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二 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应试人员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涉及医学、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科技等方面。学习常识判断内容要注意理解记忆,用发散思维对相关知识进行拓展,扩充知识储备。
思维导图
第一章 医学常识
第1节 营养与疾病
考点一 营养学基础
(一)蛋白质
1.蛋白质的概念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有机大分子,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可以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是与生命及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蛋白质占人体重量的16%—20%。成人体内每天约有3%的蛋白质进行更新。
2.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1)构造人的身体:蛋白质作为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是肌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体组织更新和修补的主要原料。人体的每个组织:毛发、皮肤、肌肉、骨骼、内脏、大脑、血液、神经、内分泌等都是由蛋白质组成。
(2)修补人体组织:人的身体由百兆亿个细胞组成,细胞可以说是生命的最小单位,它们处于永不停息的衰老、死亡、新生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一个人如果蛋白质的摄入、吸收、利用都很好,那么皮肤就会光泽而又有弹性。反之,就会常处于亚健康状态。组织受损后,包括外伤,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和高质量的修补,机体便会加速衰退。
(3)维持肌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各类物质在体内的输送。载体蛋白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在体内运载各种物质。
(4)白蛋白:维持机体内的渗透压平衡。
(5)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
(6)免疫细胞和免疫蛋白:有白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干扰素等。七天更新一次。
(7)构成人体必需的催化和调节功能的各种酶。我们身体有数千种酶,每一种只能参与一种生化反应。人体细胞里每分钟要进行一百多次生化反应。酶有促进食物消化、吸收、利用的作用。
(8)激素的主要原料: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氨基酸,而氨基酸是激素的主要合成原料。例如:胰岛素由51个氨基酸分子合成,生长激素由191个氨基酸分子合成。
(9)提供热能:蛋白质能供给能量,这不是蛋白质的主要功能。但在能量缺乏时,蛋白质也必须用于产生能量。
3.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及需要量
(1)蛋白质的食物来源
分为植物性蛋白质和动物性蛋白质两大类。植物性蛋白质中,谷类含蛋白质10%左右,作为主食,是膳食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大豆含蛋白质高达36%—40%,氨基酸组成也比较合理,在人体内利用率较高,因此是植物性蛋白质中的优质来源。
蛋类含蛋白质11%—14%,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奶类(牛奶)一般含蛋白质3.0%—3.5%,是婴幼儿除母乳外蛋白质的最佳来源。
肉类包括禽、畜和鱼的肌肉。新鲜肌肉含蛋白质15%—22%,肌肉蛋白质营养价值优于植物蛋白质,是人体蛋白质的来源之一。
为改善膳食蛋白质质量,在膳食中应保证有一定数量的优质蛋白质。一般要求动物蛋白质和大豆蛋白质应占膳食蛋白质总量的30%—50%。
(2)蛋白质的需要量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
成年男子,轻体力劳动者:75g/日;
成年女子,轻体力劳动者:65g/日;
成年男子,中体力劳动者:80g/日;
成年女子,中体力劳动者:70g/日;
成年男子,重体力劳动者:90g/日;
成年女子,重体力劳动者:80g/日。
我国成人蛋白质摄入占总能量摄入量的10%—12%,儿童、青少年为12%—14%。
4.蛋白质缺乏对人体的影响
评价蛋白质营养状况的指标主要有:①血清白蛋白;②血清运铁蛋白。
蛋白质缺乏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有:①发育减慢,体重减轻;②易患贫血及感染;③严重缺乏可引起营养不良性水肿,妇女出现闭经等。
(二)脂类
1.脂类的概念及分类
脂类,是脂肪酸和醇作用生成的酯及其衍生物的统称,分为中性脂肪和类脂。中性脂肪即甘油三酯,也称三脂酰甘油。类脂包括固醇及其酯、磷脂和糖脂等。
2.脂类的生理功能
(1)供给能量:脂肪产热较高,脂肪释放的热能是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的2.25倍,达9千卡(37.6千焦耳)/每克脂肪。正常人体每日所需热量大约有25%。30%由摄入的脂肪产生。
(2)构成身体成分:脂类是构成人体细胞的重要成分,细胞膜、神经髓鞘膜都必须有脂类参与构成。
(3)供给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是磷脂的重要成分,而磷脂又是细胞膜的主要结构成分,故必需氨基酸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亚油酸是合成前列腺素的前体,前列腺素在体内有多种生理功能;必需脂肪酸还与胆固醇代谢有密切关系。必需脂肪酸缺乏,可引起生长迟缓、生殖障碍、皮肤受损(出现皮疹)等;另外,还可引起肝脏、肾脏、神经和视觉等多种疾病。
(4)此外,脂肪还可提供脂溶性维生素并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保护脏器和维持体温;节约蛋白质;脂肪还可增加膳食的美味和增加饱腹感;脂肪具有内分泌作用,构成参与某些内分泌激素。
3.脂类的食物来源及需要量
人类的膳食脂肪来源主要是动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含磷脂较多的食物为蛋黄、肝脏、大豆、花生、麦胚。富含胆固醇的食物有动物内脏、蛋类等。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脂肪参考摄入量》推荐,成人脂肪摄入量占总能量的20%—30%。必需脂肪酸的摄入量,一般认为应不少于总能量的3%。每日膳食中由油脂供给的能量占总能量的比例,儿童和少年为25%—30%,成年20%—25%为宜,一般不超过30%。胆固醇的每日摄入量应在300mg以下。理想的脂肪酸构成量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1∶1∶1,而多不饱和脂肪酸(ω-6)∶(ω-3)=(4—6)∶1为佳。
(三)碳水化合物
1.碳水化合物的概念及分类
碳水化合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由于它所含的氢氧比例为二比一,和水一样,故称为碳水化合物。它是为人体提供热能的三种主要营养素中最廉价的营养素。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成两类:人可以吸收利用的有效碳水化合物,如单糖、双糖、多糖和人不能消化的无效碳水化合物,如纤维素,这些都是人体必需的物质。
2.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1)供给能量:每克葡萄糖产热16千焦(4千卡),人体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在体内经消化变成葡萄糖或其他单糖后参加机体代谢。每个人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没有规定具体数量,我国营养专家认为碳水化合物产热量占总热量的60%—65%为宜。平时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多糖,在米、面等主食中含量较高,摄入碳水化合物的同时,能获得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其他营养物质。而摄人单糖或双糖如蔗糖,除能补充热量外,不能补充其他营养素。
(2)构成细胞和组织:每个细胞都有碳水化合物,其含量为2%—10%,主要以糖脂、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的形式存在,分布在细胞膜、细胞器膜、细胞浆以及细胞间质中。
(3)节省蛋白质:食物中碳水化合物不足,机体不得不动用蛋白质来满足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这将影响机体用蛋白质进行合成新的蛋白质和组织更新。因此,完全不吃主食,只吃肉类是不适宜的,因肉类中含碳水化合物很少,这样机体组织将用蛋白质产热,对机体没有好处。所以糖尿病患者每日摄入主食不要低于150克。
(4)维持脑细胞的正常功能:葡萄糖是维持大脑正常功能的必需营养素,当血糖浓度下降时,脑组织可因缺乏能源而使脑细胞功能受损,造成功能障碍,并出现头晕、心悸、出冷汗等症状,严重时甚至昏迷。
