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傅山灵石纪行
傅山(1607—1684),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文学家、诗人、医学家、书画家,是一位颇有影响的、坚持民族气节的、受人民爱戴的人物。傅山一生中到过很多地方,但一个山区小县到过六次,一处山野小庙去过五回,尚不多见。傅山先后于顺治四年(1647年)、顺治七年(1650年)、顺治十四年(1657年)、顺治十六年(1959年)、康熙七年(1668年)、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6次到灵石、介庙,或讲学,或传艺,或游览,或隐逸。其间,留下了不少诗文、联匾、墨宝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傅山“反清复明”的志向与“誓不仕清”的节操,也可以窥得傅山博学广识、多才多艺之一斑。
一、顺治四年春(1647年),傅山游罢绵山后,来到位于绵山脚下的介庙,写了一首题为《神林介庙》的七言律诗:
青松白栝十里周,梐青枑白祠堂幽。
晋霸园陵迷草木,绵田香火动春秋。
仙名卖扇传东海,身隐承颜肖故丘。
还虑寒山太枯寂,婉容分到牡丹头。
12年后,即顺治十六年(1659年),傅山第三次来到介庙时,欣然提笔将这首诗书于介庙后殿的西壁上,并补了跋文:
丁亥来,曾有此什。己亥重来,补书留之。即取第六句额其楣。偕来者,榆关白盈采、离石王浯、汾阳胡亮、胡同兄弟。太原傅山题。
跋文中“即取第六句额其楣”,说的是傅山还为介庙书了一块匾,内容为“承颜堂”三个字,行书,字大一尺,字形圆转流利,独具一格。据虞奕绶(灵石县知县,乾隆五十四年至乾隆五十七年在任)《刻傅徵君承颜堂书记》记载,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虞奕绶与王约轩因怕岁久废毁,便“求善镌者刻于石”,虞奕绶并为此写了跋文。此刻石现存灵石县天石公园碑廊中,长1.77米,宽0.53米,厚0.15米,保存完好。
傅山将《神林介庙》诗书于壁上136年后,即乾隆六十年(1795年),这年的五月十六日,灵石四大家族之一蒜峪陈氏家族的陈思贤(七世)将其高祖(三世)陈星(字济云)双钩的傅山题书摹勒石上,并将摹勒经过撰写成文附于原诗、跋之后:
傅徵君品学、字法名我山右,侣游时莅神庙者再。拘咏挥壁,久经剥落。后继丹青黄手,鸦而真气荡然矣!吾族济云公,工书,为吾高祖辈行,曾双钩遗藏。幼从借阅,时得颦效。乙卯夏,公之孙复出见示。因摹寿贞珉。匪弟志吾所好,亦存古云。
乾隆六十年五月既望。后学陈思贤谨记。
此碑长1.8米,宽1.4米,厚0.1米,无额、无座/碑原存于灵石介庙,现存太原晋祠关帝庙山门西侧。
二、顺治十三年(1656年)六月,郑成功率十七万水军从崇明岛登陆,长驱直入,破瓜州,克镇江,直困南京,江淮地区又掀起了反清复明的高潮。傅山获息,兴奋异常,当即偕傅眉南下,欲助郑反清保明。然而,当父子二人日夜兼程来到南京时,郑成功已兵败溃散,南明小朝廷也风雨飘摇,不久于世。这使傅山十分失望,只得于顺治十四年(1657年)北返。这年的深秋,傅山偕子傅眉,取道沁(源)灵(石)古道,途经灵石石膏山,在山上逗留数日。傅山在石膏山期间,(一)演武传艺,宣传反清。与天竺寺住持海涌法师演练五禽戏,并将五禽戏法传授给寺内和尚与当地名士;同时,以武会友,结交志士,借机宣传“反清复明”的政治主张。(二)游后寨门,写《义峰》诗。后寨门位于罗汉顶南端的悬崖上。傅山、傅眉与天竺寺住持从莲花池下山,又沿着山坡向南攀登后到达后寨门。据传,石膏山在明代佛家入山之前,一直为山大王盘踞,后来先后被唐丞相之女景秀英、北周大将赵普、赵匡胤等占领,或聚众习武,或养马练兵,目的都是与朝廷作对。正因为此,傅山才不畏攀援之险来浏览后寨门的。傅山等三人攀上后寨门,抬头一望,石壁上有许多洞穴,蜂房一簇挨一簇,洞穴外群蜂遮天蔽日,当地流传着一句俗话说:“进得后寨门,挖蜜三千斤。”可见群蜂之多。当时傅山由群蜂矢志不渝、以死自卫,联想到前仆后继、视死如归的反清复明的无数志士,感慨不已,于是作五言律诗一首,题目为《义蜂》:
群蜂失其主,浩荡往来飞。
苦螫撩人打,甘心得死归。
穿花红乍落,入树绿全腓。
烧睫君臣泪,无从湿道衣。
本诗引喻言志,寄托深沉,通过对“义蜂”的歌颂,抒发了自己的胸怀。此后,傅山曾一度以“义蜂”自喻,并以“义蜂”为别号。
