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剧史话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4 维扬戏

扬州香火戏与扬州花鼓戏最终合流为维扬戏。

香火戏与花鼓戏好似一枝藕上的两朵莲花,一起植根在扬州这块泥土上,却又芬芳各异,各树一帜。香火戏流行于苏北农村,花鼓戏经常演出于扬州城镇,它们分别拥有自己的观众,但两者都有先天性的弱点,给它们进一步发展带来难以逾越的障碍。比如香火戏的音乐是在广阔田野上发展起来的,它那粗犷豪放的唱腔、铿锵有力的锣鼓,能声闻数里之外,使人“血气为之动荡”。这是它在农村受到欢迎的优点。但是在戏馆演出,优点就成了缺点。扬州花鼓戏也有自身的弱项,最突出的是剧目数量有限。花鼓戏剧目一部分是对子戏,一部分是由清曲曲目改编而成。这些剧目都有固定的台词,唱腔都有一定的规矩,因此新剧目难以很快产生。

当香火戏与花鼓戏合并之后,取长补短,相得益彰,花鼓戏的丝弦伴奏恰好弥补了香火戏仅有锣鼓伴奏的不足,而香火戏的即兴式幕表提纲也正好是只靠固定唱本的花鼓戏所急需的。在现实生活中,香火戏艺人与花鼓戏艺人之间时有联姻,如潘喜云(香火戏艺人)与潘玉兰(花鼓戏艺人)、高玉卿(香火戏艺人)与高秀英(花鼓戏艺人)均为夫妇。家庭生活把两种声腔联系在一起,在客观上也促成了香火戏与花鼓戏的合流。

维扬戏《君臣游园》剧照

1929年春,维扬伶界联合会在沪成立,不意发生了一起流血事件——扬州香火戏艺人王月华在剧场为歹徒杀害。这一突发事件震惊了全体扬州伶人,他们希望携起手来共御外侮。经协商,香火戏、花鼓戏艺人于1931年春在上海聚宝茶楼以“维扬戏”名义联合演出《十美图》。这为扬剧发展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维扬戏《珍珠塔》剧照

作家曹聚仁在《我与我的世界》中说,他于民国初年在上海培养起来的看戏兴趣,是由京韵大鼓而梆子腔,而苏滩,而扬州戏。鼓王骆玉笙在《舞台生活六十年》中说,她4岁时(1918)就跟父亲出入于上海大世界游乐场中,当时大世界里各种娱乐项目很多,有申曲、评弹、本滩、扬州戏等,在她幼小的心灵里投下了新奇而难忘的印象。历史学家顾颉刚在《孟姜女故事研究集》中说,四明文戏、化装滩簧、改良申曲、扬州小戏都是上海滩游乐场中,最能代表各地方民众艺术的东西,不要以为这种东西是下流的娱乐而嗤之以鼻。他们所说的扬州戏,就是维扬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