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经典作家纪念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多种途径,纪念活动是其中之一。中国共产党人借助经典作家纪念,诠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理论来源,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构成,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关系,阐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介绍马克思主义单篇著作,经典作家纪念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桥梁和载体。

一 对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说明

经典作家纪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本源性、总体性问题进行了阐释。

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理论来源的阐释。如何定义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1926年5月,彭述之在《五五纪念与中国》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绝不是一种什么机械的宗教,也不是一种什么玄学。马克思主义是一种解释宇宙的方法论,并且是改造宇宙的一种工具。马克思主义是全人类历史发展到最高阶段的一种结晶体。马克思主义是创造人类新社会的指南,更切实点说是一切革命的指南,是一切被压迫被剥削阶级反抗和脱离压迫和剥削阶级的武器。”述之:《五五纪念与中国》,《人民周刊》第11期,1926年5月,第6页。彭述之将马克思主义视为解释宇宙的方法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的科学把握。正因为它是一种方法论,所以具有“工具”“指南”“武器”的功能。1933年2月,中共中央在《为马克思逝世五十周年纪念告民众书》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见解和学说的系统,是人类一切伟大思想的结晶,是国际工人运动经验的总和,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宇宙观。”《为马克思逝世五十周年纪念告民众书》,《红旗周报》第58期,1933年3月,第1页。寥寥数语,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实践基础、理论本质,但仅仅将马克思主义定义为“革命宇宙观”,遮蔽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其创立过程中批判继承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优秀遗产,特别是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与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有助于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1938年5月5日,《新华日报》刊发社论《纪念马克思和孙中山》,通过引用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与理论组成部分的论断,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进行了说明。社论指出,马克思的伟大,就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决不像那些离开世界文明发展的大道而生长起来的、闭关自守的、狭窄的‘宗派主义’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的一切天才,正在于他把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问题给了回答。他的学说是直接继续着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社会主义伟大代表者们的学说而产生出来的。”社论:《纪念马克思和孙中山》,《新华日报》1938年5月5日。这就借助马克思诞辰纪念,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与人类思想文化的关系。

对马克思主义内在结构的分析。中国共产党人早期接触的马克思主义,是经由日本传入中国的,日本学者对马克思主义构成的看法,影响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内在结构的认知。1919年出版的《新青年》“马克思研究”专号,转载了渊泉翻译的《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一文,这是日本研究马克思的大家河上肇的作品。文章开头便说:“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在学问上有两大根柢,其一是历史观,其一是经济论。”渊泉:《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新青年》第6卷第5号,第509页。“历史观”是指唯物史观,“经济论”是指剩余价值学说,将二者作为社会主义学说的基础,实际上勾勒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关系。河上肇对马克思主义内在结构的这种理解,对李大钊产生了明显影响。他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中指出:“马氏社会主义的理论,可大别为三部:一为关于过去的理论,就是他的历史论,也称社会组织进化论;二为关于现在的理论,就是他的经济论,也称资本主义的经济论;三为关于将来的理论,就是他的政策论,也称社会主义运动论,就是社会民主主义。……他这三部理论,都有不可分的关系,而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从根本上联络起来。”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李大钊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19页。在李大钊的视野中,马克思主义由社会组织进化论、资本主义经济论、社会主义运动论三部分构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而阶级斗争理论贯穿三者之中,将三者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在顾兆熊看来,马克思学说的依据就是唯物史观、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马氏用这两个基础学说,去批评现代资本式的出产法,推论他发展的趋势与将来社会秩序的改革”。顾兆熊:《马克思学说》,《新青年》第6卷第5号,第461页。这一看法,与河上肇的观点较为接近,将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陈独秀在吴淞中国公学演讲时,从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阶级斗争理论、劳工专政理论四个方面,介绍了马克思的学说,勾勒了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结构,彰显了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对马克思主义内在结构基本上是依据三个组成部分的说法来分析的。1953年5月5日,王南在《学习列宁著的“卡尔·马克思”》一文中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就把自己的学说,分为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等组成部分”。他具体说明了三个组成部分的内在关联,认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具有不可克服的逻辑力量”。王南:《学习列宁著的“卡尔·马克思”》,《人民日报》1953年5月5日。1983年3月,胡耀邦在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用三个“第一次”梳理了马克思的理论创造与理论贡献,即“第一次把唯物论同辩证法结合起来”“第一次发现了资本剥削劳动的秘密”“第一次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这样,他就在历史科学、经济科学和哲学领域,实现了最伟大的根本变革,建立了真正科学的宇宙观和最彻底的社会革命论”。胡耀邦:《马克思主义伟大真理的光芒照耀我们前进》,《胡耀邦文选》,第495页。可见,改革开放后,胡耀邦仍从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来揭示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结构。

