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扬州花鼓戏
扬剧还有一个源头是扬州花鼓戏。
扬州很早就有民间舞蹈花鼓。其初为乡人自娱自乐,后有人沿城乡搭棚唱演。其主要道具为手帕、莲湘、花鼓、夹板、钱串、纸扇、镗锣,演唱的是扬州民间流传的花鼓调。
扬州花鼓形式多样,流传的有江都花鼓、邗江花鼓等。江都花鼓由一男青年耍小锣领唱,另一男子扮演手舞扇子的三花脸,两女扮演村姑,打莲湘并伴唱。风格粗犷质朴,动作简洁风趣。邗江花鼓由二人表演,一旦一丑,一人打锣,一人打竹板。表演时男推女让,女推男让,脚步套脚步,犹如推磨样,唱词多反映劳动生活。
清人费轩《扬州梦香词》咏道:“扬州好,灯节唱秧歌。一朵花依人面好,九条龙赛月明多。打鼓慢筛锣。”李斗《扬州画舫录》写道:“扬州花鼓,扮昭君渔婆之类,皆男子为之。”可见清代扬州花鼓十分流行,并能扮演昭君、渔婆之类人物角色。
扬州花鼓从歌舞演化为戏曲,约在乾隆时期已成雏形。在此后的艺术实践中,扬州花鼓戏产生了一批优秀剧目如《种大麦》《打花鼓》等,具有鲜明的色彩和独特的风格,代表了扬剧的艺术个性。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曾说:“扬州花鼓戏与扬州清曲相结合,实际较其他花鼓戏家底更为深厚。但扬州戏的发展,并未循着这条途径前进,而是既经形成自己的一种风格之后,在民国初年便以‘维扬文戏’的名义到上海大世界演出。在这一时期,因受了上海京剧的影响,凡服装、身段、叫板、念白都倾向于京剧的模仿,同时把那些原有的舞蹈性较强的‘踩双式’‘打对子’的小戏,只作为开场的点缀品。”这段话言近旨远,深中肯綮,既评价了扬州花鼓戏的艺术特征,也指出它后来并未遵循自己的艺术道路前进,相反淡化了自己扎根于扬州乡土的艺术个性。
扬州花鼓戏《种大麦》剧照
扬州花鼓戏最耀眼的一笔,是走出扬州,远征上海。1917年7月,上海最大的游乐场大世界开张。当时正在上海扬帮茶楼当跑堂的扬州花鼓戏票友尹老巴子、陆长山等人,应邀与锡滩、苏滩、本滩等同台献艺,演出《洋烟自叹》《小尼姑下山》《活捉张三郎》等节目。数年后,杭州大世界游乐场开业,扬州花鼓戏艺人又赴杭州演出,号称凤鸣社。当时武林班艺人对丰富多彩的扬州花鼓戏音乐很感兴趣,多次派人来拜师学艺,吸收扬州花鼓戏唱腔以充实武林戏音乐。同时,扬州花鼓戏也从武林班汲取了曲牌 [大板锣] 来充实自己,后来演变为扬剧著名曲牌 [大陆板]。
扬州花鼓戏
《王瞎子算命》剧照
扬州花鼓戏因与清曲相结合,不再是原先的歌舞小戏,故在民国年间自称“维扬文戏”,俗称“小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