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思考简化:比起做“加法”,更难得的是做“减法”(2)
【把“无用的思考”和“行动”割离】
正如我在本章的第一节和第三节提到的,“无用思考”是个棘手的问题。人们每天把许多时间浪费在了思考无用的事物上,导致精力分散、思维疲惫,但对解决问题没有帮助。思考的目的不仅仅是提高我们的思想境界,更重要的是要提出一整套解决方案。
我们都知道,用最经济的手段解决问题才是有用的思考,但如何才能做到呢?“无用思考”未必总是有害的,但想了太多的结果很可能只是想到了问题的一个分支,并衍生出了新的问题,导致拿不出最终的解决方案,行动半途而废。
第一步:在思考上要建立绝对的自信
缺乏信心的人容易想多,特别是当他看到、听到一些优秀人物的相反观点或暗示时,外界的干扰会让他很快丢掉自己的立场:“我的方法是不是很差?这个问题看来不好解决,我是否应该另找思路?”没有信心对人们来说是个很大的难题,也是重要的心理障碍,容易让人抛开既定的计划,掉进无用思考的陷阱。
一旦你没有信心解决问题,内心的暗示就把你引向一条错误的道路。你不能放开手脚思考,也不敢触及真正的问题。你会一直围着目标转圈,思考和行动都缺乏突破性。
要去除内心这种“我不行”的暗示,就要为自己建立绝对的自信:
·“我不需要做这么多铺垫工作,因为我有能力一击而中,直接解决问题!”
·“我完全可以独自承担这项工作,因为我的思考是对路的,不需要听从别人的意见!”
要自信地将思考和目标结合起来,围绕主要的目的进行思考,排除一切无关信息。你要告诉自己:“我不需要那些信息的支持,我已拥有了足够的知识,我掌握的技能可以直接解决问题。”当你准备开始行动时,要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聚焦到目标上。
第二步:一定要围绕自身的优势集中思考
法国社会学家列维·布留尔(1857—1939)在《原始思维》一书中,详细探讨了人类的思考习惯和行事心理:“我们大多数人看似为自己而活,实际上并非如此,大都是按照集体意识在行事。这种趋于盲目的集体意识往往是中庸的,也是随波逐流的。可是解决本质问题不能仅依靠集体意识,还要靠自己特有的思想。”
在实际的行动中,人们容易受到集体暗示的影响,偏离自己既定的路线,甚至导致裹足不前。这时候,人们忽视或者在潜意识中忘记了自身的优势,很难集中资源进行思考。只有去除这些集体暗示带来的影响,才能真正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
思考当然不是坏事,但当它阻碍行动时,就是坏事
有时候,“思考”并不一定就是有意义的。比如,当你在做一件重要的工作时,上司正等你的汇报,而你突然想到自己要办签证,于是精力就转移到了如何办理签证上。虽然办理签证这件事情也很重要,但如果它阻碍了当下需要做的更重要的事,就会成为一件不折不扣的坏事。再比如,中午下班后,你回到宿舍正准备做饭,却突然跑到沙发上琢磨本周末的出行计划。出行计划虽然很重要,但不是现在应该做的。你在这件事上花了30分钟,错过了午饭,于是,整个下午就只能在公司饥肠辘辘地工作了。这些都属于阻碍行动的思考。
我收到过读者的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来信,比如这一封:
“高老师,我为了减肥煞费苦心,现在终于要行动了。我打算傍晚就开始运动,但是我不知道运动前到底是吃个苹果好,还是应该喝杯酸奶。另外,我到外面跑步要不要涂些隔离霜?一路上有很多灰尘,这是件麻烦事。可是涂了隔离霜之后,毛孔堵住了怎么办?因为跑步需要排汗。跑完步后,是要立即洗脸还是得等一会儿?运动真的好麻烦,我特别纠结。”
读着这封信,我的眼前浮现了一个特别拧巴的女孩:她思前想后,为了这些烦琐的问题愁眉紧锁,她迫切地想解决围绕跑步产生的这些附加问题,反而忽视了跑步这件最重要的事。到最后她的决定就是:不去健身了。
你看,思考作为一件好事,未必就全是有益的。为了执行一个好的计划,你想得太多了,很多思考就变成了对精力的耗费,最终妨碍到了你的行动。
重要的是缩短分析和判断的时间
有时候,分析和判断一种事物“是否有用”的过程产生的副作用可能更大,特别是当它占用你大量的时间时。我们每天要选择或放弃形形色色的事物:早餐是否多吃一个鸡蛋?上班是穿黑色的衬衫还是蓝色的衬衫?去见客户是坐地铁还是公交,抑或自己驾车?今天去理发,我要理什么发型?要给公司的新员工集体开个会,我是要严肃地给他们一个下马威,还是面带微笑、平易近人?诸如此类,这些念头像飘荡的柳絮一样在我们眼前闪过来闪过去。如果你将每件事都拿过来认真地思考和分析,就会发现自己一天下来什么都没干,一直待在原地,因为你还没想过这些事情究竟应该怎么办,反而把重要的工作耽误了。
缩短分析和判断的时间,减少无用的思考,最佳策略就是“不去思考”一些事情。
