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人生智慧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5)

刘备也善借,不过刘备最善“借冕”之法。仅举一例,他和关羽、张飞结拜以后,马上托人求拜与自己同宗同姓的幽州太守刘焉为叔。此后,“景帝之后”“汉室至亲”这类的话便常挂嘴边。冕,本指古代天子、诸侯所戴的礼帽,后来专指皇帝的礼帽,在“借冕播誉”里,“冕”已不指帽子,而是指美誉和声望,借冕的目的在于产生一种名人效应。借火助攻虽然也是借,但不是借名声、威望,而是借实力。人为了摆脱不如意的状况有两种途径:一为附人,二为借力。力薄而附人,借力以滋身,附人是立身之术,借力才是滋身之本。

借力也是人性的自然选择。如果某一个方案能借到力,就应当优先考虑选择它,因为从来也没有人单打独斗会成功。竞争中的强者应当这样,你是竞争中的弱者更应当这样。不要相信你一个人能包打天下。成功者必然得到过别人的帮助,不要拒绝帮助,不要摆出一副“万事不求人”的架势。借力借势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三个人到果园比赛摘苹果,三个人中一个身手敏捷,一个个子高大,一个个子矮小。照常理看来,身手敏捷的人和高个子有可能取胜,但最后获胜的竟是矮个子的那个人。

原来,他们要摘的水果大都在很高的位置,很多在树梢。高个子尽管一伸长手臂能够到一些果子,但是数量毕竟有限。身手敏捷的人尽管可以爬树,但树梢的一部分,他就够不着了。矮个子一看到这种情形,二话不说就往门口跑。他在刚进门时,很热情地和看门老头打了招呼,很谦虚地请教老头平时他们是怎样摘树梢上的水果的。矮个子向老头借梯子,老头十分爽快地答应了。有了梯子,摘起水果来自然轻松,结果他摘得最多。

上述的这个故事其实是一道考题。某公司让三个应聘者去果园摘水果。主考官考的是通过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赢得别人的帮助和协作的能力。从“借势”的角度上看,选择借到梯子的候选人是最适合的。

不要想象自己一个人能包打天下,世界上没有人——永远也不会有人能独自取得成功。成功者必然得到过别人的帮助,不要拒绝帮助,不要摆出“万事不求人”的架势。一事、数事不求人可以做到,万事不求人根本做不到。取人之长,借人之力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商战中,大家都明白,推陈出新,可以大获其利。但是,优质的产品必须以先进的科技为基础,没有高技术,就不可能有“引领世界新潮流”的优质产品。攻克高科技并非一日之功,它费时费力。企业,特别是本小力薄的中小企业不可能在研发上投入过多的力量、金钱和过长的时间,明智的办法是,在攻克高科技方面,量力而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而对于实在勉为其难的事情,最好是潜观默学,巧取他人之长。

等待、潜观、默学、借力,而后跟随超越之术有四大优点:一是风险小,容易成功;二是避开了竞争对手的锋芒,不公开挑战,实际上是赢得了安定的生存条件,有宽裕的时间在别人成功的基础上学习、改进、超越;三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容易找出竞争对手的关键性毛病,克服了这些毛病,就战胜了对手;四是节约了许多人力、物力、财力,而把有限的力量用于改进。“先引进,后改进”的战略,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后上术”。

借力借势要讲究适用性。他人之长不一定完全可用,有的他人之长不适应自己的情况,有的他人之长取之太难,解不了近渴。因此要研究他人之长,取那些可以吸收消化的营养。

要虚名,还是要实力——玉玺之争

话说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董卓大败,劫了天子并后妃等,弃洛阳望长安去了。十八路诸侯中的孙坚驱兵先入洛阳,屯兵城内。一天夜里,有军士报曰:“殿南有五色豪光,起于井中。”孙坚唤军士点起火把,下井打捞,捞起一妇人尸首,虽然日久,其尸不烂,宫样装束,项下带一锦囊。取出看时,内有朱红小匣,用金锁锁着,启开以后,乃一方圆四寸的玉玺。这个玉玺乃传国玺,其玉为昔日卞和在荆山开采的,后来秦始皇得此玉,令良士琢为玺,秦相李斯在玉玺上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秦灭后,玉玺到了汉高祖手里,汉朝皇帝代代相传。