傅山下山前,应天竺寺住持海涌法师恳请,为石膏山题了“山林埜趣”四个字,并主动为后寨门题“义蜂壁”三个字。值得注意的是在题“山林埜趣”时落款为“大明崇祯年太原傅青主题”,当时已是明亡后的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而傅山却故意写为“大明崇祯年”,细微之处不难看出傅山“反清复明”的坚定意志。后来由道成法师将“山林埜趣”刻制成木匾,悬挂于天竺寺山门之上。此木匾现悬资寿寺天王殿前,长1.4米,高0.5米,字大一尺,雄浑遒劲,凝神聚气。同时还将“义蜂壁”镌刻在后寨门的悬崖上,字大如斗,豪放潇脱,至今依稀可见。
三、顺治七年(1650年)、十六年(1659年)、康熙七年(1668年),傅山三次到介庙隐居,开设武馆,招集反清志士,习武练拳,以酬夙愿。傅山出身于家学渊源、数代成名的书香、官宦家庭,不仅如此,而且祖辈精通兵法,这为他开武馆、聚志士、反清复明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在介庙时,广泛联络反清志士,秘密建立反清团体,同太原的“南社”、洪洞的“必社”、离石的“朱楼社”、潞安的“谁白社”以及“静友会”、“白莲教”、“禅教”等反清社团都有联系,往来奔波于各社团之间,多次组织反抗朝廷的行动。
傅山之所以选择介庙为联络中心,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仰慕介之推“功不言禄、隐居山林、死不渝志”的节操,誓以介之推为楷模,将反清复明的斗争进行到底;二是介庙位于深山野林之中,不易被官府发现,便于从事秘密活动;三是介庙地处晋中、晋南、晋东南三地的交界处,往来联系比较便捷。
四、顺治七年(1650),傅山再次来到介庙,明为浏览、闲逸,实为讲学、传艺。此次到介庙后,被灵石四大家族之一的两渡何家请去,一边给何家子弟讲学,一边教何家子弟习武,为何家子弟成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据《何氏族谱》(道光戊子年重修本)载:“公讳世基,泽远其字……乡塾久无师,里人贫乏者子弟,多不能读书,公立义学,出修脯,择师教之,自此,邑人多成才者……”又载:“世基闻青主在介庙闲逸,遂亲临邀请。青主知其为人,乐而应之。就学者为世基子侄等。”傅山在两渡双藤书屋(建于顺治初年,为何氏族塾)凭自己的博学广识,传道授业解惑,重振了何氏家族“崇教重读”之家风,此后,何家出过进士15名、举人29名,贡生、监生、生员111名。
傅山在两渡讲学时,还将其独创的“傅氏太极拳”传授给何世基子侄。傅氏太极拳经全国武术研究院武术专家审核,认为该拳法内容丰富别致,为拳法中所罕见,其中既有传统的养生功法——八段锦的基本内容,又有道家紫微八卦舞的很多精华,技击变化多端,招式舒展简朴,集健身与技击于一拳,为广大强身、练武者所接受。有《傅氏太极拳图》(经山西省文物专家鉴定确认)传今,现存于灵石县体育运动中心,为灵石县夏门镇老中医蔡承烈先生于1984年捐献。蔡承烈的祖母为两渡何氏,此书为何氏出嫁时带到蔡家的。
五、年过花甲年的傅山又于康熙七年(1668年,时61岁)、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时75岁)两次到介庙“闲逸”。其间,(一)傅山向灵石县后沟村出家修道的孟太真传授了一套独特拳术,后经增减程式定为“绵山太极拳”,此拳法弘扬了傅拳的内外功法,贯穿了“阴阳”、“虚实”等法则。该拳在傅山死后广为传习,绛州人王宗岳受传后,因定居洛阳而传到河南,后王宗岳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在洛阳编著了《太极拳论》,此书为太极奠定了理论基础,以后又与张三丰等人的太极拳结合,演变发展为河南温县陈玉廷太极拳,陈玉廷撰写了《陈氏拳谱》流传至今,成为广泛流传海内外的太极拳。(二)傅山为介庙题写了“千年寒石”、“山林埜趣”八个字,后来由介庙18村执掌请人镌于石上,介庙毁坏坍塌后,该石刻散失于民间,至今尚未觅得。(三)傅山在两渡为何家写了一副中堂,内容为:“尽人欲真汉子,完书债是男儿。”现为何氏族人何文苑所存,借展于王家大院凝瑞居大厅。(四)傅山从介庙到平阳府第一村——静升村游玩时,曾赞美地处绵山脚下、静升河畔的静升村云:“一径抵幽山,居然城市间。”用精炼、简洁的十个字将地处“山重水复”中、市井车水马龙的静升村描述得恰如其分。
总之,傅山在灵石留下了较多的足迹、珍贵的墨迹与壮美的诗篇,成为灵石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将给灵石县的旅游文化带来积极的影响。
(200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