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复兴之形而上学辩护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摘要

自近代西学东渐以来,我国传统的中医药学的合法性地位就屡屡受到冲击,“废医论”此消彼长。在经过多次中医废存之争后,从学理上论证中医存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至关重要。笔者认为,评价中医合理性的前提是必须对中医药的本性有较为全面而准确的理解,这也是将来如何进一步挖掘、保护和发展中医药学的关键所在。中医本性研究很复杂,本书试图以一种新的视角尝试给中医本性一个更全面的解释,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振兴中医政策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支撑。本书在全面梳理国内外学者对于中医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当前学者对于中医本性的研究视角的偏差。当前对于中医的研究,应该系统地利用现代科学哲学资源,全面地揭示中医的科学本性。

通过对中医基本理论的特点和哲学基础的研究,我们认为中医学理论有很好的可理解性,但也具有弱的可靠性。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贯穿中医理论形成与发展始终的类比思维方法,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类比思维在中医理论形成、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既发挥其合理性一面,又加强其可靠性。

综观国内科学技术哲学界对于中医本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视角,即逻辑、社会历史和文化。从逻辑视角对于中医本性的研究主要是借助经典科学哲学的研究成果,经典科学哲学认为科学的本性就是科学理论的本性,它们关注的是科学的理论成果,依据物理科学,主张建立一种现代物理科学语言式的人工语言。在经典科学哲学看来,在科学中,理论与其他相比具有无上的地位。经典科学哲学坚持理论优位的思想,认为通过对理论的逻辑结构的分析论证及经验证实来确定理论的科学性。有的学者强调中医学理论缺乏逻辑的严谨性、明晰性和经验的可检验性。

社会历史视角对于中医本性研究主要是借助非经典科学哲学的理论来分析中医。集中于科学知识社会学和科学实践哲学从实践视角对于中医本性的新阐释,其强调中医的治疗实效和“地方性”;还有学者从文化立场强调中医药治病的文化性。

这三个研究视角依据不同的科学哲学理论,而实际上它们各自的理论指出的是不同的科学内涵。逻辑视角视科学为科学理论,因此科学的本性就是科学理论的本性;社会历史视角视科学为科学活动(或实践);而文化视角视科学为整个人类文化的一个子类。对于中医的研究需要我们系统的应用三个视角的科学哲学资源,从三个层次全面说明中医本性。原因在于,就整个医学或者科学的发展而言,有的是理论,有的是实践,有的是文化,而医学具有三个方面的特性,是理论、实践和文化三位一体的。

笔者认为,科学哲学理论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其积累的理论与方法到了可以将中医学理论作系统分析的时候了。


关键词:中医 经典科学哲学 科学知识社会学 地方性知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