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概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或“3S”征,它是由窦房结起搏功能或窦房结传导功能减退所产生的一种缓慢型心律失常,究其病因可能与冠心病、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充血性心肌病和全身胶原性疾病有关。临床上以心动过缓为主要特征,个别病例也可出现心动过速-过缓综合征。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眩晕、心悸、胸闷、肢冷甚或晕厥等。本病在中医学中属于“心悸”“结代”“眩晕”范畴,均因气虚血亏、寒凝血瘀所致。临床中对阳虚寒凝型,治宜温阳散寒;对气虚血瘀、气阴两虚型,治宜益气敛阴。
处方1 温益复脉汤
【方药与用法】 人参15g,黄芪20g,丹参18g,细辛6~15g,麦冬、五味子各12g,制附片(先煎)10g,炙麻黄6g,桂枝、甘草各10g。上药加水煎2次混汁,分早、晚2次口服,每日1剂。
患者若发生心绞痛,可加延胡索、生蒲黄、檀香,以活血行气为宜;若伴有胸憋时,可加用瓜蒌、石菖蒲、郁金、薤白,以宣痹通阳或理气解郁为宜;体虚气喘者,还可加重人参的用量,以补元固脱为重。
【功能与主治】 温阳益气,和络复脉;主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证属心肾阳虚、心阳不运患者,症见心悸怔忡、胸痞气短、脉迟缓或结代。
【简释】 方中人参、黄芪、附子益气温阳为君;细辛、麻黄、桂枝通阳散寒为臣;此外,丹参能活血通脉、兼以养心,甘草尚能益气,兼和诸药,麦冬、五味子可以滋阴敛气、辅阳气之生、制阳药之燥。
处方2 增脉煎
【方药与用法】 党参、制附子(先煎2h)、炙黄芪各75g,丹参50g,麦冬40g,麻黄25g,淫羊藿、炙甘草各30g;先将细辛和麻黄蒸馏并取汁50ml,再把余药水煎浓缩至450ml。二液混匀,每次取40~50ml口服,每日4次。
【功能与主治】 温阳益气,养阴补肾;主治病窦。
处方3 麻附细甘汤
【方药与用法】 麻黄3~4.5g,制附子(先煎2h)6~9g,细辛3g,甘草4.5~6g;每剂水煎2次,分2次口服,每日1剂。
【功能与主治】 温经助阳;主治病窦。
【简释】 此方源自麻黄附子细辛汤和麻黄附子甘草汤,原方均是治疗伤寒太少两感证,因其能够温经助阳,故可治病窦综合征。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麻黄具有拟肾上腺素作用,所以,适当选用本品,可以增加患者心率和升高动脉血压。附子能助心阳以通脉,改善窦房结自律性和房室传导功能,从而使得心率增加和异位性心律失常转复。
处方4 加味生脉散
【方药与用法】 人参(或党参)20g,附子(先煎2h)、五味子、桃仁、炙甘草各10g,丹参、麦冬各15g。上药加水煎2次,早晚分2次温服;每日1剂,连服15剂为1疗程,以治疗4~6个疗程为宜。
阳虚较重者,可加肉桂、淫羊藿;气虚者,宜加炙黄芪、白术;血虚者,可加用熟地黄、龙眼肉、阿胶;伴血瘀者,须加用赤芍、红花、当归尾;伴胸闷者,可加全瓜蒌、薤白、蒲黄、乳香、石菖蒲等。
【功能与主治】 益气敛阴,温阳活血;主治气阴两虚型病窦。
处方5 复脉膏
【方药与用法】 人参、阿胶、炙甘草、桂枝、生姜、麦冬、火麻仁、大枣、地黄,疗程剂量按1:1:2:2:2:3:3:3:6比例进行配方,随后加入适量白糖,制成口服用中药膏。治疗时成人每次取15g口服,每日2次;连服15天为1个疗程。
【功能与主治】 益气养阴,复脉;主治病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