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赞赏他人
世上知识浩如烟海,再有学问的人也只能掌握沧海一粟,都会有知识的盲区。据史料记载,孔子那么有学问的人,却被两个争论日头远近的小孩难倒了。一个再平常的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可能在某一方面有过人之处。智障的舟舟却有音乐指挥天才,他指挥的乐队在国内外受到超乎寻常的欢迎。正所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赞赏包含赞同、欣赏、钦佩、赞美的意思。赞赏他人就是欣赏、钦佩、赞美他人。
喜欢展示自己,爱听赞赏的话是人类的天性,人人都喜欢“正性刺激”,而不喜欢“负性刺激”。所谓“闻过则喜”是一个人修炼到较高层次之后的一种智慧和境界,普通人难以达到。
如果在处世交友中懂得赞赏他人,善于夸奖他人的长处,那么,相互间的好感或友谊将会大大增加。天底下有一种方式可以促使他人得到满足——给他想要的东西。因此,我们要养成赞赏他人的习惯。每个人都有缺点,也有优点,看到他的缺点是事实,看到他的优点也是事实,为什么不多赞赏别人的优点呢?
孔子说:“三人同行,必有我师焉。”美国著名思想家爱默生说:“我遇见的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是我的老师,因为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东西。”中西方文化在很多方面是相通的,孔子与爱默生所说的道理与意思相当。他们都在教育人们要看到别人的优点,低调处世、高调赞人。
培训专家卡耐基说:“在你每天的生活之旅中,别忘了为人间留下一点赞美的温馨,这一点小火花会燃起友谊的火焰。”卡耐基诠释了赞赏他人与人际和谐的因果关系,只要种下了赞赏他人的因,就会结出人际和谐的果。
美国著名女企业家玛丽·凯曾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东西比金钱和性更为人们所需——认可与赞美。”金钱在调动积极性方面不是万能的,而赞美却恰好可以弥补它的不足。因为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你对他们真诚的表扬与赞同,就是对他人价值的最好承认和重视。打动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真诚的欣赏和善意的赞许。
有这样一个案例:让两组学员比赛寻找一把藏在教室里的钥匙,花时短者为胜。事先与同学说好,A组如果寻找的方向正确就鼓掌,方向错误就不吭声;B组则相反,寻找的方向正确就不吭声,寻找方向错误就鼓掌。比赛的结果A组取胜。这样的比赛进行了多次,结果都一样。这个试验的结果说明,鼓励能够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后来这个试验被称为“赞赏效应”:即赞赏实质上是对一个人价值的肯定,而得到肯定评价的人往往也会怀着一种潜在的快乐心情来满足你对他或她的期待。
赞赏是一种优秀品格
赞赏他人既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又是一件艰难的事情。难就难在赞赏他人需要具有宽容、善良、谦虚的品格。被称为中国人“心经”的《大学》对赞赏和嫉妒的品格及由此造成的后果作了深入的阐述。
《大学》曰:“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这段话的意思是:别人有本领,就如同他自己有本领,别人有美德,他诚心地喜爱,不只是口头上,而是真的打心眼儿里赞赏。重用这种人,可以保护我的子孙和百姓,而且还可以为他们造福啊!如果别人有本领,他就妒忌和憎恶人家;别人有美德,他便想方设法对人家进行压制,无论如何容不得别人。重用这种人,不仅不能保护我的子孙和百姓,而且可以说是很危险的!
赞赏他人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这种方法能够起到比严格的规章制度更好的效果。一位餐饮店余经理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案例。她店里有一位资历较老、年龄较大的员工,大伙都称他为“李叔”,在员工集体宿舍不太注意卫生,有时随地吐痰。小年轻很有意见,但又不敢说,于是将这事告诉了余经理。余经理会怎样处理这件事呢?