(5)抗酮体的生成:当人体缺乏糖类时,碳水化合物可分解脂类供能,同时产生酮体。酮体可导致高酮酸血症。
(6)解毒:糖类代谢可产生葡萄糖醛酸,葡萄糖醛酸与体内毒素结合进而解毒。
(7)加强肠道功能:与膳食纤维有关。如防治便秘、预防结肠和直肠癌、防治痔疮等。
(8)其他:碳水化合物中的糖蛋白和蛋白多糖有润滑作用,另外它可控制细脑膜的通透性,并且是一些合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前体,如嘌呤、嘧啶、胆固醇等。
3.膳食纤维综述
膳食纤维是指存在于食物中不能被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类化合物的总称。人类消化道中无分解这类多糖(β-糖苷键连接)的酶,故人体不能消化吸收,但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可分为不溶性纤维与可溶性纤维。
不溶性纤维包括:①纤维素:存在于所有植物中,以小麦为代表。②半纤维素:存在于小麦、黑麦、大米、蔬菜中。③木质素:存在于所有植物中。
可溶性纤维包括:①果胶、树胶和粘胶:存在于柑橘类和燕麦类制品中。②某些半纤维素:存在于豆类中。
膳食纤维的生理作用:①促进肠蠕动,预防便秘;②改善肠道菌群,促进消化吸收;③调节血糖、血脂,尤其是可溶性纤维;④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⑤不利作用:可能降低一些营养素(钙、铁、锌)的吸收;摄入过多降低蛋白质等利用率;水分供给不足时过多摄入可造成便秘。
成人每日摄入30克膳食纤维为宜。
4.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及需要量
谷类、薯类、根茎类等食物是膳食碳水化合物的良好来源。膳食纤维的最好来源是天然的植物性食物,如豆类、谷类、薯类、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等。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我国居民的碳水化合物的膳食摄入量占总能量的55%—65%较为适宜。
(四)维生素
1.维生素的特点
维生素又名维他命,通俗来讲,即维持生命的物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一类有机物质,也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维生素在体内的含量很少,但不可或缺。各种维生素的化学结构以及性质虽然不同,但却有着以下共同点:
(1)均以维生素本身,或可被机体利用的前体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天然食物中;
(2)大多数维生素不能在体内合成,或合成量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由食物供给;
(3)维生素不参与机体组成,也不产生能量;
(4)人体对维生素的每日需要量甚微,但维生素却是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在调节物质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一旦缺乏,就会引发相应的疾病。
2.维生素的分类
(1)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其共同的特点是:化学组成仅含碳、氢、氧,不溶于水而溶于脂肪及有机溶剂(如苯、乙醚及氯仿等);在食物中常与脂类共存,吸收过程需要脂肪的参与;主要在肝和脂肪中储存;摄入过多,可引起中毒;摄入不足,则会缓慢出现相应的缺乏症状;不能用尿负荷实验进行营养状况评价。
(2)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维生素B1、B2、B6、B12、烟酸、叶酸、泛酸、生物素等)和维生素C,与脂溶性维生素不同,其化学组成中除含有碳、氢、氧外,有的还含有其他元素。它们可溶于水却不溶于脂肪和有机溶剂;在体内有少量储存,其原形物或代谢产物可经尿液排出体外;一般无毒性,但摄入量极大时也会引起中毒,摄入过少则很快会出现缺乏症状。
3.主要维生素
(五)矿物质
1.矿物质的概念及特点
概念:矿物质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必需的各种元素的总称,是人体必需的七大营养素之一。人体中含有的各种元素,除了碳、氧、氢、氮等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以外,其余的60多种元素统称为矿物质(也叫无机盐)。
特点:
①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和饮用水中摄取;
②矿物质在体内组织器官中的分布不均匀;
③矿物质元素相互之间存在协同或拮抗效应;
④部分矿物质需要量很少,生理需要量与中毒剂量的范围较窄,过量摄入易引起中毒。
2.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
按照化学元素在机体内的含量多少,将矿物质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类。凡含量大于体重0.01%的矿物质都被称为常量元素或大量元素,如钙、磷、钾、钠、镁等元素。凡含量小于体重0.01%的矿物质则被称为微量元素,目前认为铁、铜、锌、硒、铬、碘、钴和钼8种微量元素,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必需微量元素。几种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及食物来源见下表。
(六)能量
1.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及能量消耗
(1)能量来源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氧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然后释放能量。其中,碳水化合物是三大产能营养素中最主要、最经济的能量来源。
(2)能量消耗
①基础代谢:是维持生命的最低能量消耗,即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消耗。
②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是指因摄入食物所引起的额外能量消耗。
③体力活动:体力活动是引起人类能量消耗的主要原因。
④生长发育:儿童和孕妇所消耗的能量还包括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
2.能量参考摄入量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膳食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55%—65%,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0%—15%为宜。
考点二 营养相关疾病
(一)肥胖的概念及治疗
1.概念
肥胖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点在于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数增加导致个体脂肪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增高,并在某些部位过多地沉积脂肪。
2.治疗
(1)适当降低膳食热量。摄入热量低于消耗热量,负平衡时体脂逐步分解,体重逐步下降。
(2)用低热值食品代替高热值食品,如用家禽肉、瘦肉代替肥肉。在减少摄入高热值食品的同时增加食用蔬菜、豆类、豆制品等。茎类蔬菜如芹菜、油菜、小白菜;瓜类蔬菜如冬瓜、西葫芦等。巧克力、奶油冰激凌、糖果应避免摄入。
(3)优先考虑消减主食。主食和肥肉一样吃得过多都会引起单纯性肥胖。
(4)补充各种维生素。
(5)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营养,保证充足睡眠,善于调节心理压力,保持情绪稳定;不吸烟、不吸毒、不酗酒,不边看电视边吃东西;进行有氧锻炼。
(二)高血压的防治原则
(1)控制体重:在减重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有人通过吃极低热量的饮食或完全饥饿来达到迅速减肥的目的,这是不可取的方法。
(2)增加钙的摄入量:我国人群钙摄入量普遍不足,多数仅达到供给量(800mg/日)的一半左右。为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应多增加钙的摄入。
(3)改善膳食结构: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或其他制品;经常吃适量鱼、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吃清淡少盐的食物;饮酒应适量;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4)限制饮酒:所有的人都应限制饮酒量,每日饮用的酒精含量应少于20克。如果有饮酒习惯,又发现血压升高或者是体重超重,最好戒酒。
(三)高血脂的防治原则
(1)运用饮食疗法。要限制摄入过多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脂肪、动物脑子、内脏、奶油、软体类、贝壳类动物的摄入。饮食结构应合理调配,其比例为蛋白质15%,脂肪20%,碳水化合物(糖类)为65%。
(2)补充优质蛋白质,多吃新鲜蔬菜并进食适当的水果。可多吃茄子、洋葱、山楂、番茄、豆制品、大豆、玉米、核桃和牛奶等。
