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宗教与民俗
一 宗教
印度是世界上受宗教影响最深刻的国家之一,宗教的影响深入社会与文化的每一部分。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锡克教均发源于印度,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以及琐罗亚斯德教等在印度都有教徒信仰,印度可以称得上是“宗教博物馆”。全国约有80.5%的人信仰印度教,其他主要的宗教还有伊斯兰教、锡克教、耆那教,又因早期叙利亚基督教的传入和印度近现代受到英国殖民统治,基督教也比较盛行。佛教虽起源于印度,但如今在印度的影响力比较小,佛教徒只占总人口的0.8%,不过,佛教的传播对印度周边的国家却有相当大的影响。
印度教 印度教源于古印度吠陀教和婆罗门教,并受其他宗教的影响,经商羯罗等改革而改称。印度教形成于公元2世纪,公元9世纪后盛行于印度。印度教以婆罗门教的善恶有因果、人生有轮回之说为主要教义。崇拜的主要神祇是梵天、毗湿奴和湿婆。梵天是居第一位的主神,是创造万物的始祖;毗湿奴是居第二位的主神,是宇宙的保护者,他向世界和芸芸众生展示其永恒不变的关怀和慈悲,被奉为保护神;湿婆是居第三位的主神,是世界的破坏者,以男性生殖器为象征,并不断变化形象,也被奉为毁灭之神。印度教分成许多教派,如毗湿奴派以及性力派(崇拜杜尔迦神)。殖民者入侵后,印度掀起了改革运动,涌现了许多宗教团体,如印度教大会、国民志愿团、雅利安社、梵社和罗摩克里希纳教会等。现在印度教有近10亿信徒。印度教已渗透到印度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已传播到西欧、北美等许多地区。
佛教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于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人们称他为释迦牟尼或简称为佛陀。佛教的基本教理为“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主张依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以断除烦恼、得道成佛为最终目的。佛教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原始佛教,即释迦牟尼及其弟子所传播的教说;二是部派佛教,这是由原始佛教分裂而成的各个教团的总称;三是大乘佛教,从部派佛教的一些教团演变而成,它将以前的佛教称为小乘佛教(也称南传上座部佛教);四是密教,7世纪以后由大乘佛教一些教团同婆罗门教混合而成。从公元8世纪起,由于宗教派别间的斗争,印度的佛教受到了极大的压制。目前印度还有一些佛教团体,教徒有9000多万人,佛教的各派别已传入了亚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对当地的社会和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是目前印度的主要宗教之一,印度穆斯林人口仅次于印度教教徒人数,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伊斯兰国家。伊斯兰教于7世纪初诞生于阿拉伯半岛,创始人是穆罕默德。伊斯兰教信奉真主和先知穆罕默德。主张一神论,认为安拉是世间唯一的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主要经典是《古兰经》。公元8世纪,伊斯兰教成为世界性的宗教,并开始传入印度。到公元14世纪伊斯兰教已传遍印度各地,并被穆斯林统治者奉为国教,强迫人民皈依。印度的穆斯林主要集中于北方邦、西孟加拉邦、比哈尔邦和安得拉邦等,属逊尼派。当今印度的穆斯林人口约为1.6亿人,占印度人口总数的13.2%。
