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历史
第一节 古代简史
古代印度是指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整个南亚次大陆,人类在此地居住的历史可追溯至50万年前。
一 史前时期
(一)石器时代
1.旧石器时代和中石器时代(距今约40万年~约1万年)
古代印度最早的人工制品,是发现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西瓦利克地区(位于今巴基斯坦境内和印度西北部)的粗糙石质工具,这些石质工具多用石英石制成,因此印度旧石器时代人也被称为“石英时代人”。
最典型的旧石器时代文化是北方的梭安河(Soan River)文化和南方的马德拉斯文化。梭安河文化分布于印度河河谷及其支流梭安河流域,中心位于拉瓦尔品第(Rawalpindi,现属巴基斯坦)一带,该文化的主要特征是使用单面打制的砾石工具,以砍砸器为代表性器物,后来逐渐出现刮削器和石片工具等。马德拉斯文化广泛分布于印度次大陆中部和南部某些特定区域,以在马德拉斯(今金奈)附近发现的手斧为典型。该文化以双面打制的石斧和用石片制成的砍斫器为代表性器物,前期的石器主要用石核加工,后期开始使用石片,原料也从石英石转为玄武岩。
印度中石器时代出现的时间约距今4万~1万年。该文化的特征是细石器(microlith)的出现,细石器较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制品小,加工也更加细致,有薄刀片、箭头等。中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分布广泛,其中以拉贾斯坦邦的巴戈尔(Bagor)、古吉拉特邦的兰格纳杰(Langnaj)、恒河平原的马哈达哈(Mahadaha)和印度中部的阿丹加尔(Adamgarh)等地最为重要。
2.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5000~公元前2600年)
约公元前5000年,印度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分布非常广泛,它们内容丰富,又各有特点。从考古发现来看,这一时期有四类遗址较为典型。
第一类是在俾路支(Baluchistan)地区发现的农业村庄集群。它们位于波伦河(Bolan River)沿岸,遗址中泥土构造的痕迹、燧石刀、麦类种子、牛羊骨骼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基本状况。新石器时代俾路支的居民用土坯建造房屋,使用石制工具,驯养绵羊、山羊和牛,种植小麦和大麦。1974年法国考古学家让-弗朗西斯·贾里基带领队伍发现的梅赫尔格尔(Mehrgarh)是俾路支地区最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该遗址从波伦山口一直延伸到印度河流域西部一带。
第二类是发现于克什米尔和斯瓦特山谷(Swat Valley,现属巴基斯坦)中的遗址,其中布鲁扎霍姆(Burzahom)和古复克(Gufkral)两处遗址最为重要。布鲁扎霍姆遗址发现于1935年,印度考古局从1960年至1971年正式对其进行发掘;80年代初,印度考古局在布鲁扎霍姆东南50余公里处发掘出古复克遗址,这两处的文化内容大致相同。布鲁扎霍姆遗址的年代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住居多为竖穴式或半竖穴式,后期开始在地面上建造房屋,出现了用泥土筑的墙壁。前期的生产工具为磨制石器和骨角器,陶器为手工制的泥质陶,较为粗糙;后期出现磨光黑陶和灰陶,较为精致。在该遗址出土的农作物有大麦、小麦、稻、扁豆和豌豆等,表明当时的居民已经从事农业耕作。除石器外,还有骨锥、骨针,以及骨制、角制的鱼叉。大量骨器、角器的发现,表明渔猎生活在当时仍占重要地位。在该遗址发现的一件属于新石器时代末期的铜镞,似乎表明当时的居民已经具备冶金知识。
第三类遗址分布较为广泛,从恒河平原一直延伸到次大陆东部地区。其中,位于北方邦安拉阿巴德东南约85公里的马哈加拉(Mahagara)遗址的考古发掘显示当地居民已经开始栽培水稻,并建有规模完整的村落。在该遗址出土的陶器有绳纹陶器、素面粗砂陶器、磨光红陶和磨光黑陶四类,出土的石器有细石器、磨制石斧和石皿等。