(3)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加强体育锻炼,选择适合本人的轻中度体育活动,劳逸结合,解除各种思想顾虑,心情舒畅,以静养生。
(四)糖尿病的防治原则
饮食方面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平衡膳食,也就是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谷类、肉类、蛋、奶、蔬菜及水果种类齐全,以便获取均衡营养。建议食用升糖指数低的蔬菜,如黄瓜、西红柿、青菜、芹菜等;水果如柚子、猕猴桃、草莓、青苹果;蛋白选择优质蛋白如瘦肉、牛奶、鱼类等;主食最好选择粗粮,如玉米面、荞麦面、燕麦面做成的馒头。但都要注意量,控制好热量,合理安排饮食,少量多餐,高纤维饮食,饮食清淡、低盐、低脂、低糖。
第2节 预防医学
考点一 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一)当代健康观
1986年,WHO提出了健康的新定义:“健康是日常生活的资源,而不是生活的目标。健康是一个积极的概念,它不仅是个人素质的体现,也是社会和个人的资源”。“为达到身心健康和较好地适应社会的完美状态,每个人都必须去认识和实现这些愿望,努力满足需要和改善环境”。
(二)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1)生活方式因素:包括危害健康行为与不良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形成的生活意识和生活行为习惯的统称。不良生活方式和有害健康的行为已成为当今危害人们健康,导致疾病及死亡的主因。
(2)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状况。
(3)生物学因素:主要指遗传和心理,遗传不是可改的因素,但心理因素可以修改,保持一个积极心理状态是保持和增进健康的必要条件。
(4)卫生服务因素:卫生服务的范围、内容与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的生、老、病、死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健康问题。好的卫生服务,对人群健康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考点二 健康相关行为干预
(1)健康行为:是指与促进、维护或恢复健康相关的个体心理、情感状态或外显的行为模式。常见的健康行为包括日常生活中有益于健康的基本行为,如合理营养、平衡膳食、适当锻炼等。
(2)健康教育:是旨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体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社会活动。健康行为是健康教育的核心。
(3)健康促进:健康促进的五大活动领域为:①建立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②创造健康支持环境。③加强社区行动。④发展个人技能。⑤调整卫生服务方向。健康促进的三项基本策略为:倡导、促成和协调。
考点三 烟草对健康的影响
(一)烟草对健康的影响
(1)肿瘤。吸烟可导致肺癌、口腔癌、鼻咽癌、喉癌、食管癌、急性白血病等。
(2)呼吸系统疾病。吸烟可导致慢阻肺、青少年哮喘,增加呼吸道感染及肺结核的发病风险。
(3)循环系统疾病。吸烟可损伤血管内皮,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外周血管疾病等。
(4)生殖系统。烟草烟雾中含有多种可影响人体生殖和发育功能的有害物质。男性吸烟可导致性功能障碍。女性吸烟可降低受孕率,导致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等。
(5)多系统损害。吸烟可对内分泌系统、输卵管、胎盘、免疫功能等造成不良影响。
(二)二手烟的危害
二手烟能使非吸烟者的冠心病风险增加25%—30%,肺癌风险提高20%—30%。二手烟雾可激发哮喘频繁发作,增加血液黏稠度,损伤血管内膜,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增加冠心病的发作风险。二手烟还可导致新生儿猝死综合征、中耳炎、低出生体重等。
考点四 身体活动与健康
(一)身体活动的健康益处
(1)平常缺乏身体活动的人,如果能够经常(>3次/周)参加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其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都会得到改善。
(2)强度较小的身体活动也有促进健康的作用,但产生的效益相对有限。
(3)适度增加身体活动量,可以获得更大的健康效益。
(4)不同的身体活动类型、时间、强度、频率和总量促进健康的作用都不同。
(二)身体活动的伤害
运动锻炼等身体活动有助于促进健康,但安排不当也有发生意外的风险。运动伤害是指身体活动中或活动后发生的疾病,最常见的是外伤和急性心血管事件。
考点五 疾病早期发现的方法
(1)健康体检。是指对健康人进行身体的全面检查,即应用体检手段对健康人群的体格检查。
(2)定期健康体检。是指按一定时间间隔进行的健康检查。
(3)医疗性体检。以疾病诊疗为目的的体检,称为医疗性体检。
(4)社会性体检。是指办理入职、入学、入伍、驾照、出国等手续时进行的体检。
第3节 传染病学
考点一 传染病的传播过程
传染病的传播过程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者缺一不可,阻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防止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
考点二 传染病的预防控制
传染病预防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可分为传染病综合防治措施和专业防疫措施。
(一)综合性防治措施
(1)加强领导,当好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的参谋,并通过政府制定预防控制传染病的综合措施。
(2)加强可能存在病原体的外环境的管理(如饮水卫生、食品卫生的管理;粪便、垃圾、污物处理的管理以及消毒、杀虫、灭鼠管理等)。
(3)搞好卫生宣传。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大众传媒做好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卫生宣传教育工作。
(4)保护易感人群。通过预防接种,加强重点人群的保护。
(5)强化疾病监测系统,保证防病信息的畅通。
(二)专业防疫措施
专业防疫措施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疫情控制两大方面。
(1)传染病报告:传染病报告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重要制度,是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每个卫生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传染病报告的有关要求如下:
①报告病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传染病报告病种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5种。甲类传染病有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有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等;丙类传染病有血吸虫、丝虫病等。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卫生部1995年及1996年两个补充文件,已经将新生儿破伤风及肺结核病由丙类传染病调整为乙类传染病管理。
②报告人: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含个体开业医生)、卫生防疫人员是法定报告人,其他行业的职工、居民等各类人员也都有报告的义务。
③报告时限:发现甲类传染患者或者疑似患者,在城镇应于6个小时内、农村应于12小时内报至县级卫生防疫机构;发现乙类传染病或疑似患者,应在12小时内报告。发现传染病暴发时,应以最快方式报告。
(2)疫情控制:当发生传染病流行或暴发时,应当采取以下控制处理措施:
①控制传染源:对传染病患者、疑似患者应当做到“四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和早隔离治疗。
②切断传播途径:对许多传染病来说,切断传播途径常常是起主导作用的预防措施。
③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的主要措施是预防接种,提高人群的免疫力以及给予高危人群预防性服药。
④除采取以上措施外,一旦发生甲类或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报经上一级政府决定,可以宣布疫区,并在疫区内实行紧急措施(如限制或者停止集会、集市或人群聚集的活动;停工、停业、停课;封闭被污染的公共饮水源等),并可对出入疫区的人员物资和交通工具实行卫生检疫。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决定,可以对甲类传染病疫区实施封锁。但封锁大、中城市或跨省的疫区以及封锁疫区造成交通干线中断或封锁国境的要由国务院决定。
考点三 传染病的隔离
(1)接触隔离:适用于经接触传播的疾病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