锡克教 锡克教于15世纪末由那纳克创立于印度西北部旁遮普地区。它是在莫卧儿王朝时期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交流中萌发的,由于印度教虔诚派运动的开展,锡克教后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宗教。“锡克”是梵文Sikha的音译,原意为“门徒”。锡克教奉行祖师崇拜制,视祖师为神的使者,其信徒自称是祖师的门徒。锡克教教徒非常尊重本教的首领和上师,尊称其为“古鲁”,意为“上师”或“师尊”。从第一代上师那诺(1469~1539)算起,到戈宾德·辛格(Gobind Singh, 1666-1708)为止,先后共有十位上师。锡克教经典《阿底格兰特》被奉为第十一任上师。该教以公平正义、扶贫济弱和宗教自由为基本教义。锡克教教徒被称为锡克人,长发、梳子、钢箍、匕首、短裤是锡克教教徒的五大信仰标识。圣城是阿姆利则,朝圣地是被称为“神之所在”的阿姆利则金庙。锡克教已传播至东非、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泰国等地,目前印度有锡克教教徒2300万人,主要居住在旁遮普邦、德里和哈里亚纳邦。
耆那教 耆那教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与佛教同时兴起,由古印度毗舍离城王族之子笩驮摩那创立,是当时反婆罗门教的思潮之一。“耆那”意为“胜利者”,尊奉尊者大雄(Mahavira)笩驮摩那为第二十四代祖师,他也是最后一位祖师。耆那教尊奉理性高于宗教,认为正确的信仰、知识、操行会促使人们解脱,进而达到灵魂的理想境界。该教是一种禁欲宗教,其教徒主要集中在古吉拉特邦、卡纳塔克邦、中央邦、马哈拉施特拉邦、拉贾斯坦邦、北方邦和德里等地,约有4800万人。耆那教教徒不从事屠宰类职业,也不从事农业;主要从事商业、贸易或工业。
基督教 基督教诞生于公元1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信仰上帝,以《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为圣经。公元4世纪,基督教开始传入印度,由于基督教主张“只有一个上帝”“人皆平等”“人皆兄弟”,因此在种姓制度盛行的印度颇受欢迎,不少低种姓的印度教教徒皈依该教。另外,由于传教士的说教和教会的善举(如在落后地区修路架桥,建立医院、学校、孤儿院等),影响不断扩大。基督教教徒主要分布在南部诸邦,其中以喀拉拉邦为最,其次分布在印度东北部和一些大城市,教徒约有2800万人。
二 节日
印度的节日众多,除了全国性的节日外,各地区还有各自的地方节日,这些节日大多来自不同的宗教,节日的具体日期取自不同的历法,会随年份不同而异。
印度法定节假日有22天,主要有共和国日(Republic Day)、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甘地诞辰日(Gandhi Jayanti)、安贝德卡尔诞辰日(Ambedkar Day)、耆那教祖师马哈维亚(大雄)诞辰日(Mahavir Jayanthi)、公历新年、丰收节、泰鲁瓦卢瓦日(Thiruvalluvar)、印度教甘尼许节(Vinayagar Chathurthi,Ganesh Chaturthi)、屠妖节(Deepavali, Diwali)、胜利日(Vijayadasami)、开斋节(Ramzan,Id-Ul-Fitr)、宰牲节(Bakra Eid,Bakrid)、五一劳动节(May Day)、圣诞节,以及各宗教新年。
另外,印度还有很多不属于公共假期的一般节日,如印度教哈奴曼诞辰日(Hanuman Jayanti)、犹太教逾越节(Passover)、佛祖诞辰日(Buddha Jayanti,Buddha Purnima)、锡克教那纳克诞辰日(Guru Nanak Jayanti)、湿婆神节(Mahashivratri)、霍利节或洒红节(Holi)、桑格拉提节(Makar Sankranti)、锡克教光明节(Baisakhi)、恒河女神下凡节(Ganga Dussehra)、乘车节(Rath Yatra)、兄妹节(Rakhi)、上师节(Guru Poornima)、欧南节(Onam)、排灯节(Dhan Teras)、十胜节(Dussehra)、古尔邦节(Eid-Ul-Adha)、光明节(Hanukkah)、妇女节(Karva Chauth)、兄长节(Bhai Duj),以及国际统一的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复活节、教师节、万圣节、儿童节、感恩节、国际友谊节等。
