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道家概略
历史上被冠以“道”的学派有两个:一个是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另一个是以程颐、程颢(hào)兄弟和朱熹为代表的理学,也被称为道学。理学本是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之所以与“道”挂上了钩,是因为这一派学者将“道”也就是“理”视为宇宙本原,以此构建他们的思想理论体系。其实道学与道家是有本质区别的,尽管道学吸取了道家的一些成果。道学的“道”虽然也具有无形和洁净完美的特征,但却是由仁、义、礼、智等要素构成的,其目的就是把儒家规范上升到万物之源的高度。道家的“道”是不包含任何具体内容的虚无,是纯粹自然而然的东西,“道”的自然性恰恰是对儒家倡导的礼制和道义的否定。显然,道家与道学截然不同,这个界限是不能混淆的。
道家的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及其继承者之所以被称为道家,是由于他们把“道”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道的本意是人走的路,道家就是这样的指路人。
关于道家的来源,《汉书》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福祸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汉书·艺文志》)意思是说,道家学者来自朝廷的掌管历史的官员,他们的本职工作是记述历史上的成败、存亡、福祸,总结其中的道理,为现今所用,使君主掌握治国的根本道理,所以他们提供的实际上是统治术。老子就是这样一位周王朝的史官。既如此,道家就应该积极从政,但事实刚好相反,他们却主张无为和超脱,而把从政的角色让给来自民间的儒家。儒家最初是与祖先之神对话的人,沟通的是另一个世界,现在却把改变现实作为自己的职责,与君主对话的道家反倒要求退回自然,这不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吗?
道家主张无为,并不意味着道家思想与政治没有关系,无为也是一种治国方略。这种方略的重大实践有两次。一次发生在西汉初期,文帝刘桓接受“黄老之术”,实施休养生息。另一次发生在唐朝初期,太宗李世民不仅推重道家思想,实行兼容并蓄的开明政治,而且认老子为先祖;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时候,老子进一步升格,被尊为“玄元皇帝”,李隆基还亲自注释《老子》,并昭告天下。诸子学者中,这是来自官方的最高荣耀了,即使是孔子,也只被尊为王,没有获得过皇帝的正式封号。这两次实践都出现在天下大乱之后,前面的一次是秦末及楚汉相争,后面一次是南北朝及隋末的群雄并起,而这两次无为方略的实施都迅速地治愈了战争创伤,达到了天下大治,开创出盛世局面,其成果分别被称为“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什么是“黄老之术”?这就涉及道家思想史了。
道家思想的发展主要有三个时期:1.先秦道家;2.两汉道家;3.魏晋玄学。下面就分别看一下这几个时期。
先秦道家。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包括关伊、列御寇(列子)、杨朱、宋钘(jiān)、尹文、彭蒙、田骈(pián)、慎到等学者。庄子继承了老子,他们的学说称为老庄学派。其他几位学者与老子有渊源关系,但思想倾向不尽相同,所以被称为道家别派,可分为杨朱学派、宋尹学派等。道家所要维护的是人的自然性,以及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这与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严酷的社会现实形成了极大反差。所以这一时期道家的任务主要是批判现实,揭露人的不自然、不自主状态,找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同时通过对古代社会以及圣人、真人、至人等形象的描述,向人们展示理想社会的美好。在他们看来,人以及社会之所以沦落,根本原因就在于人为活动(有为)背离了自然,这些活动主要表现为推行仁义道德和追求名利。
道家告诉人们,自然而然的状态比人为的东西更根本、更合理、更真实、更可贵;自然永远是人的母体,是社会的样板;人性既不是善(儒家),也不是恶(法家),而是出于自然的真实。于是,返璞归真便成了人生的根本目标,无为便成了个人行为和治理国家的根本原则。
