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拔罐疗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七节 拔罐疗法操作程序

一、术前准备

(1)详细检查患者,以确定是否是适应证,有无禁忌证,并根据病情确定处方。

(2)检查应用的药品、器具是否齐备,同时进行消毒,按照次序排放好。

(3)对患者讲解施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解除其恐惧心理,增强其治疗信心。

二、患者体位

选择合适的体位。

三、罐具选择

根据拔罐部位的大小,选择相应型号的罐具。对于比较宽平、软组织较丰富的部位,如胸背部、腰部、臀部、大腿处,最好选用大罐;对于颈部、肩部、上臂、前臂和小腿处,最好选用中罐;对于软组织薄弱、骨骼凸起不平的部位,如关节、头面、前臂远端、手掌背,最好选用小罐。

四、选择正确的拔罐部位

(一)就近拔罐

就近拔罐是指在病痛的地方拔罐,可调节经络功能,使经气通畅,通则不痛,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远端拔罐

远端拔罐是指在远离病痛的地方拔罐,可以刺激经过病变部位经络的远端或疼痛所属内脏的经络的远端,以调整经气,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特殊部位拔罐

由于某些穴位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因此,可根据病变特点来选择吸拔部位。如大椎、曲池、外关等穴位具有退热作用;内关对心脏有双向调节作用等。

(四)脊胸椎部位拔罐

1.颈椎部

指颈椎至胸椎的部位,主要治疗头、颈、肩、上肢及手部的病变和功能异常。

2.胸椎上部

指第一胸椎至第六胸椎的部位,主要治疗心、肺、气管、胸部的病变。

3.胸椎下部

指第七胸椎至第十二胸椎的部位,主要治疗肝、胆、脾、肠等器官的病症。

4.腰椎部

指腰椎以下的部位,主要治疗肾、膀胱、生殖系统以及腰、臀、下肢各部位的病变。

五、术前消毒

在选好的治疗部位上,先用毛巾浸开水洗净患部,然后用干纱布擦净,为防止发生烫伤,一般不用酒精或碘酒消毒。如由于治疗需要,必须在有毛发的地方或毛发附近拔罐时,应先剃毛,避免引火烧伤皮肤或造成感染。

六、罐具预热

在秋冬季节或寒冷天气里拔罐,应将罐具用火烤或水烫进行预热,使罐具温度略微高于体温为宜。罐温不得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七、拔罐次数

常规治疗通常每天拔罐1次或隔日拔罐1次;每10次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间隔3~5天。

八、起罐方法

拔火罐起罐时用左手轻按罐具使其向左倾斜,右手食指或拇指按住罐口右侧的皮肤,使罐口和皮肤之间形成缝隙,空气进入罐内则罐具自行脱落(图1-40)。不得硬拉或旋转罐具,以免损伤皮肤。在背部拔多个罐时,应按照顺序先上后下起罐。这样起罐可避免发生头昏脑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图1-40 火罐起罐方法

真空拔罐器的起罐方法是,一手握着或按着吸附的罐体,另一只手向上(向外)拔动排气阀门杆,使之与胶塞松动,让空气进入罐内,罐体内负压消失用手提起罐体即可与皮肤分离(图1-41)。同样不得用力猛拔罐具。

图1-41 真空拔罐器起罐方法

九、起罐后的处理

一般情况无需处理。如果因留罐时间较长,皮肤产生水疱时,可用消毒针刺破放水,擦涂甲紫避免感染;如果针罐法、刺络拔罐法的针孔出血,可用干消毒棉球压迫止血;如果局部严重出血,下次不宜在此再拔罐。所有程序处理结束后,让患者静息20分钟才能起身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