金银财宝全都变回了大石头。弟弟等到天亮才打开门,于是一箩筐的财宝闪闪发光。
后来,老天爷得知像哥哥这样的贪财之人越来越多,大发雷霆,便从此不再向人间散金银财宝了。可是人们总是心存侥幸,年复一年地盼望着这一天再次到来。尽管天上再也没有下过“金银雨”,但这一天家家户户还是团聚在一起,点着蜡烛等待新一年的来临,这让全家都觉得很幸福。这样,守岁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并沿袭至今。
贴春联:桃符驱鬼避邪
大年三十这天,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敬门神、挂年画,以此增加过年红红火火的气氛。
春联,也叫对联、门对、门贴,源于古代的桃符。桃符是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的桃木板,上面写上“神荼”、“郁垒”二神名,以驱鬼避邪。每逢春节,人们总要用新桃符替换旧桃符。王安石“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说的就是这件事。
公元964年,后蜀主孟昶先是叫学士寅逊在桃板上题词,又嫌他写得不工稳,便自己动手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从此,题桃符便演变成写春联了。后来,由于纸张大量生产,人们逐渐用纸代替桃木板。这便是贴春联的开始。
写春联 清
《燕京岁时记·春联》载:“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千门万户,焕然一春。”春节到了,家家户户都喜欢贴春联,给节日增添了浓郁的气息。
春联普及盛行于明朝。据《簪云楼杂说》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太祖微行出观,以为笑乐。”而且,他还为王公大臣们御书春联。赐给中山王徐达:“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赐给陶安:“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由于皇帝身体力行,再加上文人墨客的喜爱、广大群众的传播,春节贴春联便作为风俗习惯流传下来。
关大门吃年饭:哄骗铁拐李
在中国江南一带,每年吃年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关起大门,不能大声说话,不能敲击碗筷。吃完年饭,将桌上的碗筷收拾干净后,再打开大门,这叫做闭门生财,开门大吉。
相传,每年吃年饭的时候,玉帝就派铁拐李下凡查看,借以了解民间疾苦。铁拐李是个跛脚叫化仙,他常在人间吃年饭的时候,提着篮子跛着脚,沿街到各家乞讨。
讨完饭后,铁拐李把讨来的东西提给玉帝看,谁家穷,谁家富,一看就知道了。据此,玉帝便让富人一年遭几次灾,不要太富;穷的则让他发几次财,不要太穷了。
这事儿慢慢传到了人间,有一户人家,生活过得比别人都好,为了年年能过上好日子,便想出了应对之策。吃年饭时,他把大门关得紧紧的,家人谁也不准大声说话。等铁拐李来讨饭时,他家年饭已经吃过,打开大门后,桌上空空荡荡的,无以施舍给铁拐李。
铁拐李一看,这家也真够穷的了,连年饭都吃不起。于是,在他家门口放上几个元宝就走了。但没有不透风的墙,别家也看出了他家发财的原因,便都跟着学起来。
后来,铁拐李见家家都关着门吃年饭,便知自己下凡探察之事已被人们觉察,就不再到人间来讨饭察贫富了。但关起大门吃年饭的习惯,却从此流传下来。
压岁钱:驱“祟”保子
除夕的晚上,很多孩子都能够得到长辈给的压岁钱。为什么会有压岁钱呢?这里有一个传说故事。
传说古代有一个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除夕夜里出来,专门摸熟睡小孩子的脑门。小孩被摸过后就会发高烧、说梦话,退烧后就会变成痴呆疯癫的傻子。大人们怕“祟”来伤害孩子,常常在除夕整夜亮灯不睡,这也叫做“守祟”。
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爱。在这年三十晚上,为了防止“祟”来侵扰,这对老夫妻不睡觉,一直逗着孩子玩,他们用红纸包了几枚铜钱,包了拆,拆了包。但随着夜渐渐深了,小孩子受不了,先睡着了。这对老夫妻便把包好的几枚铜钱放在他的枕边。老夫妻年岁大,也熬不住,一看都已是四更天了,想来那“祟”该不会来伤害他们的孩子了吧!可他们刚一睡着,一阵阴风吹过,黑矮的小妖“崇”就进了屋,就在他要用手摸孩子头的时候,突然孩子枕边发出一道金光,“祟”尖叫着逃跑了。
很快,这件事就传扬开来,大家纷纷效仿,在大年除夕夜里用红纸包上钱给孩子,“祟”就不敢再来侵扰了。因而人们把这种钱叫“压祟钱”, “祟”与“岁”发音相同,日久天长,就被称为“压岁钱”了。
中国最早的压岁钱起源于汉代,又叫“压胜钱”,并不在市面流通,而是铸成钱币形式的玩赏物。钱币正面一般铸有“万岁千秋”、“去殃除凶”等吉祥话和龙凤、龟蛇、双鱼等吉祥图案。
“福”字倒贴:福到了!福到了!
