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道教史(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北宋时期的崂山道教

崂山作为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和道场,在山东乃至中国道教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北宋时期崂山道教的主要特点:一是形成了以刘若拙、甄栖真和陈璨等为代表的华盖派;二是崂山道乐得到了较快发展,产生了如《归去来兮》等闻名于世的琴曲。宋代建造或改建崂山宫观如上清宫、太清宫、太平宫、明霞洞、神清宫等,不但数量多,而且建筑规模和气势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是当时道教宫观的典型代表。

一 北宋崂山道教派系及代表人物

北宋初期,因道士刘若拙受到宋太祖的赏识,敕封为“华盖真人”,四方道众纷纷来投,崂山一度成为当时中国道教传播的中心,开创了崂山道教的新局面。当时崂山各道教庙宇统归刘若拙新创的“华盖派”,呈现一枝独秀的状态。

(一)刘若拙与华盖派

刘若拙(898或900—991),号华盖真人,后唐五代北宋蜀州(今四川)人。刘若拙自幼年起在四川罗浮山曜真洞出家入道,拜李哲玄的师兄青精真人为师,深得内外双修之功。由于罗浮山是道教内丹派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因此刘若拙的崂山华盖派早期所传道法当为内丹派道法。刘若拙地位显赫,道行高深。明黄宗昌《崂山志》中说刘若拙“丹颜皓首,不自知其年,衣弊衣,取掩形耳。不冠不履,冬不炉,夏不扇。一夕端坐化去,神色自若”(明)黄宗昌:《崂山志》,文海出版社1916年版,第49页。。后唐同光二年(924)离开蜀到崂山拜访师叔李哲玄,因师出同门,又相交契合,见崂山环境幽静,很适合清修,遂留于崂山太清官的南侧,自建驱虎庵,内供老子圣像,独自修行。李哲玄仙逝后,刘若拙受太清宫众道士的拥戴,入主太清宫。他在崂山主要扩建宫殿,包括太平兴国院(太平宫)、上清宫。在太清宫重修三皇殿,把老君堂改建为三清殿,新建了三官殿,使太清宫殿和道舍都达到相当可观的规模。

北宋建隆元年(960),开国皇帝赵匡胤即位,闻刘若拙之名,召京入觐,敕封为“华盖真人”。宋太祖欲留在朝,但是刘若拙执意要回崂山修道。太祖不便强留,放其重归崂山。开宝五年(972)十月,赵匡胤召其至京师主试道士学业。命国库拨银两,准许刘若拙重修太清宫一处,新建宫院两处。这两处新建的道教宫院就是现在的太平宫和上清宫。即墨市志编纂委员会:《即墨市志(下)》,方志出版社2007年版,第645页。刘若拙作《入觐回崂山太清宫吟》诗二诗,记述了其奉诏入京及奉命建宫的情形:“东来海上访道玄,幸遇一见有仙缘。宋朝天子丹书诏,奉命敇修道宫院。海角天涯名最胜,秦皇汉武屡敇封。古来游仙知多少,元君老子初相逢。”青岛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务局编:《崂山太清宫志》,1987年,第52页。宋太宗淳化二年辛卯(991)腊月,刘若拙逝于即墨,葬于高真宫前(今即墨市东关小学院内)。李乃胜、石学法、赵松龄、于洪军:《崂山地质与古冰川研究》,海洋出版社2003年版,第273页。刘若拙有《三洞修道仪》一卷传世,为道教仪规的重要资料。周永慎:《历代真仙高道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1页。北宋末年,由于正一派在江南一带影响极大,因此在与江南道教的交流中,崂山道教逐步接受了正一道侧重符箓斋醮的思想,道教思想有了一定发展。