共和国日 共和国日即公历1月26日。1947年8月15日,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印度议会通过印度共和国宪法,这一天因而具有了更为重要的意义,被定为共和国日,也是印度的国庆节日之一。每逢此日,印度各邦首府都会举行庆祝盛会和巡游活动,其中以首都新德里的大巡游最为壮观,届时包括总统、总理在内的政界要员、各国外交使节都会出席庆典。大巡游通常在总统府和印度门之间的国王大街(Rajpath)举行。巡游基本由军队分列式和文艺表演两部分组成,历时两个多小时,充分展现了现代印度的国威军容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独立日 印度为庆祝1947年摆脱英国统治并成为主权国家而设立的节日,日期定在每年8月15日。庆祝活动的主会场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届时印度总理会在红堡举行升国旗仪式,并发表电视讲话。
甘地诞辰日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出生于1869年,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印度国大党的创始人。他曾于20世纪40年代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使印度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而获得独立,被尊称为“圣雄甘地”。
屠妖节 也称“排灯节”“光明节”,是印度教、耆那教与锡克教共同庆祝正义击败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日子,于每年印度历八月的第15个满月日(即公历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举行,为期五天。屠妖节起源于《罗摩衍那》中的故事,在欢度屠妖节期间,人们会穿上新衣,与亲友分享糖果和点心。
开斋节 全球穆斯林庆祝斋月结束的节日,在伊斯兰历闪瓦鲁月的第一天,不仅代表斋月结束,更是感谢安拉使他们信仰更加坚定。节日当天,穆斯林一般很早起床,身着节日服装,在早祈祷后就可以吃一些东西,象征斋月结束。然后他们出去团拜,互相拥抱问候,恢复和亲友之间的联系。
洒红节 洒红节也叫“霍利节”“胡里节”“色彩节”,是印度的传统节日,也是印度传统新年。洒红节源于印度的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庆祝时间长短不一,在节日期间,人们互相抛洒彩色粉末和有颜色的水,以庆祝春天的到来。
三 民俗
(一)服饰
早在新石器时代,印度人就学会了“纺线织布”,开始使用棉织品。进入印度河文明以后,印度人对服饰开始讲究起来,棉、麻、毛、丝织品均成为制作服装的原料。到了吠陀时期,印度服装更为考究,色彩更为鲜艳,男女分别开始穿托蒂和纱丽,虽然殖民者进入印度以后,带来了西装、领带等欧洲服饰,但印度这些传统服装至今仍流行不衰。
印度男性的着装以白色为主,传统的服装叫“托蒂”,是一块缠在腰间的布,用棉、麻或丝制成,长度一般为3.6~4.5米,垂至膝盖或脚面。印度男性上身穿肥大过膝的长衫(古尔达),天冷时加一个坎肩,这种服装舒适宽松,至今仍很受欢迎。在正式的场合,印度男子多数穿“尼赫鲁服”,这是在印度民族独立运动时期象征印度民族精神的服装,其特征是立领、单排扣、长及膝盖,下配窄腿长裤,多为白色或灰色,印度高级官员在涉外活动或大型庆典上多穿着此类服装。