春节,在许多家庭院落的门窗上,往往会看到一些倒贴着的大红“福”字。据《梦粱录》记载:“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贴春牌”即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倒贴的习俗,起源于清代恭亲王府。那年正值春节前夕,大管家为讨主子欢心,写了几个斗大的“福”字,叫人贴于库房和王府大门上。
有一家丁因目不识丁,竟将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为此,恭亲王福晋十分气恼,欲鞭罚惩戒。幸好大管家是个能说会道之人,他也怕福晋怪罪下来自己脱不了干系,慌忙跪倒陈述:“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祥之兆。”恭亲王福晋一听,心想:“怪不得过往行人都说恭亲王福到(倒)了,吉语说千遍,金银增万贯。没学问的奴才,还真想不出这种招式呢!”遂即赏大管家和家丁各50两银子。
后来,倒贴“福”字之俗由达官府第传入巷陌人家,贴过后都愿过往行人或顽童们念叨几句“福到了!福到了!”以图吉利。
红梅“福”字
新娘蒙“红盖头”:掀起你的盖头来
古时候婚礼时,新娘头上都会蒙着一块别致的大红绸缎,被称为红盖头,这块盖头要入洞房时由新郎揭开。
最早的盖头约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当时是妇女避风御寒使用的,仅仅盖住头顶。到唐朝初期,便演变成一种从头披到肩的帷帽,用以遮羞。据说唐明皇李隆基为了标新立异,有意突破旧习,指令宫女以“透额罗”罩头,也就是妇女在唐初的帷帽上再盖一块薄纱遮住面额,作为一种装饰物。从后晋到元朝,盖头在民间流行,并成为新娘不可缺少的喜庆装饰。为了表示喜庆,新娘的盖头都选用红色的。
唐朝李冗的《独异志》上还载有这样一个传说。传说在宇宙初开时,天下只有女娲、伏羲兄妹二人。为了繁衍人类,兄妹俩要配为夫妻。但他俩又觉得害羞,于是到山顶向天祷告:“天若同意我兄妹二人为夫妻,就让几个云团聚合起来;若不让,就叫它们散开吧。”话音一落,几个云团便冉冉近移,聚合为一。于是,女娲就与伏羲成婚。女娲为了遮盖羞颜,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后来执扇遮面就逐渐被红盖头代替了。
喝交杯酒:剖瓢饮酒,合二为一
提起交杯酒,大家都不陌生,因为这是婚礼时十分常见的节目。
据传,这一习俗源于先秦时期。《礼记》载:“新郎、新娘各执一片一剖为二的瓢饮酒,其意是象征一对新人自此合二为一,夫妻间享有平等的地位,婚后相亲相爱,和谐美满。”
到了唐代,除了沿用瓢当做酒器外,亦可以用杯替代。到了宋代,新婚夫妇喝交杯酒时用的是两个酒杯,先饮一半后再换杯共饮,饮完后则将酒杯一正一反掷于床下,以示婚后百年和好。清末的时候,交杯酒仪式已发展成为“合卺”、“交杯”、“攥金钱”三个部分。
今天的婚仪中,“安杯于床下”之礼已被革除,“攥金钱”则为“掷纸花”所代替,唯有“交杯酒”之礼仪仍然实行,为婚礼增添更多喜庆的气氛。
闹洞房:紫微星的指点
关于闹洞房习俗的来历,中国民间有源于驱邪避灾的说法。
相传,很早以前紫微星下凡,在路上遇到一个披麻戴孝的女子,尾随在一伙迎亲队伍之后。他看出这是魔鬼在伺机作恶,于是就跟踪到新郎家,只见那女人已经先到了,并且躲进洞房。当新郎、新娘拜完天地要进入洞房时,紫微星守着门不让进,说里面藏着魔鬼。众人请他指点除魔办法,他建议道:“魔鬼最怕人多,人多势众,魔鬼就不敢行凶作恶了。”于是,新郎请客人们在洞房里嬉戏说笑,用笑声驱走邪鬼。果然,到了五更时分,魔鬼终于逃走了。可见,闹洞房一开始即被蒙上了驱邪避灾的色彩。
洞房花烛
古时候人们结婚时,新房里一定会贴“喜喜”字,点红烛。
