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说话:受益一生的话术精进技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藏露有术,话说对了,事就成了(4)

综观高明政治家的说话技巧,可以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含糊其辞,出言谨慎,甚至话中语意互相矛盾。

例如,一位政治家面对记者说:“这是一件急需解决的重要事件,应该深思熟虑,认真处理。”

他说话的真实意图是什么?是应该要马上处理,还是需要缓一缓,需要长时间深入研究呢?谁也不明白。

在你的周围,经常会发现一些成天喊着要辞职不做的人,背地里却拼命工作以博取上司的好感,不让被炒鱿鱼的事降临在自己头上。这也是不让别人对自己有一个完整明确的印象,企图蒙骗他人的手段。

英国著名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写过一部名叫《亨利四世》的喜剧,剧中有一名惯贼,他被警察捉住后,信誓旦旦地表示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然而他出狱后,一些从前的黑道伙伴再次拉他下水时,他一下子就答应了。有人问他为何言而无信,他却理直气壮地反驳说:“喂,哈尔!这是我的职业,不是吗?你们都知道忠于职业无罪。”

这显然是一种厚颜无耻的狡辩,他将职业和恶习混为一谈,用来欺骗自己。

这种说话术通常巧妙地把事物的两方面混为一谈,以此达到混淆视听、迷惑别人的目的。对于言语混乱、思路不清的说话者,人们往往无法迅速有效地将其谈话内容归纳出一个统一的中心。

察言观色,巧妙拒绝

拒绝一个人的方法很多,但是所有的方法都以一个原则为核心,那就是尽量减少对方的挫败感,不让对方产生不受尊重的感觉,不让对方感觉丢面子、伤感情。既不用说出“不”,又能表达出拒绝的意思,这就是最漂亮的拒绝话了。

1.巧妙回避法

若不好正面直接拒绝,可以采取方法巧妙回避,比如说可以转移话题,或者可以给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或者可以空泛地回答。

例如,一位发达国家的外交官问一位非洲国家大使:“贵国的死亡率想必不会低吧?”大使回答:“同你们国家一样,每人死一次。”

现实生活中,常常有人说话不自觉地就触到了“雷区”——说话的禁忌之处。比如,有人问到了你的工资,可是你不想回答他,又不好指责他不该问,你就可以说“刚刚维持生活。”“算是进入小康了!”等空泛的概念,或者你可以说“和你的差不多。”这样既没有拒绝他,也没有说出自己不愿说的话。

富兰克林·罗斯福在就任美国总统之前,曾在海军担任部长助理的要职。他有一位好朋友,对他的工作非常好奇,有一次,这个朋友就向罗斯福打听美国海军在加勒比海某岛建潜艇基地的计划。罗斯福见好友面露好奇地等待着他的答案,就凑到好友的耳边问道:“你能保证不把这件事告诉别人吗?”朋友以为罗斯福要告诉他了,急切地点头说:“当然能做到了!”罗斯福坐正身子回答道:“那我也能做到。”此话一出,好友被逗笑了,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打听这些军事机密了。罗斯福没有直说“不”,但是他借用好友的话,巧妙地拒绝了好友的问题。

2.找个合适的“挡箭牌”

当你去商场时,如果商场开着大门,保安却把你拦在门外,你可能怨气冲天,但是当商场关上门,挂上“暂停营业”的牌子,你就会明白是什么意思,毫无怨言地走开了。这个“暂停营业”就是一块很好的“挡箭牌”。有时开口拒绝对方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一旦面对对方又下不了决心,总是无法启齿。这时,就可以找个合适的“挡箭牌。”

明朝时,有一位叫周新的官员,曾任浙江按察使。在求他办事时,许多人常给他送礼。每次拒绝这样的事时他都要费许多口舌,还弄得送礼的人负气而归,为此,他得罪了不少人。这一天,有一个人给周新送来一只又肥又嫩的烤鹅,周新拒收,可对方把烤鹅往桌上一放,就跑出了门。周新看着这只鹅,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命人把烤鹅挂到了屋子的后面。一天,两天……数日过去了,那只鲜嫩的烤鹅变得又干又硬,落满了灰尘。这时又有人来送礼了,周新也没有说话,让侍从把送礼的人带到屋后,看了看那只落满灰尘的烤鹅,侍从还讲解了有关这只烤鹅的来历,送礼的人一边称赞周新清廉一边带着礼物回去了。这只挂着的烤鹅就成了周新最有效的“挡箭牌”了。

有些人因被拒绝后会觉得没面子,他以为这种拒绝只针对他一个人,若是用“挡箭牌”,他就会发现不是单独针对他一个人,对所有人都是如此,心里就不会因为丢面子而怨恨了。

3.借别人的口,说出自己的话

在我们写文章时,常常引用别人的话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在说“不”时,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当然,这绝不是嫁祸于人,让被拒绝的人怨恨别人,而是巧妙地引用一下别人的话,让对方从这些话中明白拒绝的意思。

