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第一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道家人物小传

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又字聃(dān),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东)人。生卒时间不详,生活年代与孔子同期,年纪比孔子大一些,孔子曾向他请教过礼的问题,他以一个年长者的口吻说话。

那时,尽管天下已经陷入纷乱,但周朝的天子还在位,东周朝廷还维持着。老子被任命为周王室管理典籍史料的官员,也被称为史官。后来老子对世俗看透了,对职官生涯也厌倦了,便离开了政治中心,回归民间。他的离去在人们眼中颇为传奇,竟是独自一人骑着一头青色的水牛西出函谷关,不知所终。好在被把守关口的长官尹喜(关尹)扣押了几天,留下了一部千古绝唱《老子》。

老子学说的核心无疑是“道”的思想。道是宇宙的本原,它在本质上是虚无,虚无意味着创造和产生,作为万事万物的有就是道的运动的结果,然而任何一种事物都要灭亡,实有终归要回到虚无。这个过程周而复始,是永恒的,也就是不变的。这样,道就具有了哲学所说的本体的性质,也就是最终的、不变的、唯一的存在。主张虚无比实有更根本,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反对人为干涉——道德伦理、制度秩序、政令法律等都属于人为——而主张无为。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坐等现成,而是不去做违背自然的事情,保持人的、社会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事情还是要做的,但根本原则是顺其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这样,就由对道的尊崇演进为对自然的尊崇。

老子的著作是《老子》,又称《道德经》《老子五千言》。也有人说这部书不是老子的作品,是春秋末期一个叫老莱子的人写的,还有人说是战国中期的太史儋(dān)写的。不管是谁写的,这部作品都是中国历史上见诸于文字的第一部也是最好的一部哲学著作。

庄子

庄子姓庄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一说今安徽省蒙城县)人。曾任漆园吏,也就是漆园的管理人员。一种推测是,他本是楚国公族(君主的本家)后裔,战国初吴起在楚国发动变法,其中一条是废除公族成员世袭特权,并把不听话的迁往边远地区开荒种地。后来大贵族们利用楚王死丧机会作乱,围攻吴起。吴起心机极深,竟抱住楚王尸体,将身上中的箭拔下来插到楚王身上,嘴里喊道:“群臣射王尸!”按照律令,这些人当判重罪,并牵连三族。于是许多贵族带着家人逃跑了,其中就有庄子的先人。

庄子一生贫穷,生活极为拮据,就连见魏国国君时都穿着打着补丁的粗麻衣,脚上的草鞋还断了带子。家里揭不开锅的时候向人借过米,遭到嘲弄,但他极有骨气。楚国曾派专使携带千金请他去做宰相,他讲了一个为做祭祀而供养的牛最后被宰杀的寓言而回绝了。

庄子善写寓言,除寓言外,还有“卮(zhī)言”和“重言”。寓言用来在形象中展现思想,卮言用来在论述中表达思想,重言用来假借先哲之口陈述思想。庄子大才,见识宏阔,目光深邃,思绪万千。论才思,除韩非外,后人难以企及。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精髓,强调无论是天地万物,还是人、社会,都必须以“道”为师。但似乎对人生问题更感兴趣,主张一种超越生死、道德伦理、利害得失、人与物之间的界限的生活,这样的人才是自然的、自主的、自由的人。

这样的人生在哪里才能找到?现实社会中是绝没有的,庄子看到的只是道德、制度、地位、统治所带来的种种束缚,而且社会越发展越糟糕。出路何在?只有重返自然才是唯一的选择。这个理想世界被他称为“至德之世”“至治之世”,这里没有后来的物质文明,也不存在着智慧,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顺其自然就是“得道”,按照对“道”的心得去做就是德,所以这样的世界达到了道德的最高境界;顺其自然就是不刻意地去做什么,人人都习惯于天然秩序,所以又是治理的最高境界。

这样的世界在哪里?庄子把它叫作“无何有之乡”。

庄子留下一部著作《庄子》,学者认为它是道家庄子一派的著作汇聚。

杨朱

杨朱,又叫阳生、阳子居,被称为杨子,生卒时间不详,战国初期魏国人。人们知道他,一般是通过《孟子》一书。孟子说他主张为我,声称为了天下人的利益从自己身上拔下一根毫毛也舍不得去做,说他的这种教唆是把人变成禽兽(《孟子·滕文公下》)。韩非也提到过他,除了为我的观点外,还说他主张不进入处于危险中的城市、不到军队当兵。所以后人总结他的学说,以保全生命、维护自我、轻视物欲的观念为特点。

有人认为,《吕氏春秋》中的子华子就是杨朱。如果成立,下面这段子华子的话可以说集中反映了杨朱思想的要旨:“圣人深思天下事,结论是没有什么东西比生命更宝贵的了。耳、目、鼻、口受着生命的驱使。耳朵虽然想听音乐,眼睛虽然想看色彩,鼻子虽然想嗅芳香,嘴巴虽然想尝美味,但如果音乐、色彩、芳香、美味对生命有害就应该禁止……只要对生命有利就去做。由此来看,耳目鼻口不能各任己意,必须有所制约。”(《吕氏春秋·贵生》)生命第一,物质享受以生命的保全为转移。

这个思想与老子、庄子生命至上的观点是一致的。但他的极端个人主义又与老子、庄子倡导为公的意识大相径庭。所以后人把杨朱一派列入道家别派,称为杨朱学派。

杨朱没有留下著作,其言论和事迹散见于《庄子》《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书籍,看得出来,其思想在当时是有不小影响的。

宋、尹文

宋钘和尹文的学说被称为宋尹学派,属道家别派之一。

宋钘即宋牼(kēnɡ)、宋荣、宋荣子,战国时期宋国人。他与尹文同为稷(jì)下学者。稷下是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稷门附近的地区,齐国曾在这里设置学宫,广招天下学者来此讲学交流。

