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一)研究方法
研究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自觉行动,它不仅仅是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国进行的观测行动,也不仅仅是学者在书斋里引经据典的文字工作,研究的实质是人们发现问题、寻求解释、解答问题的全过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由此可见,研究方法对研究的成功与否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本书使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
“文献资料是交换和存储信息的专门工具或载体,它包括各种书籍、报刊、档案、信件、日记和图像等。文献研究就是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分析文献资料,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考察和分析的方法。”在本书中采用了几类不同的文献作为研究的基础性资料。
第一类是相关学术文献。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公共管理、国际法、国际关系等与研究主题具有密切联系的领域的文献的收集、阅读、整理和分析,特别是对全球化、治理、政策工具、国际争端有关的文献的研究,把握该研究议题的主要内容、基本方法、争议焦点、发展趋势和不足之处,并据此确定研究议程。同时为研究提供参照系,避免重复。
第二类是涉及国际公共管理和具体国际事务的国际法、国内的法律法规、外交政策文件等。通过对这些规范性文件的解读,了解涉及国际公共管理问题的国际事务的细节和其变化趋势,把握国际组织、国家等主题对于国际公共管理领域的法规决策执行的具体措施和情况。这些国际和国内的不同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构成了本书中关键性概念和基本观点的规范性基础,为理论框架的形成和对现实问题的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第三类是实证性资料。在研究中,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与本研究有关的实证资料,包括国际法案例、统计数据、工作简报、资料汇编、网页资料、活动总结、内部规章制度、研究报告、领导人发言稿、研究报告、新闻稿件、有关国际组织年度总结报告、深入访谈文本、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的传记和回忆录等。对这些实证性资料的分析和研究有利于掌握研究主题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态,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成为理论构建和思路递进的坚实基础。
2.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就是运用单个案例或多个案例,通过探索、描述或解释的手段来发现理论。通过案例研究,人们可以对某些现象、事物进行描述,从而建立系统的理论。由此可见,案例研究具有一定的探索、描述和解释功能。即通过对选择的案例进行微观解剖,以探索、描述和解释为手段,由点及面,由浅入深,得出归纳性的普遍结论。案例的积累有助于区分某些类型的不同事件,以便采取相应的方法加以解决。
本书中会介绍大量的案例和事件对理论进行证明、修正或阐释。通过对这个领域中的案例和事件的外在表现、内在原因和历史变迁的描述和解释,深化对国际公共管理逻辑的理解,并归纳出一些规律。本书采用案例的获取渠道主要有两个,分别是:公开的媒体报道、学者的论文和著作。
3.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又称类比分析法,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或对象加以对比,以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或差异性的一种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进行比较研究要遵循可比性原则,即进行比较研究时要注意社会单位的可比性。对此,斯梅尔塞从方法论的角度提出了选择比较分析单位的五条标准:第一,分析单位必须适合于研究者所提出的理论问题;第二,分析单位应该与被研究对象有贴切的因果关系;第三,分析单位应该是不变的,以免掩盖变化的主要根源;第四,分析单位的选择应该反映与这个单位有关资料的可利用程度;第五,只要可能,选择和分类分析单位的决定,应该以标准化的和可以重复的程序为基础,因为这些程序本身不会成为导致错误的重要根源。若选择标准不合适,研究结果会出现较大的误差。比较研究一般分为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前者指的是对同一时期的不同对象进行对比分析,也可以在同类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之间进行比较;后者指对同一对象在不同时期的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主要着眼于其历史发展。在本书中也较多地用到了比较研究的方法,涉及历史的纵向比较和同一时期内的横向比较。通过这一系列比较分析,寻找其共性,分辨其差异性,以最大程度接近问题的本质。
(二)分析框架
国际公共管理问题与其他社会科学研究一样“不可能仅仅通过任何一种现有的一般理论构建来进一步深入,不管它的属性是归纳性的还是演绎性的。所需要的是一个分析框架,这个框架应考虑到影响公共政策的所有因素,以及提供可以通过尝试描述和理解的分析实践家的经验主义分析来检验的假设”。框架中包含的这些要素有助于研究者提出所需要处理的问题。换句话说,分析框架有利于研究在针对某一组问题的整体研究方法中,确定其组成部分及彼此间的可能关系。
