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的中西医结合诊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湿疹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第一节 中医病因与病机

一、中医病因

(一)禀赋不耐

“禀赋不耐”是发生湿疹的基本病因。《灵枢·营卫生会》曰:“营行脉中,卫行脉外。”《灵枢·本脏篇》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卫气充足,营卫调和则皮肤润泽,腠理致密,外邪不易入侵。《素问·生气通天论》云:“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若机体禀赋不耐,脏腑气血功能失调,营卫失和,腠理不密,卫外不固,复感六淫邪气或毒邪,内外合邪,两相搏结,浸淫肌肤发为本病。

(二)饮食不节

饮食不节是中医内伤病因之一。饮食不节,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水湿内生,外溢肌肤;又过食辛辣炙煿厚味、鱼腥动风之品,化热动风,风热毒邪怫郁于皮毛腠理之间而发病。

(三)外感邪毒(风、湿、热邪;药毒、漆毒、虫毒)

1.风邪

风邪侵袭人体,邪毒结聚、阻于肌肤,使外不得表解,内不得疏散,导致人体营卫不和,腠理不固,气血运行失常,肌肤失于濡养而发病。《医宗金鉴·痈疽辨痒歌》中说:“痒属风。”风为百病之长,痒必兼风,痒证必从风论治。风善行数变,发无定处,易挟邪致病,风有外风、内风之别。由于湿热内蕴,外受风邪侵袭,此为外风;肝藏血,主风,营血不足则肝失所养,血不养肝,则风从内生,风胜则燥,而血燥生风,又有心火内炽,血热生风,均属内风。风为阳邪,轻扬开泄,常伤及肌表,其善行而数变,多具有瘙痒难耐、发无定处的临床特点。

2.湿邪

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水中作业等所致。湿邪犯表,阻于肌肤腠理,可导致阳气郁闭、搏于气血而发病。若其内传入里,困阻中焦,则易致脾失健运,营卫不和,腠理不固而为病。湿性重浊黏滞,易阻遏气机,侵袭肌表多具有皮疹肥厚、渗出、浸渍等皮损表现,常伴胸闷痞满,大便黏腻不爽。且病情迁延反复,缠绵难愈。外湿属实证,常引起急性痒疾,内湿多属本虚标实,常引起慢性痒疾,但两者常兼夹致病,故辨证时不能孤立看待。3.热邪

热邪易夹风邪为病,或热袭肌表,蕴蒸肌肤,不得外泄而发病。《外科大成·不分部位小疵》云:“诸疮痛痒,皆属于火。风盛则痒,盖为风者,火之标也。凡风热客于皮肤,作痒起栗者,治宜疏风”,认为火热之邪与风邪均为疮疡病的重要致病因素。热为阳邪,可入于血分,聚于局部,腐蚀血肉,发为痈肿疮疡,临床表现为斑疹色红、伴灼热感等。热邪易伤津耗气,劫灼津液,故慢性湿疹患者多具有皮肤干燥、脱屑、口干舌燥、大便秘结等症状。

4.感受特殊邪毒

素体禀赋不耐,感受药毒、漆毒、虫毒等毒邪,邪毒内侵,郁而化热,邪热与气血相搏而发病。根据其接触物的不同而有不同名称,如因漆刺激引起者名“漆疮”,因贴膏药引起的名“膏药风”,因药物引起者名“中药毒”,接触马桶引起者称“马桶癣”等,皆属本病范畴。

(四)气血两虚

久病体虚,或者平素体弱,致气血耗伤,卫外不固,风邪侵袭,郁于皮肤腠理而发病;气血不足,化燥生风,肌肤失养而发病。气血津液的亏虚,筋肉、皮肤失去濡养,出现肌肤干燥,甚则肌肤甲错而瘙痒。因其病机责之于“不荣则痒”“津亏致痒”,故多表现为“虚痒”,以自觉身痒如虫行皮中为特点。

