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一心二用带来压力与失败
在你的潜意识里,你很清楚自己承担的所有事情,无论是大事小事、个人事务还是职业问题。这些事情都存储在你的“心理内存”中,除非你有意识地进行客观的检查回顾。不过,你的心智的这一部分并没有过去与未来感,因此一旦需要容纳两件未完成的事情,你就会感到沮丧和焦虑。你的创造机能努力想要去一心二用,可这是不可能的。尽管如此,它却不肯放弃,一直在不断尝试、尝试、再尝试……
搞定:消极反应还是积极应对?
着手新项目并不一定就是积极的变化,它还可能是鲁莽行事甚至旧项目没有完成的标志;但是回顾一下各个层面没有完成的任务并逐一完成,却是积极变化的标志。
——约翰–罗杰
(John-Roger)
最近有人评论说,跟一开始就强调轻重缓急和“宏观情况”的其他一些方法相比,我的GTD(Getting Things Done,把事情做完)系统相对更“消极”。这种批评也可以理解。我们做的多数工作中,首先关注的就是你办公桌上堆积的文件、你头脑中精神方面的便利贴(“应该做的事”以及“需要做的事”等等),以及邮箱中堆积的成百上千的电子邮件。着手工作时,我们并没有重点分析你为何会有堆积如山的文件或如何按照重要程度安排顺序。然而,我们看似疯狂的做法却体现出了某种条理性。
把时间和精力耗费在身边细枝末节的问题上可能会被视作消极之举,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无论是从生理角度还是从心理角度,你都让这些情况影响到了自己的世界,而你做出的反应(或缺乏反应)也直接影响到你控制自己全部心理资源的精力和能力。我们的流程会(以温和的方式)迫使你对这些情况做出反应。情况究竟怎样?你做出了何种承诺?要兑现这种承诺,你随后要如何行动呢?要想把每件事情都处理得非常妥当,你要考虑哪些问题?该如何加以安排?
难道我们不该首先考虑目的、价值观、战略目标这类轻重缓急因素吗?放弃关注过去细节的做法,采取更积极主动、更富有创造力、更具前瞻性的做法岂不更好?
确实如此。但是我们之所以通常不这样开局,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如果大部分潜意识精力都集中在心理方面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上,你就无法将精力集中于更宏观的问题。为了能够最轻松有效地启动并进入现实性新思维所必需的那种创造性流程,心理内存必须得到释放。
此外,我们之所以做大量的实践工作帮助人们处理种种细节问题,还有另外一个同样重要的原因:我们是在训练一种强有力、高效而又积极的反应行为。很多宣称只有“最重要的事情”才会促使他们采取行动的人,只是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才着手去解决问题。实际上,忽视那些虽然未处于紧急时刻但却仍然必须采取行动的问题更是“消极之举”,而不是积极的表现。如果你以为,有了清晰明确而又积极的新方向之后身边的细节问题就会自行消失,那么请重新考虑一下。现在你必须从自己的新视角去安排那些琐事。要么放手,要么存档,要么立即行动,要么委托他人,要么继续进行,要么暂且搁置等待时机成熟。
要学会对引起你注意的各类事情做出行之有效的反应,这是一种大师级的行为方式。事情总是有轻重缓急,而且随着你的成熟,轻重缓急也会发生变化。能够决定轻重缓急或许可以帮你更轻松地决定,自己究竟想读哪本杂志或首先处理哪封电子邮件。尽管如此,能够处理轻重缓急情况的人,却未必就能干净利索地处理各项事务、应对各种新情况。
即使在你认识到自己的某个目标或愿景并努力去实现的时候,为了表述清楚并及时实现,你仍然需要对其做出“反应”。在感应能力逐渐敏锐的过程中,你也把自己锻炼得具备了妥当评估、处理各种事情的能力,在开展工作时也会进一步成熟,从而取得更突出的成绩。
毫无疑问,我们将引领你探讨调整自我、项目、职位描述、主要关注层面、短期目标、愿景规划,以及存在的终极原因等方面的话题。但是,只有当你妥善处理好当前生活与工作中的所有琐事,而且今后都能严格按照这种方法的约束去做各种事情时,我们才会和你一起去探讨这些话题。如果你还没有处理好办公桌上凌乱的文件和计算机中的电子邮件,那么你仍然缺少做好工作的一项关键要素。
顺便想想……
● 你头脑中仍然有什么念头不时浮现出来,提醒你曾承诺做出哪方面的改变?
● 你今天回避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理由认为明天这个问题会不再存在?现在就将其抛在脑后对你会有多大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