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流萤纪·此心不负锦香囊(3)
也只有这时候,才明白辗转反侧是一种怎样的煎熬了。歌手黄安在《明明知道相思苦》中唱道:“明明知道相思苦,偏偏为你牵肠挂肚,经过几许细思量,宁愿承受这痛苦……”元曲《蟾宫曲》也有这样的句子:“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馀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这大抵亦是欧阳修当时的心境吧。
于是相思难捱,于是度日如年。孤灯孑影,秋雨寒更……整个夜晚孤零零、冷清清的,这个情不知所起的少年,还用问一往情深深几许吗?怕是已然此心不负,心心念念里全是她了。
所以百无聊赖时,灯花前静坐,秋雨里远望,甚至开始臆想了。臆想这件事真是美,本已愁容惨淡的男子,竟然有了一丝笑意,轻轻翘起的嘴角上,怕是挂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冀和憧憬。
脑海中的场景应是这样的吧:与佳人相伴,看花开庭前,听风递幽香,最好与心仪的女子一起,一人吹箫,一人起舞,古筝悠扬处,春蚕织缠绵……
三
少年欧阳修原来也有过这样的风月,记忆中的欧阳修,并不是这个样子。
这个样子不好吗?当然不是!这样的欧阳修,是有血有肉的,是苍茫人生里的,那一段浅绿与深红。
因为年少轻狂过,所以后来的日子,便也无风雨也无晴了。关于欧阳修,印象最深的,竟是他的字和号。关于他的介绍,是这么写的:“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庐陵人。”一下子记住了,同时亦对六一居士这个名字,起了好奇之心。
什么是六一?
在自传中,欧阳修为我解了惑。《六一居士传》里,有这样一段文字:“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一下子笑出声来,这般诙谐,非旷达者不能如此。
对醉翁这个名字,亦是兴趣十足。
其实更喜醉翁这个名字,一个“醉”字,让人慨叹良多。李白诗云:“今朝有酒今朝醉,千金散尽还复来。”又有诗云:“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还有诗云:“劝君莫拒杯,春风笑人来。桃李如旧识,倾花向我开。”李白是醉侠,骨子里透出来的,是飘逸之气,仿佛千里快哉风,一去而无迹。
欧阳修不一样,一个“醉”字一个“翁”字,简直勾勒了他的一生。他在宦海中沉沉浮浮,在人生中起起落落,得意过,失意过,悲喜过,茫然过……风风雨雨这么多年,确实已然也无风雨也无晴了,如今白了头,成了翁,甘心一醉,至死方休。
在网络上读到过一首诗,其中有一句,印象特别深刻:“风一吹,人就散了。”古人云“人生七十古来稀”,到了晚年的欧阳修,早已被坎坷磨尽了棱角,现在的他,玉润了,通透了,豁达了,也就真正明白了什么才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所以《醉翁亭记》里的欧阳修,一下子入了心,成了我心中一道绝美的风景。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每一次品读这篇文字,心中总有清风明月,伴我燕舞莺歌。
所以读到《锦香囊》时,心中悲欣交集起来。少年时的欧阳修,在浅绿与深红里,寻到了自己的花朵与芬芳。情痴的种子早已种在了他的骨子里,不知道结果如何,但却衷心地觉得,爱情的花朵,应该在几度相思后,结出了甜美的果实。
想起《锁麟囊》来,最喜听程砚秋先生的曲子了。
京剧《锁麟囊》里,有一段唱词是这样唱的:“怕流水年华春去渺,一样心情别样娇。不是我无故寻烦恼,如意珠儿手未操,啊,手未操……”一下子与宋词《锦香囊》不谋而合,且趁而今青春好,睡足荼蘼梦亦香。
听一段是不够的,最好从头至尾,将《锁麟囊》听个彻彻底底、明明白白,看薛湘灵如何何处悲声破寂寥,如何收了余恨免娇嗔。
睡袖无端几折香,有人丹脸可占霜,半窗月印梅犹瘦,一律瓶笙夜正长,情艳艳,酒狂狂,小屏谁与画鸳鸯,解衣恰恨敲金钏,惊起春风傍枕囊。雪小禅说:“唐诗宋词里的怅怅然全体会了,心里的绝望如灰,脸上憔悴得不像样子了,可是,眼里却是闪着金一样的光芒,锦心绣口,说什么全是这个人,三句话离不了他,大概是爱疯了才会这样。”
愿做那个锦心绣口人,于夕阳西下时,杨柳深深处,将如烟往事诗词一般攘入囊中,听那个唱曲之人,把古今风月事,吟作《玉楼春》上春。
我见青山多妩媚
一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多么熟悉的诗句,如今再回味时,竟多出了苍茫的意味。
关于初见,应是在中学的时候。那时候,尚未写文章,甚至连爱好也算不上。那时候只是单纯地学习,学习修辞手法,学习主题思想……甚至连背诵,也是因了课本的要求。
如今再见时,竟如故交般熟识。
是的,故交。
旧友一样。
想起雪小禅。她曾写过这样一段话:“两两相遇,梦里忽忆君,愕然就问:你在这里,到底等了我多久?”是的,这一句诗词,你在偌大的光阴之海里,究竟等了我多久?
