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思维:让思考和表达像搭积木一样有序省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让思维像搭积木一样

前不久,给不到3岁的外甥女儿买了一套乐高积木,在陪她玩耍的同时自己也感触良多。积木是多少人小时候的玩具,简单的圆柱柱子、尖尖的圆锥屋顶、方块式的房屋甚至没有所谓的风格,但是饱含着曾经的憧憬以及美好梦想。对于积木,我们从零开始,时而温馨的小屋,时而宏伟的城堡,一块块积木搭建起儿时的欢乐,垒砌出心中的家园(如图1-14所示)。相信时至今天,很多人依然对积木情有独钟,虽然当年的砖瓦结构可能早已被演化成钢筋混凝土结构,曾经的老土样式可能已被转变为欧亚风情的古堡风格。

图1-14 积木玩具

如果说,了解排序的概念是从学习数数开始的,那么了解几何的、结构的、空间的概念就是从搭积木开始的。

既然了解结构的概念是从搭积木培养起来的,那么结构性思维是不是也可以像搭积木一样呢?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未来我们在运用结构性思维的时候,就可以像搭积木一样简单。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先看一下结构性思维和搭积木之间存在哪些共同之处。

一、都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本章第一节曾提到,结构可以定义为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或排列。事实上,积木就是这样的,起初只是很多大小不一、形状各样、颜色不同的小积木,有正方形、圆形、圆柱形、三角形、半圆形等(如图1-15所示),这些都是搭建房子、桥梁、小人、动物等的基础。有了这些组成部分,才能搭建起想要的整体。

图1-15 积木玩具的基础部分

在结构性思维方面也是如此,以标准结构金字塔(如图1-13所示)为例,这个图形就像是搭起来的积木,可以把A1、A2、B1、B2这样的小模块看作小积木。而在之前给结构性思维下定义之时,曾提到两张图(如图1-11和图1-12所示),虽然这两张图都是以等式的形式呈现的,可是如果变换一下呢?把等号右边的方框都移到顶端,把等号左边的内容放在下面(如图1-16和图1-17所示)。

图1-16 拆解结构性思维得出的公式

图1-17 一般对思维下定义的结构

这样是不是就很像搭积木了?在这里,完全可以把最顶层方框里面的内容看作整体,把下面一层每一个方框看作一个模块,是整体中的部分。如此一来,只要找到能够组成整体的部分,就可以得到想要的整体,也就是得出思维过程后的结果了。

二、从无序到图纸再到创造

有人质疑,结构性思维是否会束缚思维:如果思考需要按照“金字塔”这种标准结构来进行,就容易形成思维定式,没有发散性。对于这样的质疑,首先仍以搭积木为例来进行说明。

一般情况下,所购买的积木里面都是有图纸可以参照的,按照图纸,一步一步拼接,就可以呈现出一个相对完美的结果。积木越多越小,可能拼接的难度就越大,对于结果呈现的要求也就越高,于是就更需要图纸的帮忙,否则面对那么多的小积木(如图1-18所示),只能面露难色,束手无策。

小孩子在开始搭积木的时候即使有图纸,也不懂得去看,只会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堆砌,最后的效果当然没有图纸上的好。后来,懂得看图纸的时候,就开始按照图纸上的要求来搭积木,最后搭出了与图纸上一模一样的东西,还会沾沾自喜。再后来,随着见识越来越广,思维越来越开阔,就开始抛开图纸。这个时候,他们对每一块积木的运用已经非常熟悉,什么形状的积木放在哪里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果了然于胸,所以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搭积木,虽然搭出来的东西有时候不如图纸上的好看,但多数情况下会比图纸上的更有想象力一些。

图1-18 有很多小零件的积木

实际上,思考的过程也是如此。最初,并不知道该怎样思考才是有序的,在开始写文章的时候也没有逻辑,没有结构。那怎么办呢?就是照着老师教的方法去做嘛。再比如在分析企业竞争力的时候,该从哪些方面去着手?开始时只能依照自己的想法,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分析的维度对不对,有没有用,自己也不知道,完全没有标准。但是如果掌握了波特五力模型(如图1-19所示),那就完全不一样了一。这个模型其实就是种结构,按照这个模型的各个部分去分析,至少有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和标准。在这个结构的基础上,再去看还有没有什么需要补充的,一定会比自己没有方向的分析要好。

图1-19 五力模型

回到结构性思维上来,本书所讲的内容,即可以看作搭积木时的图纸、管理课程里的模型。在没有这张图纸,没有学习模型之前,思考更多时候是无序的、混乱的,这样所得出的结果当然也是不尽如人意的。而一旦有了图纸,有了模型,就有了方法和标准,而思考也会变得清晰很多,这样就可以得出更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