闹洞房驱邪的风俗南北各地均有。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新郎前一晚就须睡在洞房内,事先请两名女童手执红烛将新房内照一遍。天津人则请吹打班子在新房内吹打,以求吉利。更普遍的习俗是在新房内置长明灯。所谓“洞房花烛夜”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由于这一习俗以新娘为主要逗趣对象,故又称闹新娘、耍新娘,旧时还称为戏妇。
裹脚缠足:三寸金莲因帝王
缠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陋习,即把女子的双脚用布帛缠裹起来,使其变成又小又尖的“三寸金莲”。
一般认为裹脚大约始于五代末或宋初。从地下发掘的文物和古文献知道,五代以前男女的鞋子是同一形制。五代南唐后主李煜在位期间,一味沉湎于声色、诗词、歌舞之中,整日与后妃们饮酒取乐。宫中有一位叫窅娘的嫔妃,原是官宦人家女儿,后因家势破败,沦为金陵歌伎。她生得苗条,善于歌舞,很受李煜的宠爱。李煜诏令筑金莲台,高六尺,饰以珍宝,网带璎珞,台中设置各色瑞莲。窅娘以帛缠足作新月状,著素袜舞于莲中,回旋有凌云之态。李煜看了,喜不自禁。此后,娘为了保持和提高这种舞蹈的绝技,以稳固受宠的地位,便常用白绫紧裹双足,久而久之,便把脚裹成了“红菱形”、“新月形”,其舞姿也更为自然,美不胜收了。时人竞相仿效,五代之后逐渐形成风气,风靡整个社会。
民间女子纷纷仿效,逐渐成为“裹脚”习俗,成为一种病态的审美。“裹小脚一双,流眼泪一缸。”但是那时的妇女,为了自己女儿的婚姻、前途和命运,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对其双脚进行摧残了。
小脚之所以称之为金莲,应该从佛教文化中的莲花方面加以考察。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在佛门中被视为清净高洁的象征。佛教传入中国后,莲花作为一种美好、高洁、珍贵、吉祥的象征也随之传入中国,并为中国百姓所接受。在中国人的吉祥话语和吉祥图案中,莲花占有相当的地位也说明了这一点。故而以莲花来称妇女小脚当属一种美称是无疑的。
为什么要在“莲”前加一个“金”字呢?这是中国人传统的语言习惯。中国人喜欢以“金”修饰贵重或美好事物,如“金口”、“金睛”、“金銮殿”等。在以小脚为贵的缠足时代,在“莲”字旁加一“金”字而成为“金莲”,当也属一种表示珍贵的美称。
元宵节观灯:张灯结彩,迷惑天帝
元宵节这天晚上,中国许多地方有观灯的风俗。据说,这种习俗始于汉代。汉明帝提倡佛法,敕令在元宵节点灯敬佛,这就开了元宵节放灯的先例。以后,京城和民间每年元宵节之夜都有放灯的活动。隋唐时,这个习俗为人们所重视,当时已发展成盛大的灯市。到宋元时期,京都灯市规模更为壮观,常常绵延数十里。
关于元宵节闹花灯,在民间还有一个传说。
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消灭它们。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地被猎人所射杀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命令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烧尽人间的一切。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悄悄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
众人听说后,吓得不知如何是好。此时,有一位长者建议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家家都张灯结彩、点响爆竹,以迷惑天帝。