如果,如果错过了,那么错过的,也许是一生。顿觉好庆幸。这样的庆幸,是欢喜的,是油然而生的。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一种欣喜,是流水遇高山时,那样的轻柔与绵长。
突然想饮酒。与李白一起。
为什么是李白?
如果不是李白,也就没有这句诗了。真想饮了酒,趁着酒意,溯回大唐盛世中的某一段时光。说是某一段,倒是有些随意了,应是那一段,是了,就是那一段——李白写下“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那一段。在大唐浩渺的烟波里,有一段时光,叫“望天门山”,有一种逸气,叫作谪仙人。
天子呼来不上船,何等的恣意呀。我这一介凡夫,愿卸下烦恼,抛掉诸事,随这绝世中的一朵青莲一起,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也许李白跟我一样,早已把对面的青山,当作了知己。所以李白才选择了,与青山对坐,在彼此的眼神的粼粼波光中,把酒凌风,横槊赋诗。一下子欣羡起来。这是青山之幸,亦是青莲之幸,在对的时间遇到正确的人,真是人生之幸啊。
所以面对这磅礴的大江时,李白的身影,甚至是衣袂、须发、呼吸……也跟着磅礴起来。说是磅礴,倒不如说是飘逸,这是一种气场,但绝非与生俱来的,是应了天时、地利、人和,缺了其中的任何一个,这个气场也就没有了。
在江上写字。
心头一下子跳出这段话,整个人也一下子欣喜开来,甚至有些喜欲狂了。多么飘逸的一句话呀,用在这句诗词里,用在李太白身上,恰恰好,正合适。
在水上书写,纵观古今风流人物,唯一可以做到的,也只有李白了。这个谪仙人,这个不羁的男子,真的是传奇啊。举一椽巨笔,挥毫在惊涛裂岸的大江上,彼时,云朵为砚,落日添灯……一切全在这个男子的洒脱之中。
而我,愿做那第三人。
第三个人。
我、李白、青山,三人对坐,笑而不语。
直至李白酒兴方兴、起身挥毫时,我与青山,便做这无言的观众。不说话,静静看,把所见所闻,装帧成记忆,封存于深不见底的脑海之中。一定得深不见底,唯有如此,才能保存最完善,才不容易散如烟。
因了这句诗,竟然引出了无穷的想象,我之幸,我之幸啊。在楚江之畔种下一枚脚印,在激流跌宕中轻咂一盏小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而我最得意的,是在诗词之中,同青莲居士一道,放浪形骸于天地,挥毫泼墨于流年。
二
“青山”这个词,真的好喜欢。
有一种清寂。
这样的清寂,是从一竖一横、一撇一捺中散发出来的。原来,不只是人,就连文字也有自己的气场。尤其中国字。如果有人问我什么文字最美,我的回答,一定是中国字。它的美,早已深入骨髓,早已根深蒂固,甚至早已开枝散叶,我的心头啊,早已蓊郁一片啦。
所以见到“青山”时,再火热的,再躁动的心情,一下子平静下来,一下子冰雪一般,从雪山上融化,突然成了古井水。波澜,因了风的拂过,愈加清凉轻快了。
有一位朋友,姓甘,名青山。
这名字,有一种说不出的妙。
大抵是因了“青山”的气场,所以教人见了,留不下深刻的痕迹,却又久久消散不了。恍如江水上的一叶孤舟,你见或不见,你愿或不愿,它就静静地横在那里,不惊你也不扰你。“甘”字,好微妙的一个字,这个微甜的文字,与“青山”组合在一起,简直是绝配。
仿佛三生缘定的情人,就应该搭配在一起。
所以“甘青山”这名字,从遇见至今,一直在回味。甘青山是一位女子,很精致的一位女子,音容很精致,生活亦精致。与她在一起时,你能感受到的,是一种不一样的人生,那种精而致的人生,是会上瘾的。而我也许无药可救了。
她懂得生活,料理也不错,而更精致的,是诗词。她在《怀旧》中写道:“独向溪山寻旧游,那时风物已随秋。不知烟水西村舍,燕子今年宿几楼?”我更喜欢的,是她另一首诗中的一句,她说:“暂借东风传我意,来年我亦未归人。”