两汉道家。这一时期的理论成果主要反映在两部书中,一部是《黄老帛书》,另一部是《淮南子》。《黄老帛书》是黄老之术的总结。黄是黄帝,老是老子,两汉道家把黄帝与老子相结合,假托黄帝以立说。他们从天地的性质“无私”出发,强调人的无私就是不要固守自己的主观意志和目的,而要遵循天地之恒常,即不变的规律,这显然是老子清静无为思想的再现。但同时又提出要争取民心而得天下,这虽然与老子讲的以百姓之心为心相一致,但却不是消极地适应民众,而是通过努力去主动争取民众,这就有儒家的味道了。
这种变化与实践有关。黄老之术不是单纯的学术思想,而是要用在治国的具体活动中。有个成语叫“萧规曹随”,说的是相国萧何死后,曹参接任,采取无为的态度,一切政务都遵循以前萧何的规定,不做任何变更。为什么?因为这些规定已被实践证明,符合百姓的要求,民心已经被争取过来了。“规”在前,“随”在后,规定就是有为,这是实践的要求。
《淮南子》由西汉初年淮南国的君主刘安为召集人,前后组织宾客上千人编撰。该书以道家思想统摄各家学说,总结成败得失,从宇宙生成到治国再到养生,无所不论。成书后刘安献给汉武帝,但五年后汉武帝便接受了董仲舒的提议,走上了独尊儒术的道路,治国指导思想大变。道家思想的政治实践告一段落。
魏晋玄学。代表人物是王弼(bì)、何晏(yàn)、向秀、郭象等人。玄来自老子所讲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第一章》)。玄是黑色,表示虚无;妙同于“母”,表示有,众妙就万有(万物)。所以玄学的中心问题就是“有与无”的关系。由于这个问题太过抽象,常被讥为“清谈”“怪异”。其实并非如此。道家主张自然,强调虚无;儒家主张秩序,强调实有;而魏晋玄学热衷于“有与无”,反映了融合道、儒两家思想的意蕴,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则是希望社会能够既给人以宽松的环境又保持着严格的秩序。这后一个要求在战乱频繁、生活动荡的魏晋时期是人们的普遍愿望。
魏晋玄学既不是纯粹的道家,也不是纯粹的儒家,而是二者的合流,这是它最显著的特征,也是为什么有人把它划入道家、有人把它划入儒家的原因。这一时期学者的主要工作是注释和阐述经典,主要是三部:《老子》《庄子》《周易》。前两部是道家经典,后一部是儒家经典。通过这一工作,用道家思想糅合儒家经义。他们崇尚自然,倡导无为,但同时又主张道德伦理,甚至认为秩序就是天理的自然。就连一向放荡不羁的大名士阮籍、嵇(jī)康,也谨慎遵守着臣道,原则问题上不糊涂。
隋唐以后,佛教在中国取得长足进展,道家开始吸收佛学精华,出现了道、佛两种思想合流的倾向。这时的道学已经主要不是士人的学问,而是道士的学问了,从而打上了宗教色彩,标志着道家向道教的转型。
道教是东汉末年张道陵创立的中国本土宗教,立三清尊神为崇拜对象,三神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的太清道德天尊就是老子,民间俗称太上老君,另两尊为虚构人物。庄子也被尊为南华真人。道教以老子提出的“道”为根基,继承了道家思想,《老子》一书被称为《道德真经》,《庄子》一书被称为《南华真经》。道教与道家在思想上有继承关系,但毕竟不是一回事。道教是一种宗教,崇拜神灵,有自己的组织系统,有一整套仪式和教规,而这些道家都没有。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源头,与作为主流的儒家思想相辅相成。二者的这种关系本书多有涉及,譬如,道家突出柔弱,儒家强调刚强,一个更多的带有女性色彩,一个更多的表现出男性性格,由此形成了文化上的阴阳合抱现象。
这里要说的是这两种学说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儒家是提倡严格的社会规则的,克己复礼的礼就是制度、规范,而道家则是反对以社会规则压抑、克制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主张自然而然的状态。可以说,他们是一个立足于“有”——有秩序,一个是立足于“无”——反秩序。社会的正常运转无疑离不开秩序,但过分强调秩序一定会造成对人的伤害,降低社会的创造功能;而且任何一种秩序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陷于保守,走向没落,这时候就要进行变革。所以光有秩序还不成,社会的发展同时还需要对秩序的削弱和瓦解。儒家和道家的这两种作用,用学术语言说,前者侧重于建构,后者侧重于解构。
解构了以后怎么办?常言说,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在其中。解构是为新的建构服务的,不能解构了就完事。正是在这里,道家暴露出了致命缺陷。他们的理想是找回早就消失了的氏族社会。时间不可倒流,古代社会再自然、再美好,是绝无可能重现,社会只能向前走。而对于前景和新秩序,道家又实在提不出任何建设性意见。这也是道家为什么只能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支流而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