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A攻心术:美国国家安全局的8堂攻心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从美国国家安全局招聘(2)

因此,正常状况下,遭遇负面刺激(比如挨批评)的人是会不由自主减弱甚至屏住呼吸的。

根据这个结论进行推导——

1)如果骂人的时候发现,挨骂的家伙居然呼吸剧烈,这是应当留意的异常反应,往往意味着挨批的人有委屈、不服甚至反抗的情绪,需要进一步了解信息。

2)对方呼吸开始减弱甚至停止,说明其心理处于一种恐惧状态,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但不敢逃跑,不敢反抗,被动等待结果的到来。这样的心态,表示刺激是有效的。也就是说,我们问对问题了,这个事情被测试人很关心,关心则乱。

脚的拘束

站姿中最常见的是脚的冻结反应,双腿并拢挺直,肌肉紧张。在明知不能逃跑的状况下,比如受训或挨批,神经系统受到负面刺激后,不会出现大喇喇地叉开双腿站立的情况,或者完全无所谓的随意站姿,而是紧张地并拢站直,断了自己逃跑的后路,一动不动地承受着接下来的刺激。

此情此景,不动要比动好,因为不动可以将未知情境中的变化降至最低,最容易获取到尽可能多的信息,也最容易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如果自己乱动,则无形中将变数和可能出现的负面刺激以几何级数增大,需要处理更多的未知变化,反而增加了自己的负担。这就是为什么高手过招的时候,往往是不轻易出招,一出招便高下立分的原因。

坐姿中最常见的是腿和脚的冻结反应,把双腿约束成一种不能乱动的状态,最常见的是把双脚拘束在一起,或者别在椅子腿后面。

如果在放松的状态下,故意去做这两个动作,会发现还是挺吃力的,而且时间长了之后双腿感觉疲劳和酸痛。但是,人在紧张的时候,则会不由自主地做出类似的动作来拘束双脚,呈现局部冻结反应。

和手部的拘束道理相同,收缩的肢体映射了收缩的心态,而且借助外力或凭借本力控制住脚,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动作,从而减少受攻击(批评)的可能性。这种完全消极的等待心态,是实施有效刺激的最佳伴侣。

招聘面试的时候,是观察脚的最佳时机。

1)心怀仰视和祈求的应聘者,无一例外都会束手束脚、语言滞涩(有的台词可能背得很熟,但不能正常交流);

2)有把握的人,则会看起来很放松、自然,即使两条腿叉开站立,也并不会让招聘官觉得碍眼。

面容僵化

呼吸、手和脚的冻结,是天然而本能的自我保护反应,用于判断被测试人身处窘境是比较可靠的。

一般情况下,面部的反应要克制很多,也就是掺杂了很多主观控制的表现,比如勉强的笑或者惭愧的笑。但如果负面刺激压力过大,冻结反应也会呈现在脸上,让被测试人失去礼仪和修养的矜持,表现为面部肌肉僵化,表情僵硬,缺少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即使是最灵活的眼睛也会表现得滞涩,虽然因为需要继续观察和接收信息,还会轻微运动,但总体上是盯着负面刺激源,寻找后续的解决方案。

曾经测试过一个青年男子,测试的问题是他对爱情的忠诚度,为了增加测试情境的压力,他的女朋友也在测试现场。当男子承认他曾经“将自己与(女朋友姓名)交往的细节告诉过其他人”时,女孩子当场就呆住了,继而表现出巨大的尴尬和克制的愤怒,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脸——整张脸面沉似水,表情僵硬,不知该如何面对这个局面。

因此,如果测试的过程中,发现通过刺激让被测试人面容僵硬,说明:

1)刺激充分有效,刺激源中所包含的信息是被测试人非常关心的内容。

2)在随后的测试方案中可以针对这个进行重点突破,以获取更多有效的信息。

手的约束

你有没有站在舞台上,面对着台下数百观众的注视,而觉得很不自在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过,一般人在这种时候,都会不知道怎么摆放自己的双手?