这一派没有可令人信服的著作留传下来,根据庄子的论述,可以看出他们的学说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主张自然和谐与公平。他们欣赏事物的自然状态,反对人为的装饰;提倡宽容和谅解精神,反对苛求于人;强调以柔顺的态度处世,调和各种人际关系,反对抗拒。他们对生活的要求不高,只要民众能够活命,自己和其他人的基本需求能够满足就可以了。他们有着强烈的平等意识,发明了一种叫作华山冠的帽子戴在头顶,用以标榜自己上下平均的主张。这些思想与老子一脉相承。

然而,他们对社会现实并不抱着超然态度,而是主张积极干预,这就构成了这一学派的另一个特征,即救世。在这方面他们有些像墨家,反对人们互相攻伐,主张熄灭兵战,希望将民众从战乱中解救出来。为了实现这一愿望,他们不怕劳累,不怕侮辱,四处奔波,对上劝说君主,对下教育百姓,即使撞得头破血流但仍不回头,固执地、反复地表明自己的观念和立场,韧劲十足。宋尹学派的救世态度与老子的无为精神出入很大,所以被列入道家别派。

彭蒙、田骈、慎到

彭蒙,战国时期齐国人,田骈的老师。田骈,又称陈骈,也是战国时期齐国人。慎到即慎子,战国时期赵国人,为稷下学者,主张无为而治,同时又主张君主运用权力推行法治,所以受到道家和法家的共同重视。彭蒙、田骈、慎到的学说形成了一个学派,属于道家别派。

从庄子的评述中可以看出,这一派强调一视同仁,也就是看问题不偏不倚,不带主观偏见。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点呢?这就要放弃自我,一切以事物为转移。这就意味着去除自己的心智,诸如定见、谋划、机巧之类。由于智慧是人的智慧,其中掺杂了人间的是非及自己的标准,所以慎到认为通过智慧不能了解事物,智慧的运用只能伤害万物遵循的根本道理(道)。这些思想与老子关于“公”“去智”的观点是一致的。

然而在政治上,慎到与老子就不同了。老子的无为而治,精髓是顺其自然,对民众生活不做过多的、强硬的干涉。慎到也提倡无为,但前提是法治,君主确立了以法治国的总方针并且制定、推行一套法令,就可以了,不必纠缠于具体事物。这个思想显然已经离开了道家轨道,属于法家范畴了。这就是这一派被称为道家别派的一个原因。

王弼

王弼(bì),字辅嗣,三国时期魏国山阳(今河南省焦作市)人。曾在魏国担任尚书郎,少年即已成名,病逝时年仅24岁。

王弼是魏晋玄学代表人物之一。这一学说关注的焦点是“有与无”的关系问题,认为虚无比实有更根本。王弼继承了老子思想,他说:“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王弼:《老子》四十二章注)意思是说,事物都是某种东西的产物,也就是从实有中产生出来的,但实有是从虚无开始的,所以虚无是本,事物则是末。无与有的关系是本末关系。这个虚无是什么呢?就是老子所说的“道”。

遵循着这个思路,王弼把世界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一类是无。譬如音乐,分宫、商、角、徵(zhǐ)、羽五个音,其中每一个音都是具体的,不能代替其他的音,这就是“有”。然而还有另一类音,不属于五音中的任何一个音,人们虽然听不到它,但知道它,它可以包容五音,这种音叫作大音,老子说的“大音希声”的大音就是这种东西。换成现代语言,五音表示的是具体,大音表示的是概念,前者属于可感觉的现象,后者属于感觉不到的本质。由于大音感觉不到,人们就说它是虚无。大音是五音的根据,只有当一种东西符合音的概念,人们才把他称为音。所以,虚无是本,实有是末。

这个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它告诉人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还应该深入事物的内部,把握本质。对现实也有重要意义,它启发人们不要被生活的表象所迷惑,要注重它的实质内容。

王弼的作品主要是注释道家和儒家经典,有《老子注》《周易注》等。

葛洪

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东晋时期丹阳句容(今江苏省句容市)人。朴是“道”的别名,抱朴子可以解释成守望“道”的人。葛洪曾投笔从戎,因军功被授予伏波将军,追封关内侯。但他辞官而去,一边修炼、著述,一边给百姓治病,被人视为“活神仙”,许多地方都留下了他的活动遗迹。

葛洪认为,“玄”(虚无)是自然的始祖、万物的本原。他说:道“是声音的声音,回响的回响,形体的形体,影子的影子。它使方的东西呈现静止的特性,使圆的东西显示运动的特性,使下降的东西表现沉落的特性,使上升的东西显现昂扬的特性”(《抱朴子内篇·道意卷之九》)。这个说法显然是玄学的观点,与上面讲的大音与五音的关系的意思完全一样,是对老子思想的发挥。

除了坚持“道”的本原地位外,葛洪极力突出生命至上这个道家主题,他说:“天地最大的德行,就是使万物生存,生存,是使人喜好的事情。”(《抱朴子内篇·勤求卷之十四》)但他并不像庄子那样,视生死为一体,而是认为生与死根本不能同日而语。他对生命的爱护,也不像先秦道家那样,主要是提倡以柔顺的处世态度来求生存,而是追求长生之道。在他看来,这是道的最高境界,是道家最隐秘、最被看重的东西。

那么,长生之道是怎样的呢?葛洪的方法是守一存真、炼丹服药,通神修仙。这已经不是道家思想而是道教了。从葛洪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道家与道教的联系和区别。

葛洪的著作有《抱朴子内篇》和《抱朴子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