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扬剧被列入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谓实至名归,当之无愧。扬剧历史悠久,遗产丰富,不仅是扬州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地方戏曲发展史上也有着特殊的地位。
扬州自古即音乐之乡。早在1500年前,鲍照在他著名的《芜城赋》里有过“廛闬扑地,歌吹拂天”的描绘。南朝刘宋时期,南兖州刺史徐湛之在扬州建有“吹台”“琴室”。唐代诗人笔下的千古丽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杜牧)、“春风荡城郭,满耳是笙歌”(姚合)、“霜落寒空月上楼,月中歌唱满扬州”(陈羽),早已脍炙人口。宋元以降,扬州虽不复有盛唐气象,但是从事音乐、歌舞的名家辈出,佳作纷呈。到了清康熙、乾隆年间,扬州不仅成为东南经济重镇,还是全国文化名城。随着扬州学派、扬州画派的兴起,扬州工艺、扬州园林的繁盛,许多戏曲人才和戏曲作品相继涌现。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称为“花部勃兴”的空前盛况,就出现在这一时期的扬州。
根据文献的记载和艺人的追忆,并从现存传统剧目、音乐进行逆向考察论证,我们发现在清代康熙、乾隆间流行的本地乱弹,应当是扬州最早的地方戏。它与后来的香火戏、花鼓戏以及由二者合流而成的维扬戏、扬剧,共同构成一部扬州地方戏曲发展史。其发展过程,虽然有起有伏,有分有合,但是一脉相承,从未中断,显示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扬剧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形成阶段(清代中叶以前):扬州乱弹的兴起;
(二)嬗变阶段(清代中叶以后至民国初期):扬州香火戏、扬州花鼓戏及扬州清曲的并行;
(三)整合阶段(民国年间):维扬戏的合流;(四)复兴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扬剧的新时代。
正如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所说:“四明文戏、化装滩簧、改良申曲、扬州小戏,都是上海游艺场中最能代表各地方的民众艺术的东西。”扬州地方戏的形成和发展、兴盛和衰落,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艺术现象,也是一个发人深思的社会文化现象。追溯它的源头,梳理它的脉络,探索它的兴衰原因,弄清那些萌生于同一片沃土,却又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曲目、声腔和表演风格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扬州地方戏在三百年风雨历程中如何通过继承获得生存的基础,如何通过革新获得发展的生机,这不仅有助于揭示扬剧在三百年来的衍变轨迹,也有助于把握扬剧在当今社会环境中的发展机制。事实证明,对于扬剧而言,不继承则不能生存,不革新则不能发展。
因我数十年间钟情于扬剧,现见明铧又著成此书,取精用弘,言简意赅,青出于蓝,更胜于蓝,故乐为之序。
韦人
2012年7月于邗上测海楼畔病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