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六节 儿科常用护理技术

一、更换尿布法

【目的】

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舒适,防止尿液、粪便对皮肤长时间的刺激,预防皮肤破损和尿布性皮炎的发生或使原有的尿布性皮炎逐步痊愈。

【用物准备】

尿布、尿布桶、护臀霜或鞣酸软膏、平整的操作台,根据需要准备小毛巾或湿纸巾、盆、温水。

【操作程序】

①护士着装整齐,操作前洗手。

②携用物至床旁,拉下一侧床挡,将尿布折成合适的长条形,放床旁备用。揭开盖被,将污湿的尿布打开。

③一手握住患儿的两脚轻轻提起,露出臀部,另一手用尿布洁净的上端将患儿会阴部及臀部擦净,并以此角盖上污湿部分。

④取出污湿尿布,卷折污湿部分于内面,放入尿布桶内。

⑤必要时将患儿抱起,以湿水清洗臀部。清洗时一手托住患儿大腿根部及臀部,并以同侧前臂及肘部护住患儿腰背部,另一手清洗臀部,用毛巾将臀部水分吸净。

⑥再握住并提起患儿双脚,使臀部略抬高,将清洁尿布的一端垫于腰骶部,放下双脚,由两腿间拉出尿布另一端并覆盖于下腹部,系上尿布带。

⑦整理衣服,盖好被子,拉好床挡。

⑧洗手、记录。

【注意事项】

①选择质地柔软、透气性好、吸水性强的棉织品做尿布,或采用一次性尿布,以减少对臀部的刺激。

②更换尿布时的动作应轻快,避免暴露患儿上半身。

③尿布包扎应松紧合适,以可插入一指为宜。防止因过紧而影响患儿活动或过松造成大便外溢。

④若患儿较胖或尿量较多,可在尿布上再垫一长方形尿布增加厚度,女婴将加厚层垫于臀下,男婴则将加厚层放于会阴部。

二、婴儿沐浴法

【目的】

①清洁皮肤,预防皮肤感染。

②促进血液循环,活动新生儿肢体,使之舒适。

③协助皮肤排泄和散热,降低过高的体温。

【用物准备】

浴盆、水温计、热水、婴儿浴液、婴儿洗发液、平整便于操作的处置台、大小毛巾、婴儿尿布及衣服、包被、棉签、棉球、碘伏、婴儿爽身粉、护臀霜或鞣酸软膏、体重秤、弯盘,根据需要备液状石蜡油、指甲剪等。

【操作程序】

①护士着装整齐,操作前洗手。

②携用物至床旁并按顺序摆好,浴盆置于床旁凳上(有条件时放在操作台上)。

③折盖被于三折至床尾,脱去患儿衣服(此时可根据需要测量体重),保留尿布,用大毛巾包裹患儿全身。

④擦洗面部。用单层面巾由内眦向外眦擦拭眼睛,更换面巾部位以同法擦另一眼,然后擦耳,最后擦面部。擦时禁用肥皂。用棉签清洁鼻孔。

⑤擦洗头部。抱起患儿,以左手托住患儿枕部,腋下夹住患儿躯干,左手拇指和中指分别向前折患儿双耳郭,以堵住外耳道口,防止水流入耳内;右手将肥皂涂于手上,洗头、颈、耳后,然后用清水冲洗吸干(图4-1)。对较大婴儿,可用前臂托住婴儿上身,将下半身托于护士腿上。

图4-1 洗头法

⑥浴盆底部铺垫一块浴巾,以免患儿在盆内滑跌。移开大毛巾及尿布,以左手握住患儿左臂靠近肩处,使其颈部枕于护士手腕处,再以右前臂托住患儿双腿,用右手握住患儿左腿靠近腹股沟处,使其臀部位于护士右手手掌上,轻放患儿于水中(图4-2)。

图4-2 入盆法

⑦松开右手,用另一浴巾淋湿患儿全身,抹肥皂按顺序洗颈下、臂、手、胸、背、腿、脚、会阴、臀部,边洗边随冲干净。在清洗过程中,护士左手始终将患儿握牢(只在洗背部时,左右手交接患儿,使患儿头靠在护士手臂上),洗净皮肤皱褶处,如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同时,观察皮肤有无异常情况。

