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教科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10大宰相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李斯——楚材秦用,一匡天下(2)

公元前210年,在秦始皇最后一次出游,也就是命丧沙丘之前,李斯向秦始皇上了最后一道重要的奏折:废除原来秦以外通行的六国货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货币。这一行动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被称作“始皇三十七年,复行钱”。此举虽然对秦王朝的经济发展无大用,但对后世的影响可谓大矣。当初,秦统一中国后唯独货币依然沿袭过去的形式。市面上使用的货币包括布币、刀币、贝钱和圆钱等形式,使用起来十分不便。因此,统一货币及结算制度便成了当务之急。在李斯的主持下,货币计量单位为:以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每镒重二十四两,以铜半两钱为下币,一万铜钱折合一镒黄金。并严令珠玉、龟、贝、银、锡之类作为装饰品和宝藏,不得作为流通货币。同时,规定货币的铸造权归国家所有,私人不得铸币,违者定罪等。李斯此举被后人看作是经济史上的一个创举。而当初他所主持铸造的圆形方孔的半两钱(俗称秦半两),因其造型设计合理、使用携带方便,一直使用到清朝末年。

至此,李斯完成了他辅佐秦始皇匡扶天下的最后一个使命。纵观李斯这些作为,可以这样说,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当中,名相重臣比比皆是,累世之功不乏其主,但大多不过功在当朝,时过则境迁。然而李斯几乎每干一件大事都能产生影响千年的效果,并荫及后代。

4.药杀韩非,谋划一统

秦国破获了水工郑国间谍案后,秦始皇被郑国保存的一本书所吸引。书中谈到的政治策略,恰恰是在秦国已经实行了十几年的,很多提法非常切合实际,具有极强的操作性。秦始皇读完后感慨道:“我如果能见到这个人并和他交往,就是死也不算遗憾了。”李斯接过书一看,说道:“这是我的同学韩非写的。”

韩非和李斯是同学,他继承了荀子的学说,并在此基础上,把慎到的“势”、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结合起来,并加以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君主专制理论。韩非说话口吃,不善辩说,但却善于著述。此时的韩非,在韩国很不得意。本来他怀着满腔报国热情学成回国,想用自己的生平所学说动韩王,大展平生抱负,实现韩国富国强兵的梦想。然而昏庸的韩王却对韩非的主张不以为然。韩非怀着满腔的忠愤,埋首典籍,作《说难》、《孤愤》等文章20余万言。

不久,因秦国攻韩,韩王不得不起用韩非,并派他出使秦国。于是,韩非抓住出使秦国的机会,上书给秦始皇说:“秦国拥有数千平方里广大的领土,武装部队号称100万,纪律森严,赏罚公平,号令分明,天下无人不知。我冒死请求大王赐予接见,将贡献破坏合纵同盟的具体方案。大王如果用我的方案而不能一举成功的话,就请大王把我诛杀,作为对大王不够忠心的警戒。”秦始皇怦然心动,但还是没有决定是否用他。

李斯深知韩非的学问功底,害怕秦始皇重用他,会对自己的前途不利,就对秦始皇说韩非的坏话。他说:“韩非是韩国的贵公子。现在大王您想吞并诸侯,如果重用韩非,他最终会一心保全韩国而不顾秦国利益,这是人之常情啊!您现在不用他,让他长久的呆在秦国,等到把他放回韩国,秦国情况已经摸得一清二楚,这不是给自己留下祸患吗!不如找一个过错,借法律的名义把他诛杀了!”秦始皇刚从韩国间谍郑国案的怒气中解脱出来,认为李斯的话有理,于是准奏,下令给韩非治罪。李斯生怕夜长梦多,派人送去毒药,叫韩非自杀。韩非试图要求面见嬴政,为自己辩解,可李斯却从中阻挠,无法面见。秦始皇不久就后悔了,急忙派人前去赦免韩非,可惜韩非已服毒自杀了。

从此,李斯没有了对手,更可以施展自己的才能,为秦始皇统出谋划策了。

5.皇室纷争,伪造遗照

公元前210年10月,秦始皇出游到了会稽郡,然后取道海上,到达了北方的琅邪郡。丞相李斯、中军府令兼行符玺令赵高,跟随秦始皇出游。秦始皇有二十多个儿子,长子扶苏因为多次直谏,被秦始皇派到上郡去做监军。当时,蒙恬是上郡的军事将领。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颇受宠爱,请求跟随他出游。秦始皇答应了他。秦始皇其他的儿子都没有跟随。

同年7月,秦始皇出游到了沙丘,重病不起,他命令赵高代写一封诏书送给公子扶苏,说:“把兵权交给蒙恬,到咸阳奔丧葬父。”书信已经封起来了,只是还未来得及交给信差,秦始皇就死了。书信和皇帝的玉玺都在赵高那里放着,只有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丞相李斯、赵高及身边的五六个贴身的太监知道秦始皇死了,其他跟随的大臣都不知道这个消息。李斯认为,皇帝在外面死了,又没有册立太子,怕皇子们生出变故来,所以就秘不发丧。

