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言语行为研究概述
1.1 言语行为
“speech act(言语行为)”的说法虽是奥斯汀(J.L.Austin)的思想,但言语行为这个说法并非始于奥斯汀,而且表达这一概念所使用的词语前后也有所变化。这里我们简要回顾一下言语行为这一概念的提出及演化过程。
言语行为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于1923年提出来的,在英语里用verbal behavior表达。马林诺夫斯基提倡从人类学的角度,通过对某一民族的文化生活和风俗习惯来观察语言的功能,认为与其把语言看成是思想的信号,不如说它是行为的方式。(转引自钟守满2008:1)
弗雷格(G.Frege)也部分地提及言语行为的思想,认为语言不仅可以用于描述,还可以用于下定义、提问题、讲故事等等。这说明语言可以完成多种功能,而不仅仅局限于描述事实和表达思想。(转引自蔡曙山1998:2)
维特根斯坦(L.Wittgenstein)(1953)后期哲学的中心是语言游戏论(theory of language game)。语言被看作一种活动,或者说,语言和活动被看作一个整体,语言的学习和使用都被看作类似于游戏的一种活动。维特根斯坦说:“语言是一种工具。”“对某一大类的情况来说,……一个语词的意义,就是它在语言中的使用。”在他看来,语言游戏不仅包括描述事实和陈述思想,还包括提问、评价、请求、允许、命令、任命、指责等等语言活动。维特根斯坦认为我们用语句做许许多多的事情,解决哲学问题要通过语言分析,语言是人的一种言语行为,要在言语行为中寻求语言的意义。维特根斯坦的观点引起了新的语言研究的转向。(转引自蔡曙山1998:3)
美国学者斯基讷(1957)以verbal behavior为书名出版专著,主张通过动词来研究行为,探讨语言行为的功能,他主要用刺激、适应、强化、短缺等概念来解释人类的语言行为。(参见戚雨村1994)
奥斯汀发展了维特根斯坦的思想,认为:人们说出的话语不仅是提供信息,而且相当于行为,即说话就是做事(saying is doing),或语言用之于行(In saying X,I was doing Y)。他在哈佛大学的威廉·詹姆斯系列讲座中将上述思想加以阐发,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新的语用理论——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1962年出版的《如何以言行事》(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标志着这一理论的诞生。奥斯汀早期区分施为式话语(performatives)和表述式话语(constatives)。后来放弃这种两分法,区分出三种更为一般的言语行为(speech acts),即以言表意行为(locutionary acts)、以言行事行为(illocutionary acts)、以言取效行为(perlocutionary acts)(注:对locutionary acts,illocutionary acts和perlocutionary acts这三个术语,国内学者有不同的译法。)。和马林诺夫斯基不同,奥斯汀用“speech act”来表达“言语行为”这一概念。
塞尔(Searle,J.R.)(1969)在《什么是言语行为?》(What Is a Speech Act?)一书中指出:“言语行为(speech acts)有时也被称为语言行为(Language acts)或语言性的行为(linguistic acts),……我认为在任何语言交际的模式中都必须包含有一个语言行为。语言交际的单位不是通常人们认为的符号、语词或语句,甚至也不是符号、语词或语句的标记(token),构成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是在完成言语行为中给出标记。更确切地说,在一定条件下给出语句标记就是以言行事的行为,以言行事的行为是语言交际的最小单位。”(《什么是言语行为?》塞尔著,杨音莱译:229-230)
奥斯汀和塞尔都认识到言语行为(speech act)中最关键的一环乃是以言行事行为(illocutionary act),在塞尔的《言语行为》(Speech Acts,1969)一书问世以后,speech act和illocutionary act几乎成了同义词,在很多场合下谈“言语行为”或“以言行事行为”,指的都是以言行事行为。
20世纪70年代以来,“言语行为”一词通常用“speech act”来表示,它频繁出现在与语用学相关的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的研究成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