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保障能力研究本文原载《中州学刊》2005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5年第7期转载。

水资源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战略物资。任何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需要有相应的水资源作为支撑。这种支撑能力是保障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获得了20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1979—200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4%。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大量消耗着各种短缺资源,尤其是能源、矿产和水资源。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要继续保持持续的快速增长,就必须减少各种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对国民经济的保障和支撑能力。

一 中国水资源和经济分布的不协调性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按照水利部最近公布的《中国水资源公报》(2002),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261亿m3,人均水资源量为2200m3,仅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属于轻度缺水的国家(水利部,2003)。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届时人均水资源量将下降到1750m3,接近中度缺水标准的上限。可以预见,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用水量也将随之增长,全国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水资源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保障和支撑能力将日益下降,水资源安全问题将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国家战略问题。

更重要的是,中国是一个水资源地区分布很不平衡的国家。按照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大体可以把中国大陆31个省区市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其中,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12个省区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省区;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0个省区市。2002年,中国人口的41.6%、国内生产总值的59.9%和工业增加值的63.3%集中在东部地区,而其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27.2%;相反,水资源总量的43.6%集中在西部地区,主要是西南地区,而其人口只占全国的23.1%, GDP占全国的13.5%,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10.8%。由于人口、经济和水资源分布的这种不协调性,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人均水资源量只有1449m3,中部地区为1833m3,而经济较落后的西部地区为4180m3,东部、中部、西部之比为1∶1.27∶2.88。

表1 2002年中国地区水资源和经济主要指标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3》和《中国水资源公报2002》计算。

秦岭—淮河是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以此为依据,大体可以把辽宁、吉林、黑龙江、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5个省区市划分为北方,而将其他16个省区市划分为南方。这样,中国北方人口占全国的42%, GDP占41.4%,工业增加值占41.9%,而其水资源总量仅占14.6%。相反,南方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85.4%,而其人口和经济总量不到全国的60%。其结果,北方人均水资源量只有768m3,而南方为3263m3,二者之比为1∶4.25。

由此可见,中国经济活动的分布与水资源的分布是很不协调的。这种不协调性进一步加剧了中国水资源的紧张状况。尤其是在北部沿海地区,人口和产业的集聚趋势使用水量持续增长,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保障和支撑能力不断下降。尽管这些地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要高于其他地区,但如果从现在起不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采取多方面的综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的话,那将会最终影响到未来整个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显然,从长远发展看,单纯依靠一些大型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并不能从根本上完全解决这一问题。

二 中国水资源短缺与经济分布的变迁

1993年国际人口行动(PAI)发表的“持续水:人口和可更新水的供给前景”报告(Engelman and LeRoy, 1993),采用了瑞典水文学家Falkenmark和Widstrand(1992)提出的“水紧张指标”(Water -stress Index)。在该报告中,PAI将水资源紧张状况分为4种类型,即人均可更新水资源量大于1700m3/年为富水,1000—1700m3/年为水紧张(Water Stress), 500—1000m3/年为缺水(Water Scarcity),少于500m3/年为严重缺水(Absolute Scarcity)(Engelman and LeRoy, 1993)。事实上,目前世界银行和其他学者已接受将人均水资源量1000m3/年作为缺水的一般指标(World Bank, 1992)。以此为基础,并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水利部水资源司提出了中国的水资源紧张指标,将水资源紧缺情况分为轻度缺水、中度缺水、重度缺水和极度缺水4种类型(见表2)。

表2 中国的水资源紧缺指标

资料来源:水利部:《中国水资源公报1999》, http://www.mwr.gov.cn/gb99/index.htm

显然,水利部提出的中国水资源紧缺指标是以PAI的标准为基础的。尽管水利部基本采用了PAI的分类标准,但却使用了不同的分类名称。另一个重要差别是,PAI将人均可更新水资源量大于1700m3/年笼统划分为富水,而水利部将人均水资源量1700—3000m3/年确定为轻度缺水。这样,按照PAI的标准,1990年中国人均可更新淡水资源为2427m3/年,属于富水国家;而按照水利部的标准,中国则属于轻度缺水的国家。很明显,这种调整比较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增强国民的水危机感,强化节水意识。

根据水利部的划分标准,2002年中国共有10个省区人均水资源量不足500m3/年,2个省区不足1000m3/年,二者拥有人口5.12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0.2%,实现GDP占46.7%,工业增加值占48.8%,但水资源总量仅占5.2%。此外,全国还有4个省区人均水资源量不足1700m3/年,总人口达1.52亿人,占全国的11.9%(见表3)。