(五)冲任失调

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而致肝肾亏虚,冲任失调,或热盛风动,或营血不足,肤失所养,或经期外受风邪侵袭而发病。

二、中医病机

先秦《素问·玉机真藏论》云:“夏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淫”;《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主夏脉,心为火脏,揭示本病虽病在表,而与五脏病机相连,特别是与心的功能关系密切。汉代《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云:“浸淫疮,从口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浸淫疮,黄连粉主治”,论述了浸淫疮的预后和治疗。预后从内外深浅之理,治疗以泻心火,解热毒为法,可推断出浸淫疮病因病机由心火热毒所致。

隋代《诸病源候论·浸淫疮候》云:“浸淫疮,是心家有风热,发于肌肤。出生甚小,先痒后痛而成疮,汁出浸溃肌肉,浸淫渐阔乃遍体……以其渐渐增长,因名浸淫也,浸淫疮者,湿热相搏,故头面身体皆生疮,其疮初如疱,须臾生汁,热盛者则变为脓,随瘥随发”。该书提出更加详细的“心家有风热”、“湿热相搏”等内在因素的论述。《疮病诸侯》云:“夫内热外虚,为风湿所乘,则生疮”以说明风湿外邪对湿疮发生的影响。故《诸病源候论》中关于湿疮病机的记述比前代丰富一些,且更具体化。

宋代《圣济总录》云:“风热蕴于心经,则神志躁郁,气血鼓作,发于肌肤而为浸淫疮也”。即心家风热,则神志烦躁,搏于气血导致皮肤生浸淫疮。金代《兰室秘藏·卷下》云:“湿阴疮,由肾经虚弱,风湿相搏,邪气乘之,瘙痒成疮,浸淫汗出,状如癣疥是也”,元代《外科精义·论阴疮》云:“阴疮者,由肾经虚弱,风湿相搏,邪之乘之,瘙痒成疮,浸淫汗出,状如疥癣”。这两条说明金元时代已认识湿疮与肾虚的关系。

到了明清时代,随着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对湿疮的认识亦更加深化,明代《外科正宗·血风疮》云:“血风疮,乃风热、湿热、血热三者交感而生。发则瘙痒无度,破流脂水,日渐沿开”。认为湿疮由风热,湿热,血热而成。《外科启玄》云:“此疮乃肝经湿热所致,外胞囊上起窠子作痒,甚则滴水,湿其中衣,久治不痊者,宜服黄芩,滑石,牵牛,大黄,甘草,木通等剂”。《外科正宗》云:“肾囊风乃肝经风湿而成。其患作痒,喜浴热汤;甚则疙瘩顽麻,破流脂水,宜蛇床子汤熏洗二次即愈”。说明阴部湿疮的病机包括肝经湿热及肝经风湿两方面。清代《外科证治全书·血风疮》云:“燥热内淫,风邪外袭,风湿相搏,发为疙瘩,或如粟米,瘙痒无度,破浸脂水,浸淫成片,小便不调,心烦口渴”。《疡科心得集》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心主血,脾主肉,血热而肉湿,湿热相合,浸淫不休,渍败肌肤,而诸疮生矣”说明湿疮由心热,脾湿所致。《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云:“浸淫疮,初生如疥,瘙痒无时,蔓延不止,抓津黄水,浸淫成片,有心火脾湿受风而成”,“此证生于耳后缝间,延及耳折上下,如刀裂之状,色红,时津黄水,由胆,脾湿热所致。”说明浸淫疮由心火,脾湿,外受风邪所致。综上所述,古代医家认为湿疮是内有心火、脾湿,再外感风、湿、热邪,湿热相搏,浸淫肌肤而发病。

现代中医学对于湿疹的认识主要是在对古代医家的经验总结、医学理论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来的。认为湿疹的中医病机包括:总因禀赋不耐,风、湿、热阻于肌肤所致;或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鱼腥动风之品;或嗜酒,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湿热内生又外感风湿热邪,内外之邪,两相搏结,浸淫肌肤发为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