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 【阳和启蛰】
微雨众卉新,
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
耕种从此起。
3月5日或6日为惊蛰节气,万物以荣,到了“阳和启蛰,品物皆春”的时节,越来越多的地方迎来“可耕之候”。二月惊蛰又春分,种树施肥耕地深。惊蛰,这个节气最初的名字叫作“启蛰”,因为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被改为惊蛰。
汉代之前和汉代之后,春季各节气的称谓和次序略有不同。所以《夏小正》中所说的“正月,启蛰”与后来的惊蛰并不相同。
汉代之前
立春 启蛰 雨水 春分 谷雨 清明
汉代之后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是春雷叫醒了百虫吗
古人笔下的月令物候,以冬眠动物的动与静来描述时节的转变:立春时,蛰虫始振。苏醒了,伸懒腰,但是不起床。
春分时,蛰虫咸动,启户始出。起床了,洗漱完毕,出门游玩。
秋分时,蛰虫坯户。天凉了,犯困了,关好门窗。
霜降时,蛰虫咸俯。天冷了,吃饱喝足了,进入梦乡。
对于惊蛰的解读,往往是说:隆隆雷声,惊醒了蛰伏冬眠的动物。谚语说:“春雷惊百虫。”感觉春雷就像闹钟一样。轰隆隆的雷声响起,于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是这样吗?
元代吴澄在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他将“震”解释为雷。由于他对节气及其各候的解读比较全面和详细,后来人们大多引用他的观点。
但《周易正义》认为,“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以震是东方之卦,斗柄指东为春,春时万物出生也。(万物)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洁齐也”。《易经》里确实有“震为雷”和“巽为风”的表述,但震和巽是卦,雷和风是象。一卦而多象。而且此中之象,并非特指天气现象。
按照古人以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对于四季的界定:
(春分时)斗柄指东,天下皆春。
(夏至时)斗柄指南,天下皆夏。
(秋分时)斗柄指西,天下皆秋。
(冬至时)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那么代表雷的东方之卦——“震”,是春分之征,与惊蛰无关。
自汉代开始,古人对于立春的物候描述就有“蛰虫始振”,振者,动也。蛰虫此时似乎已在半梦半醒之间,开始抖一抖、扭一扭了。“蛰虫始振,蛰藏也,振动也,密藏之虫因气至而皆苏动之矣。”这个时节,蛰虫已经蠢蠢欲动,只是“动而未出”。而之所以开始“苏动”,其缘由是“因气至”,是渐渐温暖的气息。
那么,什么时候开始有雷声呢?恰恰是春分。春分的第二候是“雷乃发声”。也就是说,在二十四节气起源的黄河流域,雷声一般出现在3月末甚至更晚。惊蛰,万物复苏,“桃始华,仓庚(黄鹂)鸣”,确是有色有声的时节,但在二十四节气的发源区域,初雷往往在一个月之后。待雷声出现的时候,万物不是惊醒,或许是惊吓吧。
“惊蛰始雷”,只与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的气候比较吻合。二十四节气起源的黄河流域,大多是在姹紫嫣红的谷雨时节迎来初雷。如果4月底才被春雷叫醒,那该是多嗜睡的动物啊!