表3 中国区域水资源紧缺类型(2002年)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3》和《中国水资源公报2002》计算。

考虑到江苏和上海处于长江流域,存在着较大量的过境水,这样中国共有10个省区市面临重度缺水或极度缺水,总人口达4.22亿人,其中3.59亿人面临极度缺水。这些地区全部集中在中国北方地区。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共有18个。在全国660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达60亿m3。目前,中国沿海城市和地区人均水资源量大部分低于500m3,几乎所有城市都严重缺水,并呈逐年加剧的趋势。全国每年因缺水造成城市工业产值损失在1200亿元以上,且呈不断增长之势(李常建,2003)。

如果以国内生产总值衡量的话,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活动和生产力在逐步向人均水资源量超过1700m3的富水区和轻度缺水区集中。从1978年到2002年,人均水资源量在1700—3000m3之间的轻度缺水区GDP占全国比重由21.4%提高到27.6%,大于3000m3的富水区GDP所占比重由15.2%提高到1994年的17.1%, 2002年又下降到16.0%。相反,重度缺水地区(500—1000m3)和中度缺水地区(1000—1700m3)GDP所占份额均在下降,前者由4.2%下降到2.7%,后者由12.3%下降到9.7%。极度缺水地区(<500m3)GDP所占份额则呈现出浅倒“U”形变化,由1978年的46.9%下降到1990年的42.5%, 2002年又回升到44.0%(见图1)。

图1 中国不同类型地区GDP所占比重的变化

由此可见,从水资源利用的角度看,中国的经济活动和生产力在逐步向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转移。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崛起,而东南沿海地区恰好是我国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因此,从区域水资源与经济活动分布的关系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布局正在逐步向合理化的方向迈进。

三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支撑能力

作为一项重要的生产要素,水资源是支撑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条件。汪党献等(2000)曾提出采用发展指标与水资源的协调度来衡量水资源对区域发展的支撑能力。所谓协调度指数是指各地区人均水资源相对水平与该地区其他发展指标的相对水平之比。协调度越大,则水资源对区域发展的支撑能力越强;反之,协调度越小,则水资源对区域发展的支撑能力越小。如果协调度大于1,则表明该区域水资源对其发展支撑能力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如果协调度小于1,则不足全国平均水平。

采用人均GDP、人均耕地面积、人均矿产价值、人均供水量和单位面积产水等指标,汪党献等(2000)测算了中国各地区水资源与区域发展的综合协调度。结果表明,水资源与区域发展匹配的共有15个省区市;基本匹配的有5个省区;不匹配和极不匹配的共有10个省区市(见表4)。除青海和新疆外,匹配类型全部集中在南方;而不匹配和极不匹配类型全部集中在北方。

表4 中国各地区水资源与区域发展的协调度

资料来源:汪党献、王浩、马静:《中国区域发展的水资源支撑能力》,《水利学报》2000年第11期。

由于不匹配类型只有内蒙古,因此我们将不匹配和极不匹配地区合并为一种类型。从表5中可以看出,水资源与区域发展(极)不匹配类型共有4.4亿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4.5%,实现GDP占全国的34.3%,而水资源总量仅占5.2%,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只有335m3,只及匹配类型的1/12;人均用水量只有296m3,仅相当于匹配类型的60%。在这些地区,由于水资源缺乏,严重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表5 中国不同类型区域水资源和经济指标(2002年)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3》和《中国水资源公报2002》计算。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单纯从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来看,无论是按照PAI的标准还是按照我国水利部的标准,青海和新疆都属于富水区。2002年,青海人均水资源量为10553m3,新疆为5607m3,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8倍和2.5倍,远超过富水标准的下限。然而,这两个省区的水资源存在着严重的时空分配不均问题。同时,由于地广人稀,青海和新疆地均水资源拥有量仅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1.6%和20.4%(王洛林主编,2002)。在这两个省和自治区,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集中在城镇和绿洲地区,而广大无人区的水资源是难以利用或无法利用的,因而其水资源的紧缺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事实上,在青海和新疆许多地方,水资源已经成为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

由此可见,由于水资源和经济活动分布的不协调性,目前中国各地区水资源对其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保障程度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总体上看,北方水资源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保障程度较低,而南方则要相对高一些。从发展的眼光看,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和京津冀区域规划的逐步展开,中国北方地区对水资源的需要将进一步迅速增长。在这种新的情况下,中国北方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水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保障和支撑能力将进一步下降。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最终将会影响到整个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四 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资源保障的措施