印度男性多半包头巾,头巾的长度、颜色与包裹方法多样,拉贾斯坦人和锡克人的头巾最为艳丽。包头巾是锡克人的传统,锡克人从小到大都必须蓄长发、包头巾。小孩的头巾样式比较简单,成年人的头巾样式则比较复杂。
印度女性的服饰比较艳丽,主要有纱丽、长裙和紧身上衣。纱丽是印度女性最为钟爱的传统服装。纱丽布料一般长5~8米,宽1.25米,一般由棉、纱、丝、毛、尼龙和混纺等主要底料制成,以质地“轻柔薄爽”为佳。纱丽色彩不一,装饰繁多。女性上身穿紧身上衣乔丽(Choli),下配宽松的长衬裙卡格(Ghagra),露出两臂和腰部。纱丽最早用于宗教仪式,后来演变成印度妇女的日常服装。纱丽的穿着方法繁简不一,有包头式、披肩式、垂挂式三种。随个人喜好,无硬性规定。除纱丽外,印度北部最常见的女性服装是旁遮普套装(Salwa Kurta或Punjabi Suit)。女性上身穿一件宽松的长及腰部的外衣,一般在领口、胸前和袖口处绣有美丽的图案,下身穿紧腿长裤,在脖颈处从前往后披一条丝巾,走起路来潇洒飘逸。
印度女性还会在额头正中点指面大的圆形吉祥痣,印地语称迪勒格,因女性的年龄和境遇不同,痣的颜色和含义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已婚妇女都点红色,未婚女性点紫黑色,而寡妇则不点吉祥痣。
印度人喜欢佩戴各种各样的首饰,如发饰、耳饰、额饰、鼻饰、项链、腕镯、戒指等,这些首饰大多用金、银、宝石制成。在婚礼、生日宴会、朋友聚会时,女性尽量把自己打扮得珠光宝气。在马哈拉施特拉邦,佩戴穿有黑色珠子的吉祥金链是已婚妇女的标志;在西孟加拉邦,戴在头发中缝的星环是女子出嫁的标志。成年男性则至少人均一枚戒指,有的手腕上还戴着手镯或拴着红线,以保佑平安。
(二)饮食
印度的食物在世界上独具特色。印度人做菜喜欢用调料,如咖喱、辣椒、黑胡椒、豆蔻、丁香、生姜、大蒜、茴香、肉桂等,其中用得最普遍、最多的还是咖喱。咖喱是用胡椒、茴香等20多种香料调制而成的一种香辣调料,呈黄色粉末状。
由于宗教原因,印度人的饮食习惯也不同。虔诚的印度教教徒绝对不吃牛肉,因为他们把牛奉为神牛。而穆斯林不吃猪肉,喜食牛肉。因此,杀牛和吃牛肉常成为印度教教徒和穆斯林冲突的导火索。印度的素食者大约占人口的一半。
印度人的主食主要有米饭和一种叫“加巴地”的薄饼,印度的蔬菜主要有花菜、圆白菜、西红柿、黄瓜、豆角、土豆、洋葱、冬瓜等,印度的豆子种类繁多,有大如蚕豆的红豆,还有黄豆、豌豆等,印度人每餐都有豆子汤。
印度人进餐时一般是拿一只盘子、一杯凉水。人们把米饭或饼放在盘内,将菜和汤浇在上面。多数印度人进食时不用刀叉或勺子,而是把菜卷在饼内,或用手把米饭和菜混在一起,抓起来送进嘴里。印度的甜食种类很多,印度人喜欢喝奶茶,烟酒在印度不流行。
(三)婚俗
古往今来,印度产生过五种婚制——一夫一妻制、一夫多妻制、一妻多夫制、伴侣婚姻和试婚。一夫一妻是印度婚姻的主要形式,一夫多妻制在印度的穆斯林中盛行,在印度教教徒中只存在于王公统治时期。一妻多夫制指的是女人是一家所有兄弟的妻子,在印度的古吉拉特邦这种习俗至今存在。如今,伴侣婚姻和试婚都已不存在。
印度不同地区、不同宗教、不同种姓都有自己的结婚方式,可谓五花八门。印度教的《摩奴法典》规定了八种方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种姓的人。第一种为梵式(Brahma),新娘新郎经过梵行期后,经双方同意,新娘的父亲便把女儿当作礼物送给新郎。古时这种仪式仅在婆罗门中进行,如今各种姓都采用这一仪式。第二种是神式(Daiva),在祭司主持祭祀时,父亲把女儿交给祭司。古时祭祀是印度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这种婚礼极为普遍。第三种是国王式(Prajapatya),在这种婚礼上,父亲把女儿交给新郎,以经文起誓两人的结合。第四种是圣人式(Arsha),新郎送给岳父一头母牛和一头公牛,同时父亲把女儿交给新郎。送牛是一种宗教礼仪,以感谢新娘的父亲把女儿嫁给自己。第五种为爱情式(Gandharva),只要新郎、新娘互相爱慕,便可结婚,家人无权干涉。