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口较少民族人力资源存量短缺原因分析
导致人口较少民族人力资本存量供给短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口较少民族现代教育起步较晚
在新中国成立前,仅有俄罗斯族、塔塔尔族等个别人口较少民族引进近代教育,通过开办学校,推行新式教育,讲授民族语文、算术、社会、地理、自然、政府政策、经文、汉语文等课程。而其他大部分人口较少民族的教育模式仍然处于原始社会形态教育、奴隶制社会形态教育和封建社会形态的寺院式教育阶段。由于现代教育起步较晚,发育程度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口较少民族的教育发展水平。
(二)人口较少民族拥有语言文字的状况影响了其对现代教育的接受能力
新中国成立前,很多人口较少民族都没有文字,而采取结绳、刻木的方式记事。关于新中国成立前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字拥有情况详见表3-12。[20]
表3-12 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字拥有情况 单位:%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计算
从表3-12可以看出,仅有3个人口较少民族拥有文字,其余的人口较少民族均没有文字,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今。由于不少人口较少民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教学中必须使用其他民族文字的教材,老师授课必须将其他民族文字的课本翻译成当地人口较少民族语言进行讲授。由于很多现代的词汇都无法通过人口较少民族语言进行适当的解释,以及受老师翻译水平的限制,极大地限制了人口较少民族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教育经费投入存在刚性约束
改革开放以后,经过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的实施,农村教育经费的支出主体逐渐由国家财政调整到县级政府。但是,22个人口较少民族相对聚居的70个县中,有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个,县级财政大多相当困难,缺乏农村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能力,导致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受到明显的刚性约束。
(四)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的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数量和素质状况直接影响着人口较少民族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发展。虽然国家针对少数民族教师提高待遇水平出台过一些政策,但仍然未能改变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教师工作和生活环境恶劣的状况,对外来人才的吸引力较小。而本地培养的教师,无论从质量和数量上都不能满足当地教育的需要。
首先,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的教师大部分的学历教育均没有达到国家要求,教学能力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影响了教育质量。如,2003年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高中老师学历合格率仅为25%,而2002年,全国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72.87%。[23]
另外,师资数量短缺也颇为严重。如保安族和撒拉族聚居的甘肃省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积石山自治县1986—2003年,小学生人数增长率为93.89%,但小学教师数量增长率仅为47.41%,远低于在校学生人数的增长速度。2002年,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小学生师比为37.17∶1,而全国小学生师比为21.04∶1。[23]
(五)人口较少民族的低收入水平制约了其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
据测算:当农民人均收入少于2500元,农民家庭的教育投资弹性为0.3,当收入超过2500元少于4500元时,教育投资弹性迅速提高,超过4500元时趋于固定于2.3。[24]而目前人口较少民族中有1/4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已解决温饱的大多数人仍处于低收入水平。如,云南省的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和独龙族人口中,有一半处于绝对贫困状态,其中德昂族、怒族和独龙族整体仍处于绝对贫困状态。在收入水平普遍较低的情况下,人口较少民族缺乏教育投资的能力,影响了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
(六)不良思潮造成的负面影响
近年来,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部分大学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和其期望值相差较远,且出现了少量人口较少民族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回家务农或外出打工的现象。此类现象的出现导致了“读书无用论”等一些错误观点在人口较少民族中的蔓延,直接导致了入学率的下降和辍学率的上升。另外,由于“重男轻女”等封建思想在人口较少民族中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影响,导致女童的升学率明显低于男童,而辍学率明显高于男童,教育程度的性别差异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