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生产力水平较低,可分配给劳动者的消费品较少。由于“左”倾思想的干扰和广泛存在的小生产者的平均主义观念,为了满足大多数劳动者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政府建立了一种“有饭大家吃”的事实上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赵人伟,1985)。毫无疑问,“生产问题”是当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改革开放之初,为了打破这种不健康的国民经济运行状态,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允许部分先富、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理论,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沿海和内地、东部和西部共同富裕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稳定高速的增长态势,GDP总规模在世界的排名由1978年的第15位上升至2005年的第5位,到2010年更是一举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但与此同时,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也在城乡、地区和行业之间迅速拉大,20世纪80年代全国总基尼系数仅为0.2左右(赵人伟、李实,1997),到2005年已扩大至0.4735。我们似乎可以判断,引起政府和学术界高度重视和关注的“分配问题”已经呈现逐步取代“生产问题”而成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主要矛盾之一的危险趋势。
收入差距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领导人重点关注的社会经济问题之一,收入是否公平合理甚至被当作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检验改革是否成功的重大标志。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70~80年代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在20世纪末已经基本实现,但这只是低水平的“小康”,而且存在不同地区、城乡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极大的不合理现象。为了丰富和发展这一思想,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要求在2020年前后实现“人均收入超过3000美元”的目标,而且要达到收入比较均衡的理想状态。当前,中国正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这就意味着各行业、各地区以及全体社会成员要协调发展、共同进步,从而建立和谐社会、走向共同富裕。而当前,在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存在不断扩大的苗头、有可能会危及这一发展目标实现的背景下,研究如何认识并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差距问题无疑是具有重大社会现实意义的。
居民收入差距这一研究领域主要涉及收入差距指标的构建、水平的测度、原因的探讨、收入差距对其他经济现象的影响以及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等内容。其中,“收入差距指标的构建”和“水平的测度”等,国际上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成熟的理论指标体系。但是,学术界对于我国收入差距形成根本原因的探讨还远远不够。国内学者解释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存在的原因往往借鉴国外的二元经济理论、区域发展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从我国存在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行业差距等方面进行说明。然而这只能算作收入差距的现状研究,充其量可当作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并不能从全局的角度,对收入差距产生的根本原因做出全面的、令人信服的解释。比如为什么会产生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行业差距?以及为什么出台了那么多收入分配政策却收效甚微?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未来变化趋势如何?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给出统一的解释、分析和判断。比较之下,林毅夫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可以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做出一个比较全面而合理的解释。本书从理论上重新梳理了经济发展战略与收入差距的逻辑关系,直接使用了反映收入差距情况的面板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对经济发展战略与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对我国赶超战略时期推出的配套政策安排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对于二元经济理论、区域发展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等传统理论对收入差距的解释,本书试图使用林毅夫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来解释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产生的根本原因。我们认为经济发展战略从两个方面影响居民收入差距:其一是战略选择和执行本身;其二是战略执行过程中政府的配套政策安排,尤其是赶超战略时期推行的各种政策安排。本书的分析也是有针对性地从这两个方面分别展开的。
首先,本书在借鉴国际上通用且比较成熟的收入差距测量指标和分析技术,并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水平进行测度,发现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呈现东部富裕地区差距较小、中西部落后地区差距较大的经济和空间分布特点。通过对林毅夫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梳理,本书使用全国时间序列数据和分省面板数据对经济发展战略与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发现经济发展战略与居民收入差距具有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从而证实了林毅夫的比较优势战略思想现实可行,由此说明该理论在我国的经济实践中存在一定合理性。最后得出“遵循比较优势的经济发展战略倾向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偏离比较优势的经济发展战略倾向于拉大居民收入差距”的结论。
其次,本书在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各影响因素进行按收入群体分解和基于回归方程的分解分析的基础上,探求各影响因素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结构性影响,并得出各影响因素对居民收入差距贡献率的排序。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是由偏离比较优势的赶超战略向符合比较优势的经济发展战略逐渐转变的。在实行赶超战略时期,为了达到赶超的政策目标,政府进行了一系列在事实上造成了城乡、地区和行业收入差距的政策安排,如城乡户籍制度,城乡不同的教育、就业和社保制度,差别化的地区发展政策,国有企业在某些行业的垄断专营制度等。本书的分析一方面从实证角度说明了到目前为止,这些配套政策仍然起着拉大居民收入差距的副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任何不站在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政策、规划进行调整,仅仅依靠出台收入分配政策来调节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行为,都如“雾里看花”“隔山打牛”,触不到收入差距问题的根本,最终导致所期望的政策目标难以达到。
最后,本书对分析的结论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了符合比较优势的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另外要注意的是,本书研究的是“收入差距”,而不是“贫富差距”,收入是一个增量概念,而贫富则是一个存量概念,当前的收入差距会影响未来的贫富差距,而收入的多少也会受到财富大小的影响。对收入差距进行干预的政策可以是增量调整政策(如个人所得税、资本利得税、劳动工资占GDP比例的调整等),也可以是存量调整政策(如征收遗产税等),存量调整政策通过调节贫富差距最终可以间接影响收入差距。
我们首先想对“收入差距的适度性”“收入差距的负面影响”“收入差距的未来变化趋势”“政府推出了哪些与收入分配相关的政策”等几个问题做出说明。因为只有对“收入差距的适度性”做出明确判断,才能把握政策调控的方向和力度;只有认识“收入差距的负面影响”,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政策调控的效率;只有认清“收入差距的未来变化趋势”,才能充分认识到政策调控的难度和严峻态势;只有了解“政府推出了哪些与收入分配相关的政策”,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