从长远发展看,要从根本上提高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保障和支撑能力,缓解北方和沿海地区的水紧缺状况,应该采取多方面的综合政策措施,而不能单纯依赖跨流域的调水。当前,应主要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政策措施。

一是节约用水,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建立节水型社会。要加强工业和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的循环利用,积极推广节水灌溉、工业和家庭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尤其是,在西北缺水地区,要改变大田漫灌的传统做法,大力推进农业节水灌溉技术。考虑到西北农村地区收入水平较低,发展节水灌溉技术需要较大投资,而农民的承受能力十分有限,因而中央财政可以给予一定的补贴或财政贴息。目前,宁夏农田实灌亩均用水量高达1221m3,新疆高达767m3,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63%和65%。可见,西北地区农田节水灌溉的潜力是很大的。

二是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目前,我国一些缺水地区一方面水资源紧张,另一方面又大量发展高耗水农作物和高耗水产业,由此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状况。从国家层面看,有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产业用水规划,在经过科学测算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各农作物和工业行业的用水配额和标准,并严格控制在那些严重缺水地区发展高耗水农作物和高耗水工业,鼓励这些地区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水资源产出效率,逐步将高耗水产业转移到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

三是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治理,解决水质性水资源短缺问题。目前,我国水资源的污染问题已日益突出。据2002年监测和评价结果,全国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仅占总评价河长的64.7%,尤其是北方几大河流水质较差,如松辽河片该比重仅有43.1%,海河片仅有40.6%,黄河片仅有38.6%,淮河片仅有30.8%。在评价的24个湖泊中,有6个湖泊部分水体受到污染,12个湖泊水污染严重(水利部,2003)。由于水资源污染严重,目前我国有不少地区都存在水质性水资源短缺问题。为此,必须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重点搞好江河源头的生态环境保护,大江大河和重点湖泊的水污染治理,以及沿海城市的海水倒灌等问题。

四是加快水价和水权制度的改革。目前,我国工业和生活用水价格明显偏低。据推算,我国水费仅占工业产品成本的0.1%—0.3%,占居民消费支出的0.23%左右,远远低于国外的同类水平(李常建,2003)。国家花巨额投资兴建了一些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而在用水价格上却几乎没有反映。这种低价格、水权不明的用水制度,实际上是在鼓励大量消耗和浪费短缺的水资源。为此,当前亟须加快水价和水权制度的改革,依靠市场机制和价格杠杆,调节企业和居民的用水行为,为建立节水型社会提供制度保障。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其投资额应逐步分摊到使用者和受益者身上,并直接体现在用水价格上。

五是大力加强对海水资源的利用。海水利用主要包括海水淡化、直接使用海水代替淡水做工业冷却水和做城市冲厕用水等。由于我国人口、城镇和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因此,海水利用的潜力很大,应当作为一个大产业来抓。2002年,我国海水直接利用量为216亿m3,而日本每年为3000亿m3左右,美国为1500亿m3左右,欧洲在2000亿m3左右。目前,我国海水淡化基本具备了产业化的条件,产水成本低于5元/吨(李常建,2003),与南水北调的实际吨水成本大体相当。如果国家能在财政上给予一定的扶持,海水淡化的吨水成本完全有可能达到企业和居民用户所能接受的水平。从发展方向看,沿海城市地区要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其根本出路在于加强海水资源的利用,包括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

六是有计划地开展跨流域调水。如前所述,我国水资源分布和经济活动分布很不协调,水资源的85%以上集中在南方地区。为了解决这种不协调性,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计划地开展跨流域调水尤其是南水北调是很有必要的。当前,应着重抓好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同时开展西线工程的前期论证,由此缓解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状况,促进华北和西北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但是,这种跨流域调水应该以节水为前提,必须同时配合其他方面的综合性措施。如果其他措施不能相应跟上,单纯依靠南水北调工程,也将难以根本解决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参考文献

李常建:《21世纪沿海城市水资源安全保障的根本出路:海水淡化与海水直接利用》, http://qd.people.com.cn/GB/channel24/200308/21/1250.html, 2003年。

水利部:《中国水资源公报2002》, http://www.cws.net.cn,2003年9月。

汪党献、王浩、马静:《中国区域发展的水资源支撑能力》,《水利学报》2000年第11期。

王洛林主编:《未来50年: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

Engelman, R. and P. LeRoy, Sustaining Water: Population and the Future of Renewable Water Supplies,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Program, Population Action International, 1993.

Falkenmark, M. and C. Widstrand, Population and Water Resources: A Delicate Balance, Population Bulletin, 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 1992.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2.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