部分城市气候平均初雷日期
按照《夏小正》的解释,启蛰,言始发蛰也。无论是启、是发,都是一个温和的渐变过程,后来的“惊”,体现的是瞬间的突变。也许正是这个“惊”字,启发了关于雷声终结蛰伏的演绎和解读。实际上,雷的“闹钟”功能,与布谷鸟的“催耕”功能一样,都是人们丰富的联想吧。真正唤醒冬眠动物的,不是有声的惊雷,而是无声的温度。温暖比雷霆更有力量。
球状闪电
经常在网上看到有“减肥人士”很励志地发誓:“我要瘦成一道闪电!”其实,有一种闪电叫作球状闪电。闪电有瘦有胖,也有长有短。
世界气象组织认定的最长的闪电世界纪录:
空间上最长的:长达321.86公里(2007年6月20日发生于美国俄克拉何马州)。
时间上最长的:单个闪电持续7.74秒(2012年8月30日发生于法国东南部)。
九九艳阳天
如今我们衡量是否入春,是依照气温滑动的平均序列。尽管科学的、数据化的气候要素更为精准,但似乎欠缺了那么一点点亲切。
古人没有这般烦琐的计算方式,春天是否来临,无须数字的量化方式,而是以鸟语花香这种物化的方式进行判断,或许这是更生动、更鲜活的“气候标准”吧。
惊蛰时,已是九九,“红杏深花,菖蒲浅芽,春畴渐暖年华”。数九将尽,好日子,就是不用再一天一天数日子了。歌曲《九九艳阳天》中唱道:“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十八岁的哥哥呀坐在河边;东风呀吹得那个风车儿转哪,蚕豆花儿香啊麦苗儿鲜……”
《诗经》有云:“春日载阳,有鸣仓庚。”江南谚语说:“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惊蛰时节,是不是像歌中唱的,像《诗经》中写的,像谚语中说的,盛行艳阳天气呢?
注:均为全国平均值。
在隶属春季的各个节气之中,惊蛰时节的降水增量少,日照增长最显著,和暖、明媚。太阳似乎在童话般地对我们说:“我把春天交给你们了!看你们的啦!”于是人也歌,鸟也鸣,蛙也唱,在艳阳天气中欢快地抒情。惊蛰时节的回暖幅度大,气温升幅几乎相当于之前的雨水及之后的春分升温之和,气温常常是连蹦带跳地升。尚未脱去冬装的人们,忽然就有了一种燥热的感觉。
立春时节,春的“领地”扩张了约31万平方公里。雨水时节,春的“领地”只增加了约7万平方公里。在惊蛰时节,春天的地盘由约105万平方公里迅速拓展到约229万平方公里。春姑娘跨过长江,春天的脚步开始加速了,让一部分地区先暖起来。而且,“局部地区”开始热起来了。仔细看,约有1.22万平方公里的“局部地区”俨然是季节上的“先行者”,当众多地区尚在期待冬春更迭之际,它们已经完成了春夏交替。
当然,由于快节奏的回暖,昼夜温差拉大,仿佛一天之中包含了两个季节,正所谓乍暖还寒。并且由于阳光先行,雨露滞后,在很多地方人们备感天干物燥。
这时节,暖日融天,和风扇物。杏压园林之香气,柳笼门巷之晴烟。
美则美矣,但繁忙的春耕就要陆续开始了。谚语说:“春风摆柳,媳妇变丑。”为什么春天来了,媳妇会变丑呢?因为春天的耕种开始了,媳妇在田地里忙活,无暇梳洗打扮,感觉变丑了。哪里是变丑?明明是一种劳作之美嘛!
惊蛰季节分布图
各家各户开始忙了,平常可以闲聊,但是一到惊蛰,就没工夫了,所以“过了惊蛰节,亲家有话田间说”。“过罢惊蛰节,耕地不能歇。”老话说:“锄头三寸泽。”意思是锄头上有三寸雨。所谓靠天吃饭,并非完全靠天吃饭。耕田本身,就在减少对于气候的过度依赖,将收成掌握在自己的锄头上。正如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强调:“耕田第一,收种第二,种谷第三。”可见,惊蛰时节陆续开始的春耕在一年之计中的重要作用。
谚语说:“惊蛰宁,百物成。”人们希望惊蛰时的天气要平和一些,不要过于跌宕和狂躁。春耕之后,期待春雨的润泽。从前人们揣摩天气韵律,感觉惊蛰与春分的气温(距平)是反向的,所谓“暖惊蛰,冷春分”。不过现今,天气往往不按常理出牌,暖惊蛰之后又是暖春分,气温不歇脚地连续上攻。当然,惊蛰时的回暖并不稳定,冷空气“复辟”的情况也并不鲜见,所以有“惊蛰刮风,从头另过冬”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