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抱有重新被人接纳的希望
寂寞降临时,我们会尽快寻找他人或具有人形的事物,以摆脱孤独的状态。这是我们感到寂寞时采取的最常见的应对措施。
然而,渴望关注他人和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想法是一方面;进一步主动出击,活跃地参与各种聚会等实际行动,是另外一方面的问题。
感受到寂寞时,有些人会为了消除寂寞积极走近他人;还有一些人会陷入悲伤和愤怒,惧怕与人相处。那么,为什么不同的人面对寂寞时,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法呢?难道越是性格懦弱的人,就越容易表现出负面反应?
伊莱·芬克尔和罗伊·鲍迈斯特通过研究表明,引起这些差异的最核心要素便是“对被他人重新接纳的可能性的感知”。“曾经孤立过我的人会不会重新接纳我?”针对这一问题出现的不同回答,会引发随后行为上的差异。
假设我们在学校或单位因一些小误会遭受别人的排挤,虽然那的确是不值一提的误会,但是别人却因此把我们当成了坏人,根本不愿意提供挽回的机会。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可能会感到巨大的挫折感,甚至还会因此失去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的能力——统治感,从而陷入“我今后什么都做不成了,我就是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人”的颓废状态。
一旦这种状态持续,大部分人都会放弃为改善关系而付出的努力,开始憎恨让自己陷入这种状态的人。既然已经没有了改善关系的余地,那就只好做敌人了。未能被接纳的人就这样误入了歧途。
因此,为了避免出现这种负面情况,周边的人必须做出“重新提供机会的宽容举动”,至少要保留矛盾解除之后能够重新做朋友的余地。如果连这种余地都消失的话,背离集体的人就会被越来越疏远,进一步被孤立。
这种原理普遍体现在纠正错误行为的过程中。背上“坏孩子”或“成绩差的孩子”之名的孩子越挨骂,就越容易脱离正轨。因为这些孩子会认为,无论自己做出何种尝试,别人都不可能接纳自己。换句话说,他们会觉得“已经没有回头路了”,从而变得自暴自弃。像这种因得不到挽回的机会而出现的负面现象叫作“烙印效应”。一旦出现这种状况,无论多么正直的人,都会误入歧途。
从这类事实中我们能知道,对于那些在集体中背负“社会不适应者”烙印的人来说,我们应当做的并不是谴责或鼓励,而是让对方知道挽回的希望依然存在。当然,努力是他们个人应当做的事情,但如果我们不提供希望的话,就会剥夺对方努力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