⑧洗毕,迅速将患儿依照放入水中的方法抱出,用大毛巾包裹全身并将水分吸干,对全身各部位从上到下按顺序检查,给予相应处理。必要时用液状石蜡棉签擦净女婴大阴唇及男婴包皮处污垢。

⑨更衣垫尿布,必要时修剪指甲,更换床单等。

⑩整理床单位,物归原处,洗手,记录。

【注意事项】

①沐浴应在婴儿进食后1h进行,以免呕吐。沐浴水温控制在38~40℃,备水时水温略高2~3℃,以防脱衣过程中水温降低。

②减少暴露,注意保暖,动作轻快。

③耳、眼内不得有水或肥皂沫进入。

④对患儿头顶部的皮脂结痂不可用力清洗,可涂液状石蜡浸润,待次日轻轻梳去结痂后再予以洗净。

⑤沐浴中观察婴儿全身情况,注意皮肤、肢体活动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和处理。沐浴过程中,注意观察面色、呼吸,如有异常,停止沐浴。

⑥注意保护未脱落的脐带残端,避免脐部被水浸泡或污水污染,可使用脐带贴保护脐部。

⑦防止交叉感染,沐浴床上每个婴儿更换一块治疗巾,婴儿全部洗完后,用消毒液擦拭沐浴床,浸泡沐浴池、沐浴垫,所用治疗巾弃之。

三、约束保护法

【目的】

①限制活动,便于诊疗。

②保护躁动不安的患儿以免发生意外,防治碰伤、抓伤和坠床等意外。

【用物准备】

①全身约束:大毛巾、毯子或床单等方便包裹的物品。

②手足约束:棉垫、绷带或手足约束带。

【操作程序】

①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约束用物,将其携至床旁,核对姓名,并向家长解释操作目的,以取得家长配合。

②全身约束法

a.将大毛巾折叠,达到能遮盖住由肩至脚踝的宽度。

b.将患儿平卧于大毛巾上,用一侧的大毛巾从肩部绕过前胸紧紧包裹身体,对侧腋窝将大毛巾整齐地压于身下(图4-3)。

图4-3 全身约束保护法

c.用另外一侧大毛巾裹紧其手臂,经胸部压于背下。必要时可用约束带适当约束。

③手足约束法

a.绷带及棉垫法:用棉垫包裹手足,将绷带打成双套结,套在棉垫外拉紧,使肢体不能脱出,但是不能影响血液循环,将绷带系于床缘。

b.手足约束带法:将手足约束带(图4-4)一端系于手腕或足踝部,另一端系于床栏处,主要用于约束四肢末端,限制手足活动。

图4-4 手足约束带

【注意事项】

①必要时才使用约束,并向家长解释。

②约束时松紧要适宜,避免过紧损伤皮肤,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失去约束的意义。

③在约束期间,加强巡视,注意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颜色、温度,掌握血液循环的情况。

四、头皮静脉输液法

婴幼儿头皮静脉极为丰富,分支较多,表浅易见,不滑动易固定,用头皮静脉输液便于保暖,不影响患儿肢体活动及其他诊疗和护理工作,常选用额上静脉、颞浅静脉及耳后静脉等。头皮静脉分布见图4-5。

图4-5 头皮静脉分布

【目的】

①补充液体、营养,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②使药物快速进入体内。

③静脉输血,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

【用物准备】

①输液器、液体及药物。

②治疗盘内:碘伏、棉签、弯盘、胶布、无菌巾内放一吸入生理盐水或10%葡萄糖10ml的注射器、棉球、头皮针、输液器、输液架。根据需要备剃刀、肥皂、纱布、固定物。必要时备约束用品。

