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在海上:中国古代海战图解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bleed

葡萄牙构筑的澳门海防

——《澳门海防图》 1634年出版

1523年葡萄牙船队被大明军队赶出珠江三角洲,并没有龟缩到满剌加不再出击,而是稍许休整一下,又返回中国海域。这一次,葡萄牙舰队没有进入珠江口,而是沿大明海岸线北上,大约在1526年,葡萄牙商人进入了舟山群岛。最初,葡萄牙商人是与福建海商金子老、李光头,后来又与浙江海商王直接洽,进行走私贸易,并逐步结成海上贸易联盟。1542年左右,葡萄牙船队在舟山群岛定海建立起一个葡萄牙与大明、日本、朝鲜四国走私贸易的中转站—双屿港。

双屿港在十几年间迅速发展成为东方海上贸易明星港口,这令嘉靖朝廷万分不安。1548年,朝廷以海禁之名派出浙江巡抚朱纨,率战船380艘、兵6000余人,进入双屿港剿倭。在擒获海商头目李光头、许六、姚大等之后,以木石填平了双屿港。从此这个名噪一时的贸易港口就从历史的版图上消失了。笔者曾列席过“双屿港国际论坛”,但专家们也只能考证出它大概的位置在舟山的六横岛上。

1535年嘉靖朝廷在濠镜澳设市舶提举司,澳门被正式定为“互市”港口而开埠。早就看好澳门的葡萄牙人,从东海退出后,再度把船开进了澳门海域。这一次,葡萄牙人学聪明了,先不提贸易,更不言占领,1553年葡萄牙人贿赂了广东海道副使汪,以借地晾晒朝贡货物为名在澳门登陆。1557年,在海岸边修了几年船的葡萄牙人,以每年白银500两租借了这个岛屿,并获得了在澳门修筑房屋并居住的特许。从这时起,葡萄牙人开始将澳门当作自己的领地来经营。

澳门回归后,笔者多次考察过澳门。每次到澳门都少不了要到今人所说的“大三巴”。所谓“大三巴”其实是澳门最早的天主教耶稣会士的教堂。取得了在澳门修筑房屋并居住的特许后,1565年,葡萄牙人先在这里建了一座圣保禄学校,不久,它成为远东地区最早的一所西式大学。1580年为与圣保禄学校配套,葡萄牙人又在此建立了一座圣保禄教堂(即“大三巴”)。1616年葡萄牙人以保护圣保禄大学和教堂为名,在这里建了一个炮台,人称圣保禄炮台,后人称其为大炮台,又由于它位于澳门城中央,所以又有中央炮台之称。

中央炮台是澳门最古老的炮台,葡萄牙人在中国的土地上修筑炮台的大幕由此拉开。在这个被西方列强看好的岛上,葡萄牙人到底建了多少炮台,现已无法说清了。但是借助1634年葡萄牙出版的《东印度城镇防御工事图》一书中由佩德罗绘制的《澳门海防图》,我们可以看到晚明时澳门炮台的基本模样。

笔者的澳门海防考察是从拱北口岸这边开始的,从珠海拱北口岸进入澳门,首先看到的是与拱北海关只有几百米之遥的望厦炮台。这个炮台是鸦片战争后建的,炮口对着中国内陆方向。这个炮台的存在,表明大清的外交已完全处于劣势。但在晚明的《澳门海防图》上,情况刚好相反。此图的北部虽然绘有炮口对着中国内陆的沙梨头炮台,但此炮台1624年建成后,即被明朝廷勒令拆除,葡萄牙人先拆除了炮位与围墙,至1640年,将所有炮台全部拆除。因明朝廷早有规定,葡萄牙人修筑炮台只能对外防海上夷人进攻,绝不可对内防大明朝廷。事实上,晚明时葡萄牙人在澳门修筑的炮台,绝大多数用于海外之防。

在此图的上方,从左至右,依次排列的是圣耶尼罗炮台、嘉思栏炮台、伯多禄炮台(主教山炮台)、火灰炉炮台、郫那炮台(西望洋炮台,现已不存)、竹仔室炮台。为看清这些炮台的位置,笔者登上了澳门最高的松山。这里在1637年修筑了东望洋炮台(亦称松山炮台),当然,在1634年出版的这幅地图上是无法显示的。此炮台后来成为东边的重要火力点,山上还建了著名的灯塔。这些炮台构成了澳门东南海域的强大火力网。

在此图的上方,左边为银坑炮台,右侧为妈阁炮台。妈阁炮台的原址就在今天妈祖庙,但炮台早已消失,而今这里建了一座非常好看的海事博物馆。

在图的中央,四方城堡内的为大炮台(即中央炮台)。大炮台上下分三层,每层都保留着精铁重炮,粗粗一数,有30门之多。大炮台在澳门城中央,所以是一个覆盖东西海岸的宽大火力网。1622年,大炮台在反击荷兰人的进攻时立下大功,救了澳门。所以,葡萄牙人也借此机会修筑了更有威力的炮台。1637—1638年间,葡萄牙人在澳门半岛的最高处东望洋山之巅,修筑了东望洋炮台。它与妈阁炮台、望厦炮台构成半岛完整的防御体系。澳门总督还发动民工修筑城堡,架设大炮数十门。但考虑到防御需要,“止留滨海一面,以御红夷”。所以,崇祯初年,葡萄牙人修筑东起嘉思栏炮台,北至水坑尾,折向西北经大炮台至三巴门,再向北至白鸽巢、沙梨头门,转向西南,直抵海边的城墙。这道城墙全长1380丈。

《澳门海防图》

原载博卡罗(Antonio Bocaro)1634年出版的《东印度城镇防御工事图》,此图反映了晚明时期澳门海防炮台的基本布局,图由佩德罗绘制,纵29厘米,横40厘米。

据史料记载,从1601年到1627年,荷兰舰队先后5次攻打澳门,后来英国人也曾攻打过澳门,但都被葡萄牙人坚固的海防炮台打了回去。所以,有学者认为当年汪让葡萄牙人借驻澳门,是有“以夷制夷”之想法的,这个想法在后来荷兰人攻打澳门时果真奏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