赵高趁机扣留了秦始皇赐给公子扶苏的玉玺和书信,对公子胡亥说:“皇上死了,没有留诏书册封他的诸子为王,却偏偏只给长子留下了一封信。长子扶苏来了,必将被立为新的皇帝,而你连尺寸的封地都没有,你将怎么办呢?”胡亥说:“听天由命吧。我听说,开明的君王了解自己的臣民,开明的父亲了解自己的儿子。父亲已经下命,不封诸子,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赵高说:“不是这样的。现在天下的大权,国家的存亡全掌在你、我及丞相手里,希望你早做打算。况且做人臣和别人做你的臣,统治别人和别人统治你,难道能说是一样的吗?”胡亥感叹说:“现在皇上死了还没有发丧,也没有安葬,难道丞相同意这些事?”赵高说:“时间宝贵,再拖延就来不及了!办这件事情要赢粮跃马,唯恐后时!”

胡亥只好答应听从赵高的话。赵高说:“这件事不跟丞相商量,恐怕事情不能成功。请让我替你去跟丞相商量吧。”

于是,赵高对丞相李斯说:“皇上死了,赐有长子扶苏的书信,命令扶苏与丧会咸阳,并立他为嗣。但书信还没有送出去,因此没有人知道这件事。皇上所赐给长子扶苏的书信及皇上的符玺现在都在胡亥住的屋子里,册立谁为太子只在您和我的一句话罢了。这件事将怎么办呢?”李斯说:“你怎么能说这样亡国的话呢!这些不是做人臣能够议论的话题!”赵高说:“您自己想一下,自己与蒙恬比,才能哪个强一些?功劳哪个高一些?谋略哪个强一些?”李斯说:“这几样我都比不上蒙恬。你这样责问我是什么意思呢?”

赵高说:“我固然只是内官里面一个跑腿的奴才,侥幸凭着能够断文识字进入秦宫。我管事也有二十多年了,还没有看见秦国有罢免了的丞相、功臣的封地传两代的,他们最终都被诛杀了。先皇有二十几个儿子,这是你知道的。皇长子扶苏的性格刚毅武勇,容易信任别人,而且身边已经有一大批心腹人才,他即位后必定要用他的心腹蒙恬为丞相。你最终不得不空抱着通侯的大印回老家去养老,这是很明显的。赵高以前受诏去教公子胡亥读书学习,教他学习法律已经有好几年了,还从来没有见他有什么过失。他的性情慈仁笃厚,轻视财物而重视人才,虽拙于口才但心里明白。能够施尽礼节来敬重人才的,秦国的各位公子还没有能比得上他的。我们为什么不可以立他为嗣呢。”

李斯说:“你说的这些超过了你的职责范围,我是奉皇帝的诏命来负责这件事情的,怎么能私自考虑这样的问题呢?”赵高说:“安全的事情可以变得危险起来,危险的事情也可以变得安全起来。安全和危险都捉摸不定,哪里还顾得上尊重圣上的遗愿呢?”李斯说:“我只不过是上蔡贫民区的一个普通老百姓而已,皇上宠幸我,把我提升为丞相,并封爵为通侯,我的子孙都是官高爵厚的,所以皇上临死的时候把国家的存亡安危都嘱托给我。我难道可以辜负他吗!重臣为了效忠是不会惧怕死亡的,孝子如果不勤劳侍候父母那就危险了,做别人的臣子只要恪守自己的职责就行了。你不要再说了,再说我就治你的罪。”赵高说:“我听说圣人之所以迁徙无常,就是因为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看见了细枝末节就能够知道它的内在本质和客观规律。世界的万物本来就是这样的,怎么能用固定的一种方法去考虑问题呢!现在天下的决定权都掌握在胡亥手里,我赵高本就能够得志。可是你呢?况且,自古以来外臣干预朝廷的事叫做惑。居官在下位的干预居官在上位的叫做贼。之所以“秋霜降者草花落,水摇动者万物作”,这是必然的效应。你为什么对这样的道理懂得这样晚呢?”

李斯说:“我听说古代晋国因为换太子的事情,闹得三世都不得安宁;齐桓公的兄弟们为了争夺王位,结果死的死,伤的伤;商纣王大杀宗室和亲戚,不听劝谏者的忠言,结果国都被夷为废墟,社稷易主。这三个人背逆上天,最后都使得宗庙没有人祭祀。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哪里有那么多的智慧决定这样的事呢!”

赵高说:“只要我们上下齐心协力,就可以保你长久地享受荣华富贵;只要你我里外保持统一,事情就不存在表里,也就好办多了。你要是听了我的意见,可以保你家世世代代都能够称王封侯,你也必将能活得像乔松一样长寿,像孔子、墨子一样有智慧。现在放弃了这个机会,不听从我的意见,马上就会祸及你的子孙的,这也太令人寒心了。古人说,善于权变的人可以把祸转变为福。你怎么处理这件事呢?”