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在燃烧,心中大快。
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元宵灯会
元宵观灯是中国旧俗。千灯万盏、火树银花的灯会盛景,引得达官贵戚、士庶工商、妇孺翁妪倾城出游竞观。这种习俗在民间至今仍保留着。
“二月二,龙抬头”:春归大地,睡龙苏醒
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了“二月二”的习俗。此时正值惊蛰前后,春归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中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故名龙抬头。
民间传说,这一天,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亦称青龙节、祭龙节、龙兴节等。中国北方广泛地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另外,关于“二月二,龙抬头”还有一个传说。
相传,武则天称帝以后,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司掌天河的龙王不忍百姓受灾,还是违抗旨意降雨。玉帝得知后,将龙王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面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猛然想起,这玉米就像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让龙王和玉帝看见。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
从此以后,二月二这一天,人们不仅爆玉米花,而且还有其他风俗。明人沈榜的《宛署杂记》中云:“二月引龙,熏百虫。……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用面摊煎饼。熏床炕令百虫不生。”《明宫史》载:“初二日……各家用黍面枣糕,以油煎之,或以面和稀,摊为煎饼,名曰熏虫。”清人富察郭崇在《燕京岁时记》中也说:“二月二日……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
荡秋千:豪门贵族的游戏
如今在大大小小的公园里都会有秋千,但在古代,秋千仅仅局限于豪门贵族家的男女游戏之用。
秋千的起源,可追溯到几十万年前的上古时代。那时,我们的祖先为了谋生,不得不上树采摘野果或猎取野兽。在攀缘和奔跑中,他们往往抓住粗壮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条的摇荡摆动上树或跨越沟涧,这是秋千最原始的雏形。至于后来绳索悬挂于木架、下拴踏板的秋千,春秋时期在中国北方就有了。《艺文类聚》中就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的记载。当时拴秋千的绳索为结实起见,通常多以兽皮制成,故秋千两字繁写,均以“革”字为偏旁。
吃长寿面:万岁万寿无疆
民间有生日吃寿面的习俗,这一习俗源于中国西汉时期。
相传汉武帝有一年过生日,御厨绞尽脑汁做了一桌面条,每人一碗请大家吃。汉武帝说:“我贵为天子,过生日怎么就吃面条?”坐在汉武帝身边的大臣东方朔灵机一动说:“万岁有所不知,上古时代的寿星彭祖之所以能活到800岁,就是因为他的脸面长。万岁请看这碗里的面,又细又长,比彭祖的脸面不知要长多少倍。今日御厨以面条为万岁贺岁,其意就是祝福万岁万寿无疆!”汉武帝当即转怒为喜。