余经理经过一番思量,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她召开了一次会议,在会上强调员工在宿舍要注意卫生,要向“李叔”学习,“李叔”年龄大,资格老,是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人。听到这,“李叔”得意之情溢于言表,说:“是啊,我在深圳干过5年,在广州干过3年。”余经理说:“据我了解,深圳和广州都有规定,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是要罚款的,是吗?”“李叔”说:“是的。”余经理说:“讲究卫生有利于身体健康,今后请“李叔”多操心,教教这些小年轻,共同努力把宿舍的卫生搞好,谁要随地吐痰,一次罚款20元,大家说行不行?”大伙都说:“行!”“李叔”这才明白了余经理的用意,答应了余经理的要求。
本应受到批评的“李叔”,在赞扬声中承担了责任,改掉了随地吐痰的习惯。年轻员工都敬佩余经理管理有方、人情练达。
孩子,你真棒
《孩子,你真棒!》是知心姐姐卢勤写的一本书的名字。我曾有幸在北京大学听过卢勤老师的一次演讲,主题是“如何教育孩子”,受益匪浅。
如何教育孩子是父母和准父母都十分关注的问题,许多父母为孩子付出了很多,除了读书之外,不让孩子做任何琐事,甚至不让孩子洗一双袜子或一条手绢,但孩子却往往不领悟父母的良苦用心。
许多家长特别是知识分子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总拿自己来当作孩子的参照系数,经常说:当年我如何如何,经常批评孩子的缺点,这也不是,那也不对,使孩子自信心丧失,逆反心理强烈。还有一些特别优秀的孩子,由于父母管教过严,期望值过高,偶然一次考试不理想或没有被名牌大学录取就跳楼自杀,结束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卢勤老师告诫家长们要好好学习与孩子相处的艺术,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赞赏孩子的优点,树立孩子的信心。孩子的某学科成绩不好,并不是孩子笨,而是孩子对某学科不感兴趣。高考只是人生的一次重要考试,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其实,人的一生都在考试,一次考试成功,不应该沾沾自喜,相反,一次偶尔的考试失误也不要太在意。考上名牌大学的人不一定能够取得人生的辉煌。据一位专家对台湾4所名牌大学的文理冠军进行了20年的跟踪考察,他们走上社会后大都成就平平,2/3在学校当老师,其余进政府和企业的也都没有什么突出成就。考不上名牌大学甚至不上大学也不一定碌碌无为,对待人生要风物长宜放眼量。
家长不一定要懂数学、外语、音乐、舞蹈,但必须会鼓掌,会说:“孩子,你真棒!”
卢勤老师不愧为教育专家,对孩子的研究十分到位,父母在处理与孩子的关系上,也需要转变观念,不能将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而是要将孩子放在平等的主体位置上来尊重、赞赏。
对孩子来说,一句赞赏的话语胜过十句规定和要求,父母的赞赏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赞赏是成功的秘诀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施加于别人身上。反之,自己喜欢的东西,应当与别人分享。喜欢赞赏、赞美、鼓励、奖励是人之共性,如果善于利用这一共性,并成为一种习惯,将有利于助推成就大业,享受人生幸福。
美国早期的富豪,大多靠机遇成功,洛克菲勒却属于例外。
他并非多才多艺,但异常冷静、精明、富有远见、善于用人,凭借自己独有的人格魅力和处世艺术白手起家,一步一步地建立起庞大的石油帝国。如果洛克菲勒今天仍然健在,他的个人资产将比比尔·盖茨高出许多。
真诚地赞赏他人,是洛克菲勒人生成功的秘诀之一,发生在他的下属爱德华身上的一件事情可略见一斑。
创业初期,有一次他的下属爱德华因为计划不周,在南美做砸了一笔大买卖,对公司造成上百万美元的损失,洛克菲勒本来可以对爱德华大加指责,但他知道爱德华也尽了最大的努力,何况事情已经发生了,因此,洛克菲勒并没有责怪爱德华,而是朝好的一面来看待这件事情。
他找到了爱德华值得称赞的地方,对他说:“幸亏你的努力,才保住了我们60%的投资,这已经很不错了,我们不可能每件事情都不出错。”