第四类遗址集群位于印度南部。其中安得拉邦的乌特努尔(Utnur)遗址所处的时代约为公元前2900年,当时的居民是半游牧牧民,他们驯养了大批牛。在该遗址出土的工具有抛光石斧和石制刀片,出土的农作物有豆类、小米和块茎作物。
(二)印度河流域文明(公元前2600~公元前1700年)
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越来越多的定居点开始在印度各地建立起来。在以后的数百年间,不少地方的定居点开始向城市社会转化。1921~1922年,英国考古学家约翰·马歇尔(John Marshall)组织考古调查团发掘出哈拉帕(Harappa)和摩亨佐-达罗(Mohenjo-Daro,“亡者之丘”)两处遗址。据测定,这两处遗址存在的时间为公元前2600~公元前1700年,因其处于印度河流域,故被称为印度河流域文明。
哈拉帕遗址位于今巴基斯坦旁遮普省,距离萨希瓦尔(Sahiwal)约35公里,摩亨佐-达罗位于今巴基斯坦信德省的拉尔卡纳县(Larkana)南部。两处遗址建有一定规模的城市,社会经济相当发达。两座城市均由一个卫城和一个下城组成,下城分布着密集的住宅和纵横交错的道路,街道边有商店和制陶、染布等作坊。城市建有统一的排水系统,下水道用砖砌成,污水最终排入河流。
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的居民多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的农作物有大麦、小麦和棉花,饲养的动物有牛、山羊、绵羊和骆驼等。手工业较为发达,不少住宅里有纺锤和纺轮,说明纺织业占有重要的地位。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也是当时重要的贸易中心,出土文物中有许多长度、重量较统一的尺子和砝码,反映出当时商业贸易活动既频繁又规范;文物中一些印章上的图案和文字与两河流域出土的文物相似,说明当时两地已有贸易往来。
约公元前1900年,印度河流域文明开始衰落,到公元前1700年前后,该文明几乎消失。城市遭到破坏,考古学家在哈拉帕卫城和摩亨佐-达罗发现散乱的人体骨骸。当代学者认为可能是自然和社会经济的综合因素导致了印度河流域文明的衰落。自然因素可能是环境和气候的改变,而社会经济因素可能是城市不能提供足够的产品,上层人士无力维持统治,下层民众离开家乡,另谋生路。
二 吠陀时代(公元前1700~公元前600年)
“吠陀时代”这一名称源于这一时期出现了印度最早的文献“吠陀”。吠陀经典的撰写者是雅利安人,公元前1700年他们越过兴都库什山进入南亚次大陆,成为这里的主要居民。
(一)前吠陀时期
雅利安人的祖先是操印欧语的半游牧原始人,他们生活在里海和黑海之间的地区。约公元前2000年,这些部落分散开来,离开家乡,其中一支进入南亚次大陆,即印度雅利安人。印度雅利安人编纂了四部《吠陀》(Vedas),反映了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000年间印度雅利安人的社会生活状况。四部吠陀中最古老的一部是《梨俱吠陀》(Rig-Veda),由1028句梵语偈颂组成。
往南迁徙后,雅利安人首先居住于今阿富汗境内的两个地区:一个是今喀布尔(Kabul)到白沙瓦(Peshawar)一带;一个是坎大哈(Kandahar)到奎塔(Quetta)一带。约公元前1400年,雅利安人开始向斯瓦特山谷和旁遮普方向迁徙,随后,雅利安人定居于旁遮普地区。据《梨俱吠陀》记载,雅利安人在旁遮普遇到一个当地部落并将其打败,雅利安人将其称为达萨(Dasas)、达修(Dasyus)、潘尼斯(Panis),意为“黑皮肤”“扁平鼻子”和“不事献祭”的人。
进入旁遮普地区后,雅利安人逐渐学会了农业生产,懂得利用河水灌溉土地,开始由半游牧生活转为定居的农业生活。这时雅利安人依然是部落性质的,部落下以家庭(称为“Kula”)为基本单位。家庭实行父系制,男子占有支配地位;妇女主持家政,可以参加祭祀和庆典活动。
(二)后吠陀时期
后吠陀时期是指《娑摩吠陀》(Sama-Veda)、《耶柔吠陀》(Yajui-Veda)和《阿闼婆吠陀》(Atharva-Veda)产生的时期,约从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600年。