渐渐地,这种做法又演化为过生日吃面条的习惯,称之为吃“长寿面”。这一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抓周儿”:一生的祝福
小儿满周岁行“抓周儿”礼的风俗,在民间流传已久。宋朝吴自牧《梦粱录·育子》载:“其家罗列锦席于中堂,烧香秉烛,顿果儿饮食,及父祖诰敕、金银七宝玩具、文房书籍、道释经卷、秤尺刀剪、升斗戥子、彩缎花朵、官楮钱陌、女工针线、应用物件,并儿戏物,却置得周小儿于中座,观其先拈者何物,以为佳谶。”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育子》谓此为“小孩之盛礼”。
清末民初,北京民间仍然盛行这种小儿“抓周儿”礼。虽然小儿周岁并不搭棚办酒席,也不下帖请客,但凡近亲们都不约而同地循例往贺,聚会一番。“抓周儿”的仪式一般都在吃中午那顿“长寿面”之前进行。讲究一些的富户都要在床(炕)前陈设大案,上摆:印章、儒、释、道三教的经书、笔、墨、纸、砚、算盘、钱币、账册、首饰、花朵、胭脂、吃食、玩具,如是女孩“抓周儿”还要加摆:铲子、勺子(炊具)、剪子、尺子(缝纫用具)、绣线、花样子(刺绣用具),等等。一般人家限于经济条件,多予简化。由大人将小孩抱来,令其端坐,不予任何诱导,任其挑选,视其先抓何物,后抓何物,以此来推测其志趣、前途和将要从事的职业。
如果小孩先抓了印章,便意味着孩子长大以后,必承天恩祖德,官运亨通;如果先抓了文具,则谓长大以后必写得一手好文章,终能三元及第;如是小孩先抓算盘,则谓将来长大善于理财,必成陶朱事业。如是女孩先抓剪、尺之类的缝纫用具或铲子、勺子之类的炊事用具,则谓长大后善于料理家务。反之,小孩先抓了吃食、玩具,也不能当场就斥之为“好吃”、“贪玩”,也要被说成“孩子长大之后,必有口道福儿,善于‘及时行乐’”。总之,这是长辈对小孩的一种祝愿。
皇家建筑的“红墙黄瓦”:权力独尊
参观过故宫、颐和园、北海的人,一般都会注意到这些皇家建筑多用黄色的琉璃瓦,红色的砖墙。这与我们中国人对颜色的看法有关。黄色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尊贵的颜色。“五行”学说认为,黄色代表中央方位(中央属土,土为黄色)。唐代,黄色被规定为代表皇室的色彩,其他人不能使用。到了宋代,封建帝王开始采用黄色琉璃瓦盖屋顶,并一直沿袭下来。
故宫太和殿
红色被视为一种美满喜庆的色彩,意味着庄严、富贵。周朝宫殿建筑就普遍采用红色,并一直流传下来。
封建帝王的宫殿是最高统治者的活动场所,必须处处显示“至高无上”、“尊贵富有”,因此,绝大多数古代宫殿都是红墙黄瓦。
“男左女右”:盘古双目,左伏羲,右女娲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男左女右,好像约定俗成地渗透到了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上公共厕所,男左女右;戴婚戒,男左女右;照结婚照、夫妻二人出席某些礼仪场合等等,往往都是男左女右。那么男左女右的风俗是怎么来的呢?
据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盘古氏去世之后,他的身体器官化为日月星辰、四极五岳、江河湖泊及万物生灵。《五运历年纪》中认为:中华民族的日月二神是盘古氏双眼所化,日神是盘古氏的左眼所化,即伏羲;月神是盘古氏的右眼所化,即女娲。民间传说的“男左女右”习俗,就是由此而来。
除此之外,“男左女右”还与古代人的哲学观关系紧密。中国的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就是“阴阳”。自然界的事物有大小、长短、上下、左右等。古人将其归类为大、长、上、左为阳,小、短、下、右为阴。阳者为刚强,阴者为柔弱。男子性刚强,属阳于左;女子性温柔,属阴于右。中医诊脉,男子取气分脉于左手,女子取血分脉于右手;小儿患病观察手纹,也取“男左女右”。这种区分法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
