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话
寒食帖:命运悲凉的名品
苏轼(一〇三七至一一〇一)是四川人,号东坡,官运不佳,载浮载沉。北宋是文人的黄金时期,他的诗词及书法留下了辉煌灿烂的成绩。他被贬官时,写下了《寒食帖》:“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想回朝廷,但是远在九重之外;想回乡,但祖坟也在万里之遥。想学习阮籍的作品,只可惜我早已心灰意冷。)可见苏轼当时不安的心情。
在日本举办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展”中,《翠玉白菜》展出两周后返台,接着最令人瞩目的展示作品就是苏轼的《寒食帖》。这件作品和日本有特殊渊源,因此特别一提。在台北故宫有关苏轼的藏品之中,《寒食帖》是评价最高的一件,也曾被日本人收藏。台北故宫收藏的苏轼作品除了《寒食帖》之外,还有《前赤壁赋》等两件,北京故宫则有三件。
清朝时,《寒食帖》成为紫禁城内皇帝的收藏,清朝末年流出到民间,通过中国收藏家转由日本的菊池惺堂买进。菊池家族是富商,东海银行的创办人,也是知名的文物收藏家。菊池先生购入《寒食帖》的第二年,发生关东大地震,菊池家大量的收藏品全都因火灾付之一炬,菊池先生冒着生命危险,唯独抢救了《寒食帖》。之后,菊池先生拜托京都大学教授内藤湖南写序,特地到内藤先生在京都的家中拜会,并请他帮忙鉴定。依据那篇跋文的叙述,内藤先生也曾在北京看过《寒食帖》。
寒食帖
北宋 苏轼 纸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
34.2×199.5cm
二战之后,《寒食帖》再次回到中国。中华民国重要政治家王世杰搜寻买下了《寒食帖》。随国民党撤退到台湾的王世杰历任重要职务,他将《寒食帖》捐赠给台北故宫。《寒食帖》因为此次展览再次踏上日本的土地,是一个很有历史意义的巡回展。
日本的汉文教科书收录有苏轼的诗作《春宵》,因此在日本熟悉苏轼的人不少,多称他为苏东坡,用中文的话“苏东坡”比较好念,也比较多人如此称呼。苏轼是本名,东坡是号,就好像绰号和笔名一样。
苏轼除了是官员,也是文人、书法家、诗人、画家,从今日的眼光来看,是个全方位的超人。按当时中国的价值观,地位崇高的人物,如果没有文化方面的才华,也不会得到尊敬。苏轼的文化素养令其他人望尘莫及,特别是诗词和书法,但是他在仕途上却怀才不遇。当时的北宋朝廷内新旧党争对立,依现代的说法就是保守派和自由派的对立,苏轼支持“旧党”,反对变法。当时“旧党”处于劣势,苏轼因诗文暗批皇帝而入罪,贬官至黄州乡下。苏轼在这里盖了自己的书斋,因为当地名为“东坡”,就把东坡作为“号”。在这段期间他写给朋友的信,就是《寒食帖》。
进入《寒食帖》之前,先说说什么是“寒食”。如同字面所呈现的,是指不用火的冷食。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天,中国称为“寒食节”。在这段时间有吃寒食的习惯,从季节来说大概是迎接春天到来之前。传说中,寒食节的由来是春秋时代晋国的忠臣介子推被烧死,晋文公为了悼念他,因此下令禁止用火烹煮食物。然而事实上,更早之前已有宗教相关的禁忌。这个习惯一开始和扫墓无关,在唐朝时就有扫墓的习俗,寒食的时间点和清明节差不多重叠,经过寒冬窝在家里不出门,到了这个时候,人们终于可以出门到郊外走走,称为“踏青”。
写《寒食帖》时,苏轼四十七岁。以当时人类的平均寿命来看,已经到了中壮年晚期阶段。在遭到贬官及半监视的状态之下,苏轼与他人的对话及书信文章,显得更加谨慎小心,终日郁郁寡欢。人在黄州,终于来到第三年的寒食节,更加感到孤独和倦怠。
《寒食帖》的开头是这么说的:“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我来到黄州,已吃过了三次寒食,年年等待春天,但又很快远去,今年特别多雨。)苏轼愚痴地充满负面的感情,刚开始的字写得很小,随后愈来愈大,笔画甚至开始变粗,怎么压抑也无法停止的思绪,随着笔触流露出来。从笔法解读苏轼的心情,也是欣赏《寒食帖》的重点之一。
学习了晋朝王羲之与王献之父子、唐朝颜真卿、五代杨凝等历史名家的书法后,苏轼开始追求自己的风格。在苏轼的书法作品当中,生在现代的我们可以欣赏的最佳作品应该就是《寒食帖》吧。此外,《寒食帖》到处辗转流离的历史,也象征了苏轼起伏不定的官运。
汉学家白川静在他的著作《白川静回想九十年》(平凡社)中指出,“书写的原点在书信”。白川先生把过去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或是拓印在石头上的隶书拿来做比较,说明书信的意义。“书信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因此草书也来自人际关系。如果要展现书写的艺术性,就非书信莫属了。”“现代人要建立人际关系,写信应该是最直接的方法。因此我认为书写的原点在书信。书写的原点就在于日常生活的人际关系之中。”书写当中的“人性”就是表现书法的核心价值。读了白川先生的文章后,就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意义。《寒食帖》迄今仍是书法家及一般艺术爱好者的最爱。有人说书法和人是一体的,正好体现苏轼及《寒食帖》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