对列宁主义体系的概括。列宁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既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有自己独特的体系,对其进行概括和诠释,是经典作家纪念的内容之一。1926年,李大钊在列宁逝世二周年纪念时,对列宁主义作了定位,认为“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与策略”,李大钊:《在列宁逝世二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演讲》,《李大钊全集》第5卷,第94页。并肯定列宁联合世界革命、以无产阶级的党治国、党的制度是集权等主张,初步呈现了列宁主义的理论体系。彭述之在《列宁主义是否不适合于中国的所谓“国情”?》一文中认为,列宁主义是现代的马克思主义或现代的共产主义,一方面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另一方面是解放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农民群众的理论和策略,即解决“民族问题”和“农民问题”的理论和策略。述之:《列宁主义是否不适合于中国的所谓“国情”?》,《向导》第184期,1927年1月,人民出版社1954年影印本,第1949页。将列宁主义的内容归结为两个方面,基本上是依据民主革命、民族革命的理路来概括的。1933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在《为马克思逝世五十周年纪念告民众书》中指出,列宁主义是“革命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继续与往前发展”,在无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苏维埃政权、农民与土地、民族与殖民地、党的学说、无产阶级的战略与策略、帝国主义与帝国主义战争、社会主义建设等问题上,“对于马克思主义,都有许多新的贡献”。《为马克思逝世五十周年纪念告民众书》,《红旗周报》第58期,1933年3月,第3页。梳理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实际上呈现了列宁主义体系的基本内容。新中国成立后的列宁纪念,尽管没有对列宁主义体系直接进行概括,但实际上已涉及列宁主义体系的轮廓。1960年4月,为纪念列宁诞辰90周年,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了列宁六本论述集,即《列宁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列宁论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列宁论民族解放运动》《列宁论战争与和平》《列宁论反对修正主义》《列宁论新型的革命的无产阶级政党》。六本论述集尽管未能涵盖列宁主义的全部内容,但从当时现实需要出发展示了列宁主义体系的内容。《人民日报》编辑部为纪念列宁诞辰90周年而发表《沿着伟大列宁的道路前进》一文,将列宁思想主要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前夜,帝国主义必然在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联合斗争中灭亡;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器,无产阶级必须用革命的暴力推翻反革命的暴力,打碎资产阶级的军阀和官僚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新国家;无产阶级必须努力巩固同农民的联盟,彻底解决土地问题,努力在民主革命中取得领导权,在同民族资产阶级结成联盟的时候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必须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的政党,反对背叛马克思主义的修正主义和克服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倾冒险主义,坚决信任群众和依靠群众。《人民日报》编辑部:《沿着伟大列宁的道路前进》,《人民日报》1960年4月22日。这实际上是对列宁思想体系的勾勒,反映了当时对列宁主义体系的理解和把握。