(2)飞沫隔离:适用于经飞沫传播的疾病如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3)空气隔离:适用于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肺结核、水痘等。
第4节 生理学
考点一 血液生理学
(一)血液的组成
血液由血浆和悬浮于其中的血细胞组成。
(1)血浆:基本成分为晶体物质溶液,包括水和溶解于其中的多种电解质、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和一些气体。血浆的另一成分是血浆蛋白,血浆蛋白主要有三大类: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
(2)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类,其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白细胞最少。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
(二)血液的理化特性
(1)血液的比重:正常人全血的比重为1.050—1.060。
(2)血液的黏度:以水的黏度为1,则全血的相对黏度为4—5,血浆的相对黏度为1.6—2.4(温度为37℃)。当温度不变时,全血的黏度主要取决于血细胞比容的高低,血浆的黏度主要决定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3)血浆渗透压:约为300mmol/L,即300mOsm/(kg·H2O)。血浆渗透压包括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血浆渗透压与0.9%NaCl溶液或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相等,故后两种溶液称为等渗溶液。
血浆晶体渗透压能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和膜的完整;血浆胶体渗透压在调节血管内、外水的平衡和维持正常的血浆容量中起重要的作用。
(4)血浆pH:正常人血浆pH为7.35—7.45。
(三)红细胞血型
(1)ABO血型: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A抗原和B抗原,将血液分为四种ABO血型:红细胞膜上只含A抗原者为A型;只含B抗原者为B型;含有A与B两种抗原者为AB型;A和B两种抗原都没有者为O型。人的血浆中天然存在两种相应的凝集素,即抗A凝集素与抗B凝集素。不同血型的人的血清中含有不同的抗体,但不会含有与自身红细胞抗原相对应的抗体。
(2)Rh血型系统:是红细胞血型中最复杂的一个系统。在我国各族人群中,Rh阳性者约占99%, Rh阴性者只占1%左右。Rh阴性受血者在第一次接受Rh阳性血液的输血后,一般不产生明显的输血反应,但在第二次或多次输入Rh阳性的血液时,即可发生抗原-抗体反应,输入的Rh阳性红细胞将被破坏发生溶血。
(四)输血原则
在准备输血时,首先必须鉴定血型,保证供血者与受血者的ABO血型相合。即使在ABO系统血型相同的人之间进行输血,输血前还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考点二 心脏
(一)心音
心动周期中,心肌收缩、瓣膜启闭、血液流速改变形成的涡流和血液撞击心室壁及大动脉壁引起的振动,可通过周围组织传递到胸壁。用听诊器可以在胸部听到这些振动形成的声音,称为心音。
(1)第一心音:在心尖搏动处听诊时最清楚,其特点是音调较低,持续时间较长。标志心室收缩的开始。
模块
(2)第二心音:在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听诊区听诊时最清楚,其特点是音调较高,持续时间较短。标志心室舒张的开始。
(3)第三心音:出现在心室快速充盈期之末,是一种低音调、低振幅的振动。
(4)第四心音:出现在心室舒张的晚期,是发生在心室收缩期前的振动。
(二)动脉血压
血压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1.动脉血压的形成
循环系统内足够的血液充盈和心脏射血是形成动脉血压的两个基本因素。外周阻力也是形成动脉血压的一个因素,是循环系统的外周阻力,主要是指小动脉和微动脉对血流的阻力。
2.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我国健康青年人在安静状态时的收缩压为100—120mmHg(13.3—16.0kPa),舒张压为60—80mmHg(8.0—10.6kPa),脉搏压为30—40mmHg(4.0—5.3kPa)。
3.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心脏每搏输出量:主要影响收缩压。每搏输出量增多时,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
(2)心率:主要影响舒张压。心率加快使心舒期缩短,致流出动脉的血液减少,舒张压升高比收缩压升高明显,脉压相应减小。
(3)外周阻力:是影响舒张压的最重要因素。外周阻力增加时,舒张压增大,脉压减小。外周阻力的决定因素有血管口径和血液黏滞性。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可使动脉血压的波动幅度明显减少。
(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影响平均充盈压。
考点三 肺通气
(一)肺通气的动力
直接动力是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压力差。原动力是呼吸肌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节律性呼吸运动。
1.呼吸运动
2.胸膜腔内压
胸膜腔内的压力称为胸膜腔内压。胸膜腔内压通常比大气压低,为负压。
胸膜腔内负压的形成与作用于胸膜腔的两种力有关:一是肺内压,使肺泡扩张;二是肺的回缩产生的压力,使肺泡缩小。胸膜腔内的压力是这两种方向相反的力的代数和。
胸膜腔内负压有利于肺的扩张,促进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
(二)肺通气功能的指标
1.肺容积
2.肺容量
肺容量指肺容纳的气体量。
3.肺通气量
肺通气量指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
肺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
4.肺泡通气量
肺泡通气量是每分钟吸入肺泡的空气量。
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考点四 消化与吸收
(一)胃的运动
1.胃的运动形式
(1)紧张性收缩:胃的平滑肌经常保持轻微的持续收缩状态称为紧张性收缩,其在进餐结束后略有加强。
作用:使胃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位置,保持一定的胃内压,使其他形式的运动可以有效进行。
(2)容受性舒张:指进食过程中,食物刺激咽、食管等处的感受器后,通过迷走神经的传人和传出引起胃体和胃底部肌肉的舒张。
作用:使胃更好地完成容受和贮存食物的机能。
(3)蠕动:是一种起始于胃的中部向幽门方向推进的收缩环,空腹时极少见,进餐后显著增多,约为3次/分钟。
作用:磨碎食物团块,使其与胃液充分混合后形成食糜;将食糜不断推向十二指肠。
2.胃的排空及其控制
(1)胃的排空: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在三种主要食物成分中,糖类排空最快,蛋白质次之,脂类最慢。胃完全排空需4—6小时。
(2)胃排空的控制
①胃内的食物促进胃排空:食物扩张胃壁的机械刺激通过迷走-迷走反射和壁内神经丛反射使胃运动增强,胃排空加快。食物的化学和扩张刺激可引起促胃液素释放。
②十二指肠内容物抑制胃排空:食糜中的盐酸、脂肪及蛋白质消化产物、高渗溶液以及机械性扩张刺激,通过肠-胃反射和刺激小肠上段黏膜释放缩胆囊素、促胃液素、促胰液素、抑胃肽等,可抑制胃排空。
(二)小肠内消化
食糜由胃进入十二指肠,开始小肠内的消化。食物的消化过程在小肠内基本完成,小肠是消化与吸收的最重要部位。
1.小肠运动的形式
(1)分节运动:是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主要作用是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与肠壁紧密接触,有利于消化和吸收,但并不明显地推进食糜。
(2)蠕动:当肠黏膜受到强烈刺激时可产生,蠕动速度快,传播距离远。
(3)移行性复合运动:在饥饿时或小肠内容物大部分被吸收后,分节运动停止,而出现周期性的移行性复合运动(MMC)。
2.小肠运动的调节
(1)内在神经丛的作用:肌间神经丛对小肠运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2)外来神经的作用:副交感神经兴奋可加强小肠的收缩运动,交感神经兴奋则抑制小肠运动。
(3)体液因素的作用:促胃液素、缩胆囊素、促胃动素、胰岛素和5-羟色胺可增强小肠运动。促胰液素和胰高血糖素能抑制小肠运动。
(三)大肠内消化
人类的大肠没有重要的消化功能,其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无机盐及由大肠内细菌合成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K等物质,贮存未消化和不消化的食物残渣并形成粪便。
大肠的运动形式有袋状往返运动、推进运动、蠕动和集团蠕动。
排便反射是受意识控制的脊髓反射。
(四)吸收
食物经过消化后,各种营养物质的分解产物、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以及大部分消化液即可通过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中,这个过程称为吸收。