(二)华盖派的传承:甄栖真和陈璨

刘若拙仙逝后,徒弟甄栖真继续主持太平宫的庙事。甄栖真(?—1022),字道渊,号“神光子”,单州单父(今山东单县)人。甄栖真本为儒生,“博涉经传,长于诗赋,应进士举,不中第,叹曰:‘劳神敝精,以追虚名,无益也。’遂弃其业,读道家书以自乐”(元)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517页。。甄栖真后成为建隆观的观主。宋大中祥符初年(1008—1016),甄栖真访道崂山,拜华盖真人刘若拙为师,后出游汴京,入建隆观为道士,周历四方,以药术为人治病,不取报酬。年七十五岁,遇神人授其炼形养元之诀,修行二三年,渐返童颜,攀高履危,轻若飞举。乾兴元年(1022)秋,谓其徒“岁暮当逝”,即于宫西北隅自筑殡室。“室成,不食一月,与平居所知叙别,以十二月二日衣纸衣卧砖塌卒。人未之奇也。及岁久,形如生,众始惊,传以为尸解。”同上。甄栖真曾与隐人刘海蟾以诗往还,论养生秘术,集为《还金篇》两卷。

甄栖真对山东道教的贡献:一是丰富了道教的内丹修炼。晚年他遇异人授以“炼形养元之诀”,而且立见奇效,不但返老还童,而且攀高履危,身轻如飞絮。后来自筑坟墓,一月不食,在内尸解成道。这一内丹修炼思想与后来全真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为华盖派接受全真思想创造了条件。二是广施道教医术,甄栖真的医术高深,经常游历四方,以药术济人,不取其报。三是著有《还金篇》两卷,其思想是他和刘海蟾交流养生秘术的所得。

北宋时期崂山道士陈璨和先后在山东为官的苏轼、苏辙兄弟交往甚密。苏轼称赞他“不唯有道术,其与人有情义,久要不忘如此,亦可自重”余冠英:《唐宋八大家全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3987页。。苏辙曾向陈璨问养生术,陈璨未作回答,只是说三年之后当再见。苏辙有诗云:“养生尤复要功圆,溜滴南溪石自穿。近见牢山陈道士,微言约我更三年。”孔凡礼:《三苏年谱》,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224页。反映了当时文人与崂山道教交往的情形。

二 北宋时期的崂山宫观

北宋时期崂山道教发展的另一特征就是宫观数量多,建筑规模和气势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当时堪称首屈一指。

(一)上清宫

崂山上清宫位于今崂山区王哥庄镇八水河之上,昆仑山之阳,名崂山庙。上清宫为崂山古老道观之一,是宋建隆元年(960)赵匡胤为刘若拙敕赐改建的。因在道教文化中上清比太清高一层境界,且地理位置高于太清宫,遂赐名为“上清宫”。上清宫前殿为上清宫正殿,祀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神像),后殿供奉玉皇大帝神像,左偏殿祀三官(天官、地官、水官神像),右偏殿祀七真(明清以后),殿宇皆为无斗拱硬山式建筑。

(二)太清宫

太清宫又称下清宫,位于崂山区王哥庄镇青山村南,太清宫湾北岸,是崂山道观群中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为宏大、道徒最多、影响最为深远的一座道宫。据《太清宫志》记载,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张廉夫曾在此处创三官庵;唐昭宗天祐元年(904),道士李哲玄在此建三皇庵。宋代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宋太祖、宋太宗下令重修太清宫,太清官遂成为华盖真人刘若拙的道场。太清宫的主要殿宇为三官殿、三清殿和三皇殿。三官殿是崂山最早的道教庙殿,供奉天官、地官、水官神像。相传尧帝敬天爱民,上应天象,被后人尊为天官;舜帝民风高尚,地不生灾,被尊为地官;大禹治理洪水灾害,被尊为水官。三清殿由一座正殿和两个偏殿组成。正殿供奉三清神像,东偏殿供东华帝君,西偏殿供奉西王母。东华帝君为天上阳神的总管,姓王名贻,字玄甫,道号东华子,得道成仙后,赐号“东华帝君”。西王母为天上阴神总管,即传说中的“王母娘娘”。三皇殿供奉的是“天皇”“地皇”“人皇”三位神仙,他们分别是中华民族远古时期的氏族领袖伏羲、神农、轩辕。

(三)太平宫

太平宫,位于崂山区王哥庄镇仰口湾西上苑山之巅,原名为上苑宫,系宋太祖为道士刘若拙敕建之道场。但是未等上苑宫落成,太祖驾崩,其弟赵光义继位,年号为“太平兴国”,上苑宫遂改称“太平兴国院”,后易名为太平宫。太平宫坐北朝南,殿宇呈“晶”字形。太平宫正殿原为“三清殿”,照壁上有“海上宫殿”四字,据传为敕建时所题。宫中供奉三清和玉皇,现为妈祖庙。配殿东祀关圣,西奉文昌帝君。