一种清寂的意味,一下子散发开来。也只有真正经历了人生,懂得了生活,才会发出这样薄凉的慨叹。
这样的日子是透明的,青山的日子,宁静而清透。她想要的,也许正是这样的生活吧。
“青山”这个词是有魔力的,而魔力的根源,在于一个“青”字。青这个颜色,有一种无端的好。雪小禅曾说:“所有的颜色中,我最贪恋青,好像贪恋一棵正抽枝的青裳树,白居易的《琵琶行》,我单记得一句:江州司马青衫湿。这青衫,就多了惆怅和伤感,那样生动别致。”
一下子击中心灵。这样的说辞,教人说不出半个“不”字,青这种颜色,给人的感觉,不正是如此吗?浅浅的惆怅过后,清与寂啊,缓缓袭来,冲散心头的那一抹感伤。
面对青色时,我所感受到的,是慈悲。
密宗十五观音中,有一尊观音,名青颈观音。《青颈观自在菩萨心陀罗尼经》中,是这样描写的:“如来为彼说此青颈观自在菩萨心真言,天子闻此,获得大悲三摩地,作是愿言,所有一切众生,若有怖畏厄难,闻我名者,皆得离苦解脱,速证无上正等菩提。宁一称观自在菩萨名字号,不称百千诸恒沙如来名。”
传说观音下界降魔,解救苍生,为不使毒药传世害人而吞食,致使颈变为青色。
青一下子沾染了情怀,这样的情怀,是慈悲。
因了这样的情怀,每次见到“青”字时,每次遇到青色时,慈悲往往转化为清寂,教我于这苍茫人世里,因为懂得,所以平静。平静,是最好的良药,能够医治一切心病。平静也是最好的船只,载我在苦海中漂泊,在苦海中寻找彼岸。
三
在《如果坠落时也有星光》中遇见这样一段话:“春日繁花,少年风流,那一日的火光燃尽后,她开始成为最好的自己。”一下子惊了心,也一下子倾了心,好的文字就是这样,给人带来的冲击,也许只需要一刹那。
读到这段话,最先想起的,是他。
辛弃疾。
想起的,不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他,亦非“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他。
想起的,是想要“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却“可怜白发生”的他,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他。
这个教人心生怜惜的男子,真的是青山一座,于连绵苍莽的山脉之中,兀自嵯峨,独自嶙峋。
想起他的名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是的,连他自己也承认了,他就是一座青山。
青山有一种清寂的气场,辛弃疾也有。
辛弃疾的清寂,是从起伏不定中来的。
火光燃尽后,他成了最好的自己。也许不是最好,也许只是刚刚好,甚至连刚刚好都算不上,但在风云变幻的沙场上拼杀过后,在暗流汹涌的官场起起落落之后,退隐山居,便算是不错的归宿了。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唤我溪边住。”辛弃疾的青山,清寂中透露出一种悲壮。或者说辛弃疾的清寂,是从悲壮中脱胎而来的,因此辛弃疾的清寂,是对薄凉人间的一种看法,一种态度。
这样的清寂,迥异于李白的。
同样是清寂,却又有所不同。
想起林逋来。他也写青山,但青山的气场,与李白、辛弃疾的,又完全不同。他在《长相思》中写道:“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多么蕴藉的文字,教人忍不住,忍不住于眼角,流下一抹湿润。也许这首词的格局,并没有李、辛的大,青山的气场也比李、辛的弱很多,但最直抵人心的,便是这首词中涌动的柔软了。
也难怪彭孙遹会在《金粟词话》中如此评价了:“林处士妻梅子鹤可称千古高风。乃其《长相思》惜别词云云,何等风致。闲情一赋,讵必玉瑕珠颣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