“上北下南”:坐北面南的帝王之位
中国古代宫殿都是坐北朝南的,帝王的座位设在北方,面向南方。因帝王是一朝之长,万人之上,所以帝王坐在北边,北就为“上”。而坐在南边的群臣则为卑下,南就称“下”了。后来又带进了人们的实际生活。
而地图中的上北下南则与希腊的克劳迪亚斯·托勒密有关。托勒密为地理学和绘制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他知道,通过从太阳、星星那里得来的测量数据,地球上的每个地方都能被精确地测得方位。他描绘了两件用来测量角度的工具,被用来观测星星的角度的仪器叫星盘(也叫星测仪)。它是一块圆形的铜板或木板,分割成若干角度,中心有一根可以转动的指针。当指针指向一颗星星时,它的投影会在表盘上读出星星的照射角度。托勒密还说,为了保证盘面的水平,星盘应放置在一个三角台座或基座上。托勒密描述的第二个仪器是成角日晷仪。它是由一块方形的石头或木块,边上插一根立柱制成。它被用来测量太阳每天的高度,而不是每小时的高度。如果我们把这个仪器放置在某一固定位置,并且坚持一年中每天都对太阳高度进行记录,那么我们就能够准确地判断出这个地方的方位。
托勒密非常清楚,将球状的地球表面画到一张扁平的地图上意味着许多误差和扭曲,因此他创立了将球体图形投射到平面上的技术。
在《地理学》一书中,托勒密将整个世界画在27张地图上,其中欧洲画了10张,亚洲画了12张,非洲画了4张。托勒密画每张地图时,总是将地图正上方定为正北,这便是我们现在地图上所说的“上北下南”的由来。
披麻戴孝:善恶孝逆的乌鸦与猫头鹰
披麻戴孝指长辈去世,子孙身披麻布服,头上戴孝,表示哀悼。据民间说,这种习俗的由来有一段故事。
很久以前,一位老婆婆有两个儿子,他们成家以后都不孝敬老娘。老婆婆想教训他们一顿,尽到做娘的责任,于是想出一个办法。
次日,老婆婆把两个儿子叫到床前说:“我死了也不要你们花一文钱,用破草席把我一卷扔在阴水洞里就行了。不过你们要从今日开始,天天看着屋后面槐树上的乌鸦和树林里的猫头鹰是怎样过日子的——一直到我闭了眼为止。”两个不孝子一听可以不花一文钱,马上就答应了。
原来,乌鸦与猫头鹰在喂养自己的孩子时都十分细心。可是,小家伙长大以后又是怎样对待生养自己的妈妈的呢?小乌鸦还不错,让老乌鸦待在巢里,衔来吃的填在她嘴里,等到小乌鸦老了,又有自己的孩子喂养她。反哺之情,就这样代代相传。而小猫头鹰却截然相反,妈妈老得不中用了,就把妈妈吃掉。令人伤心的是,小猫头鹰后来也被自己的孩子吃掉。这样反咬一口,一代吃一代。
兄弟俩越来越看不下去,开始善待老母亲。可是,天公不作美,老婆婆偏偏在这时过世了,兄弟俩追悔莫及。为了表示孝心,安葬那天,他们不是穿红戴绿,而是模仿乌鸦羽毛的颜色,穿一身黑色衣服,模仿猫头鹰毛色,披一件麻衣,并一路跪拜。
从此以后,这个风俗就逐渐流传开来。有的地方百姓比较穷,买不起整匹的黑布,于是就裁一条黑布戴在胳膊上。这些都是为了表示要谨记乌鸦与猫头鹰善恶孝逆的教训。
祭敖包:祭拜亲人
敖包也叫“脑包”、“鄂博”,是蒙古语的音译,汉语意思为“石堆”或“鼓包”,意思是“堆子”。像大海一样的茫茫草原,没有可以指路的标志,行政区划、游牧分界更无以识别,人们就垒石成堆或垒土成堆,作为路标和界标,因而出现了敖包。
敖包在牧民的心目中,象征神在其位,世袭传颂。关于祭敖包的由来,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