【患儿准备】

①观察和选择合适的头皮静脉

a.看:一般比较粗的静脉呈青色,细小的静脉呈暗紫色。

b.按:用拇指稍用力按压局部皮肤来确定血管走向。

c.摸:用拇指尖外侧面在患儿头部静脉的解剖位置横向稍用力滑蹭,会摸到“凹槽”,再上下来回横向滑蹭的同时用指甲轻轻留下“凹槽”走向,即静脉走向。在“凹槽”并不明显,但又略有静脉走向痕迹的时候,可将两手平放在痕迹两边,同时向痕迹稍用力推挤,即可出现一条细细白色的突出的线痕,即为静脉走向。同时要注意与动脉鉴别,患儿哭闹时动脉、静脉均可突起,触摸时动脉多无色并有搏动感,头皮未推挤出现的白色线痕多数为细小动脉。

②操作前为患儿更换尿布或协助排尿,顺头发方向剃净局部毛发。

【操作程序】

①操作者洗手、戴口罩。在治疗室内核对、检查药液、输液器,按医嘱加入药物,并将输液器针头插入输液瓶塞内,关闭调节器。

②携用物至患儿床旁,核对患儿,再次查对药液,将输液瓶挂于输液架上,排尽空气。

③患儿仰卧或侧卧,头垫小枕,助手固定其肢体、头部。必要时采用全身约束法。

④操作者立于患儿头端,必要时剃去局部头发,仔细选择静脉,消毒皮肤。

⑤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接上头皮针,排净空气,操作者以左手拇指、示指分别固定静脉两端皮肤,右手持针,在距静脉最清晰点向后移0.3cm与皮肤呈5°~15°角将针头沿静脉向心方向平行刺入皮肤,然后将针头稍挑起,沿静脉走向徐徐刺入,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将针头再进针少许(0.2~0.3cm),打开调节器,观察点滴通畅,针尖处无肿胀,可用胶布固定针头。

⑥取下注射器,将头皮针与输液器相连接,调节滴速,并将输液软管用胶布固定于适当位置。

⑦整理用物,记录输液时间、输液量及药物。

⑧向家属说明输液治疗的有关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①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②针头刺入皮肤,如未见回血,可用注射器轻轻抽吸,以确定回血;因血管细小或充盈不全而无回血者,可试推入少量液体,如畅通无阻,皮肤无隆起且点滴顺畅,证实穿刺成功。穿刺中注意观察患儿的面色和一般情况。

③常选用的静脉有额上静脉、颞浅静脉及耳后静脉。对长期输液患儿,应从静脉自远心端开始,注意保护静脉、交替使用静脉。对昏迷、抽搐等不合作患儿应选用容易固定部位的静脉。

④根据患儿病情、年龄、药物性质调节输液速度,观察输液情况。

⑤注意区分头皮动静脉。

⑥头皮针和输液管应牢固固定,防止头皮针移动、脱落。

⑦加强巡视,随时观察输液是否通畅、滴速及患儿对药物的反应,如发现异常,立即处理,必要时停止输液,通知医生。

⑧输液结束及时更换输液瓶或拔针。连续输液应24h更换输液器1次。

★考点提示:头皮静脉的输液方法、注意事项

五、股静脉穿刺术

【目的】

采取血标本。为诊断及治疗疾病提供依据,适用于婴幼儿。

【用物准备】

治疗盘内放5ml注射器或一次性真空采血针、碘伏、弯盘、棉签、采血管、纱布。

【操作程序】

①备齐用物,携至患儿床旁,核对解释。

②清洗患儿会阴部及腹股沟区皮肤,换尿布。

③患儿仰卧,垫高穿刺侧臀部。助手站在头端,用双肘及前臂约束患儿躯干及上肢,两手分别固定患儿两腿使之呈蛙状,即外展、外旋,使其关节屈曲呈直角(图4-6)。

④操作者站在足端,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的皮肤和操作者左手的示指。

⑤穿刺

a.垂直穿刺法:操作者左手示指在腹股沟中、内1/3交界处触到股动脉搏动点,再次消毒穿刺点及操作者手指,右手持注射器沿股动脉搏动点内侧0.5cm处垂直刺入,感觉无阻力,见回血后固定,抽足所需血量后拔针。