约公元前900年,雅利安人的生活区域扩大到从萨拉斯瓦蒂河东岸到恒河平原一带,今比哈尔、孟加拉地区已经被雅利安人征服。旁遮普逐渐失去了重要地位,社会中心转移到恒河和亚穆纳河之间的地区。据《罗摩衍那》(Ramayana)记载,这一时期雅利安人向南已经扩张到今印度中央邦、古吉拉特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和奥里萨邦。
这一时期,雅利安人的经济生活已经以农业为主,一些地方开始使用铁器,农作物的种类开始增多,除麦类外,还有水稻、豆类和芝麻等。商业贸易有了较大发展,交易大部分是物物交换,也以某些贵金属(常为金块)代替母牛作为交换中介。社会分工更为细致,手工业行业达数十种。
至今仍影响印度社会的种姓制度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此时社会分为四个等级,或称四瓦尔那(Varna)。第一等级为婆罗门(Brahman),是精通吠陀经典、掌管宗教事务的僧侣。第二等级为刹帝利(Kshatriya),是掌握军政权力的王室贵族和武士。第三等级为吠舍(Vaishya),是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第四等级为首陀罗(Shudra),他们是被征服的居民,为前三个瓦尔那服务。在种姓制度形成之初,前三个等级之间还可通婚,一个吠舍在从事了相应的工作之后还可转变为婆罗门或刹帝利。到后吠陀中期,各种姓之间的界限变得分明起来,吠舍的地位日渐下降,首陀罗的处境更为艰难。除了四瓦尔那外,后吠陀时期还出现了贱民,即“不可接触者”(Untouchables)。最早的“不可接触者”是首陀罗中那些从事屠宰、制革、埋葬和清扫等职业的人,后来贱民队伍不断扩充,一些原始部落居民被征服后变为贱民。四瓦尔那中的一些人因在某些问题上严重违反规定,丧失身份,也会变为贱民。
三 十六国与外族入侵(公元前600~公元前321年)
在后吠陀时期,雅利安人各部落逐渐合并,各王国的规模不断扩大。约公元前600年,印度有16个王国存在,其中多数位于恒河平原。十六国为争夺领土不断互相征战,位于恒河平原的摩揭陀(Magadha)在征战中国力日盛,成为最强大的国家。
摩揭陀位于今比哈尔邦的巴特那(Patna)和伽耶(Gaya)一带,铁矿石资源丰富,因此在农业耕作和军事技术方面优越于其他诸国,同时该国又控制着恒河平原与孟加拉湾之间的贸易线路,国库收入丰厚。在首任国王频婆娑罗(Bimbisara,公元前544~公元前493年在位)和第二任国王阿阇世(Ajatsatru,公元前492~公元前462年在位)执政期间,摩揭陀先后征服鸯伽(Anga)、居萨罗(Kosala)和伽尸(Kashi),并和跋祗(Vriji)进行了长年争战。阿阇世的儿子优陀那拔陀罗(Udayabhadra,约公元前460~公元前444年在位)统治时,在恒河河岸建立了新都华氏城(Pataliputra)。随后二百多年间,摩揭陀国的版图进一步扩大,到难陀王朝(Nandas Dynasty)统治时,版图已包括恒河流域、中印度部分地区和南印度部分地区。
这一时期印度遭遇了两次外族入侵。公元前516年,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DariusⅠ,公元前521~公元前486年在位)率军征服了旁遮普和印度河以西地区,将其纳为波斯的第二十个属地。公元前327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Alexander,公元前336~公元前323年在位)在征服波斯后率军侵入印度西北部地区。次年,他率军渡过印度河,呾叉始罗(Taxila)国王阿姆比(Ambhi)献城归降。随后,亚历山大继续向东前进,打败帕乌拉瓦(Paurava)的国王波罗斯(Porus)。当到达比亚斯河(Beas River)时,因长途征战,将士困乏,亚历山大放弃了继续扫荡印度的计划,转赴印度河,班师回巴比伦。
波斯军队和希腊军队的入侵,在给印度带来灾难的同时,也为其打开了与西方接触的通道。留守的希腊军队留在印度西北部,希腊文明开始对印度产生影响。同时,印度的哲学、宗教思想及数学和天文知识也传到希腊。
四 孔雀王朝(公元前321~公元前184年)
亚历山大在印度西北部的征服活动削弱了众多当地的部落和王国,为孔雀王朝的建立创造了有利条件。公元前321年,月护王旃陀罗笈多·毛里亚(Chandragupta Maurya,公元前321~公元前298年在位)推翻难陀王朝的统治,建立了孔雀王朝。
