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食养食疗的现实意义
【摘要】《黄帝内经》饮食观深远地影响着我国的饮食习惯与文化,其基于中医基础理论的饮食五味分类法与“谷果畜菜”膳食模式对养生保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内经》中的膳食分类、膳食结构、与饮食有关的常见疾病等多个角度出发,分析探讨它们对养生保健的指导作用。并与现代营养学的主要观点作对比,分析两者的异同,以进一步探索适合现代人的生活与养生膳食模式。
【关键词】《黄帝内经》;营养学;膳食模式;五味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它不但构建了中医基础理论,还提出了中国传统饮食养生的基本观点,论述了饮食结构的基本模式,首创了食物分类方法,揭示了饮食与疾病的关系以及食疗方法等。其以中医五行学说为基础,将食物与五脏对应分类,与现代营养学的“金字塔”模式既有相似,也有本质的区别。现代营养学强调食物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宜,能量来源中脂肪以及糖类的搭配均衡,认为合理饮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保证,饮食失调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原因。而中医的饮食养生观强调人体阴阳五行的调和,气血运行的流畅,均以饮食的合理为基础,包括“谷肉果菜,食养尽之”“食饮有节”“谨和五味”“阴阳平衡”。本文以《黄帝内经》中的饮食养生理论为指导,阐述其基本观点;与现代营养学相关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它们的异同;结合现代研究,分析中医的饮食养生观的科学性,说明其对现代常见的饮食健康问题与疾病防治依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1.《黄帝内经》饮食观
(1)饮食结构与养生
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首倡中华民族基本的膳食模式。《素问·脏气法时论》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1)五谷包括麦、黍、稷、麻、菽,五果包括李、杏、枣、桃、栗,五畜包括牛、犬、羊、猪、鸡,五菜是指韭、薤、葵、葱、藿。谷物富含淀粉、葡萄糖,是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蔬果富含各种纤维和维生素,是机体维持组织功能正常的不可缺少物;畜物富含各种蛋白质,是机体所需氨基酸的重要补充途径。在五谷杂粮为主食的基础上,加以不同的肉食和蔬果搭配,达到均衡饮食,补充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可见这种“谷果畜菜”膳食模式的科学性。除了总体上显现了其搭配的合理性外,每一类食物也具有丰富的内涵。以主食的五谷杂粮为例,小米性味甘凉,除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外,还有丰富的尼克酸、胡萝卜素,有补虚损、除湿利尿、益脾和胃的作用,对消渴口干、腰膝酸软的人群有一定的帮助;糯米性甘温,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钙、磷、铁等,性味甘温,有暖脾胃、补中益气的功能,可治烦渴尿多等症;小麦性甘凉,除一般的营养成分外,其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E,包括卵磷脂、精氨酸等,具有健脾胃、清虚热的作用,适合于心烦不宁、失眠狂躁的人群。
奠基于18世纪中叶、20世纪初传入我国的现代营养学理论与《黄帝内经》中的“谷果畜菜”膳食模式基本相似,其推荐的“营养金字塔”模型中底层是粮谷类食物,与“五谷”相对应,占最大比重;第二层是蔬菜和水果层,与“五果五菜”相对应;第三层是奶制品层,是《黄帝内经》膳食模式中唯一没有的;第四层是动物性食品层,与“五畜”层相对应;“金字塔”塔尖为适量的油、盐、糖,“五谷五菜”中也有其对应的主要成分。在“金字塔”模型中,要求每一层都比低一层的摄入量要少,以补充足够的热量、碳水化合物、优质蛋白以及微量元素等。可见《黄帝内经》中的“谷果畜菜”膳食模式与现代营养学的“金字塔”模型大同小异,符合现代人的饮食需求。只有饮食结构上多元化,并且各种食物达到一定量的比例与平衡,才能保证人体基本的健康状态。
(2)饮食分类与养生
五行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基本学说之一,它认为世间万物均可以划分为金、木﹑水﹑火﹑土五个类别,《黄帝内经》首次按食物的性味将食物归纳入五行中 (2),并按照五行对应五脏的理论调和人体阴阳气血,以达到养生食疗的作用。《灵枢·五味》曰:“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素问·藏气法时论》曰:“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脾色黄,宜食咸。大豆、猪肉、栗、藿皆咸。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毒药攻邪。”《黄帝内经》认为饮食五味对不同的脏腑有不同的补益作用,肺属金,脾属土,肝属木,肾属水,心属火,互相之间可以相生相克。对于不同体质的人群而言,他们的脏腑气血倾向皆不同,因此通过进食相应的五味食物,有助于平衡脏腑气血,提高机体的组织功能。
对于现代人而言,其指导意义主要包括:不同体质人群的饮食宜忌,四季养生饮食宜忌,以及五脏不同疾病的人群饮食宜忌。例如患有脾胃系统疾病的人,在五脏中对应脾脏,脾在五行属土,可能会克制五行中的水,即如果脾胃系统有问题,可能会使肾脏系统的相关机能失调,因此要通过多进食咸味入肾的食物来调节。根据中医理论,大自然的四季也是划分为五行的,其中春为木,夏为火,秋为金,冬为水,四季交替为土。每个季节时段,人体脏腑气血会有不同的盛虚状态,例如春天木旺肝气盛,肝气不足的人应该进食较多的酸性食物,例如山楂、酸枣仁等,而肝气过旺的人则应该减少酸性食物的摄入,多食甘性食物,例如山药、大枣等。除了季节的五味偏颇外,不同体质的人群也应该进食不同类别的食物。例如阴虚体质或者肝气亢盛的人忌吃温补的食物,例如韭菜、狗肉等,宜吃滋阴潜阳的食物,例如鲍鱼、牡蛎等。总体上来说,辛味的食物如生姜,能辛散驱寒;苦味的食物如苦瓜,能清热燥湿;酸味的食物如酸梅,能收敛助消化;甘味的食物如大米,能补脾益气;咸味的食物如海带,能软坚补肾。
(3)饮食与疾病