当你对某个人有意见或准备指责他时,不妨试一试赞赏,把对他的批评或责备变成对他的期待,并让他感到自己是值得你有所期待的人,你一定会收到比你预想要好得多的效果。
爱德华非常有幸,碰到了这样一位欣赏他的老板,不仅原谅了他的失误,而且恢复了他的信心,在以后的日子里岂有不将功补过、努力工作之理。这一秘诀也可能是洛克菲勒能够成为世界级富豪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的一句老话叫做“士为知己者死”。这样的故事仍然在今天传颂。某大型公司的一位清洁工,原本是一个最被人忽视、看不起的角色,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一天晚上公司保险箱被窃时,与小偷进行了殊死搏斗。
事后,有人为他请功并追问他当时的动机时,答案却出人意料。他说:“当公司的总经理从他身旁经过时,总会不时地赞美他“你扫的地真干净”。就这么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就使这个员工受到了感动,并“以身相许”。
喜欢赞赏别人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汽车销售员乔·吉拉德成功的秘诀之一。如果顾客和他的太太、儿子一起来看车,乔·吉拉德会对顾客说:“你这个小孩真漂亮。”也许这个小孩并不好看。如果想要与顾客成交业务,就绝对不可以说出伤害顾客自尊心的话。
乔·吉拉德善于把握诚实与奉承的关系。尽管顾客知道乔·吉拉德所说的不尽是真话,但他们还是喜欢听到别人赞美的话,赞美可以使气氛变得愉快,关系变得和谐,业务也就容易成交。
可见,赞赏、赞美是人生成功和幸福的重要秘诀之一。
从2006年以来,任建新带领中国化工管理团队成功并购了法国安迪苏、法国罗地亚有机硅、澳大利亚凯若斯、挪威埃肯等六家海外企业,并且取得了买得来、管得了、干得好、拿得进得良好效果,得到了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商务部等部委的充分肯定。任建新在与海外公司高管人员相处时从不以占领军自居,而是尊重当地文化、赞美他人、虚心学习。他多次阐述自己的观点:“在企业资产上我们是所有者,是老板,但在企业管理、技术创新、产品营销等方面你们是老师,我们要虚心向你们学习。”海外企业高管被任建新的低调谦虚、尊重他人、赞美他人的胸怀和品格所折服,都尽心竭力、努力工作,即使在遭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背景下,多数海外企业不断创造经营业绩新高。为了肯定海外企业高管为中国化工作出的卓越贡献,除了给予经济奖励外,还注重精神奖励,如将印有法国安迪苏公司董事长杰拉德等高管头像的瓷盘收入中国化工博物馆永久陈列。
赞赏他人要及时
按照管理学分类,赞赏属于正向激励的范畴,激励需要注重时效性。及时赞赏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随着时效性的递减,效果也会递减。对此,我有过许多实践,有着较深体会。
2007年,我在任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政策法规部主任时,赵琳分配来我们部门工作,赵琳是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学专业的研究生,我们部门交给她的一项主要任务是研究世界500强中化工企业的发展历史及成功秘籍。赵琳工作非常认真,查阅了大量资料,起草了一篇11000多字的《杜邦公司的发展秘籍及给我们的启迪》的研究报告,这份调研报告提交给集团公司领导后,得到了领导的充分肯定,并批示转发系统内各直属企业领导参阅。
我得到领导批示后非常高兴,正如《大学》所曰:“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我立即召集部门会议,宣读了领导的批示,对赵琳的工作给予了表扬。赵琳非常高兴,这是她由学校走上社会后第一次得到集团公司和部门领导的肯定,我认为这种及时的激励肯定能够取得加倍的效果。
及时赞赏别人,是成本最小的管理和处世方法,既能使别人快乐又能使自己高兴。
水也喜欢赞美有些读者朋友可能注意到,有一位名叫江本胜的日本作者写了一本《水知道答案》的书,在读者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因为他用122张前所未见的水结晶照片,向世人展示了一项独一无二的科学观察成果:水能听,水能看,水知道生命的答案!