1.糖的吸收
食物中的糖类一般需被分解为单糖后才能被吸收。葡萄糖和半乳糖是通过同向转运机制吸收的。果糖是通过易化扩散进入肠绒毛上皮细胞的。
2.蛋白质的吸收
蛋白质分解产物(包括二肽、三肽以及氨基酸)的吸收通过继发性主动转运而被吸收。
3.脂类的吸收
长链脂肪酸及一酰甘油(甘油一酯)进入上皮细胞后,在内质网中大部分被重新合成为三酰甘油(甘油三酯),并与细胞中生成的载脂蛋白合成乳糜微粒,再以出胞的方式进入细胞外组织间隙,然后扩散至淋巴管。
4.水的吸收
水是通过渗透方式被吸收的。
5.无机盐的吸收
(1)铁的吸收:铁的吸收量很有限,维生素C可与铁形成可溶性复合物,并能使Fe3+还原为Fe2+,因此可促进铁的吸收。
(2)钙的吸收:从食物中摄入的钙,30%—80%在肠内被吸收。
(3)维生素的吸收:大多数维生素在小肠上段吸收,只有维生素B12在回肠被吸收。
考点五 机体的产热与散热
(一)产热
(1)主要产热器官:机体在安静时主要由内脏产热,尤以肝脏最旺盛。当机体进行体育运动或劳动时,骨骼肌则成为主要的产热器官。
(2)产热的形式:机体有多种产热形式,如基础代谢产热、骨骼肌运动产热、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产热、寒战和非寒战产热等。通常机体的产热量大部分来自全身各组织器官的基础代谢,机体安静时在寒冷环境中主要依靠寒战产热和非寒战产热两种形式增加产热量。
(二)散热
(1)散热部位:主要是皮肤。
(2)散热的方式:主要有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四种。
以上前三种方式,只有在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才有效;当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蒸发将成为唯一有效的散热形式。
考点六 泌尿系统
(一)肾的功能
肾是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它排泄体内的代谢终产物、多余的物质,更重要的是通过排泄实现机体对水、电解质、渗透压及酸碱平衡的调节,从而使内环境稳态得以维持。
(二)尿生成的调节
1.渗透性利尿
小管液中溶质所形成的渗透压是对抗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力量。Na+重吸收减少,小管液中较多的Na+通过渗透作用保留相应的水,结果使尿量增多,NaCl排出量增多。这种情况称为渗透性利尿。糖尿病患者出现的多尿,就是由渗透性利尿的原因所致。
2.球-管平衡
近端小管对溶质(特别是Na+)和水的重吸收随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而改变,即当肾小球滤过率增大时,近端小管对Na+和水的重吸收率也增大;反之,则相反。近端小管中Na+和水的重吸收率总是占肾小球滤过率的65%—70%,称为近端小管的定比重吸收,这种定比重吸收的现象称为球-管平衡。
(三)清除率
两肾在1分钟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的某种物质完全清除(排出),这个被完全清除了的物质的血浆毫升数,就称为该物质的清除率。清除率反映了肾对不同物质的清除能力,是较好的肾功能测定方法。
考点七 感觉器官的功能
(一)眼的视觉功能
1.眼的折光功能异常
若眼的折光能力异常,或眼球的形态异常,使平行光线不能聚焦在安静未调节眼的视网膜上,则称为非正视眼,也称为屈光不正。包括近视眼、远视眼和散光眼。
(1)近视: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轴性近视)或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过强(屈光性近视)所致。特点是成像于视网膜的前方。可用凹透镜加以矫正,使焦点后移,成像在视网膜上。
(2)远视: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短(轴性远视)或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太弱(屈光性远视)所致。特点是成像于视网膜的后方。远视眼可用凸透镜矫正。
(3)散光:多数由于角膜不是正圆的球面,角膜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的折光力不同,平行光线不能聚成单一的焦点。矫正散光通常用柱面镜。
2.眼的感光换能系统
人眼视网膜上有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两种感光细胞。视锥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中央部分,可感受强光并能分辨颜色,主要在白天或亮的环境中起作用。视杆细胞分布于视网膜的周边部分,主要感受弱光刺激,能在昏暗的环境中感受光刺激而引起视觉。
(二)听觉器官
听觉的外周感受器官是耳,它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的耳蜗组成。由声源振动引起空气产生的疏密波,通过外耳和中耳组成的传音系统传递到内耳,经内耳的换能作用将声波的机械能转变为听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传送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1.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1)气传导:声波经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骨链和前庭窗膜进入耳蜗,这一条声音传导的途径称为气传导,是声波传导的主要途径。
(2)骨传导:声波直接引起颅骨的振动,再引起位于颞骨骨质中的耳蜗内淋巴的振动,这个传导途径称为骨传导。骨传导的敏感性比气传导低得多,因此在正常听觉中的作用甚微。
2.基底膜的振动和行波理论振动
声波引起的基底膜振动以行波的方式由蜗底向蜗顶纵向推进,振动幅度逐渐加大,到达基底膜某一部位振动最大,以后迅速衰减。声波频率愈高,行波传播愈近,最大振幅出现的部位愈靠近前庭窗处。相反,声波频率愈低,行波传播的距离愈远,最大振幅出现的部位愈靠近蜗顶。因此,耳蜗底部受损影响高频听力,而耳蜗顶部受损时主要影响低频听力。
3.前庭器官的平衡感觉功能
前庭器官在正常姿势的维持中作用最为重要。前庭器官由内耳中的三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组成,是人体对自身的姿势和运动状态以及头部在空间的位置的感受器,在保持身体的平衡中起重要的作用。
考点八 神经系统的功能
(一)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1.躯体感觉
(1)浅感觉:包括触-压觉(触觉和压觉)、温度觉(热觉和冷觉)和痛觉。
(2)深感觉:即为本体感觉,主要包括位置觉和运动觉。
2.痛觉
(1)内脏痛的特点:①定位不准确;②发生缓慢,持续时间较长;③中空内脏器官(如胃、肠、胆囊和胆管等)壁上的感受器对扩张性刺激和牵拉性刺激十分敏感,而对切割、烧灼等通常易引起皮肤痛的刺激不敏感;④特别能引起不愉快的情绪活动。
(2)牵涉痛:指某些内脏疾病引起身体远隔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
(二)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
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主要在于调节心肌、平滑肌和腺体(消化腺、汗腺、部分内分泌腺)的活动,其调节功能是通过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及其相应的受体实现的。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生理功能
2.中枢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是初级的,可完成血管张力反射,发汗反射,排便、排尿等反射,但调节力较差。
(2)低位脑干
延髓——呼吸、心血管基本中枢。
脑桥——呼吸调整中枢、角膜反射中枢。
中脑——瞳孔对光反射中枢。
(3)下丘脑
①体温调节:调节体温的中枢在下丘脑。
②摄食行为调节:
下丘脑外侧区——存在摄食中枢,受刺激多食;破坏,拒食。
下丘脑腹内侧区——存在饱食中枢,受刺激拒食;破坏,多食。
③水平衡调节:下丘脑内存在着渗透压感受器,能按血液的渗透压变化来调节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④腺垂体和神经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促进或抑制某种腺垂体激素的分泌。
⑤生物节律控制。
(4)大脑皮层:边缘系统是自主神经的高级中枢,可调节内脏和血管活动。此外,还与情绪、摄食、性行为、学习记忆等有关。
考点九 内分泌与生殖
(一)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激素是腺垂体中含量较多的一种激素。
(1)促进生长:幼年时缺乏生长激素患侏儒症,分泌过多患巨人症,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患肢端肥大症。
(2)调节代谢:GH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脂肪分解和升高血糖作用。
(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1.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影响长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患呆小症。
2.对代谢的影响