b.斜刺法:在腹股沟下1~3cm处,针头与皮肤呈45°向股动脉搏动点内侧0.5cm处向心方向刺入,其余操作同垂直穿刺法(图4-6)。

图4-6 股静脉穿刺术

⑥拔针后立即用消毒干棉球压迫止血5min。确认无出血方可放松。

⑦安抚患儿,平整衣服,整理用物。

【注意事项】

①有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此法,以免引起出血不止。

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③穿刺前用尿布包裹好会阴部,以免排尿时污染穿刺点。

④若回血呈鲜红色,表明误入股动脉,应立即拔出针头,用无菌干棉球压迫5~10min,直到无出血为止。

⑤若穿刺失败,不宜在同侧多次穿刺,以免形成血肿。

★考点提示:股静脉穿刺的注意事项

六、暖箱使用法

【目的】

使患儿体温保持稳定,提高未成熟儿的成活率。适用于出生体重在2000g以下,高危或异常新生儿,如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体温不升等(图4-7)。

图4-7 暖箱

【用物准备】

①暖箱准备:a.检查暖箱,保证安全;b.清洁、消毒暖箱;c.将蒸馏水加入水槽中至水位指示线。

②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将预热温度调至28~32℃,预热2h温度能升到所需温度,此时,红绿灯交替亮。根据干湿计读数,调整湿度控制旋钮,维持箱内湿度在55%~65%。

③暖箱放置位置:避免放置在阳光直射、有对流风或取暖设备附近,以免影响箱内温度的控制。

【操作程序】

①核对床号、姓名。评估患儿胎龄、日龄、出生体重、体温、病情及有无并发症。告知暖箱使用的重要性,取得家长合作。

②将患儿穿单衣、裹尿布后放置到已准备好的暖箱内,根据患儿体重及出生日龄调节适中温湿度(表4-2)。若保温不好,可加盖被,但勿堵住气孔。

表4-2 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暖箱温湿度参数

③定时测量体温,根据体温调节箱温,并做好记录。在患儿体温未升至正常之前应每小时监测1次,升至正常后可每4h测1次。注意保持体温在36~37℃,并维持相对湿度。

④一切护理操作应尽量在箱内进行,如喂奶、更换尿布、清洁皮肤、观察病情及检查等。尽量少打开箱门,以免箱内温度波动。若确因需要暂出箱治疗和检查,注意在保暖措施下进行,避免患儿受凉。

⑤患儿出暖箱条件

a.患儿体重达2000g或以上,体温正常。

b.在不加热的暖箱内,室温维持在24~26℃时,患儿能保持正常体温。

c.在暖箱内生活了1个月以上,体重不到2000g,但一般情况良好。

★考点提示:出暖箱条件

【注意事项】

①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定期检查有无故障,保证绝对安全。

②使用中随时观察使用效果,如暖箱发出报警信号,应及时查找原因,妥善处理。

③严禁骤然提高暖箱温度,以免患儿体温上升造成不良后果。

④工作人员入箱操作、检查、接触患儿前,必须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⑤保持暖箱的清洁

a.使用期间每天用消毒液擦拭暖箱内外,然后用清水再擦拭一遍;每周更换暖箱1次,用过的暖箱除用消毒液擦拭外,再用紫外线照射;定期进行细菌培养,以检查清洁消毒的质量,如培养出致病菌,应将暖箱移出病房彻底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b.湿化器水箱用水每天更换1次,以免细菌滋生;机箱下面的空气净化垫每个月清洗1次,若破损,则更换。

c.患儿出箱后,暖箱应进行终末清洁消毒。

⑥注意保持患儿体温,腋窝温度维持在36.5~37.5℃。

⑦暖箱应放在温度为24~26℃的室温中,避免放在阳光直射、有对流风、取暖设备附近,以免影响箱内温度。

七、光照疗法

【目的】

光照疗法(phototherapy)又称光疗,是一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简便易行的方法,主要通过一定波长的光线使新生儿血液中脂溶性的未结合胆红素转变为水溶性异构体,易于从胆汁和尿液中排出体外,从而降低体内胆红素水平。其中以波长450nm的蓝光最为有效,绿光、日光灯或太阳光也有此效果。光疗按照射时间可分为连续光疗和间断光疗,对于黄疸较重的患儿,一般照射时间较长,但以不超过4天为宜。光疗的不良反应有发热、腹泻、皮疹、维生素B2缺乏、低血钙、贫血、青铜症等,应注意观察。