其实,不自在是一种担忧状态,潜意识中担忧的是不被观众喜欢或者被观众否定。在哪里最自在?当然是家里,因为不用担心。

站在舞台上的人,无一例外都希望自己的内在和外在被观众所接受。而这种担忧,则成为了压力的来源。表情可以强颜欢笑(虽然很假,但可以强行挤出来,而且这也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脊梁可以挺直(当然,这也有很多人做不到),双腿反正负责站立(有事做就暂时不用管它们了),可是手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双手就会不由自主地呈拘束状态。

比如女士常见的动作是双手拉住置于身前(常被认为是羞涩可爱状),因为如果不拉住进行相互约束的话,两只手就会跑到身体两边,不知道该怎么摆放了;男士常见的动作是将双手拉住背在身后(常被认为是成熟或者有秩序感)。

另有几种比较隐晦的动作,看似有着合理的原因,而且可能很酷,比如将双手插入裤兜。类似的变形动作还有新手主持人用一只手拿住麦克风,另外一只手插入裤兜。这种姿态一般只发生在未经世事(没见过大场面)的较青涩男士身上(年龄可以放大到40岁),他们也认为这样好像是挺潇洒的样子。

不潇洒的也有,比如用袖筒将手拢起来,合理解释是冷。有气温作借口,两只手的拘谨就可以藏得很好(当然也有可能是真冷)。

其实,这一类的姿态是借助外力拘束双手的运动,这些手的反应在具体的情境中,都可以解释为“不知所措”的冻结反应,映射了内心的紧张和焦虑。如果觉得这样判断太勉强,可以回想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什么时候看到过国家领导人在正式场合中双手做插兜状?

手的反应告诉我们:

1)无论把手放在身前身后或插在兜里,其背后的心理状态都是将自己的肢体面积缩小(军人的背手军姿不在此列),或者是减少肢体动作的多样性和被关注程度,以期达到减少被批评否定的目的。可以想一下,老板在自己的地盘里很有掌控感,当他训斥你的时候,是不会把手局限在一个地方或一种姿态的!

2)如果不是没有掌控感,就是对情境有没安全感。比如朋友聚会的时候,真正开心的人都是谈笑风生、觥筹交错,身体做出轻松随意的姿态和动作,不会拘束在那里。在这样的环境中,只要有一个人呈现手的拘束反应,就会看起来特别明显,要么是生疏,要么是自卑,非常容易辨认。

3)一旦被测试人出现这样的反应,就说明其心理呈弱势定位,没有进攻趋势,甚至连防御心理都很弱,比较容易实施刺激,而且刺激的效果会相对明显。

【微表情——很难被观察到,却并不是“观察不到”】

有人说:“我们不是安全局,又不可能用仪器来分析数据,而且,有的人即使被刺激了,表面上看起来也会波澜不惊,很难被观察到。”

的确是这样,但是,很难被观察到,并不是观察不到。如果拥有美国国家安全局的测谎仪,而对方完全没有反应,说明刺激不够有效,应继续加大刺激力度或更改刺激源;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那家伙服用了镇静剂或者神经系统有疾病——当然,这只是玩笑话。生活中,更多的人属于另外一种情况——快速调整。

在受到有效刺激的最初瞬间,他们出现的反应非常真实,但随后会很快控制住自己的反应,甚至改变和伪装成另外一种反应,还要故意表现给你看,让你印象深刻。

所以,这个时候,除了细微的身体小动作外,脸部的细微表情变化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1.一个观察准则——遇到有效刺激之后的第一瞬间,人人都会出现微表情]

一个人,可能因为知识、阅历、能力的原因,能够在内心波涛汹涌的时候做到面不改色,明明很讨厌别人却可以表现出很喜欢。他(她)也许很会演戏,会掩盖,会“装”,但是,他(她)无法控制自己的微表情。

微表情是心理应激微反应的一部分,他(她)的“装”只能出现在微表情之后。

人类常见的情绪有(排名不分先后,也不分简单和复杂):

平静、满足、得意、高兴;惊讶、轻蔑、厌恶、担忧、恐惧、愤怒、威胁、恨;不悦、委屈、惭愧、为难、尴尬、悲伤、悲痛等。

情绪是真实的心理反应,刺激有效的前提下,人就会产生情绪。

但是,有的人即使被刺激了,表面上看起来也会波澜不惊,很难被观察到。

更多的人属于另外一种情况——快速调整。在受到有效刺激的最初瞬间他们出现的反应非常真实,那一点点真实的反应,时间很短、幅度很小,而且因为人人都有,见惯不惊,不足为奇,很容易被忽略。但这些微小的反应才是重点,通过分析它们才有可能获取真相。

所以,如何分辨情绪反应以及它们的真假,成为了新的更高级别的问题。

情绪的作假可从种类和程度两个方面来分析。

该愤怒的时候却貌似微笑,该恐惧的时候却貌似愤怒,该高兴的时候却貌似悲伤(惋惜),这种情绪种类错位相对容易分辨。

分析情绪的真假,难在对程度的判断。反应程度太小或者太大,都会让人不太容易确定反应是不是真的。

那怎么办?