郑板桥曾经当过县令,为官清正,不惧权贵。当地有一个恶霸叫李卿,仗着他父亲李君是当朝刑部大官,他在乡里为非作歹。有一次,李卿犯了事,郑板桥就命人把他抓了起来。李卿的父亲李君听说后,立即来找郑板桥。他知道自己儿子的罪行,也了解郑板桥的脾气,所以就没有直接说求情的事情。李君见郑板桥的屋里放着文房四宝,就对郑板桥说:“郑兄,你我题诗作画以助雅兴,如何?”郑板桥爽快地答应了。李君当即提笔在纸上画了一片尖尖的竹笋,上面飞着一只乌鸦。郑板桥则挥笔画了一丛细长的兰草,中间还有一只蜜蜂飞舞。李君画完后笑着对郑板桥说:“郑兄,我这画可有名堂,叫‘竹笋似枪,乌鸦真敢尖上立?’”郑板桥微微一笑说道:“李大人,我这画也有讲究,叫‘兰叶如剑,黄蜂偏向刃中行!’”李君本想以自己的地位吓一吓郑板桥,可是郑板桥却不惧怕。一见这种状况,李君赶紧变换招数,提笔在纸上写道:燮乃才子。郑板桥名叫郑燮,他这是有意在恭维郑板桥。郑板桥则在纸上写道:卿本佳人。李君解释道:“我这‘燮’字是郑兄大名,你的‘卿’字可是……”郑板桥笑着说:“当然是贵公子宝号了!”李君听了眉开眼笑:“承蒙郑兄关照,既然我儿子是佳人,那就请郑兄手下留情,放他一马!”郑板桥笑着说:“李大人怎么糊涂了?唐代李延寿不是说过‘卿本佳人,奈何作贼’吗?”李君一听,无话可说,拂袖离去。

郑板桥借用唐代李延寿的话,巧妙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想法。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相似的情况,可以采用一些古人说的话或者影视作品中的台词,都可以既巧妙地回避了说“不”,又表达了拒绝的想法。

逆序渐进,自圆其说

人类的思维与现实的不一致性,是说有些事情尽管在现实生活中绝无发生的可能,但在逻辑的推理上却很容易做到。如果忽视了现实与思维的这种区别,就可能闹出笑话。了解到这种区别并加以运用,也就与幽默的王国更加靠近一步。逆序推理幽默术就是指置现实中的事实于不顾,而单从逻辑思维本身入手,逆序而推,从而得出结论来否定现实的幽默技巧。这种幽默术的目的在于通过谬论与现实本身之间的对比来营造幽默气氛,自圆其说,摆脱困境。

某地方每年一度的征兵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一位50多岁的老人也想去碰碰运气,他来到新兵报名处。

“您的年龄?”工作人员对他的意图大惑不解。

“我52岁了。”老人轻快地回答。

“可是,按照征兵的有关规定,你已经超过合适的年龄了。”工作人员解释道。

“嗯!我当然知道,可是你们难道不需要人当军官吗?”老人反问道。

老人的行为本身是不合情理的,但是他却善于见缝插针,“没理找理”。他那种无理的要求建立在这样一种逆向推理的基础之上:年轻人是被征去当普通士兵的,军官一般来说都是由年龄比较大的人来充当的,我自己年纪挺大,所以有权报名当军官。

事实上老人的推理不严密,得出的结论也是错误的,但他的幽默之处正在于他试图以似是而非的“道理”去驳斥现实中的事物,以虚驳实,所以不禁令人发笑。

一位同学参加完晚会,误了公共汽车,只好乘坐一辆出租车回家。

20分钟后出租车把他平安送到了他家所在的那条巷子里。当他很满意地对司机的服务表示感谢并准备付钱时,这才发现了一个问题:价目牌上打出了24元的数目,而自己身上只剩下零零散散的几块钱了!

“朋友,有个问题需要您来回答。”这位同学不无风趣地对司机说,“我犯了个小小的错误……要么劳驾您把我还拉回到原先的地方,要么您费点儿时间等我上楼给您取钱下来——两种办法你更喜欢选择哪一种呢?”

那位司机当时笑得半天没喘过气来……

遇到这种尴尬的情况,有时处理不当真叫人大伤面子,进退两难。与其直来直去地道出事情原委,还不如像那样灵活处理,隐衷曲说。生活不应当总是平淡无奇的,让生活变得生动、充满欢笑,这就是幽默艺术的生命力和主旨所在。

掌握逆序推理幽默的核心在于:一是顺势逆推,得出显而易见的谬论;二是利用谬论与现实之间一虚一实的强烈反差来产生幽默效果,引人发笑,自我解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