(1)提高基础代谢率,增加产热量。
(2)对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既有合成作用又有分解作用。
①蛋白质代谢:在生理情况下,T4和T3加速蛋白质的合成。但是,甲状腺激素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是双向的,T4和T3增多时又可加强蛋白质的分解代谢,使尿氮排出增多。
②糖代谢: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小肠黏膜对糖的吸收,增强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同时又增强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使血糖降低。
③脂肪代谢:甲状腺激素可促进脂肪酸氧化,加速胆固醇降解,甲状腺激素也可促进胆固醇的合成,但分解的速度超过合成,因此,甲状腺功能亢进时,患者血中胆固醇的含量常低于正常。
3.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甲状腺激素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多愁善感、喜怒无常、失眠多梦、注意力不易集中及肌肉颤动等。
4.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甲状腺激素可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
(三)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1)调节物质代谢:
①糖代谢:糖皮质激素可促进糖原异生,抑制糖的氧化作用,使血糖升高。
②蛋白质代谢:糖皮质激素可促进肝外组织特别是肌肉的蛋白分解,并加快氨基酸进入肝的速度,生成肝糖原。
③脂肪代谢:糖皮质激素可促进脂肪分解和重分布,长期大量服用激素可致向心性肥胖。
(2)对水盐代谢的影响:糖皮质激素有利于水的排出和较弱的保钠排钾作用。
(3)对血液系统的影响:糖皮质激素可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使血液中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增加;糖皮质激素还能抑制胸腺和淋巴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使淋巴细胞减少。
(4)对循环系统的影响:糖皮质激素并不能直接引起血管收缩。有少量糖皮质激素存在时,儿茶酚胺的缩血管作用才能表现出来。糖皮质激素的这种作用称为允许作用。
(5)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在应激反应中,糖皮质激素大量分泌,使机体应激能力增强。
(四)胰岛素的生物学作用
胰岛素是促进合成代谢、维持血糖浓度稳态的主要激素。
(1)对糖代谢:胰岛素通过增加糖的去路与减少糖的来源,使血糖降低。当胰岛素缺乏时,血糖浓度升高。
(2)对脂肪代谢:胰岛素可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
(3)对蛋白质代谢:胰岛素可促进蛋白质合成,并抑制蛋白质分解。
(4)对电解质代谢:胰岛素可促进K+、Mg2+及PO2-4进入细胞,使血钾降低。
(五)睾丸的生精作用和内分泌功能
(1)睾丸的生精作用:曲细精管是生成精子的部位。
(2)睾丸的内分泌功能:睾丸的间质细胞合成和分泌雄激素,主要为睾酮。
睾酮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影响胚胎发育;②维持生精作用;③刺激生殖器官的生长和维持性欲;④促进蛋白质合成。
(六)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生理功能
卵巢也有双重功能,一是产生卵子,具有生卵作用;二是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还分泌少量雄激素。
1.雌激素:是由卵泡和黄体分泌的,胎盘也能分泌雌激素。体内雌激素包括雌二醇、雌酮和雌三醇。雌二醇活性最强。雌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1)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雌激素可协同FSH促进卵泡发育,诱导排卵前夕LH峰的出现而引发排卵,是卵泡发育、成熟、排卵不可缺少的调节因素。
(2)促进乳腺等发育:雌激素可促使脂肪沉积于乳房、臀部等部位,毛发呈女性分布,音调较高,出现并维持女性第二性征。
(3)广泛影响代谢过程:雌激素可影响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骨骼代谢及水盐代谢。加速蛋白质合成,促进生长发育,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而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增强成骨细胞的活动和钙、磷沉积。
2.孕激素:卵巢的黄体产生孕激素,称为黄体酮。
黄体酮的生理作用:
(1)黄体酮可使处于增生期的子宫内膜进一步增厚,并进入分泌期,从而为受精卵的生存和着床提供适宜的环境。
(2)黄体酮可促进乳腺腺泡的发育和成熟,并与缩宫素等激素一起,为分娩后泌乳作准备。
(3)黄体酮可使基础体温在排卵后升高0.5℃左右。
第5节 中医学
考点一 中医基础理论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
中医基础理论是旨在研究阐发中医学的基本观念、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的一门学科,它在整个中医学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医学各分支学科的理论基础。
(二)中国历代医家的贡献
在中医学理论发展的过程中,上自晋、唐、宋、金、元,下迄明清的许多医家,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的基础上,在各自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研究中,均从不同角度发展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1.魏晋隋唐时期
晋代王叔和著《脉经》,丰富了脉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是一部针灸学专著。隋朝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一部病因、病理和证候学专书。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以及王焘的《外台秘要》等,集唐以前医学之大成,从理论到临床均有新的发展。
2.宋金元时期
金元四大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刘完素以火热立论,力倡“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用药多用寒凉,火热在表,治以辛凉甘寒,所以被称为“寒凉派”。刘氏之火热理论,促进了温病学说的发展,对温病学说的形成有深刻的影响。张从正传河间之学,认为病由邪生,攻邪已病,主张“邪去则正安”,用汗、吐、下三法以攻邪,所以被称为“攻下派”。东垣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内伤学说,治疗重在升补脾阳,被称为“补土派”。朱丹溪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因此被称为“养阴派”。
3.明清时期
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这一时期温补学派颇为盛行,其中薛立斋、孙一奎、赵献可、张景岳、李中梓等大抵俱重视脾肾,善于温补。吴又可创立了传染病病因学的“戾气学说”的新概念,提出了治疗传染病的较完整的学术见解,著成《温疫论》,为温病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叶天士《温热论》,首创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薛生白《湿热病篇》,指出“湿热之病,不独与伤寒不同,且与温病大异”;王孟英《温热经纬》“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
考点二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中医学把人体内脏和体表各部组织、器官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认为四时气候、地土方宜、周围环境等因素对人体生理病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既强调人体内部的统一性,又重视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这就是中医学整体观念的主要内容。
(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为辨证和论治的合称,既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又是诊断和防治疾病的基本方法,是中医学术特点的集中表现,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
考点三 中医学基础知识
(一)中医基础知识
1.阴阳学说