《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膏梁之变,足生大疔”。《黄帝内经》中早已阐明饮食与疾病的关系。不恰当的饮食习惯不仅导致吸收不了食物的营养物质,还会产生气滞湿阻痰凝,破坏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从而诱发各种疾病。对于现代人最常见的疾病如肥胖、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以及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 (3),在《黄帝内经》中早已提及它们与饮食的关系。《素问·通评虚实论》曰:“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膏梁之疾也。”可见如果长期进食高热量或肥腻的食物,就容易化痰生湿,郁而化热,痰瘀互结。因此从养生角度看,应该在蔬果和肉食合理搭配的基础上做到饮食有节,尽量清淡,减轻肠胃的负荷,增强肠胃的吸收消化功能。
以肥胖为例,现代研究表明,肥胖患者的膳食主要体现为热量、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过多与失调,并与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过饱、偏食等有关。《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过多摄入某种性味的食物,只会引起其余脏腑功能的受损,气血不能正常运化,食物精华反而会沉积于体内,形成过多的脂肪。因此,在《黄帝内经》的启发中可知,肥胖的防治主要包含三点:一是清淡少食,食之以度;二是多食健脾胃助消化吸收的食物,例如山药、木耳、红薯等;三是五味均衡,谷果畜菜适量,谷可选粗粮,果可选酸果,畜肉尽量少选肥膏,菜宜绿蔬。
再例如糖尿病,《素问·奇病论》曰:“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表明消渴与过多吃甘美之食物有关,脾胃系统不能及时转化为气血,即化为内部的郁热,消耗机体阴津,再加上味过于甘会导致肾气不衡,因此会出现口干渴、多饮、多尿等“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
2.《黄帝内经》饮食观与现代营养学的比较
《黄帝内经》饮食观以五行学说为基础,结合生活膳食实践,创造了“谷果畜菜”膳食模式,这种饮食观是宏观整体的,源于中医的基础理论。食物不但能提供营养,充饥填肚,也能调理气血,养生防病,为后世的“药食同源”思想提供了向导。而现代营养学是在现代生物医学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以人体营养素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现代营养学是微观的,侧重研究各种食物的营养物质 (4)。
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均以增进人体健康为目的,以饮食为基本对象,研究膳食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黄帝内经》所倡导的食养相当于现代的生理营养学,而食疗则类似于现代的临床营养学;《黄帝内经》提倡的四类食物组成的膳食结构与现代饮食结构“金字塔”也是相似的,并且均强调饮食结构的平衡性,相辅相成;《黄帝内经》重视脾胃功能,强调饮食有节,现代营养学强调消化道的正常运转是保证营养素消化、吸收和利用的关键,必须充分考虑到各种营养素吸收和相互拮抗的问题,二者是一致的,共同指导着现代人的饮食养生。
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黄帝内经》从宏观出发,从整体着眼,以实践研究为基础,以脾胃为饮食保健之本,注重饮食保健的个体针对性,强调无病以饮食养生,有病首先以饮食治疗,着重于食物的偏性,利用五行中的五色(青、红、黄、白、黑)、五味(酸、苦、甘、辛、咸)来均衡搭配饮食,具有独特的东方色彩和民族风格,内涵比较丰富,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具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同时,提出了五味食物对五脏疾病和气血运化的影响,并根据五行的相生相克提出食物的宜忌,从而使饮食保健以及食疗养生有了依据。现代营养学则以西医学理论为指导,从微观出发,从局部着眼,以实验室研究为基础,以七大食物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维生素、水、食物纤维)为本,以平衡膳食为核心,注重不同群体营养素的供给,强调营养素对人体健康和疾病治疗的作用。此外,“食复学说”和“饮食禁忌学说”是现代营养学中没有而中医学独具的特色,是《黄帝内经》的两大贡献 (5)。
3.结语
《黄帝内经》不但是一部中医学经典著作,同时也记载了饮食养生的基本理论与观点,提出“谷果畜菜”的饮食结构基本模式,强调饮食均衡的重要性,它首次将食物按照五味进行分类,并根据五行对应五脏,将五行的生克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推演食物的相互作用和不同脏腑疾病及不同季节的饮食宜忌,从而通过饮食指导养生保健。此外,《黄帝内经》还指出疾病与饮食之间的关系,可供饮食防治现代常见病参考。与研究营养素为主的现代营养学相比,《黄帝内经》饮食观更注重宏观性和系统性,自古以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饮食习惯与饮食文化。由于东西方民众的身体素质和人文观念的不同,《黄帝内经》饮食观更适合中国的国情。因此,深入研究《黄帝内经》中的饮食理论,借古通今,进一步探索适合现代人生活的健康饮食模式与文化,在美食过程中兼顾养生保健,提高生活质量以及整个民族的身体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孙喜稳,陈利国,孙喜涛,等.论《黄帝内经》的平衡饮食思想[J].辽宁中医杂志,2011(3):436-437
(2)孙晓生.《内经》食养食疗的十点认识[J].新中医,2011(2):130-132
(3)汤于嘉,瞿伟.《内经》食疗与疾病之初探[J].中医函授通讯,1994(2):8
(4)谭唱,赵宇栋.中医食疗与现代营养学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18):298-299
(5)陈巧,周晓燕.中医饮食保健学与西方近代营养学比较研究[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