对国际公共管理问题的整体分析框架以制度分析为基础。制度分析也称作制度分析与发展的框架(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缩写为IAD)带有一定的总体性和普适性。埃莉诺·奥斯特罗曾指出,在古典政治经济学、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等领域都可以找到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的根基,此框架影响了许多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作为一个总体性的结构框架,它不仅有助于研究者提出问题,确定相关变量,而且还提供了适用范围更广的理论语言。
制度分析框架主要由几个重要部分组成。处于框架中心的是行动舞台,它主要用以分析、预测和解释制度安排下的行为(见图1-2)。它包括一个行动情境和该情境下的行动者(行为主体)。第二部分是影响行动舞台结构的因素,我称之为系统环境。系统环境主要由三组要素构成:①规则构架;②对行动舞台起作用的自然(物质)属性;③社会(共同体)属性,系统环境从某种程度塑造了行动舞台,甚至可以将行动舞台视为其因变量。第三部分为互动模式及结果,体现了行动者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
图1-2 制度分析框架
(三)结构安排
本书围绕着研究的核心问题展开,其结构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核心概念、研究综述与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内容安排等为后继的研究展开奠定基础。这一部分即第一章绪论。
第二部分,主要探讨国际公共管理的逻辑起点和系统环境。首先,发掘国际公共管理的逻辑起点,以此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成为理论推进的前提。本书认为,首先,利益竞合,即国家的个体利益与国际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与合作关系,是国际公共管理职能产生的逻辑起点。其次,本书借鉴了制度分析和系统论的思路构建分析框架,研究国际公共管理活动得以展开的系统环境。本书认为有三个环境因素会对国际公共管理产生影响:
第一是自然属性。本书提出,提供公共物品、治理市场失灵是公共管理基本职能所在,也是公共管理的自然属性的表现。与此相应,国际公共物品的供给和国际层面的市场失灵的影响因素虽然复杂得多,但提供国际公共物品、治理国际层面的市场失灵既是国际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的依据,更是国际公共管理的自然属性的体现。国际社会对国际公共物品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张力也是推动国际公共管理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二是社会属性。从国际社会的历史演进的角度分析国际公共管理的社会属性,并落脚于我们所处的全球化时代,从中展现国际公共管理的历史变迁的轨迹和时代特征。本书认为,这种社会属性与国际社会的演进以及由此产生的国际公共问题有关。历史的变迁构成了国际公共管理的社会基础和行动舞台,日益增长的国际公共问题需要多边的联合行动共同解决,这也意味着在全球化时代对国际公共管理的要求是,必须克服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发展程度、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差异性,在客观上要求并推动人类用一种崭新的在全球意识指导下的行为来管理国际公共问题。这种管理行为实质就是为了维护国际公共利益而对国际规范(国际法)予以制定和执行。
第三是规范结构。系统环境对国际公共管理发展第三个影响变量涉及到国际公共管理活动的制度基础,制度基础也被称作规则框架或规则结构。国际公共管理主体在特定的行动舞台上展开活动,规范彼此间关系的制度基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国际制度。作为外生变量的影响主体管理活动的规范,国际公共管理领域的制度结构由不同层次构成,可分为:价值层、元规则层、成文法层和习惯层。
以上部分构成本书的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
第三部分,即第五章,主要回答“谁来进行国际公共管理”问题。本章从政策网络理论的角度,着重厘清国际公共管理的主体问题,确立国际公共管理主体的角色和定位。指出,在国际公共管理理论中,国家的定位是政策共同体型国际公共管理主体;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定位是府际网络型国际公共管理主体;跨国公司的定位是生产者网络型国际公共管理主体;智库网络的定位是专业网络型国际公共管理主体;全球公民社会的定位是议题网络型国际公共管理主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构建,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
第四部分,即第六章,主要回答“为何进行国际公共管理,以何进行国际公共管理”问题。本章主要研究国际公共管理的行为构建,探索国际公共管理的动因,描述国际公共管理的行动资源。
第五部分,即第七章,主要回答“如何进行国际公共管理”问题。本章分析国际公共管理几类模式,思考国际公共管理的工具和工具选择。
第六部分,即结语部分,主要进行了研究回顾,并将本书的落脚点放在国际公共管理与中国的对外战略选择上,从而形成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