(1)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对相关事物或现象相对属性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阴阳学说的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2.五行学说
(1)五行的概念: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2)五行的生克乘侮:五行学说是以五行之间的相生和相克联系来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平衡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相乘和相侮,来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的协调平衡被破坏后的相互影响。五行相生的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的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①相生: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滋生的作用。
②相克: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
③相乘: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
④相侮: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又称“反侮”。
(3)中医五色:青、赤、黄、白、黑。
(4)中医五味:酸、苦、甘、辛、咸。
3.藏象学说
(1)五脏及其主要生理功能
①五脏:心、肝、脾、肺、肾。
②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血脉;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与小肠相表里。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主疏泄;主藏血;主筋。肝开窍于目,其华在爪。肝与胆相表里。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运化;主统血;主肌肉和四肢。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与胃相表里。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肺主皮毛,开窍于鼻。肺与大肠相表里。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藏精;主人体的发育与生殖;主水液;主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下系二阴。肾开窍于耳,其华在发。肾与膀胱相表里。
(2)六腑及其主要生理功能
①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②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
胆的生理功能:贮藏和排泄胆汁,促进饮食消化;主决断,与人的精神情志活动有关。胃的生理功能:主受纳,腐熟水谷。
小肠的生理功能:泌别清浊,接受胃中传来的水谷,进一步消化吸收,清者经脾传至全身,浊者移向二阴排出体外。
大肠的生理功能:接受小肠下传的糟粕,吸收其中多余的水分,使之成大便排出体外。膀胱的生理功能:贮尿和排尿。
三焦的生理功能:有总司人体的气化作用,为水液代谢的通路。
(3)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
五脏与六腑之间是阴阳表理关系。
4.精、气、血、津液
(1)精
狭义之“精”,是指通常所说的生殖之精。广义之“精”,泛指一切精微物质,包括气、血、津液和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物质,故称作“精气”。
(2)气
①概念: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②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③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营养作用。
(3)血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之一,具有很强的营养和滋润作用。
(4)津液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肠液和涕、泪等。清而稀薄称为津;浊而稠厚称为液。
5.病因
(1)概念:病因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
(2)分类:主要有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劳倦伤、外伤和虫兽伤等。
(3)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外邪的总称。
“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六淫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居住环境有关;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侵袭人体而致病,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六淫发病过程中不仅可以互相影响,而且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六淫为病,其受邪多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故又有“外感六淫”之称。
(4)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在中医文献中记载有“瘟疫”“疫毒”“异气”“毒气”等名称。
疠气具有发病急骤,病情较重,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等特点。
(5)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变化,是机体的精神状态。
(6)痰饮:痰和饮是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产物,一般较稠浊者称为痰,较清稀者称为液。
(二)中医的四诊
(1)望诊:全身望诊(望神、色、形体、姿态);局部望诊(望头面、五官、躯体、四肢、二阴、皮肤);舌诊(望舌体、舌苔);望排泄物(望痰涎、呕吐物、大便、小便等);望小儿指纹。
(2)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种内容。闻声音,主要是用耳听取患者的语言、呼吸、咳嗽、呕吐、腹鸣等声音。嗅气味,主要是用鼻嗅呼吸、口腔、分泌物和排泄物的气味。
(3)问诊:主要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等。
(4)切诊:医者用手触摸患者身体的某些部位,以了解疾病。切诊包括切脉和切其他部位,以切脉为主。
切脉(或脉诊)是医者用手按寸口(指桡动脉的腕后搏动部位)而得动脉应指的形象,是用来辨别病证的部位、性质以及正邪盛衰的一种诊断方法。切脉分为三部:寸、关、尺。
(三)中医辨证方法
八纲辨证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是中医辨证的基本方法。
(1)表证。
(2)里证:基本特点为:无新起恶寒发热,以脏腑症状为主要表现。
辨别表证与里证,主要是审察寒热症状、内脏证候是否突出、舌象、脉象等变化。
(3)寒证与热证的鉴别:热证面色赤,寒证面色白;热证恶热喜冷,寒证恶寒喜热;热证口渴喜冷饮,寒证口淡不渴;热证手足烦热,寒证手足厥冷;热证小便短赤、大便燥结,寒证小便清长,大便溏薄;热证舌红苔黄,寒证舌淡苔白;热证脉滑数,寒证脉沉迟。
(4)虚证:指人体阴阳、气血、津液、精髓等正气亏虚,而邪气不著,表现为不足、松弛、衰退特征的各种证候。
(5)实证:指人体感受外邪,或疾病过程中阴阳气血失调,体内病理产物蓄积,以邪气盛、正气不虚为基本病理,表现为有余、亢盛、停聚特征的各种证候。
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虚证病程长,实证病程短;虚证者体质多虚弱,实证者体质多壮实;虚证者精神萎靡,实证者精神兴奋;虚证者声低息微,实证者声高气粗;虚证者疼痛喜按,实证者疼痛拒按;虚证者胸腹按之不痛、涨满时减,实证者胸腹按之疼痛、涨满不减;虚证者五心烦热、午后微热,实证者蒸蒸壮热;虚证者畏寒、得衣近火则减,实证者恶寒、添衣加被不减;虚证舌质嫩、苔少或无苔,实证舌质老、苔厚腻;虚证脉象无力,实证脉象有力。
(四)中医治病八法
(1)汗法:也称解表法,就是通过发汗来驱邪外出的一种治法。只要病邪在表,即可用汗法。
(2)吐法:又叫催吐法,就是利用药物涌吐的性能,引导病邪、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适用于病邪停积在胃、胸膈、咽喉,并且有上涌之势者。
(3)下法:又叫泻下法,就是通过通泻大便和积水的方法,攻逐停留于肠胃的病邪,适用于邪气内结肠道的里实证。
(4)和法:又称和解法,就是用一些具有和解疏泄、调整脏腑气血功能的药物,以协调人体功能的一种治法。适用于病邪处于半表半里,或者脏腑功能失调的病证。
(5)温法:即祛寒法,运用温热性质的方药,祛除寒邪,补益阳气,治疗里寒证的一种治法。适用于里寒证。
(6)清法:又叫清热法,运用性质寒凉的方药,通过清热、泻火、凉血等作用,清除热邪的一种治法。适用于里热证。