旃陀罗笈多兼并了印度河流域的一些小国,并把难陀王朝的领土和从希腊人统治下解放出来的印度西北部地区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使孔雀王朝的版图囊括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公元前305年,亚历山大在西亚的继承者塞琉古·尼卡托(Seleukos Nicator)率军侵入印度河地区,被旃陀罗笈多打败。随后,双方签订协议,将孔雀王朝的疆域沿兴都库什山的西部边界确定下来。公元前302年,塞琉古·尼卡托从印度撤军。旃陀罗笈多还向印度西部和南部扩张,征服了索拉施特拉和纳巴达河(Narbada River)以北地区,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印的国王。
旃陀罗笈多在位二十余年后皈依了耆那教,放弃王位外出修行,其子宾头沙罗(Bindusara,公元前297~公元前272年在位)即位,他将孔雀王朝的版图推进到南印度德干高原。宾头沙罗去世后,其子皮耶陀西(公元前272~公元前232年在位)即位,即阿育王。公元前261年,阿育王征服羯陵伽国(Kalinga,位于今奥里萨),将孔雀王朝的版图扩至顶点。
为了统治广阔领土,孔雀王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王的权力被加强和神化。国王之下设大臣会议,由首相、税务官、军队司令和主祭司等大臣组成。国家的核心地区由中央直辖,其余地区划分为省,省下设县、村,由专门派遣的官员负责治理。
完成对羯陵伽国的征服后,阿育王放弃了战争和杀戮,以新政巩固帝国。他通过石刻铭文直接向民众发布旨意,并派遣正法官(Dhamma-mahamattas)在全国巡视,监督地方官员履行职责。此外,阿育王还广兴佛寺,在华氏城举办第三次佛教大集会,并派使团到偏远地区和国外传播佛教。
阿育王去世后,有实力的地方统治者开始独立,孔雀王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布里赫多罗陀(Brihadratha,也称“巨车王”)仅能在原摩揭陀地区维持统治。公元前184年,布里赫多罗陀被他的将军普什亚米罗·巽伽(Pushyamitra Shunga)杀害,孔雀王朝的统治结束。
五 南北诸王朝割据时期(公元前184~公元320年)
(一)南北印度割据局面的出现
孔雀王朝终结后,印度陷入分裂。北印度和南印度兴起了许多小国,各据一方。在北印度地区,普什亚米罗·巽伽杀害孔雀王朝最后一位国王后,建立了巽伽王朝(Shunga Dynasty)。公元前73年,伐苏提婆·甘华(Vasudeva Kanva)废黜巽伽王朝最后一位国王,建立甘婆王朝。公元前27年,南印度新崛起的安得拉王朝(Andhra Dynasty)征服甘婆王朝,对摩揭陀地区进行统治。
这一时期,喀拉拉(Keralas)、潘迪亚(Pandyas)和朱拉(Cholas)三国是南印度地区较大的国家。喀拉拉位于今马拉巴尔(Malabar)、科钦和特拉凡哥尔(Travancore)的北面。潘迪亚在今马杜赖(Madurai)、提鲁纳尔佛利(Tirunelveli)和特拉凡哥尔的南面。朱拉在今科罗曼德尔(Coromandel)海岸的内洛尔到普杜科泰(Pudukkottai)之间。
(二)贵霜王朝
公元前200年前后,居住于中国西北部的大月氏被匈奴人击败,西迁至阿姆河和锡尔河(Syr River)一带。公元1世纪初,大月氏中的贵霜一支打败其他各支,建立贵霜王朝。随后,贵霜首位国王丘就却(Kujula Kadphises,公元30~80年在位)率军征服印度西北部地区,势力扩张到印度河上游。其子闫膏珍(Vima Takto/Taktu,公元80~90年在位)即位后,继续开拓疆土,建立了对旁遮普至恒河流域的统治。到迦腻色伽(Kanishka,公元127~151年在位)统治时,贵霜王朝定都普鲁沙普拉(Purushapura,今白沙瓦),疆域达到顶峰。同阿育王一样,迦腻色伽改宗佛教后,在克什米尔举行了第四次佛教大集会。因其信奉佛教内部新出现的派别——大乘佛教,集会后,大乘佛教迅速发展,逐渐成为印度的主要佛教流派,并传播到中亚地区以及中国和日本等国。
自3世纪初开始,贵霜王朝的实力开始衰落,仅能维持对印度河流域的犍陀罗和旁遮普地区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