让水听美妙的古典音乐,水就形成美丽的结晶。相反,让水听充满愤怒与反抗色彩的重金属音乐时,它结晶的形状则凌乱破碎。
把水装进瓶里,将写上“谢谢”和“混蛋”的字贴在瓶壁上。贴上“谢谢”两个字的水结晶,非常清晰地呈现出美丽的六角形;而贴上“浑蛋”两个字的水结晶,像听到重金属音乐的水那样凌乱破碎。
这个世界的知识是无穷的,我们所知道的是很少的一点点,还有许多未知的世界有待人类去认识。也许江本胜先生在这个领域是先行者,也许有的朋友会对江本胜先生的试验结果提出质疑,对于水是否真正知道答案的命题我们暂且存而不论,让更多的科学家去继续证明。我们至少可以达成一个共识,这个世界需要赞美,不仅是人,也包括一草一木。
因为赞美别人,赞美自然,就是向这个世界发出了一份善意,在赞美别人,赞美自然的时候自己的内心有一种愉悦,一种善意,一种幸福。某一类研究表明,人类疾病90%以上来自社会,纯生理疾病是比较少的。所谓来自社会就是来自自己的心理情绪。中医认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这些都是我们的祖先长期观察研究的结果,是心理情绪在生理上的反应。如果我们能够多赞美别人、多赞美自然,多一些感恩,少一些牢骚,不仅是处世良方,而且还是保健良药。
烤鸭为什么只有一条腿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不善于利用上天赋予的资源,对待赞赏和掌声非常吝啬。分享别人的演讲舍不得鼓掌,别人在车上给他让了座位舍不得道一声谢,在别人家受到盛情款待,离开时舍不得感谢一声,别人为他付出了辛勤劳动舍不得鼓励一下。
据传,某王爷手下有个著名的厨师,他的拿手好菜是烤鸭,深受王爷及家人喜爱,不过王爷特别吝啬,别说给厨师发奖金,就连赞赏和鼓励的话都没有说过一句,使得厨师整天闷闷不乐。
有一天,王爷有客从远方来,在家设宴招待,点了数道菜,其中一道是王爷最喜爱吃的烤鸭。厨师奉命行事,然而,当王爷挟了一条鸭腿给客人时,却找不到另一条鸭腿。当着客人的面,王爷不好说啥,待客人走后,王爷便问厨师:“今天的烤鸭为什么只有一条腿,另一条腿怎么不见了?”
厨师说:“禀王爷,咱们府里养的鸭子都只有一条腿!”王爷感到诧异,难以置信。厨师便领着王爷到鸭棚去查个究竟。时值夜晚,鸭子正在睡觉,每只鸭子都只露出一条腿。
厨师指着鸭子说:“王爷你看,咱们府里的鸭子全都只有一条腿。”
王爷听后,便大声拍掌,鸭子当场被惊醒,都双脚站了起来。
王爷说:“鸭子不全都是两条腿吗?”
厨师说:“对!对!不过,只有听到掌声后,才会有两条腿呀!”
王爷明白了厨师的意见,第二天就给厨师加了薪水,发了奖金,后来只要吃上可口的烤鸭总会赞扬厨师几句,他们的关系更加融洽了。
这个案例说明,要使人们始终处于施展才干的最佳状态,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表扬和奖励,没有比受到批评更能扼杀人们积极性的了。
难题在赞赏中化解
用于管理的手段多种多样,如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这些都属于硬性手段,在多数情况下硬性手段是管用的,也是管理者常用的手段,但硬性手段的效果不一定最好,甚至在有些情况下会失效,所以,作为管理者还应该探索软性手段,即应用赞赏、赞美、激励和奖励等手段达到管理目标。
下面这个在使用硬性手段不奏效的情况下,运用软性手段化解难题的案例值得借鉴。
一家建筑公司承建了某公司的一座办公大楼,并指定某天必须交工。工程进行得非常顺利,眼看就要完工时,承包外面铜工装饰的商人突然变卦,说他不能如期交工,并摆出了种种理由。
工程若不能如期完成,除了要交付巨额罚款外,还要承担信誉上的损失,对这家建筑公司以后的发展来说,信誉受损比罚款带来的影响更大。
怎么办呢?打电话,对方一味地敷衍;发电报,对方也无动于衷;激烈的责备,对方索性不再买账;提出将诉诸法律,对方一付“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最后只得总经理亲自前往南方某市与铜工装饰商当面交涉。
第二天上午,建筑公司总经理走进铜工装饰商办公室。他一进门就兴奋地说:“你知道吗?我发现了一个极大的秘密。”
铜工装饰商瞪大眼睛非常好奇地问:“什么秘密?”
总经理说:“今天早晨我下了火车,查电话号码簿时意外地发现,在贵市只有你一个人叫这个名字。看来你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啊!”
铜工装饰商听后美滋滋地说:“我还从没注意过呢,我看看。”他饶有兴趣地打开办公桌上的电话号码簿。“哈,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呢!”他很自豪地说,“这确实是个不常见的姓名。我祖先原籍山东省,搬到这里已有100多年了。”接着,他便谈起了他的祖先和家世,谈起了“一山一水两圣人”的故乡,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谈完这个话题后,总经理说:“许多人谈起你的铜器工厂都赞不绝口,说它是所有铜器工厂中最整洁、最完善的一家。不知道我是否有幸一睹为快?”