【用物准备】

光疗箱一般采用波长425~475nm的蓝色荧光灯,灯管与患儿皮肤距离33~50cm,以160~320W为宜。光疗箱有单面和双面光疗箱两种,双面光优于单面光。患儿护眼罩用墨纸或胶片剪成眼睛状,其他用物准备如长条尿布、尿布带、胶布、工作人员用的墨镜等(图4-8)。

图4-8 光疗箱

【操作程序】

①先打开位于光疗箱背部的总电源开关,再将光疗箱两旁的黄疸治疗灯电源开关打开。

②测量患儿体温,必要时测体重,取血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

③将患儿全身裸露,用尿布遮盖会阴部,佩戴护眼罩,抱入已预热好的光疗箱内,记录入箱时间。

④使患儿均匀受光,并尽量使身体广泛照射。单面光疗时一般每2h更换体位一次,可以仰卧、侧卧、俯卧交替更换。俯卧照射时要有专人巡视,以免口鼻受压影响呼吸。

⑤监测体温,光疗时应每小时测体温1次或根据病情、体温情况随时测量,使体温保持在36~37℃,根据体温调节光疗箱内的温度。如体温超过37.8℃或低于35℃,要暂停光疗,待体温恢复正常后再继续治疗。

⑥光疗过程中,因按照医嘱静脉输液,按需喂奶,保证水分及营养供给。

⑦严密观察病情,注意患儿精神、反应、呼吸、脉搏及黄疸程度的变化;观察大小便颜色与形状;检查皮肤有无发红、干燥、皮疹,有无呼吸暂停、烦躁、嗜睡、发热、腹胀、呕吐、惊厥等;监测血清胆红素。若有异常情况,须及时与医生联系,以便检查原因,及时进行处理。

⑧一般光照12~24h才能使血清胆红素下降,光疗总时间按医嘱执行。一般情况下,血清胆红素<171μmol/L(10mg/dl)时可停止光疗。出箱前,先将衣服预热,穿好衣服,切断电源,除去护眼罩,抱回病床,并做好各项记录。

【注意事项】

①患儿入箱前需进行皮肤消毒,禁忌在皮肤上涂粉剂和油类。患儿光疗时观察眼罩、会阴遮盖物有无脱落,注意皮肤有无破损。患儿体温高于37.8℃或低于35℃,应暂时停止光疗。

②保证水分及营养供给。光疗过程中,应按医嘱静脉输液,按需喂奶。因光疗时患儿不显性失水比正常高2~3倍,故应在两次喂奶中间喂水,并记录出入液体量。

③严密观察病情。光疗前后及期间要监测血清胆红素变化,以判断疗效。光疗过程要观察患儿精神反应及生命体征;注意患儿黄疸的部位、范围、程度及变化,注意尿、大便的颜色和性状(部分患儿大便稀、薄、黄绿色,次数少增多,一般不需处理),注意患儿的神态、面色、食欲及前囟、哭声的变化,有无四肢颤抖、惊厥,注意皮肤有无发红、干燥、皮疹等,并随时记录。若有异常,须及时与医生联系,以便检查原因,及时进行处理。

④保持灯管及反射板清洁,并及时更换灯管。灯管使用300h后其灯光能量输出减弱20%,900h后减弱35%,2700h后减弱45%。累计时间过长,应更换灯管。

⑤照射中勤巡视,及时清除患儿的呕吐物、汗水、大小便,保持玻璃的透明度。工作人员为患儿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时,可戴墨镜,并严格进行交接班。