很久以前,蒙古族的牧民们过着游牧狩猎的生活。人们丧葬一直是“天葬”,尸体放在全是木制的“勒勒车”上漫无目的地在草原上行驶,什么时候尸体从车上掉下来,就在什么地方自然露天安葬。牧人们因为思念亲人,每年都想到安葬亲人的地方悼念。可茫茫草原,到哪里去找安葬地点呢?于是,他们想出来一个办法,那就是安葬亲人时,随车带着一峰驼羔,在安葬的地点将驼羔的血液放掉一部分。第二年将驼羔的母亲或已二岁的驼羔带上,沿着大致的方向和路线去寻找。如果发现母驼或驼羔在某一处不肯前行或悲鸣,那就是安葬亲人的地点。这时,牧人要垒几块石头或拜几把土,来祭拜亲人,求得亲人的祝福。就这样世代沿袭,形成了“敖包”。同时,祭敖包的形式内容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变,形成了今天的“祭敖包会”。
戴订婚戒指:“我愿意”
有关订婚、结婚戒指的由来,据说是古代抢婚演绎的结果。当时,男子抢来其他部落的妇女就给她戴上枷锁。经过多年的演变,枷锁变成了订婚、结婚戒指。男子给女子戴戒指表示她已归其所有。
另一个说法,世界上第一个把戒指当做订婚信物的人是奥地利王麦士米尼。1477年,麦士米尼在一次公开场合认识了一位叫做玛丽的公主,她的美丽容貌和优雅举止使麦士米尼为之倾倒。麦士米尼虽然知道玛丽早已许婚于当时的法国王储,但是为了赢得她的爱情,麦士米尼还是决定试试运气。他命人专门打造了一枚珍贵的钻石戒指,送给玛丽。面对这只精雕细刻、闪闪发光的钻石戒指和麦士米尼的热烈追求,玛丽终于改变了初衷,与麦士米尼幸福地结合了。从此,以钻石戒指作为订婚信物,便成为西方人士的一种传统。
穿婚纱:真诚与纯洁的象征
穿婚纱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世纪,当时两河流域就已盛行女子戴头纱。在古希腊,举行结婚仪式时不仅新娘要戴亚麻或毛织成的头纱,而且一对新人都要戴上花冠。到了罗马时代,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要戴不同颜色的头纱以示区别。
图中的少女穿着洁白的婚纱,正在接受神甫的祝福。
婚礼虽是世界各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仪式,但新娘在婚礼上穿婚纱的历史却不到200年时间。新娘所穿的下摆拖地的白纱礼服原是天主教徒的典礼服。由于古代欧洲一些国家是政教合一的国体,人们结婚必须到教堂接受神甫或牧师的祈祷与祝福,这样才能算正式的合法婚姻,所以,新娘穿上白色的典礼服向神表示真诚与纯洁。
西方19世纪以前,少女们出嫁时所穿的新娘礼服没有统一颜色规格,直到1820年前后,白色才逐渐成为婚礼上广为人用的礼服颜色。这是因为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在婚礼上穿了一身洁白雅致的婚纱。从此,白色婚纱便成为一种正式的结婚礼服。
如今,有的人不懂婚纱的来历,自己别出心裁,把新娘的婚纱做成粉红或浅蓝的颜色,以示艳丽。其实,按西方的风俗,只有再婚妇女,婚纱才可以用粉红或湖蓝等颜色,以示与初婚区别。
度蜜月:甜甜蜜蜜,恩爱偕老
新婚夫妻柔情蜜意,如胶似漆,新婚后的一个月内被称为“蜜月”。那么“蜜月”是怎样来的呢?
“蜜月”一词产生于公元前500年的英国。当时的英国还处于较原始的蛮荒社会,在多顿族中流行“抢婚”,即任何一个多顿青年男子都可以抢一个自己中意的姑娘为妻。为了避免这种尴尬,不少男子一将妻子抢到手,就迫不及待地携新人外逃,过一段隐居生活后再回来。然而很多外逃夫妻游荡于荒山野岭之间,食宿都无着落,能够活着回到家乡的很少。
当时的英国野蜂窝随处可见,蜂蜜唾手可得,旅途中的人们纷纷吸吮蜜汁来充饥。这一发现逐渐被流传开来后,抢婚外逃进入山野的青年男女便纷纷以蜂蜜充当食物,终生厮守。
到了公元前4世纪左右,多顿人“抢婚”的风习危及社会秩序,迫使多顿首领不得不作出规定:凡成婚30天以上者,不得卷入抢婚之列,并发给新婚对牌,以备查验。从此以后,外逃的新婚夫妇多在30天以后自动回到了家乡,过上平安的家庭生活。而他们在外面度过靠吸吮蜜汁为生的30天,久而久之就被人们称为“度蜜月”。
吹生日蜡烛:月亮女神的祝福
过生日吹蜡烛已为人们熟悉,这一习俗据说源于希腊。