(7)消法:又叫消散法或消导法,是用具有消食导滞、软坚散结、行气、化痰、化积等功效的药物,使留滞体内的实邪得以消导或消散的一种治法。
(8)补法:又叫补益法,运用具有补益作用的方药,以消除虚弱证候的一种治法。适用于虚证。
(五)中药
1.中药的性能
(1)四气:即中药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
(2)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
(3)归经:药物对机体某些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即每种药物进入机体对某脏腑(或部位)的病变其作用是有特殊性的,这种特殊性就叫“归经”。
(4)升降浮沉:即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四种趋向。
2.服药方法
口服给药是临床使用中药的主要给药途径。
(六)方剂
方剂的组方原则:君、臣、佐、使。
(1)君药:针对主要病因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2)臣药:一是辅助君药以加强治疗病因或主证的药物。二是针对次要病因或次要症状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3)佐药:一是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主要病因或主证,或加强臣药治疗次要病因或次要症状,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二是佐制药,即消除或缓解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三是反佐药,即对于病势危重出现拒药而须从治者,组方时选用与君药性味或功用相反而又能相成的药物。
(4)使药:一是引经药,即引方中诸药到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
第6节 急救护理学
考点一 创伤患者的护理
急救原则:保存生命第一,恢复功能第二,顾全解剖完整性第三。
1.抢救生命。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如心搏骤停、窒息、活动性大出血、张力性或开放性气胸、休克、腹腔内脏脱出等。
2.迅速有效止血。使用止血带止血,要注意正确的敷扎部位、方法和持续时间,一般每隔1小时放松2—3分钟,避免引起肢体缺血性坏死。
3.维持循环功能。积极抗休克,主要是止痛、有效止血和扩容。
4.包扎伤口。颅脑、胸部、腹部伤应用无菌敷料或干净布料包扎,封闭开放性气胸的胸壁伤口,用敷料或器具保护腹腔脱出的内脏。
5.妥善固定骨折。用夹板或代用品,也可用躯体或健肢来固定骨折肢体。
6.安全转运患者。疑有脊柱骨折,应三人以平托法或滚动法将患者平卧于硬板床上,防止脊髓损伤;胸部损伤者,取伤侧向下的低斜坡位;运转途中患者头朝后(与运行方向相反)。保证有效输液,给予止痛、镇静,预防休克。
考点二 四肢骨折患者的护理
1.促进神经循环功能的恢复
(1)预防和纠正休克:根据医嘱输液、输血,及时处理出血。
(2)保暖:注意室温和躯体保暖。
(3)选取合适的体位,促进静脉回流:患肢肿胀时抬高患肢。疑有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时,则避免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以免局部血供受影响。
2.牵引的护理
对抗牵引:一般床脚抬高15—30cm以对抗牵引力量。
3.并发症护理
(1)牵引针孔感染:在针孔处滴75%乙醇,每日2次,无菌敷料覆盖,保持牵引针孔周围皮肤清洁。
(2)定时测量:每日测量肢体长度,两侧对比,防止牵引力量不足或过度牵引。
(3)下垂:牵引时足部保持功能位,卧位时足部不要压重物。
(4)坠积性肺炎: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协助翻身、拍背,给予雾化吸入等。
(5)泌尿系感染和结石:鼓励患者多饮水,增加尿量,预防泌尿系感染和结石。
4.石膏的护理
禁止搬动和压迫,严禁用手指托扶和压迫。在换药之前,用纱布将换药窗口围好,防止换药或冲洗伤口时污染石膏。石膏如轻微污染,可用湿布擦拭,但不要浸湿石膏。观察血液循环和神经:包好石膏后,患肢抬高,以利于静脉回流,注意观察肢体远端颜色、温度、感觉和运动。如有疼痛、苍白、冰冷、发绀、麻木时,要警惕石膏过紧,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防止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
5.石膏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1)压疮:包扎石膏前,加好衬垫,尤其骨突起处加较厚绵垫。包扎石膏时严禁指尖按压,要用手掌托扶。协助患者翻身,更换体位。嘱患者和家属不可向石膏内塞垫,必要时更换石膏。
(2)失用性骨质疏松和关节僵硬:长期卧床,石膏制动,引起骨质脱钙,疏松。关节固定不动发生关节僵硬。预防办法是加强功能锻炼。
(3)骨筋膜室综合征:两种原因可引起骨筋膜室综合征。一是骨筋膜内肿胀、出血,压力增高,此种常见于前臂或小腿骨折。另一种肢体包扎过紧,尤其石膏包扎。预防方法是石膏包扎不要过紧,密切观察,及时发现,迅速减压。
(4)石膏综合征:大型石膏或包扎过紧,导致患者呼吸费力,进食困难,胸部发憋,腹部膨胀。预防方法是包扎石膏时适当留有余地,食量不要过多,上腹开窗等。
6.指导功能锻炼
早期功能锻炼可增加肢体活动性和预防并发症,有助于损伤部位功能的恢复。伤后1—2周之内,除医嘱要求制动的患者外,术后6小时开始进行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伤后2—3周,指导患者活动骨折部位上、下的关节。伤后6—8周指导患者进行受累关节的活动。
考点三 中暑患者的护理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降温过程中每10—15分钟测体温一次,热衰竭者每15—30分钟测血压一次。
2.高热者可物理降温,大血管处可放置冰袋,冰水或乙醇全身擦浴,同时按摩四肢、躯干皮肤,使之发红、充血以促进散热。
3.保持病室温度以20—25℃为宜,要有良好通风,病床下可以放置冰块。
考点四 淹溺患者的护理
救护原则是迅速将溺水者救离出水,立即恢复有效通气,施行心肺脑复苏,根据病情对症处理。
1.现场救护
(1)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腔中污水、污物、分泌物及其他异物,确保呼吸道通畅。
(2)倒水处理:尽快采取头低俯卧位,拍打背部行体位引流。但不宜时间太长以免延误心肺复苏。
(3)心肺复苏。
2.医院内救护
(1)纠正血容量:淡水溺水者静脉滴注3%氯化钠溶液500ml,或输入全血,减轻肺水肿;海水淹溺者给予5%葡萄糖溶液或低分子右旋糖酐纠正血液浓缩。
(2)防治脑水肿: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和脱水剂连续2—3天,冰袋头部降温。
考点五 接触有毒害物质所致伤害的处理
有意无意地服用和接触有毒物质所致损伤,如强酸、强碱的烧伤,食物中毒,药物中毒等,都足以伤害身体,危及生命。一旦发生,要迅速进行恰当的处理:脱离伤害现场,清除毒物,尽量减轻伤害程度,挽救生命。因中毒的途径不同,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1.气体性毒物
立即脱离中毒现场,呼吸新鲜空气,使毒气不再继续被吸入体内。
2.皮肤、黏膜沾染毒物
原则上可用大量清水冲洗,洗掉稀释毒物。但不能用热水冲洗,以免增加毒物的吸收。
(1)强酸、强碱接触皮肤,用弱碱或弱酸中和,生石灰沾到皮肤或粘染时不能用水洗,以免起化学反应加重烧伤。先用干布擦去颗粒或用有一定压力的清水冲掉残留颗粒。
(2)不溶于水的毒物,如酚,可用植物油或10%酒精冲洗。
3.服食有害毒物
原则上均应先予催吐、洗胃,然后导泻或灌肠,阻止或减轻毒物的吸收。
(1)催吐:可用筷子、羽毛、匙柄、甚至用手指刺激咽喉部,引起呕吐。适量肥皂水口服也可引起呕吐。催吐时防止呕吐物误入气管。服食腐蚀性毒物及抽搐尚未控制者不宜催吐。
(2)洗胃:催吐后,不论其效果如何或不宜催吐者,都应及时充分的洗胃,以便稀释毒物,消除毒物,保护机体,减轻损害。在家中或现场可采用刺激呕吐洗胃法,即先让病患喝下适量的洗胃剂(约500毫升左右),然后刺激咽喉使其呕吐,吐后再饮再使之呕吐,反复几次至呕吐物清澈为止。
(3)导泻或灌肠:口服硫酸镁20-30克或中药大黄6克导泻,或用1%盐水、1%肥皂水灌肠,可延缓或减少毒物的吸收。
考点六 外伤救助
1.止血
出血包括内出血和外出血。常用的止血技术有:压迫包扎法、直接按压止血法、填塞法、加垫屈肢止血法、钳夹法、止血带止血法。
其中压迫包扎法是指用纱布、敷料、洁净的毛巾、手绢等覆盖伤口加压包扎以达到止血的办法,包括直接压迫和间接压迫两种。直接压迫是指通过敷料,用手的外力直接压迫出血处进行止血。间接压迫是指在伤口的外侧首先覆盖一层医用的敷料,或者是特殊用品,然后再压迫在这些敷料上。
2.包扎
(1)包扎的目的:保护伤口、减轻污染、固定敷料帮助止血、保护脏器。
(2)包扎的材料:绑带、三角巾、四头带、相对干净的毛巾、围巾等。
(3)包扎的原则:①保护自我;②动作轻巧、部位准确,松紧适宜;③不要对嵌有异物或骨折断端、外露的伤口直接包扎,必须先固定;④绷带缠绕手指等部位必须暴露出末端以供观察。
3.换药
(1)换药的基本原则:无菌原则。
(2)换药的目的:保证和促进创口的正常愈合。
(3)换药的准备:保持环境整洁;注意无菌原则;准备器械、药品。
(4)换药的步骤:①接触沾染的敷料。内层敷料用镊子从一侧轻轻去除,敷料粘贴于创面,可用盐水湿润后揭下。②消毒。对于清洁的伤口由内而外,对于污染的伤口由外向内。③清理伤口。清除坏死组织充分引流。④覆盖无菌敷料进行包扎固定。内层根据肉芽情况选用创面引流敷料,外层无菌敷料覆盖并妥善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