⑥光疗结束后,倒尽湿化器水箱内的水,做好整机的清洗、消毒工作,有机玻璃制品忌用乙醇擦洗。

★考点提示:光照疗法的注意事项

八、婴幼儿灌肠法

【目的】

①刺激肠蠕动,使患儿排出粪便。

②清洁肠道,为检查或手术做准备。

③降温。

④清洁肠道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用物准备】

①治疗盘内置灌肠筒、玻璃接头、肛管、血管钳、大油布、治疗巾、弯盘、棉签、卫生纸、润滑剂、量杯、水温计。

②输液架、便盆、尿布4块。冬季准备毛毯用于保暖。

③灌肠液常用0.1%~0.2%的肥皂水、生理盐水,温度39~41℃,用于降低体温时为28~32℃。

【操作程序】

①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挂灌肠筒于输液架上,灌肠筒底距离床褥30~40cm。

②将枕头竖放,使其厚度于便盆高度相等,下端放便盆。

③将大油布和治疗巾上端盖于枕头上,下端放于便盆之下,防止污染枕头及床单。

④用大毛巾包裹约束患儿双臂后,使其仰卧于枕头上,臀部放在便盆宽边上。解开尿布,如无大小便,则用尿布垫在臀部于便盆之间,两腿各包裹一块尿布分别放在便盆两侧。

⑤连接肛管并润滑其前端,排尽管内气体,用血管钳夹紧橡胶管,将肛管轻轻插入直肠,婴儿插入2.5~4cm,幼儿插入5~7.5cm,然后固定,再用一块尿布覆盖在会阴部之上,以保持床单清洁。

⑥松开血管钳,使液体缓缓流入,护士一手始终扶持肛管,同时观察患儿一般状况及灌肠液下降速度。

⑦灌毕,夹紧肛管用卫生纸包裹后轻轻拔出,放入弯盘内,若需保留灌肠液,可轻轻夹紧患儿两侧臀部数分钟。

⑧协助排便,擦净臀部,取出便盆,为小婴儿系好尿布包裹,使其舒适。

⑨整理用物、床单元,记录溶液量及排便性质。

【注意事项】

①根据年龄选用合适的肛管和决定灌肠液量(表4-3)。

表4-3 不同年龄患儿灌肠液量

②灌肠中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液体流入速度宜慢,并注意观察情况,如疲乏,可暂停片刻后再继续,以免虚脱;如突然腹痛或腹胀加剧应立即停止灌肠,并与医生联系,给予处理。

③选择粗细合适的肛管,插管时动作轻柔,如溶液注入或排出受阻,可协助患儿更换体位或调整肛管插入深度,排出不畅时按摩腹部促进排出。

九、臀红护理法

知识拓展

臀红是婴儿臀部皮肤长期受尿液、粪便和漂洗不净的湿尿布刺激摩擦或局部湿热(使用不透气的尿布)等引起皮肤潮红、溃破甚至糜烂及表皮剥脱,又称尿布皮炎。

1.根据臀红严重程度分类

(1)轻度 主要为表皮潮红。

(2)重度 分为三度:一度表现为局部皮肤潮红,伴有皮疹;二度除以上表现外,并有皮肤溃破,脱皮;三度局部大片糜烂或表皮剥脱,可继发感染。

2.臀红预防

①勤换尿布,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②腹泻患儿便后温水洗臀,拭干,可涂油保护。

③选用质地柔软、吸水性强的棉织品做尿布,勿用油布或塑料布直接包裹患儿臀部。

④洗尿布应漂洗干净,避免肥皂沫残留。

【目的】

保持臀部皮肤干燥、清洁,减轻患儿疼痛,促进受损皮肤康复。

【用物准备】

尿布、面盆内盛温水,小毛巾、尿布桶,棉签、药物(1:5000高锰酸钾、紫草油、3%~5%鞣酸软膏、氧化锌软膏、鱼肝油软膏、康复新溶液、硝酸咪康唑霜)、弯盘、红外线灯。

【操作程序】

①核对、解释。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向家长说明目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取得配合。

