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位著名学者纵论邓小平理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要高度重视邓小平关于两个“三个有利于”理论

程恩富 刘志昌

作者简介】程恩富,1950年生于上海。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成员、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主任,博士生导师。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担任全球学术团体——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会长、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会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智库理事会召集人。兼任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等十多所高校的荣誉教授。主要从事中外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日本经济理论季刊》、《越南哲学研究》、《求是》、《人民日报》等海内外报刊发表400多篇文章。独著和合编20多本书,其中:独著《西方产权理论评析》等;主编《国家主导型市场经济论》、《文化经济学》、《国外经济学与当代中国经济研究丛书(八卷本)》、《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五卷本)》等。论著被引用2000多次,先后在日本、法国、美国、越南等主持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国际论坛,国际学术影响日渐增大。

我们通过对邓小平理论的系统深入研究,发现邓小平有两个“三个有利于”的重要思想,过去未被发掘和广泛重视。其一,邓小平提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这是判断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成效标准的“三个有利于”(以下简称“改革成效三个有利于”)。其二,邓小平提出:“总的目的是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目的的“三个有利于”(以下简称“改革目的三个有利于”)。本文旨在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实践历程,分析两个“三个有利于”的形成过程、提出背景、具体内涵、两者关系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 “三个有利于”理论的提出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邓小平多次强调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意义。针对改革中的种种疑惑和争论,邓小平多次以讲话的形式谈了自己的看法,分别提出了改革开放目的的“三个有利于”和改革开放成效标准的“三个有利于”。

1978年10月10日,邓小平会见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新闻代表团,在谈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和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时,首次提出改革开放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有利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他强调:“我们引进先进技术,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有利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33页。1980年4月21日,邓小平谈到如何搞社会主义建设时指出:“不管你搞什么,一定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要讲究经济效果。只有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才能随之逐步增加人民的收入。”《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2—313页。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指出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应当努力实现经济上,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政治上,充分发扬人民民主;组织上,大量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党和国家的各种制度究竟好不好,完善不完善,必须用是否有利于实现这三条来检验。《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2页。1985年6月29日,邓小平会见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党代表团,谈到经济特区与改革开放时指出:“搞社会主义,中心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法,包括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我们都采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0页。1987年6月12日,邓小平会见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中央主席团委员科罗舍茨时指出:“我们的改革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呢?总的目的是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1页。这是邓小平首次明确提出我国改革开放目的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1992年,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这是小平同志首次明确提出判断我国改革开放成效标准的“三个有利于”。1992年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判断改革开放得失成败的标准,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在走向新世纪的新形势下,要增强和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要求我们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不断开拓我们事业的新局面。由此可见,社会上一直广泛误传的邓小平理论,即以为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就是判断改革开放得失成败和检验各项工作的标准,从来就不符合邓小平理论的原意和中央文件权威的阐释,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科学原理也是有悖的。

二 如何正确认识两个“三个有利于”

从提出的时间来看,“改革目的三个有利于”早于“改革成效三个有利于”。邓小平同志1987年提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目的的“三个有利于”,1992年提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成效标准的“三个有利于”。那么,两个“三个有利于”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如何理解“三个有利于”的基本内涵?

1.两个“三个有利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改革目的的“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谈的是两个方面:一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党的领导,“我们的改革不能离开社会主义道路,不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这两点是相互联系的,是一个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2页。。二是发展生产力,强调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从文字表述上看,更加强调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党的领导。改革成效的“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谈的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从文字表述上更加强调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又在生产力、综合国力和生活水平这三个词前面加了“社会主义”,因而强调的是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三个有利于”。

2.两个“三个有利于”提出的具体背景不同。两个“三个有利于”强调的一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二是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与两个“三个有利于”提出的具体背景是相关联的。

新中国成立后,在生产力相对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国际上并没有现成经验,我们也没有十分清醒的认识。特别是在十年“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受到影响,加上人口增长太快,人均生活提高不快。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从过去“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但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人们的认识仍然比较模糊。在社会上和党内一部分人中,仍然存在着思想僵化或半僵化状态,阻碍着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贯彻。因此,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一再强调要解放思想,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既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也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在。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不搞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不提高,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国家的实力得不到加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不到改善,那末,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就不能充分巩固,我们国家的安全就没有可靠的保障。”《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6页。同时,在粉碎“四人帮”后,社会上少数人利用中国共产党发扬民主的机会和“文化大革命”给党和国家造成的困难,宣扬无政府主义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主张,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反对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反对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从右的方面歪曲和反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针对这种情况,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明确提出:“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并指出,“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4页。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资源配置方式、分配方式等改革逐步推进,开始引进外资,允许私有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市场与计划手段并用。经济领域的变革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对于改革中出现的新鲜事物,人们的思想观念并不一致,在改革过程中,一直存在“左”和右的干扰。邓小平在1987年4月指出:“几十年的‘左’的思想纠正过来不容易,我们主要是反‘左’,‘左’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势力。现在中国反对改革的人不多,但在制定和实行具体政策的时候,总容易出现有一点留恋过去的情况,习惯的东西就起作用,就冒出来了。同时也有右的干扰,概括起来就是全盘西化,打着拥护开放、改革的旗帜,想把中国引导到搞资本主义。这种右的倾向不是真正拥护改革、开放政策,是要改变我们社会的性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8—229页。