我们可以遵循情绪和能量匹配原则。

情绪是需要消耗能量的。与情绪所引发的反应(肌肉运动)需要的能量相比,情绪需要消耗的能量更大。小刺激产生的情绪程度轻,情绪需要的能量小,表现出来的动作幅度就应该小,时间短;大刺激产生的情绪程度重,情绪需要的能量大,动作的幅度就应该大,时间相对长。

因此,表现出来的反应如果与刺激的程度不匹配,就是在作假。

[2.两个原则问题——有情绪一定会有表情,有表情不一定会有情绪]

要观察微表情并加以运用,我们还必须要明确两个原则上的问题:

1.有情绪是否一定会有表情?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着重强调的前提是:真的有情绪产生。

在不需要抑制或伪装的情境下,情绪一定会引发与之对应的表情,能够充分表达情绪的质和量。

在现代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会遵循很多社会准则,所以随意的情境不多,很多时候情绪的表达都要受到约束和限制。在这样的情况下,表情就会比较隐晦,甚至出现“面是心非”的伪装表情,如同人人戴着“社交面具”一样。不过,与面具不同的是,人的脸不可能保持完全的静止不动。

在有情绪产生的前提下,脸上的任何一个细微动作,都受命于神经系统的指令,具有特定的意义。即使面沉似水,眼睛的轻微移动也能表达出当事人的内心状态。

因此,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只要有情绪出现,就会引发面部的表情。这些表情可能很简单,也可能很复杂,但可以肯定的是,其中一定包括真实的情绪反应,还可能包括经过加工和控制的伪装表情。

2.有表情是否一定说明有情绪?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一定。

从出生开始,多年的积累会让人可以随意做出各种常见的表情。对于演员而言更是容易,好的演员甚至可以在两秒钟之内精准地控制某一只眼睛默默流出眼泪。

因此,仅仅观察到表情,并不能确认行为人内心中产生了相应的情绪。在心理测试过程中,为了能够最大限度通过观察表情的细微变化来确认内心状态,必须要添加一个必要的步骤——有效刺激。有效刺激是指根据被测试人的具体状况设计刺激源,有效引发被测试人的真实情绪。真实情绪一旦产生,就会通过表情表达出来,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过滤假的,捕捉真的。

历史上确有脑功能损伤者无法识别表情的案例记载;年龄不超过三岁的婴儿,也无法识别所有的基本表情;但心智正常的少年,以及年龄更大的人群,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常见表情,都不会存在识别障碍。

然而,在识别表情含义的过程中,确实存在很多障碍,困难可以分成两类。

第一类是对复杂表情的含义确定。有些表情非常眼熟,但普通人却不能准确地判断表情者的心境,有感觉,但不清晰、不确定。第二类是自控能力强的心理高手所表露出来的表情。不论是面无表情还是逼真的表演,都具有非常大的迷惑性,不易识别。

克服第一类困难,需要具备拆解复杂表情特征的能力;克服第二类困难,除了要能够拆解并熟知脸上细微变化所属的表情特征之外,还多了一步,那就是分辨真假。一句话概括的话,情绪引发的表情为真,思维控制的表情为假。

控制和表演,是完全执行了思维的指令,需要通过“想”来完成的行为。然而在开动脑筋考虑清楚之前,还有一个非常短暂的瞬间,不用“想”也不能“想”,身体就会作出相应的反应和变化,包括脸上的肌肉运动。在这个短暂的瞬间,起主导作用的是本能或习惯。

情绪是人类诸多本能中的一种,属于神经系统的本能反应。它先于理智思维产生,不受思维性主观意识的控制。因此,情绪表现出来的表情,是真表情;情绪越是饱满,它所导致的变化通常也就越明显,意义也就越容易被确认。要想分辨表情是否表达了真实的内心感受,就需要特别注意这种由情绪引发的真表情。

【探寻“微语言”背后的真实意思——“搞同性恋或吸毒,并不意味着他(她)不能为NSA工作”】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个政府调查员来敲一名中学生家的门,向他调查邻居的情况,邻居大学毕业,想在暑假期间到美国国家安全局找工作。

调查员问那个中学生:“他是不是同性恋?他是否吸毒或酗酒?他经常上教堂吗?你能不能向我介绍一下他的家庭生活情况?他和他父母的关系如何?……”可怜的中学生吓了一跳,不知道如何应对。他想,难道做美国国家安全局工作还必须要和出身、个人嗜好、性趋向、家庭、宗教信仰这些挂钩吗?

其实他错了,调查员之所以问中学生这些,无非是想知道他的邻居有没有说谎——同样的问题已经问过他的邻居了,调查员只是对证一下邻居的回答是否正确。

负责美国国家安全局大学生招聘计划的比尔·肖尔斯说:“某人搞同性恋或吸毒,并不意味着他或她不能为美国国家安全局工作,但是,如果他在回答过程中,隐瞒实情,那么,他做安全工作就不一定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