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汉语句类研究的历史概况
2.1.1 早期句类研究
1898年《马氏文通》出版,标志着中国汉语语法学的创立。在中国汉语语法学的创立初期,对句类方面的研究还很薄弱,主要集中在对句子的语气的研究上,句类研究归属于语气范畴。这个时期的语法学家们对句子的语气的分类有两个角度:
一种是以助字(语气词)为纲来分析句子语气。
《马氏文通》:“凡虚字用以结煞实字与句读者,曰助字。”(1898/2000:323)并指出了助字在汉语中的独特功用,“泰西文字,原于切音,故因声以见意,凡一切动字之尾音,则随语气而为之变。……惟其动字之有变,故无助字一门。助字者,华文所独,所以济夫动字不变之穷。”“字以达意,意之实处,自有动静诸字写之。其虚处,若语气之轻重,口吻之疑似,动静之字无是也,则惟有助字传之。”(马建忠1898/2000:323)《马氏文通》一书“虚字卷”中分出“传信虚字”和“传疑虚字”两大类,“助字所传之语气有二:曰信,曰疑。故助字有传信者,有传疑者。……传信助字,为‘也’、‘矣’、‘耳’、‘已’等字,决辞也。传疑助字,为‘乎’、‘哉’、‘耶’、‘欤’等字,诘辞也。”(马建忠 1898/2000:323)句子按助字所传的语气相应分为两大类:传信、传疑。“传信”大致相当于陈述句,传疑大致相当于疑问句。
黎锦熙(1924/1992)在其《新著国语文法》中继承了马氏的观点,认为“助词是国语所特有的,它的作用,只是在句子的末尾,表示全句的语气。”该书也以助词(语气词)为纲,把句类放在“语气(助词)”中去论述,将句子分为五种:决定句、商榷句、疑问句、惊叹句和祈使句,其中,祈使句分别归属决定句和商榷句。
另一种是以句子的语气为纲,辅之以助词(语气词)和其他手段。
章士钊(1907)的《中等国文典》,第一次把句子分为陈述句、疑问句、命令句和感叹句四类,这样的四分法,基本上沿袭至今。
何容(1942)的《中国文法论》第八章专门讨论了“助词、语气与句类”,在对马建忠和黎锦熙的语气研究进行质疑和批评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句子按语气分类应称为“句类”。从此,“句类是句子的语气分类”逐渐成了汉语语法学界的“共识”,句类的语气观和四分法自此便成定论。长期以来,对句类的研究多侧重在句子语气系统的探讨和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次类的研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