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美国名校毕业前最重要的一堂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商业秘诀:付出是企业走向辉煌的有效手段(4)

究竟谁是真正的聪明人呢?还是让我们来看看后来发生的事情吧。

一星期以后,这场风暴终于过去了,而受灾害影响的公路以及客户也都渐渐恢复了正常的运作。当然,蔬菜、水果、肉类的供应也慢慢恢复了正常,没有再出现短缺的现象,当地的各家商店也恢复了平时的正常价格来做生意。但就在这时,一个不寻常的现象发生了。

由于物价上涨期间,人们都已经习惯了来和田一夫的百货商店采购物品,并且这些顾客感恩于这家商店善意的义举,都不惜舍近求远,成了这家商店的长期顾客。从此以后,百货商店每天都门庭若市,来往的顾客络绎不绝。

很显然,和田一夫是一位具有智慧的商人,他明白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就是遵循商业道德,即宁愿吃亏也不失仁义。在商业经营的过程中,这个“义”字在某种程度上会表现为金钱关系与物质利益,然而很多时候,并不能只从金钱上来计算赚赔进出这笔账,更不能在自己的账本上打“小九九”,也许有时可以凭借精细的算计获取一些利润,但这样的企业很难有更大的成就。

相反,如果企业在钱财赚赔上洒脱一些、大气一些,或干脆主动让利于自己的顾客,往往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并且这种收获常常是更大、更长远的利益。不仅如此,一次小小的让利还能给我们带来最直接的成功,这才是一位优秀商人应具有的手笔与气度,更是善于吃小亏、获取大利益的成功商人不同于一般经营者的智慧所在。

其实,商场最常用的“有奖销售、让利酬宾”,就是这种经营理念的具体运用。实践证明,“让利”是行之有效、有利可图的经营手段,毕竟通过“让利”,可以让顾客觉得自己能得利,进而积极地消费。对于企业而言,虽然让出了一部分利润,但其招揽来的生意却远远超过了让出的那一部分,随之而来的是营业额成倍增长、资金流通加快、企业的知名度迅速提高。

问题三:你的企业(个人)愿景崇高吗?

世界五百强企业韩国SK集团,它的经营理念是“幸福最大化”,而不是“赢利最大化”。SK集团独特的“幸福文化”吸引了很多年轻的人才,为能在这个企业工作而自豪。SK集团在韩国石油化工和移动通信两大领域排行第一。这样的企业才是真正成功的企业,这样的愿景才是真正崇高的愿景,这样的企业文化才做到了“付出”。

企业的愿景文化要做到“崇高”,必须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产品设计和营销过程中,始终贯穿“人性化”理念,即产品要方便顾客,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求甚至超越顾客的期望,让他们感到使用的产品舒适、方便,能够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二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使企业员工在愉快的氛围中,自觉释放营销潜能,施展营销天赋和技能。

当然,从经济学来说,企业就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标的,一切都是围着利润转的。但理论毕竟是理论,一个以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标的企业一定不能长久,因为它就像哲学家经常说的那句话一样,“我们总是走得太远,却忘了为什么而出发。”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企业的一切是为了人,企业的发展是为了人的发展。所以,要想让企业能持续健康的发展,其根本还是要以“付出”为文化的核心,并由此确定企业(团队)的价值排序,处理好与周遭的关系。

我们先看看两个全球500强企业的案例:

案例一:次贷危机使AIG濒临破产边缘:2008年9月16日,由于受到金融海啸的影响,美国国际集团的评级被调低,引致银行纷纷向美国国际集团讨债,导致其流动资金紧张。事件使美国联邦储备局宣布向美国国际集团提供850亿美元的紧急贷款,以避免公司因为资金周转问题而倒闭。

案例二:沃尔玛工会风波:“不建工会是其全球惯例”——沃尔玛对外宣称。从沃尔玛创立之日起,其创始人就认为,“工会是一股分裂的力量,会使公司丧失竞争力”。因此,沃尔玛在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开设的超过6500家分店中,把超过160万的员工挡在了工会之外。

AIG和沃尔玛都是世界500强的跨国集团,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因为没有处理好与社会、与员工的关系,而没有处理好关系的背后,是因为将股东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什么要将股东利益放在第一位呢?因为没有将爱放在第一位,没有将爱放在第一位,形成的关系一定是有问题的,有问题的关系一定会对企业的持续成长带来障碍,甚至会对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

如何正确处理企业与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就是企业的价值排序,也是立体思维中关系层次的核心问题,这个排序如果不是基于“爱和付出”的出发点,企业终究难以持续发展,就像美国通用公司这样的“百年老店”,最终也不得不以破产清算收场。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一般包括:股东、员工、客户、社会、供应商、环境等。

假如我们将股东放在第一位,公司会怎么样?

看看美国国际集团和美国通用公司就知道了,做得越大,就会摔得越痛,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就会越大。

那我们将客户利益放在第一位,应该没有问题吧?

如果客户一定要买某产品呢?我们是满足客户还是不满足呢?不卖?那不是违背了“客户第一”的原则?

那么员工呢?

员工说,我们卖某产品的利润最高,提成也最高,老板,今年我们就做这个生意吧?您不做吗?“员工第一”哦。

基本上所有的企业都不会想到将供应商放在第一吧,而能将社会或者环境放在第一的,也是少之又少的。

那我们应该怎么排序呢?

共好原则:只有在与环境和社会和谐的基础上,满足顾客的现实需求或者潜在需求,将员工当成自己的伙伴,与供应商(利益相关合作者)一起发展,才能持续保证股东的利益,才能推动企业的社会价值最大化。

环境和社会——改善人居环境,降低社会成本,推动社会正向发展

“皮之不存,毛之焉附”。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资源,而资源是有限的,我们有责任保护环境,低碳生活,让她变得更加美好,更加适合人类居住。

大系统和谐,小系统才有存在和发展的空间。

企业是社会的公器,是社会财富的管理者,也是最实用的教育机构,承担起社会责任,做一个社会企业,降低社会成本,推动社会正向发展,本来就是一个企业应有的使命。

顾客——满足需求,创造价值

客户的真正需求有两个,一是拿走担忧,一是创造价值,我们只有将客户真正当成我们的亲人,解决他们内心的担忧,协助他们创造人生的价值,才是对客户负责任。

松下幸之助说:销售额是顾客支持我们的证明,利润是顾客感谢我们的证明。

为客户创造价值,并赚取合理的利润,从而为更多的客户创造价值,是一个良性循环。

所以,顾客是我们的亲人,我们应该设身处地地站在亲人的立场上,为他们提供贴心的服务。

员工——以人为根本

关系层次的核心是对人、事、物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与人的关系,因为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所以,我们要以人为根本。

可是,什么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根本”呢?与“以人为本”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常说的“以人为本”,对于“本”的理解,有三种层次:

一是把人当成本→短期→是获取销售额的工具,有用就用,无用就裁员;

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是赤裸裸的交易,交易是要有利润才会成立的,如果不会有利润,就不需要员工。

员工是冲着钱去的,缺乏归属感与忠诚度,企业很难留住人才,当然也做不大。

二是把人当资本→中期→暂没用,可以对他培训,储存起来,获取资产增值的工具;

关系的本质还是交易,与成本的区别在于,企业会为了提升自己的利润而去培训员工,员工具备了更大创造价值的能力后,成了企业的资本。

员工还是冲着钱去打工,只是多了挣得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