第六种为魔鬼式(Rakshasa),是一种通过抢夺而获得的婚姻。原始部落认为女人是战斗的胜利品。这种结婚方式能激起刹帝利勇士的本能,他们通常是通过搏斗的方式决定结婚对象。第七种是恶魔式(Asura),新郎要付钱给新娘的父亲或亲戚才能娶到新娘。这种婚礼在低种姓人群中更为流行,在印度的部落中极为普遍。第八种是撒旦式(Paishacha),这是八种结婚方式中最糟糕的一种,在家人熟睡或部落节日狂欢时,女子都可能被性骚扰或被劫走。人们普遍谴责这种方式,而在原始部落中这种方式却极为流行。一般来说,只要获得父亲的同意,任何一种婚姻都是被承认的,得不到父亲认可的婚姻是不得人心的。
印度结婚的仪式则极为复杂。首先是订婚,男方来到女方家里,在婆罗门祭司的主持下完成男女相互认可、宴会和交换礼物等环节,虽然印度法律将举行婚礼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结婚,但在普通民众眼里,女孩子订婚就表示她已嫁人。在正式结婚以前,双方家庭还要举行一些婚前仪式,这些仪式形式奇特,但意义深远,主要内容是双方互赠礼物以示祝福。婚礼当天新娘和她的父母要斋戒,在行完七步礼以后开斋。七步礼是婚礼的核心环节,在完成一系列宗教仪式、夫妻双方立下永结同心的誓言以后,共同绕圣火转七圈,每一圈都要走七步,在走的过程中新郎会对新娘说:“第一步愿我们获得权利,第二步愿我们获得力量,第三步愿我们获得更多的财富,第四步愿我们健康,第五步愿我们早生子女,第六步愿风调雨顺,第七步愿我们成为知己,你全心全意地服侍我,给我生许多儿子,祝福我们的儿子们晚年幸福。”接着二人携手继续举行一些热烈而又庄严的仪式,大致都是祝福二人多子、生活节俭。最后一项仪式是在一个大盘子中放入奶和水、染料和草。新娘、新郎围着盘子对坐,二人把盘中的戒指取出,接着新娘将新郎于婚礼前系在手腕上的圣线解开,婚礼完成。
另外,印度还有女方给男方送嫁妆的传统。决定嫁妆具体数量的因素有很多,如男子和女子受教育情况、外貌长相、男子和女子的工作和收入、两家的社会地位等。印度嫁妆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女方家长不仅要在结婚时给女儿钱和礼物作为嫁妆,婚后还要一直给女婿家送礼物,并且还要承担整个婚礼的费用。在有些地方,女子怀孕后要回娘家待产,她的父母不仅要负担女儿怀孕期间的所有开销,还要给新生儿及其父母、爷爷奶奶送金饰品。这一传统给印度许多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破坏了家庭和睦,也带来了很多严重的社会问题。
(四)丧俗
印度不同宗教信仰的人有不同的丧葬习俗。
在占印度人口绝大多数的印度教教徒眼里,人的生命来自“天、地、水、火、土”。人死后举行火葬,并将骨灰撒入水中,变为泥土,还给大地,是最自然的结局。印度教教徒大都在恒河边举行火葬仪式,家人会用黄色或白色绢布包裹遗体,再洒上香水,用鲜花装饰,然后将遗体放在竹制担架上,请婆罗门祭司来为死者念经,以使灵魂超度。念经结束后,四个人将担架抬到焚尸场或河边的火葬地点,沿途不停地呼喊:“罗摩,罗摩,sayta”,大意为,死者的灵魂与大神罗摩同在、合一。到圣河边后,人们先用圣河水洗净遗体,然后由死者的长子持油灯绕遗体三圈,点燃遗体。焚尸时家属和亲友守在旁边,但无子妇女或寡妇不得在场。火葬结束后,人们将骨灰撒入河中,让河水冲走,以示洗掉死者生前的罪过,使其得到解脱。印度教还有寡妇殉夫的传统,即用丈夫火葬时使用的柴堆烧死自己,以拯救自己和丈夫的灵魂。法院曾下令制止这种习俗,但收效甚微。
伊斯兰教实行土葬,人们用热水擦洗遗体三遍,用玫瑰花、樟脑、檀香、麝香等擦洗死者周身关节,然后用白布将遗体裹起,抬到床上,蒙以布单,请阿訇诵经祈祷,超度亡灵。然后人们连续三次把遗体抬起、放下,之后前往墓地,送葬过程寂静无声。墓穴挖好后,需由亲戚试墓洒水,再次诵经,最后将遗体下葬掩埋。在葬礼后的第2天、第10天、第40天以及1周年,举行各种纪念仪式。
基督教教徒也实行土葬,并在教堂举行隆重的葬礼。他们将死者装入教堂准备的木棺里,已婚男女使用黑色木棺,未婚男女使用白色木棺。下葬时亲友诵读《圣经》。