对于那些没有实质意义的选择或目标,抱怨和绞尽脑汁地设想能够解决问题吗?即便是动用一丁点儿心思在上面,我们所获得的“投入产出比”也是极低的,并不划算。不去思考,就让本能来决定,让踏实有力的行动和现实来推动它们自动给出结果。例如:
·“天哪,我啥时候有一个又高又帅的男朋友呢?”—不要想,努力工作,努力健身,保持好的气质,就会有优秀的男士喜欢你。
·“我能不能成功地打败对手,出任公司的CEO?”—不要为此夜不能眠,多想想怎么做好业绩,让董事会认可你的成绩。
·“我天天做运动累成了狗,几个月后能不能瘦上10斤?”—不要把它当作一件伤脑筋的事,因为你无法决定最终的结果,就让它顺其自然吧。
对于大大小小、接连不断的意念来说,近乎90%的意念对现实生活都是没有帮助的。我们的大脑喜欢胡思乱想,把重心放到那些并不关键的环节上,但有一万种可能性决定了我们无法实现这些麻烦的目标,所以思考它们总是头疼和没有价值的。没有巧妙的方法,也没有捷径,最好的做法就是不处理。只有不处理,才能真正节省我们的精力。
虽然思考让人进步,但过度和过多的思考则会为我们带来痛苦,让我们受困于消极的情绪。无用的思考影响我们的行动,会让一个人变得死板、沉重和了无生趣。当思考妨碍到行动的效率时,我们就必须采取措施,把它与行动隔离开。调整思考的方向,才能让我们更有效地“做到”。
【简化多属性元素,迅速做出精确决策】
我曾多次目睹朋友购书的经历。经常有朋友邀请我一起去洛杉矶最大的书店,他们让我提供建议,但总会在“复杂的决定”中不知所措。
有一次,一位在唐人街开餐馆的朱先生走进书店,他久久地徘徊在六七本书之间无法拿定主意,不知道要买哪一本。他肯定不是没带够钱。他头头是道地分析着每本书的优劣,讲出了这些书不同的特点,但他不清楚自己到底需要哪本书。
我安静地站在旁边,绝不插嘴给他建议,我要看看他到底怎么办。结果,30分钟后,朱先生耸耸肩,双手一摊:“我还要不要买?”他一本书没买,与我一起失望地走出了书店。
还有的朋友和朱先生是相反的—不是过程相反,而是结果相反。朱先生干脆什么都不买,有人则索性全部买回家。我知道,他回家又是一场思考与选择的大战:“我到底要看哪一本呢?”这样的思考战争在他的脑海中无时无刻不在进行。
购物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一件物品有多种属性,或者我们面对多种物品做不出那个唯一的决定。“精确决策”并不容易,因此我更欣赏那些做事一根筋、靠本能和直觉做出反应并毫不犹豫地坚持的人;我在招聘时也喜欢录用那些思考直接、行动迅速的员工。我总是希望人们在工作中不要思考太多的东西,不要瞻前顾后,而是把主要的时间都放到行动上。因为思考和选择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收益,之后的行动才会。
就我多年的观察和培训经历来看,遇到问题直接“三下五除二”解决的人很少,只占到不足7%的比例。余下的多数人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他们会就一个问题在脑海中思来想去,分析可能出现的利弊,然后才做出一个谨慎的判断。这些人占到了80%以上,是大众思维和大众行为模式的体现。还有剩下的小部分人,他们是“极端思考派”,不管问题大还是小,都会为此十分纠结,总会考虑到最后一秒钟才会迫不得已地选择一个答案,但更多的时候可能是放弃选择,因为他们实在不能判定自己应该做何选择。他们有严重的选择障碍症。
毫无疑问,事物的“多属性”容易让人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人们推崇“三思而后行”的格言,也在现实生活中助长了这种思考过度的不良风气。的确,我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思考一下。但是,到底要思考多久?没有人能给出明确的答案,因为人们都不会为别人负责。我曾经将“三思而行”这四个字贴在办公室的背墙上,但不到一周我就撤掉了,因为它起到的效果并不好:
当你在潜意识中告诫自己要“三思”时,你可能会在行动中将这个“谨慎选择”的命令放大五倍甚至十倍。
对事物“多属性”的思考和判断,是人们在教育成长的经历中养成的习惯。从小到大,我们都被教导要走一步看三步,要做计划,要多考虑。这种思维模式渗入了我们的血液,于是凡事都会谨言慎行,想得过多而做得太少。这就导致了一些特有的行为模式:
第一种模式: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喜欢分析利弊。
在做一件事之前,多数人都要经历一次“思前想后”和分析利弊的自我折磨,把所有的好处与坏处列出来,在脑海中反复地讨论,拿不定主意。对他们来说,分析问题很容易,但下决心却很困难。有时候,他们明知道应该怎么做,但仍然不敢由自己做出这个决定。他们盼着权威人物来指给他们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