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生中医养生文丛·第二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黄帝内经》饮食观的历史渊源

【摘要】《黄帝内经》首倡东方基本膳食模型,奠定了中华民族饮食保健的理论基础,几千年来也是日常饮食的基本准则,至今对养生保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对于其历史渊源和形成依据的研究甚少,本文尝试从中华饮食文化史入手,追溯饮食养生的起源,从饮食文化视角阐释《黄帝内经》饮食观形成的过程。

【关键词】《黄帝内经》;饮食观;饮食文化;历史渊源

 

《黄帝内经》是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现存成书最早的医学经典,是历史发展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与学术成果的集成,也是中华民族智慧在医学和养生方面的总结和体现,其问世奠定了饮食保健的理论基础,几千年来也是日常饮食的基本准则,至今对饮食养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早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首倡东方基本膳食模型:“谷肉果菜,食养尽之”。它最早论述了合理营养与平衡饮食的理论,强调“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1)奠基于18世纪中叶、20世纪初传入我国的现代营养学与上述膳食模式基本相似。《黄帝内经》中的理论复杂而准确,其历史渊源和形成依据备受关注,但是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少之又少。饮食是文化最集中的体现,本文尝试从中华饮食文化史入手,追溯饮食养生的起源,从饮食文化视角阐释《黄帝内经》食养食疗理论形成的过程。

1.饮食养生文化的起源

中华养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饮食养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商时代。到西周及春秋战国时代,饮食养生理论已初具雏形,且时至今日尚未脱离这一基本框架。

人类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食物能增强体质,减少疾病,遂由偶然获得变为主动摄取,这就是食养的起源。同时,发现某些食物与症状有关,甚至威胁生命,从而发现了药物和毒物,食药同源的概念也由此衍生。可见,食早于药,药先于医。《山海经》记载招摇之山“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柢山之鲮鱼“冬死而复生,食之无肿疾”;青丘山之鱬“食之不疥”。虽然是神话传说,却反映了中国医学的一个重要思路,即把充饥果腹与养生保健、疾病治疗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人们通过反复实践、品尝摸索,逐渐积累,将能饱腹充饥的动植物归于食物,把有治疗作用的动植物归于药物。《淮南子·修务训》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史记·补三皇本纪》云:“神农……始尝百草,始有医药。”因此,在医学史上有了“医(药)食同源”的说法。

食物与药物的相同点在于:来源相同,取于自然界,食中有药,药中有食;功用相同,食有药的功能,药有食的营养。食物与药物的不同点在于:食物是必需品,是维持人体健康的物质基础,必须天天补充。药物只是日常生活的备用品,疾病的时候使用;食物性味平和,作用和缓,无毒副作用。药物作用比较剧烈,治病过程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食物作用较弱,起效慢,需要经常食用。药物作用强,起效快。现代医学的认识是:食物具有“支持性”和“治疗性”,药物则不具备“支持性”,只有“治疗性”,同时还有毒副作用和耐药性。

“口尝”是人类认识事物的本能,是人类出生后认识外部事物的基本行为,也是探寻药物的主要行为之一。咸的芒硝,酸的乌梅,甘的甘草,辛的干姜,苦的苦参。由于认识药物从口尝开始,所以人类最早认识的药物是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的植物。有些植物吃下去会引起恶心、呕吐,有些会引起腹痛、腹泻,于是最早发现了泻下药和涌吐药。由于多数药物是通过消化道的反应而总结出它的药物性能,这给后来形成以“脾胃”为核心的中医药理论和脏腑学说打下了认识基础,而且在医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趋向成熟。

2.饮食养生文化的进化

远古时期人类以生食为主,茹毛饮血,饥寒交迫,常因病致死。《古史考》记载:“太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实,穴居野处。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饮血茹毛;近水则食鱼鳖螺蛤,未有火化,腥臊多害肠胃。”从“茹草饮水”以淀粉糖类为主到食物不足而“茹毛饮血”,以蛋白质、脂肪为主,人类没有食肉动物那样的消化系统,动物尸体其实并非美味。自然火为人类提供了熟食滋味的诱惑。烧熟之后,不仅动物的厚皮和结缔组织已经软化,而且富有脂类的香味,成为半消化的物质,从而易于被肠胃消化吸收。这样不仅避免了生食造成的口腹之苦和对身体的伤害,而且熟食更富营养,因此它在延长人类寿命的同时也改变了人的大脑结构,熟食对人类的进步无疑是一个关键的动力。《周礼》曰:“燧人氏始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现今发现世界上最早使用火的猿人是170万年前云南元谋人,有炭屑为证。最原始的烹饪技术由燎烤产生,这一伟大飞跃——生食到熟食,是人类与动物区别的显著标志,也可以说是人类饮食文化的起点,烧烤(黍米、小猪)成为烹饪第一法。

人类进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直立行走、大脑进化、语言产生是生物进化成熟的三个重要标志。从新石器时代开始,文化的进化取代生物进化成为人类进化的主流,原始农业、畜牧业、制陶业的发展为饮食文化作出了层层递进的铺垫。

长达400多年的西周王朝是饮食发展史上第一个高潮时代,人们从充饥果腹向礼仪文化升华,出现了钟鸣鼎食的饮宴文化。周朝设立了饮食管理部门和官职,在御厨食官的职能规定中迈出了食医结合的第一步,这一制度一直延续至今。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将医生细分为“食医”、“疾医”(内科医生)、“疡医”(外科医生)、“兽医”四种,食医位居于四医之首,具有较高的地位。据《周礼·天官》记载:“食医中士二人,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说明食医在当时已经形成一种制度,其设立食医的时间比西方营养师的出现早了两千多年。此外,在周代已经开始使用五味对食物进行烹调。五味即指咸(盐)、酸(梅)、甘(蜜、饴)、辛(姜)、苦(苦果)。《周礼·天官》中还记载了疾医主张用“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疡医则主张“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等。这就是周代食养食疗的一些理念和认识,也是《黄帝内经》理论成形的主要依据。