(四)北宋崂山其他道教宫观

神清宫,创建于宋元祐年间(1089—1094),位于青岛崂山区北宅镇大崂村南山。

天仙观,又名天仙宫、仙人宫,位于即墨市鳌山卫镇西部天柱山,创建于宋代末年。青岛市史志办公室:《青岛市志·崂山志》,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307—308页。

驱虎庵,坐落在崂山太清宫西南钓鱼台以北,距太清宫东1.5公里,为刘若拙早期修炼之处。庵内原祀玉皇大帝、后圮。

三 北宋时期的崂山道教音乐

崂山以道教音乐闻名于世。崂山道乐指的是崂山道士念的经歌,分功课经韵、应风经韵及琴曲道歌乐三部分。功课经是每天诵吟的经文,应风经是祭祀时的经文,琴曲道歌是练气功的歌曲。

(一)崂山道乐的发展背景

崂山道乐传统深厚,渊源久远。崂山道教自西汉张廉夫初创太清宫始,就注意收集民间和大江南北曲牌资料,融合吸收后创造了崂山道乐。一是吸纳了民间的音乐,如琴曲;二是吸纳了宫廷音乐曲牌。著名经学家郑玄在崂山用音乐踏唱《周礼》仪式,其素材与牌子后来多被崂山道士所采用,创编成道教经韵曲牌;三是其他道派的道经韵牌。如五斗米道张道陵的韵曲,特别是西晋时期郭璞的《葬经》,对后世崂山外山庙庵宫观的应风派道士的“度亡灵”之类的韵牌,起到了奠基作用。

北宋立国之后,为崂山道乐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一是皇帝亲自编写道乐。宋太宗、宋真宗、宋徽宗分别编写道乐,有数十首之多,如《步虚辞》《散花词》《白鹤赞》《玉清乐》《太清乐》等。二是出现了不同的伴奏乐器。北宋时期丝弦乐已加入了道乐的行列,道乐的伴奏乐器日趋完备。三是儒学士人对崂山道教的信奉,为道曲的发展创造了很多的经典曲目。

(二)北宋时期的崂山道士、琴人及琴曲

1.刘若拙

刘若拙是宋初重要的道乐活动家,对崂山道教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自幼善琴棋,后在崂山驱虎庵修道,常年过着昼抚琴,夜驱虎的生活。后来刘若拙居于太平兴国院(后更名太平宫),这里的交通比崂山南麓方便,故这个时期崂山东北隅的古琴乐及其他的庙事活动均比崂山南麓兴盛。

2.乔绪然

乔绪然,生卒年不详,曾任长广郡侍管,后因讼事遭株连而弃官入道。他自幼就学习鼓琴和诗文,出家崂山太平兴国院后,更是潜心琴乐。乔绪然与苏轼交好,宋元丰八年(1085),苏东坡在去登州任职途中,至崂山太平宫等山庙遨游,将其谪居黄州期间作的富有江南风味的古琴曲《归去来兮》(又称《归去来兮辞》),赠给太平兴国道院的道士乔绪然,该琴曲被改编成各种器乐曲为道乐所用,在崂山道教音乐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3.《归去来兮》谱例

琴曲《归去来兮》创作于宋元丰八年(1085),乃是苏东坡由南都(今河南商丘)返回阳羡(今江苏宜兴县南)途中所作。词文原文为:

 

归去来兮,清溪无底,上有千仞嵯峨。画楼东畔,天远夕阳多。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船头转,长风万里,归马驻平坡。

无何。何处有,银潢尽处,天女停梭。问何事人间,久戏风波,顾谓同来稚子,应烂汝、腰下长柯。青衫破,群仙笑我,千缕挂烟蓑。(宋)苏轼:《苏轼全集(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607页。

 

该词上阕抒发了苏轼得以回归阳羡的喜悦之情和对神宗的感激之情,下阕描述了苏轼身在仙境的感受经历,反映了其对于阳羡隐逸生活的向往。全词想象生动,笔法灵活。韩格平:《苏轼词选注》,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