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归一论”
|时事微评论|
老子的“道”中阐述的0与1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创业者的关注。而东方哲学一旦注入西方创业者的头脑,他们更倾向于如何操作,怎样落实到实践中。“奇点大学”这样的新生事物不一定能够在第一回合就成功。可是,方向对了,持续调整,它的成功概率会节节上升。对东方企业,怎样把抽象概念具体项目化,这仍然是一个挑战。无论成败,“奇点大学”勇敢创新的经验很宝贵。
每个国家和地区都试图模仿硅谷的创新能力,但鲜有成功者。其中的秘密在于,从半导体到网络经济,硅谷企业在每个领域创新之前就已经形成了一套自成体系的商业意识形态。因此,看似混乱的、随机的探索性活动都在一个无形的秩序思维框架中。最后,量产生质,无数的试错试验制造出惊天动地的新技术。2008年成立的硅谷“奇点大学”(The Singularity University)就是这个秘密的活样本。
现任谷歌技术总监的库茨魏尔(Ray Kurzweil)在2005年出版了《奇点迫近》(The Singularity Is Near)一书。作为一名长期鼓吹“技术进步解决人文桎梏”的未来学家,他预测描述了基因、材料、网络、神经系统、意识认知、电脑等多项领域的未来发展,认为一个多学科共融归一的技术鼎盛时代就要到来。那时,跨学科融通技术将产生爆炸性影响,人的意识将可以上传到类似“阿凡达”那样的仿生仪器之中,生理死亡和意识永存将并行不悖。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超人”的阶段,因为凡人的肉体局限将被卓越的机器突破。
库兹维尔的机器与意识“归一”的思想被另外一批硅谷的技术先进者所接受。2008年9月,在美国国家宇航局的旧址,他们共同创立了“奇点大学”。这个营利性的大学/训练机构立下了几条规矩,它们虽简单,但构成了一套商业意识形态:①关注涉及人文命运的宏大挑战;②致力于开发独到的技术,它必须能够有几何级数爆发成长的潜力;③鼓励学员大胆假设,大胆实验;④召集汇聚跨学科的力量和人才,共同寻找提高社会影响力的解决方案;⑤相信几何级数技术能带来跳跃性社会进步,制造丰裕社会,并为解决各类社会问题提供有利的条件。在库兹维尔看来,线性进步的技术不值得关注,就像从1到30,走30次,迈开30步而已。但是,几何级数发展的技术,迈30步,则产生10亿倍的变化,它才是学员的研究指导思想。
“奇点大学”只有研究所项目、孵化器项目和高级管理人才短训项目。他们每年从全球3000个申请人中选择80名学员,让他们混合在一起做具有实践意义的创新研发。录取的条件之一是写一份能够至少影响万人的技术创新计划书。参与大学管理和教学的人士大多为“归一”技术的憧憬者,他们包括前任宇航员、风投成功人士和硅谷地区的技术领袖,如谷歌的创始人布林(Sergey Brin)和人类基因序列的首发现者文特尔(Craig Venter)。他们愿意参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从这个小圈子中物色未来的员工与合作伙伴。
几年来,“奇点大学”的孵化器项目促生了20多家小微技术企业。与前期的大量投入相比,“奇点大学”所追求的策略目标还很遥远,也没有任何迹象能保证它会很快成功,人们甚至批评它所奉行的技术优越观和归一论。但它活生生地显示出硅谷冒险模式的深层结构:①建立一套有感召力的形而上思想体系来指导形而下的技术创新;②用思想凝聚志同道合的信奉者,特别是有技术力量和社会影响力的信奉者;③保持对自己这套商业意识形态的高度乐观;④培养年富力强、饱含热情的追随者,让他们用无穷的实践摸索出具体的成功道路;⑤20年为一代,你今天看到的隔夜奇迹来自从小数点后几位数开始的微小技术裂变。
在上述深层结构支持下,硅谷才能够承受99%的失败。因为有预先梳理清楚的商业意识形态,看似混乱不堪的创业尝试也一定会产生1%的成功。这就是意识形态的力量。
在我国全面推动社会创新和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已经有了令人羡慕的硬件和软件,甚至资金和人才支持,但是,我们有自己的商业意识形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