铜工装饰商笑着说:“我花去一生的精力和心血经营这家工厂,我很引以为荣。如果你愿意的话,我愿陪你一起看看。”
他们一起来到工厂。参观时,总经理盛赞工厂的组织系统,且一一指出哪些方面要比别家的工厂优秀,特别是对厂里的几种特殊机器设备赞不绝口。总经理的赞赏使铜工装饰商感到遇上了知音,他告诉总经理那几种机器是他自己发明的。总经理赞叹道:“能遇上像你这样既能干又智慧超群的合作者,真是我们的荣幸啊!”
参观完工厂,铜工装饰商执意要请总经理共进午餐,总经理也不推辞。餐后,铜工装饰商说:“我原本估计你来后我们之间会爆发一场战争,我也早做好了应战准备,没想到我们竟然谈得如此愉快。我当然知道你此行的目的,虽然直到现在你还没提一个要求。你就不要再提了,请您先回去吧,我保证你们订的货会准时运送到你们那里,尽管有人等着出更高的价格要货。”
自始至终,这位总经理除了对铜工装饰商的赞赏之外,一直没提任何要求,但是却达到了目的。大楼所需要的材料全部到货,大楼也如期交工。
这位总经理的策略就是运用赞赏的良方化解了经营中的难题。我国有一句俗话叫做:“软绳子可以捆硬柴”。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用赞赏达成批评之效果
赞赏与批评的目的都是培养善行、改正缺点、促人向上,赞赏与批评只不过是两种不同的手段而已。通常的做法是赞赏用于好事、成绩、功勋;批评用于坏事、错误、损失。其实这种传统的习惯思维是可以突破的。治病的苦药裹上糖衣既不妨碍药效,又可便于病人尤其小孩服用,人们可以从中受到启迪。
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四块糖”的故事值得品味。
陶行知先生在担任一所小学的校长时,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班上的同学,当即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
陶行知没有批评他,却送了一块糖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
王友惊疑地接过了糖果。
接着,陶行知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糖给王友,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
王友迷惑不解地接过了糖。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
听到这里,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递给王友,说:“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待王友接过糖,陶行知说:“我的糖送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完了吧。”
陶行知先生不愧为教育大家,在他的眼中还有谁不值得赞赏呢?赞赏犹如春风细雨,催生了满园桃李。但愿陶行知先生“四块糖”的故事千古传诵,为和谐社会、幸福人生增添甜蜜。
憎而知其善
《礼记》说:“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意思是说:爱他并且要知道他的恶处,憎恨他并且知道他的善处。这是古人的一种高尚境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会受到自己主观情绪的影响,欣赏自己崇拜的人比较容易,而欣赏自己没有好感的,甚至憎恨的人就十分不易。
一次我与中央党校经济学部韩教授聊天,说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他说他读初中的儿子比较调皮,但也有许多优点,如自我约束、淡泊名利、团结同学、阅读广泛等,还有一个难能可贵的优点是欣赏他人,能从许多同学身上看到别人的优点。
欣赏他人是一种可贵的品德,是自身进步的基础,是良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憎而知其善”是一种辩证的思维,一分为二的观点。不难看到许多人说到一个人好时,什么都是好的,而说到一个人坏时,什么都是坏的,好像就没有优点,其实这种观点存在很大的片面性。
一个人如果能够欣赏他人,特别是反对过自己的人,这是一种成熟的表现。伟人毛泽东要求共产党员,要能团结反对过自己并且被实践证明反对错的人。欣赏他人是一种谦虚的心态,是一种客观的思维。能够客观地看到别人的长处,就能够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向别人学习。学习是一种谦虚的心态,只有谦虚的人才会去学习,骄傲自满的人是不会学习的。半部即可治天下的《论语》第1段的第1句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说的就是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是人生幸福的头等大事。
欣赏他人还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能够欣赏他人,自然会得到他人的欣赏,人际关系是一种互动的关系。要想自己不断进步,人际关系不断改善,就要学会欣赏他人。一个初中的孩子能够做到欣赏他人是可贵的,也是值得我们成年人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