孙坚得此玉玺,自以为受命于天,日后必会称帝。于是不愿意再去费力伐董卓,托病辞别盟主袁绍,离洛阳返回长沙。谁知袁绍已经知道孙坚藏匿了玉玺,差心腹连夜往荆州,送书信与荆州刺史刘表,让刘表在孙坚返回长沙的路上截击孙坚,夺回玉玺。刘表率军与孙坚打了一仗,玉玺未夺回,自此,孙坚与刘表结怨。不久,孙坚跨江击刘表,孙坚被乱箭射死。孙坚掌有玉玺,不但没当上皇帝,还丧了命。

孙坚死后,其子孙策投了袁术。孙坚看中玉玺,为玉玺而丧命;孙策却看中实力,他为了宏图大业,用这玉玺向袁术换了三千士兵、五百匹马。自此,孙策以这三千兵马为基,苦心经营,威霸江东,兵精粮足。在这场玉玺之争中,拥有玉玺的孙权、袁术都没有功成名就;为玉玺而用尽心机,想窃为己有的袁绍、刘表也没有功成名就;放弃玉玺的孙策却占据了江东,奠定了孙权的基业。这玉玺是什么,它只不过是块玉而已,绝对不是实力。

古代的君王有玉玺,官有官印,帅有令箭,当代的机关企业有印章,剑印玉玺象征着权力。但是,有权力的人使用剑印玉玺,剑印玉玺才象征权力,像孙策那样寄人篱下,毫无实权的人,他手中的玉玺就是一个虚名,当不得权力使的。孙策用一块当时没有什么用处的玉玺换来三千兵马,这笔生意太合算了。

我国有谚曰:“名下无虚士。”负有盛名的人必定有真才实学。但是,也有的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名不符实者有,沽名钓誉者有。人而爱名,无可厚非;进取功名,无可厚非。但是,爱名不可爱虚名,进取功名需正道直行,所作所为万不可偏离正道。

有些官员,处心积虑地企图捞一顶硕士帽、博士帽戴戴,但又不懂外语,便请人捉刀代考,后来东窗事发,丢了官,出了丑。

有人只管着“十来个人,七八杆枪”,便在名片上写上自己是××总公司的总经理,让人眼镜大跌;还有人居然大书自己是“著名企业家”之类,与此对比,有些货真价实的名人,其名片上仅印名字,什么头衔都不提,这才是大家风范。

有人热衷于官位职务之名,开会非主席台不坐,照相非前排中间位置不照,其实这都是虚名,传不得世的。那好汉武二郎征方腊之后誓不为官,人们还不是照样传他的英名吗。

花钱买来虚名,但斗大的虚名却不值钱。某市一濒临倒闭的酒厂早已元气大伤,却用金钱买虚名,一下子从曼谷酒饮博览会上同时捧回金、银、铜三个杯,但因酒质太劣,仍无人问津,三个虚名也扶不住“阿斗”。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当过监察御史,官位不小。韩愈因向皇帝提意见,被贬到八百里外的海边潮州去当地方小官。韩愈当时的心情十分不好,觉得活着实在没什么意思。但他到了潮州以后,发现当地情况比他的心情还要坏。韩愈觉得比之老百姓之苦,自己这点冤枉苦痛其实算不了什么。于是,他决心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老百姓做点事。他到任之后,连续干了四件好事:一是驱除为害甚烈的鳄鱼;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的耕作技术;三是赎放奴婢,禁止蓄奴;四是兴办教育,从韩愈被贬潮州再到离潮州而贬至袁州,八个月干了四件大事。当遭重贬、家破人亡之时,韩愈仍心系百姓,实在难能可贵。潮州有韩公祠,祠后之山称韩山,祠前之水称韩水,这姓韩的山、水、祠,不是纪念韩愈的官,也不是纪念韩愈的冤,而是纪念他八个月的功绩。

秦始皇时代,有个名叫邵平的人被封为东陵侯,够有名望的了。秦朝灭亡后,这东陵侯的名即成过眼云烟。官是当不成了,邵平便隐居京都郊野潜心种瓜。功夫不负有心人,邵平竟培育出一种优质瓜,取名邵平瓜,闻名遐迩。过了许多朝代,人们还对邵平瓜赞不绝口,可谁也不知道东陵侯为何许人也。

丈夫所贵在肝胆,企业所贵在优品,经营者所贵在务实,实力胜过虚名,斗大虚名值几个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