那加人的丧葬习俗比较独特。那加人一般在公房中死去,然后由小伙子和姑娘们为死者搭一个竹台,竖一个木像作为死者灵魂的象征,再用新鲜树枝做两顶帽子,分别戴在死者和木像的头上。再在山村小路上铺满新鲜树叶,以便死者的灵魂踩着柔软的树叶走出村庄。人们把槟榔、大米、蔬菜等放在尸体旁边,以便死者在去阴间的路上不致挨饿。然后亲友大哭,直到第二天清晨。四位老人站在村长身后共同为死者送行,村长大喊死者姓名,为其祈祷,告别后人们便将遗体抬去火化。火化完毕后亲友将未烧尽的头骨带回村里,装进陶罐,存放三年。在三年之内,全村聚餐之时都要给死者敬献酒饭。
高尔人的葬礼则别有趣味。人死后第9天,由死者家中的妇女把骨灰拿到河边抛撒,然后在河里随便抓起一条鱼或一只虫子,作为死者的象征,带回家里存放起来,表明死者的灵魂已回到家中,将由抓到鱼或虫子的妇女重新带到世上。
马拉雅姆人死后,亲友用白布包裹尸体。在房子的南边,死者亲友用一堆芒果树枝将遗体火化。通常由死者的侄子进行祭奠,再由死者的长子点火。火化后的第5天,家人取出骨灰,埋在院内的菠萝树下,家人每天傍晚在坟墓边点灯,连续15天宰牲祭奠,并于第15天大宴四邻。以后每年6~7月的朔日,给亡灵上供。
泰米尔人死后,家人要为其守丧1~15天。出殡前,所有亲友前来送别。死者的妻子要坐在尸体旁边,并穿上由娘家送来的白色丧服。亲友绕尸体三圈后将尸体抬往湖边或河边火化。沿途奏哀乐,每逢十字路口,抬丧人要转三圈,过庙宇则停止奏乐。火化第二天,家人取回骨灰,撒入河里或湖里。
加洛人的火葬别具特色。人们用酒或水冲洗遗体,并往死者手里放一枚铜币再供上牲畜,以便死者在去往阴间的路上有钱花、有东西吃。尸体一般停放两天一夜,由妇女和祭司看守。妇女要号啕大哭,叨念死者生前所做的好事或坏事。村里的男青年则扮成虎、熊、猴子等野兽,边舞边叫。火化时,在火葬场附近拴一头牛,遗体快要烧完时人们将牛杀掉,寓意为牛的灵魂和人的灵魂一同归去,同时还要杀一只狗,以便为死者的灵魂引路。火化后的第二天清晨,人们在火葬堆的余烬上供些米饭和鸡蛋,供死者的灵魂来吃,并将未烧完的遗骨收集起来,埋在死者房外,盖上天篷,再建一个神龛。
(五)礼仪
印度是亚洲文明古国,人们交往时十分注重礼节。印度人与友人见面时,通常是双手合掌或举手,口念“纳马斯卡拉”(Namaskara),意为“向你致意”。但合掌或举手的姿势、高低大有讲究,对长辈宜高,以示尊敬;对同辈宜平,以示对等;对幼辈则低,以示关怀。有时也相互拥抱,两手互搭对方的肩膀,以示亲热。如迎候嘉宾,则往往敬献花环,并将花环套挂在客人的脖子上,表示由衷的欢迎。
与中国人习惯不同的是,印度人在赞成或同意对方意见时的动作既不是点头,也不是摇头,而是左右晃头。
印度人还有尊重长者的风气,人们一般不在长者面前喝酒抽烟。长辈有所吩咐时,晚辈应答应一声“是”,并把头昂起来,以示乐从。对老人或父辈,在名字后面要加上尊称“若伯”(意为“老翁”),或称“巴布”(意为“大伯”“父亲”)。印度人对伟人、老人和大师更为推崇,如对师长、导师称“古鲁”,称甘地为“圣雄”(意为“国父”),称博学家、梵学家为“潘迪特”(贾·尼赫鲁生前享有此誉)。对一般学者称“斯利”(意为“先生”)。对精通伊斯兰教义和阿拉伯语的穆斯林学者,称“毛拉”或“大毛拉”。
在与印度人打交道时,一般不要询问对方的家庭、工作、收入等,以免引起对方的不悦。不要以政治话题开始谈话,特别是一些敏感的问题。印度人喜欢谈文化成就、印度传说、宗教、社会风俗、历史,谈论这样的话题较为投机,有助于和对方建立起良好的伙伴关系。
在印度,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每年僧侣要举行“波高”节,以表示对牛的崇拜,这种仪式不允许妇女参加。印度教忌食牛肉和使用牛皮制品,禁止穿戴皮革制品(皮带、皮鞋、皮衣等),特别是在圣地。此外,有很多印度人崇拜蛇,把蛇看作自己的祖先。也有不少人认为将蛇打死是触犯神明的行为。
进入印度的庙宇或清真寺,要脱去鞋子,要跨过门槛而不能踩着门槛而过。光脚进寺庙时,事先要在入口处洗脚以表示礼貌。进入清真寺时,不能穿短裤或无袖背心,也要脱鞋。进入锡克教寺庙时,要先戴上头巾或帽子,然后脱鞋才可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