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商业秘诀:付出是企业走向辉煌的有效手段(5)
企业的培训能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但是不能根本获得员工的认同与归属,因为老板与员工从根本上还是对立的。
三是以人为本,其本质是把人当成企业的根本→长期→把人当成企业成立的根本。
实际上在经营企业的时候,不在于你的技术、信息、背景如何,也不在于有多少的资产,而是在于你有多少跟你志同道合的员工存在。
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本质是同志,因为共同的信仰和愿景而在一起,共担风险,共享成果。
企业注重员工的成长和发展,因为员工的成长和发展就等于企业的成长,所以,企业是长大的,因为员工在不断成长。
能做到“以人为根本”,一定是基于爱,只有将爱放在第一位,才能从“追求相互信赖与共同发展”的原则出发,找到志同道合的员工,并用爱去培养和浇灌。
供应商(利益相关合作者)——互赖共赢
企业与供应商,或者各种利益相关者,只有共同将蛋糕做大,大家才能分得更多。
如果企业与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是竞争关系,仅仅关注眼前的蛋糕,而不会去想如何将现在的蛋糕变得更大,当然最后可能是双输的结果,因为蛋糕会越来越少。
所以,企业与各种利益相关者只有携手共同发展,相互信任与依赖,最终才能实现共赢。
股东——最后享受成果的人
在满足了上述四个层面后,股东的利益才能得到持续性的根本保障,因为企业只有得到环境与社会的支持,得到顾客和员工的拥护,得到各方利益相关者的信赖与合作,才能发展更好。
关于价值排序的另外一个标准,是哪个层面的人最多,最重要,就排在前面,本质还是把爱放在第一位,哪个层面能施放的爱最多,哪个层面就越重要。
股东肯定是人最少的层面了,只能在最后。
供应商(各种利益相关者)与员工,谁的人多,谁就靠前,谁的人少,谁就靠近股东。
顾客一般都比员工的人要多,所以,顾客的位置一般都在员工前面。
社会人肯定比顾客要多,而环境是社会存在的基础,所以环境可以排在社会前面,也可以与社会并列,因为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4.热心公益,请将付出的能量传递给全世界
首先要摆正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企业的存在并不单纯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且还要为社会进步承担起自己应尽的各种责任和义务。
菲律宾企业与社会进步(PBSP)前首席执行官RIALO,2001年夏向中国民促会介绍了“企业与社会进步”的概念,这个组织鼓励企业参与社会发展事业,为社会下层民众提供援助、保护环境、促进地区发展,在企业自己的商业计划中,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模型并与综合的社会职责有机结合。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也有类似的组织,我国这类协会也正在兴起。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企业面对社会,更应该有一个明智的选择,就是对竞争对手,也不可采取恶性竞争的手段,退而进行合作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据报道,微软因其垄断触动公众利益正面临四面楚歌的危机。“它与欧盟之间展开的一场垄断与反垄断官司实质上是微软公司与世界公众之间的利益博弈。欧盟以政府身份来代表公众和社会的利益,似乎更愿意把强势的微软帝国推翻在地。最后的结果就是博弈的双方在激烈的交锋中寻找一个契合点,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一致意见。这无论对微软还是欧盟甚至整个社会都是有好处的。”
可见,企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联,企业发展不可忽视公众利益。
王老吉公司把社会看作为是一种重要的外部资源,将公司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公司十分热心公益事业,他们为支持广州申办2010年亚运会,举办专场足球比赛,发起万人签名申亚活动;为宏扬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公司赞助最不为商家看好的象棋比赛;公司经常为希望小学、残疾人、贫困大学生等社会弱势群体捐款,为他们提供援助,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友爱、互助的精神蔚然成风,公司员工中不少人都有资助对象。此外,公司出版《健康人生宝典》等书籍向社会大众赠送,投入巨资拍摄《岭南药侠》电视剧,组织王老吉艺术团到处演出,到机关、农村慰问等等,一方面宣传了公司产品,将幸福文化传播到社会,另一方面也是在为社会创造幸福。王老吉公司在为社会尽责的同时,也从社会获取了信任和支持,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不管如何,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公益营销的时代,如何能够通过公益营销的方式,让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是已经摆在了企业经营者面前的问题。
向跨国企业学公益营销
一个尴尬的现实是,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主动投身公益事业的,好像多是些国际跨国公司,似乎跨国公司对公益事业总是慷慨而积极的,国内企业却总是吝啬和消极的。
统计数字和常识认知产生了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背后,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是跨国公司有着成熟的社会责任观,捐赠和参与公益事业是在其战略指导下进行的,并不一味地求多;
二是跨国公司非常重视公关宣传,在公益事业中注入了营销的基因,或者说,其公益活动本身就是营销体系的一部分,因而公益活动几乎都进行了良好的宣传和推广。
反观国内企业的公益活动,因为受到传统“与善不为人知”思想的困扰,大多数的企业家在投身公益事业的时候,往往只是考虑尽企业的社会责任,而几乎没有考虑到将公益活动与营销相结合起来。因而,大部分的企业公益行为,都成了做好事不留名,做了无名英雄。有一部分想结合营销的企业家,因为在操作上的不当,反而给社会留下了“沽名钓誉”的急功近利印象,好事反而成为了坏事,这种现象又进一步加强了企业家“尽责任,不出名”的想法。
造成国内企业公益活动尴尬的原因主要有3个:
首先是传统的思想束缚了企业;
其次,企业的公益活动或者说捐助活动,并没有能够很好地和企业的战略结合起来,大部分的公益活动,都没有站在企业整体战略的高度进行长远的规划,反而多是盲目的冲动;
再次,企业没有一个能够良好执行企业公益活动的组织,企业内部没有相关的部门设置,在进行公益活动的时候,也没有能够找到相关专业的外脑机构进行协助,因此整个公益活动往往会陷于混乱和无序中,效果自然就难以达到。
所以,我们国内的企业应该向跨国企业学习,学习他们运作公益活动的营销能力。
企业应该如何开展公益营销
首先,应该在思想上摒弃传统的“与善不为人知”思想,应该积极地去“扬善”。将公益活动和企业的营销相结合更利于企业发展;
其次,将公益营销纳入到企业发展的整体战略高度来思考,在选择公益项目时,从企业的价值观和产品服务方面,更好地将公益活动和企业进行结合;
第三,将公益营销体系化,在公司内部组建相应部门,或者寻找到专业的咨询管理顾问公司来协助企业开展公益营销活动。
在此还需要认识清晰一个问题,公益营销,所营销的并不一定是企业的产品,还有企业的品牌文化,因此,并不是一提公益营销,就是要通过活动实现企业的多少的销售目标。
企业开展公益营销,还应该注意下面的几个原则:
公益性原则:公益营销强调的就是公益性,没有公益性,就失去了公益营销的灵魂,就变成一个企业的促销活动了,而且还会让社会对这个企业留下急功近利的负面印象。
时机性原则:公益营销要重视时机选择,有些公益活动是有明显时机性的,比如赈灾、救助等活动。
度的原则:公益营销还需要把握一个度,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实际操作,不要为了一时之勇,而伤害了企业的元气。
对于企业来说,要想让公益营销有切实的效果,就要采取如下的步骤:
1.明确企业公益营销目标
2.组建公益营销运作团队
3.精心策划
4.把握好与公益组织的沟通和合作
5.良好执行
6.做好执行的调整和危机公关预想
如果企业自身在运作公益营销方面能力受限,可以寻找专业的机构来进行协助,这样就能够更好地保障活动的效果。
公益营销的时代,已经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