周代已开始对肉食进行筛选,从无所不食到筛选畜养,见诸文字的有庠、牢、厩、圂,以及六畜(马、牛、羊、鸡、犬、豚)。《周礼》记载周朝设有“兽人”之职,专门负责周天子狩猎时猎获的禽兽,将它们分门别类,生则畜养,死则储藏,以供祭祀和招待宾客。针对不同原料和不同季节选用辛香调料。如对“脍”,春天用葱调和,秋天则用芥、蓼调和。烹饪中“脂”(牛、羊油)用葱,“膏”(狗、猪油)用薤。牛、羊、猪三牲配以茱萸,调味用醯,野味则用梅。蒸鲂、蒸鲤、烧烤熟的雏鸟和野鸡都不用蓼而用苏茌调和。

周朝宫廷食用肉类非常讲究,强调季节与肉类特点相结合,认为这样烹饪效果才最好。如春天吃羔羊乳猪用牛油烹调;夏天吃鸡干鱼干用狗油烹调;秋天吃小牛幼鹿用猪油烹调;冬天吃鲜鱼大雁用羊油烹调。可见在周代已经开始体现天人合一、四时养生思想在饮食上的应用,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独特性之一。

3.饮食品种的起源与发展

五谷是指稻、黍、稷、粱(粟)、麦、菰、麻、菽(不同文献记载略有出入)。粟是指小米,人们曾在河北武安磁山文化遗址(7300年前)中发现炭化粟粒。中国北方的原始农业发端于种粟,它由狗尾草驯化而来,产量多,生产周期短,耐土地贫瘠和甘旱。另外,首先被驯化、栽培的野生禾本科植物还有稷(黄米)和黍,在反映夏商农耕的甲骨文中已有记载。稻最早发现于7000年前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中 (2),甲骨文中有秜(野生稻)的记载,商时开始栽培,种植量少,周代才上升为五谷之一,《周礼》中有“稻人”的记载。卜辞有“月一正,日食麦”,意思是麦是大年初一的稀有美食,周朝至春秋在中原麦逐渐成为主要作物。“菽”(豆类植物)在周朝也被列为五谷。

周秦两汉时期的主食基本上还是粥和饭,人们已经懂得选择品质优良的谷物。《吕氏春秋》说:“饭之美者,玄山之禾,不周(山名)之粟,阳山之稷,南海之秬(黑米)。”从这里可以看出,那时已有地道食材的概念,同一食物不同产地味道不一,功效不一。

五谷养生的重要作用取决于其自身以下特点:①谷物所含营养素比较全面。谷物是含碳水化合物最多的食物,是供给机体热量的最主要来源,也是植物蛋白质、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还有一定量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E。②谷物易被消化吸收。谷物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热能,其分解物无毒性且容易直接排出体外。③谷物所缺的营养易于用其他食物弥补。④谷物不易变质。谷物经过干燥处理后可以长期保存而不变质,既保障了食物安全,又便于储存而保障食物供应。

五菜是指葵、藿、薤、葱、韭,菜者,采也,食之不足,采之充饥。新石器时期已经有白菜、芜菁、芥菜。进入文明社会后,人们逐渐认识到菜不仅能补充食品的不足,还可以调节脏腑功能。因此,即使在粮食、肉类充足之时也要吃些菜作为调剂。商代出现了种菜的“圃”,菜从野生发展到培植。

五果是指枣、李、栗、杏、桃。瓜果本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物,夏商两代以原始采集为主,周代有了果园。甲骨文中发现有栗、桑、杏、芒果的记载,在河北藁城商代遗址出土过桃仁和郁李仁。

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诗歌总集《诗经》以及《山海经》中记载最多的陆生蔬菜有瓜、韭菜、苦瓜、蔓菁、萝卜、苦菜、荠菜、豌豆苗、竹笋、枸杞等;水生蔬菜有蒲、莲藕、水芹、水藻、莼菜、苹(凉菜)、水葵、荸荠、菱角;调味蔬菜有韭、葱、荞头、蒜头、紫苏及秦椒、姜等。此外,还有采集的各种野生菌类、木耳、石耳等。《山海经》记载的水果种类有海棠、沙果、梨(棠)、桃、李、杏、梅、枣、山楂、板栗、橘、柚;《诗经》中除以上水果外,还有桑葚、木瓜、枳;江南还有甘蔗、荔枝、龙眼、槟榔、橄榄、香蕉、椰子等。

《灵枢·五味》曰:“五谷:秔米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五果: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五畜: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五谷并不局限于五个具体品种,它泛指粮食,所列的五种谷物是从性味的角度列举的代表品种,五果、五菜、五畜也同样。

4.结语

《黄帝内经》是对春秋战国时期之前历史的医疗与饮食经验的理论总结,它的问世标志着食养食疗理论体系的成形,其饮食养生的论述反映了华夏先民的饮食养生观,也是几千年来日常饮食的准则。它从中华民族生存环境的实际出发,设计了东方饮食模式的基本内涵,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研究《黄帝内经》的历史渊源和理论依据似乎更为重要,对其起源认识不清就会导致很难追踪其技术的起源和应用过程,也就意味着无法用科学的方法解释其理论和技术。中华民族要对世界真正产生影响,就必须把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发展模式贡献给世界,不仅要吸收人类文化的一切优秀成分,更要重视自身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深厚沃土的丰厚滋养。

【参考文献】

(1)孙晓生.《内经》食养食疗的十点认识[J].新中医,2011(2):130-132

(2)王学泰.华夏饮食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