李斯听罢,抬起头看着天空叹息了一会儿,他流着眼泪说:“天啊!为什么让我生在这乱世,求死不甘,求生不忍呢?难道这是命运的安排吗!”一番感慨后,李斯终于点头答应。赵高高高兴兴地跑回去对胡亥说:“我奉您的命令把这件事明确地跟丞相通报了,丞相李斯哪里敢不听从命令呢!”

李斯由于平时以苛制出名,在老百姓中的声望不够好。而且自己又不是扶苏的亲信,所以在赵高的利诱之下,在关键的时候做出了错误的决定。而他的这一决定在某种程度上动摇了秦王朝的根基。昏王上台执政,导致天下老百姓受苦;奸臣当道干政,导致宗室贵族及军队的意志瓦解。最后,老百姓怨恨秦朝暴政,贵族军队对秦朝的前途失去信心。而当时,外有敌国,内有东方六国的余党。一旦天下有人造反,秦朝的大厦马上就会倒下来。

李斯以丞相的身份假称秦始皇死前留有遗照,立公子胡亥为太子。此外,他们修改了秦始皇生前赐给扶苏的书信,命令扶苏和蒙恬自杀。

送信的使者到了后,扶苏打开书信一看,就哭着跑入内屋,想要自杀。蒙恬制止扶苏说:“陛下现在在外游巡,并未曾册立过太子,派我率领30万大军在险要的地方守卫边疆,并派公子你为监军,这是天下的重任呀。现在有人送一封信来,你就相信里面的内容要自杀,哪里知道是不是有诈呢?请你先向皇上请一下命,复请以后再死也不为迟。”送信的人多次催他。扶苏性情仁厚,对蒙恬说:“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哪里还需要再次请示呢!”于是,扶苏就自杀了。蒙恬不肯死,送信的人就命令手下的人把他捉起来,囚禁在阳周。

送信的人回去说扶苏已死后,胡亥、李斯、赵高都非常高兴。他们立即率领人马带着秦始皇的尸体回到咸阳。发丧后,他们立即立胡亥为二世皇帝。任命赵高为郎中将,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沙丘之谋中,李斯不仅为虎作伥,而且陷害忠良,使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加入了奸臣的行列。

秦二世在宫里住了一段时间后,觉得很无聊。于是跟赵高说:“人一生在世的时间很短暂,就像六匹快马拉的车一样转眼就过去了。我现在已经君临天下,想尽情享受一些快乐,使宗庙和老百姓安居乐业,并世世代代拥有天下,享福到我百岁升天,这样可以吗?”赵高说:“这是贤明的君主所能够做的,而昏君所禁忌的。请允许我冒死直言,希望陛下稍微留意一下我的话。昔日的沙丘之谋,各位公子和大臣都怀疑这件事,而各位公子都是你的哥哥,各位大臣又是先帝时遗留下来的。现在陛下刚刚即位,他们都属于内心不服的一伙,恐怕将来会发生变故。再说,蒙恬已经死了,蒙毅长期率领军队驻扎在外面,作为您的臣子战战兢兢地过日子,不知道最终会有什么结果。难道陛下能为这件事高兴起来吗?”

秦二世说:“那又能怎样呢?”赵高说:“建立严厉法律和重刑,让有罪的家人受连,直到灭族,消灭一些不服的大臣,使他们的骨肉疏远。让没有钱的人富起来,让卑贱的人高贵起来。尽量除掉先帝遗留下来的大臣,让陛下的心腹亲信代替他们的职位。危害陛下江山的人被清除了,一些奸臣的蛊惑人心的谋划就没有市场了。这样,大臣和天下黎民百姓就没有一个不被您的恩德润泽的。那时,陛下您就可以高枕无忧地享受人生了。最好的计策莫过于此。”秦二世认为赵高的话非常有道理。于是,他就制定了更为严酷的法律。

于是,大臣、老百姓及宗室的诸公子一旦有罪,秦二世就下令赵高处理,并令他严惩他们。经过一番大屠杀,蒙毅等大臣纷纷丧命,宗室里有十二个公子在咸阳集市上被杀掉,有十位公主被活活摔死,他们的财物都没收存入官府的仓库,连坐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宗室中有个叫高的公子想要逃走,但害怕会株连到自己的九族,于是上书秦二世说:“先帝在没有病势时,我入见时他就赐食品和财物,外出时就乘坐着华丽的车。御府里的衣服,宫中的宝马都赐给我。我当时想随先帝死却不能实现愿望,作为人子来说是不孝,作为人臣来说是不忠。不忠的人就没有面目活在世上,我请求您让我死去,希望我死后能葬在先皇陵墓骊山旁边。我希望你能哀怜我,而让我实现这个愿望。”

奏章送上去后,秦二世非常高兴,召来赵高把奏章递给他看,说:“这是他没办法了吧?”赵高说:“作为人臣,他们怕死这当然不假,哪里有什么阴谋变故呢!”秦二世于是认可了这封上书,赐给公子高十万钱作为安葬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