尽管邓小平一再强调要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但面对不同的形势,其强调的重点也不一样。1987年前后,社会上主张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潮兴盛。1986年12月中下旬,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一度泛滥的背景下,合肥、北京等地一些高等院校的少数学生出于各种情绪和缘由上街游行,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从中进行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道路的煽动,有的地方出现了扰乱交通秩序和违犯社会治安规定的情况。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邓小平同志提出改革目的的“三个有利于”,强调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巩固党的领导,并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非公有制经济日益增长,特别是1989年政治风波以后,人们的思想观念又趋保守,把计划等同于社会主义、市场等同于资本主义的姓“资”姓“社”的争论比较激烈。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在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中,提出了改革成效的“三个有利于”。可见,改革目的的“三个有利于”主要是针对右的思想;改革成效的“三个有利于”主要是针对“左”的思想,因而它们强调的重点是不同的。两个“三个有利于”的先后提出,既反右,又反“左”,是有右反右和有“左”反“左”的实事求是精神的体现(这是邓小平的关于反“左”反右的基本思想,而某一时期重点反什么则视形势和情况而定,如改革以来曾有两位总书记“都是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问题上栽跟头”《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0页。而变动职务),在消除人们对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忧虑,坚决回击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同时,也坚定了我国走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改革开放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3.两个“三个有利于”内涵的一致性。两个“三个有利于”都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都强调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首先,都强调坚持社会主义。改革目的的“三个有利于”明确提出我国改革“总的目的是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改革成效的“三个有利于”,在“生产力”前面有定语“社会主义社会的”,在“综合国力”前面有定语“社会主义国家的”,同样强调了坚持社会主义。“我们的改革不能离开社会主义道路,不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这两点是相互联系的,是一个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2页。两个“三个有利于”强调我们是在社会主义的前提和条件下谈论发展生产力的问题,而不是离开这个前提条件一般地抽象地谈论发展生产力的问题;说明坚持以生产力为根本标准,绝不是不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原则。

其次,都强调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社会主义优越性和本质的体现,首先要从能否又好又快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上表现出来。改革目的的“三个有利于”指出我国改革总的目的是要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改革成效的“三个有利于”又指出改革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因而发展社会主义与发展生产力具有一致性。这是马列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基本原理。正因为如此,1984年6月30日,邓小平会见外宾时便强调说:“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三 全面理解和贯彻“三个有利于”思想

2008年,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要求“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

当前,全面理解和贯彻“三个有利于”思想,要求我们正确认识改革的目的,全面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一,全面理解和贯彻“三个有利于”,要求我们正确认识我国改革的目的。

从两个“三个有利于”提出的基本逻辑来看,一以贯之的主要思想是坚持社会主义,通过发展生产力来巩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目的不同,我国经济改革的目的既要促进生产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又要巩固社会主义各项制度,而不是巩固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资本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不同,我国发展生产力完全是为广大人民的利益服务的,要最大限度地提升人民人均生活水平,并保障城乡各阶层和各地区生活水平的合理差距,而不是主要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有不少人主张,改革的目的是要以美国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制度或以瑞典为代表的民主社会主义为样板,走苏联和东欧“改向”的道路,逐步实行私有化,造就一个经济政治上控制国家的垄断资产阶级,这是极其错误的理论和政策。

邓小平说得好:“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邓小平的“四个不”思想与两个“三个有利于”思想是一致的。如果只说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而撇开不坚持社会主义等,也是死路一条,那就具有片面性和迷惑性,因为“某些人所谓的改革,应该换个名字,叫作自由化,即资本主义化”《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7页。

第二,全面理解和贯彻“三个有利于”,要求我们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概括起来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要真正贯彻好“三个有利于”,客观上就要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邓小平一再突出改革开放中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从理论上论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他指出:“我们现在讲的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下开展的。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8页。“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是怎样搞社会主义的问题。作为制度来说,没有社会主义这个前提,改革开放就会走向资本主义,比如说两极分化。”《邓小平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7页。“过去行之有效的东西,我们必须坚持,特别是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那是不能动摇的。我们不允许产生一个新的资产阶级。”《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33页。必须搞清,邓小平明确指出,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在于公有制是否占主体。正如他说的:“特区姓‘社’不姓‘资’。从深圳的情况看,公有制是主体,外商投资只占四分之一。”《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

“三个有利于”强调改革的目的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与四项基本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突出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因为如果我国生产力和生活水平的发展和提高速度不能超过资本主义国家,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的政治前提和政治保证。邓小平指出:“要搞现代化建设使中国兴旺发达起来,第一,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第二,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主要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走资本主义道路。”《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8页。“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这是我们立国和团结全国人民奋斗的根本。”《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4页。可见,“三个有利于”强调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党的领导,与四项基本原则不仅不矛盾,而且是完全统一的。

3.全面理解和贯彻“三个有利于”,要求我们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两个“三个有利于”明确提出我国改革开放的目的是巩固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些都包含着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基本精神。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全面理解和贯彻“三个有利于”,要求我们认真领会、创造性地落实科学发展观。

总之,不能把判断改革开放得失成败标准的“三个有利于”理解为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应当把两个“三个有利于”统一起来,共同加强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综合国力、生活水平、制度体系和党的领导,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