②降下床栏杆,打开包被。

③解开污湿尿布,用上端清洁处的尿布由上至下轻擦会阴及臀部,对折尿布将污湿部分盖住并垫于臀下。

④用温水清洗臀部,用软毛巾吸干水分,取出污湿尿布,卷折放入尿布桶内。

⑤用清洁尿布垫于臀下,条件许可时将臀部暴露于空气或阳光下10~20min。

⑥重度臀红者可用25~40W红外线灯照射臀部10~15min,灯泡距离臀部患处30~40cm。

⑦暴露或照射后将蘸有油类或药膏的棉签贴在患处皮肤上,轻轻滚动涂药,用后的棉签放入弯盘内。

⑧给患儿包裹好尿布,拉平衣服,盖好被子。

⑨整理用物并记录。

【注意事项】

①了解尿臀红的原因及分度。

②保持臀部清洁干燥,必要时尿布应煮沸、消毒液浸泡或阳光下曝晒,以消灭细菌。

③清洗臀部时应手蘸温水进行冲洗,避免用毛巾直接擦洗。

④涂药时应用棉签贴在皮肤上轻轻滚动,不可上下涂擦,以免加剧疼痛和导致脱皮。

⑤暴露皮肤时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照射治疗时应避免烫伤。

⑥根据臀部皮肤受损程度选择油类或者药膏。

十、婴儿抚触法

【目的】

①促进婴儿与父母的情感交流。

②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智力成熟。

③促进婴儿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

④加快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减少婴儿哭闹,增加睡眠。

【用物准备】

平整的操作台、温度计、润肤油、婴儿尿布及衣服、包被。

【操作程序】

①着装整齐,操作前洗手。

②解开婴儿包被和衣服。

③将润肤油倒在手中,揉搓双手温暖后进行抚触。

④进行抚触动作,动作要轻柔,逐渐增加力度,每个动作重复4~6次。

a.头部抚触:两拇指指腹从眉间滑向两侧发际;两拇指从下颌部中央向两侧向上滑动成微笑状;两手手指前额中央发际抚向脑后,最后两中指分别按在耳后乳突处,轻轻按压,完成头部抚触。

b.胸部抚触:两手掌分别从胸部的外下方向对侧外上方交叉推行进行胸部抚触。注意避开乳头。

c.腹部抚触:可以用双手指分别按顺时针方向按摩婴儿腹部,避开脐部和膀胱。也可以用右手指腹从右上腹部到右下腹部,画一个英文字母“I”形,再由右下腹经右上腹、左上腹滑向左下腹,画一个倒“U”形。反复多次按摩,结束腹部抚触。

d.四肢抚触:将双手拇指和示指弯成圈状,套在婴儿手臂上,由上往下滑动,揉捏其肌肉、关节。同法抚触下肢。

e.手足抚触:托住婴儿的小手,用拇指从婴儿手掌根部滑向指尖,使婴儿的手掌伸张,并由指跟到指尖揉捏每一个手指,提捏各手指关节,重复操作一次。婴儿的足部用同样的方法抚触。

f.背部抚触:使婴儿呈俯卧位,涂上润肤油后,以脊柱为中点,双手掌分别从脊柱向两侧滑动按摩;从背部上端开始逐渐下移到臀部,最后由头顶沿脊椎抚触至臀部。

⑤包好尿布,穿衣服。

⑥整理用物,洗手。

【注意事项】

①抚触过程中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②根据婴儿状态决定抚触时间,避免在饥饿和进食后1h内进行,最好在婴儿沐浴后进行,时间10~15min。

③抚触过程中注意观察婴儿的反应,如果出现哭闹、肌张力增高、兴奋性增加、肤色改变等,应暂停抚触,反应持续1min以上应停止抚触。

④注意力适当,避免过轻或过重。

⑤抚触过程中,注意与婴儿进行感情交流,面带微笑,语言温柔,可放舒缓、柔和的音乐。

⑥窒息抢救、颅内出血、皮下出血等特殊情况下禁做抚触。

思考题

1.用药如何按体重计算公式计算?

2.给药应结合患儿的哪些情况?

3.头皮静脉输液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4.暖箱使用环境有哪些要求?

(张 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