在古希腊,人们都信奉月亮女神阿耳特弥斯。在她的一年一度的生日庆典上,人们总要在祭坛上供放蜂蜜饼和很多点亮的蜡烛,形成一片神圣的气氛。后来,古希腊人在庆祝他们的孩子的生日时,也总爱在餐桌上摆上糕饼等物,而在上面又放上很多点亮的小蜡烛,并且加进一项新的活动——吹灭这些燃亮的蜡烛。他们相信燃亮着的蜡烛具有神秘的力量,如果这时让过生日的孩子在心中许下一个愿望,然后一口气吹灭所有蜡烛的话,那么这个孩子的美好愿望就一定能够实现。于是吹蜡烛成为生日宴上有着吉庆意义的小节目,以后逐渐发展成过生日吹蜡烛的习俗。
还有一种说法是,相传有位贵族生了一个儿子,在儿子生日那一天前来祝贺的人很多,把一位女神挤得无处可坐。女神生气了,指着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说,让孩子的生命像这支蜡烛一样长,蜡烛燃尽时,生命就结束。幸好另一位女神过来把蜡烛吹灭了,让孩子的父母把蜡烛藏好别再点燃,这样孩子就永远活着。从此人们过生日都要吹灭蜡烛,以祈祷长寿。
泰雅族的文面:刺青躲避死神
中国台湾的原住民族中有一个泰雅族,传统上,泰雅族人大约在5~15岁必须完成文面礼俗。男子必须狩猎多次成功后,才可以在额头上及下巴刺青。女子则须学会织布才得刺脸纹,主要是传承妇女纺织的责任,所以完成文面以后,才能论婚嫁。当然,未曾文面的女子,就很难找到理想的配偶了。
关于文面的由来,泰雅族人有这样一个传说。
在远古的时候,有许多年轻的女子不知什么缘故突然的相继死亡。这个现象使得每一位泰雅族人都感到震惊与恐惧,但都想不出解救的方法。有一天晚上,部落中有一位少女梦见神明告诉她,如果想要避过死亡的灾祸,一定要在脸上刺青才行。第二天,她将神明在她梦中的指示告诉了全部落的人,但是由于谁都不晓得刺花纹的方法,因此仍然是一筹莫展。这时部落中一名非常聪明的男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用烧过的松炭在女人的衣服上画了模样,交给部落中所有的女人,然后用细针依照所画的模样刺在脸上再涂上黑烟,使它永远不会变色。
说也奇怪,自从泰雅族女人用针在脸上刺上花纹后,再也没有年轻少女不明原因地突然死去。自此以后,泰雅族女人刺花纹在脸上的风俗相袭成风,一直流传到现在。
文面逐渐成为女孩长大成人的一种象征,随后男人也跟着模仿刺纹在脸上和身体上,以证明自己成年。
苏格兰男人穿裙子:民族独立的标志
苏格兰方格裙起源于一种叫“基尔特”的古老服装。这是一种从腰部到膝盖的短裙,用花呢制作,布面有连续的大方格,而且方格要鲜明地展现出来。在苏格兰人看来,“基尔特”不仅是他们爱穿的民族服装,而且是苏格兰民族文化的标志。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合并后,“基尔特”作为苏格兰的民族服装被保留下来。苏格兰人穿着这种裙服表示他们对英格兰人统治的反抗和要求民族独立的强烈愿望。
1745年,英国汉诺威王朝镇压了苏格兰人的武装起义后,下了英国历史上著名的“禁裙令”,禁止苏格兰人穿裙子,只能以英格兰的装束为标准,违背者将被处以监禁或放逐。苏格兰人为此展开了长达30多年的斗争,最后于1782年迫使汉诺威王朝取消了“禁裙令”,为自己赢得了穿裙的权利。
送花圈:进入天堂的通行证
送花圈的习俗是从欧美传过来的。按照北欧的传说,一个人临死时带上花圈,天使就会把他的灵魂带到天堂。原来,2000多年前的古罗马法律《十二铜表法》中《神圣法》第七条说:“假如有人或者亲身,或者由于自己的马或奴隶在竞赛中获胜而得到花圈,那么在他死时,无论在他家里或在战场,都不禁止把花圈置于死者身上。同样,也允许他的亲属带花圈参加葬礼。”
既然花圈是胜利者和勇敢者才能得到的奖赏,难怪天使会把有花圈的灵魂带上天了。因为好人升天堂,坏人下地狱,这是当时众人一致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