对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关系的阐释。广义而言,马克思主义包含列宁主义;狭义来说,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人在纪念列宁时,对于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的关系进行了说明。1924年4月,斯大林在《论列宁主义基础》的演讲中,定义了何谓“列宁主义”。他说:“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确切些说,列宁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斯大林:《论列宁主义基础》,《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85页。1925年1月,中共四大发表《对于列宁逝世一周年纪念宣言》时,认定“列宁主义就是资本帝国主义专权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大会对于列宁逝世一周年纪念宣言》,《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册,第269页。4月,瞿秋白在《列宁主义概论》一文中,称列宁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时的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是“应用于俄国客观情形之马克思主义”。瞿秋白:《列宁主义概论》,《新青年》(季刊)第1号,1925年4月,第30、29页。很显然,中共四大宣言、瞿秋白的论断是依据斯大林的定义来诠释什么是列宁主义。陈独秀认为,“列宁主义自然就是马克思主义,然而马克思主义到了列宁,则更明瞭确定了,周密了,也扩大了”。其突出表现就是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与国际民族运动理论。陈独秀:《列宁主义与中国民族运动》,《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第866页。陈独秀既承认列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联,又强调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较之斯大林的表述更直白,并强调列宁国际民族解放运动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1933年3月,杨尚昆在《马克思逝世五十周年纪念》一文中,也论及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的关系。他说:“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更确切的说:列宁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杨尚昆:《马克思逝世五十周年纪念》,《斗争》第4期,1933年3月,第6页。可见,杨尚昆依然通过引用斯大林的观点来申明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的关系。

二 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阐释

在经典作家纪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结合对生平事业的介绍,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对唯物史观的阐释。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成果,它科学回答了社会历史领域一系列重大问题,并为认识、改造社会提供了方法论指引。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借助经典作家纪念,对唯物史观进行了阐释。《新青年》出版的“马克思研究”专号,转载了《新中国》刊发的陈启修《女子贞操的金钱价值》一文,并将标题改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贞操问题”。文章指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主张人类的文化史,不是由人类的精神,是由人类以外的万物,即是由物质的境遇造成的。从各种文化的表面上看来,虽似乎各种文化都是由人类的努力而生,然而从根本上研究起来,人类的努力究竟不能专靠精神维持,精神以外还要依赖物质。因为人类究竟是一种生物,不得不为饥寒所累的。所以各种文化,形式上似乎出于人类的努力,实际上还是靠物质决定的”。随着物质的变化,人类文化的方向、种类不但有变化,而且不得不有变化,“各时代各地方有特别的物质结合,所以各时代各地方也有特别的文化”。依据唯物史观,没有永远不变的道德,也没有长久合用的法制,一切道德、法律、政治、宗教、艺术等种种文化现象,都要随时之宜、常常变更,才能更有价值。文章高度评价唯物史观的作用:“自从马尔克司提倡唯物的历史观以来,世界上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的学问家,得了一种非常有力的暗示。各种社会的科学,因此都换了面目,与从前是大不相同的了。”陈启修:《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贞操问题》,《新青年》第6卷第5号,第500、501页。这里结合文化变迁,说明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阐释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肯定了唯物史观的确立给社会科学领域带来的革命性变革。顾兆熊在《新青年》“马克思研究”专号刊发的《马克思学说》一文,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也进行了介绍,认为唯物史观“是一种科学的历史观察法,是一种空前的社会哲学”。其大意是:“观察人类社会,那最根本最原始的物件就是经济。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只是共同出产;社会里一切变动的最终的原因,须在一时代的经济里寻找。”顾兆熊:《马克思学说》,《新青年》第6卷第5号,第452、453页。这种对于唯物史观的理解,抓住了唯物史观的根本,从经济入手来考察社会变动的原因,是唯物史观的本质要求。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中指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有二要点:其一是关于人类文化经验的说明,其二即社会组织进化论。“其一是说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的构造。这是社会的基础构造。一切社会上政治的、法制的、伦理的、哲学的,简单说,凡是精神上的构造,都是随着经济的构造变化而变化。”“其二是说生产力与社会组织有密切的关系。生产力一有变动,社会组织必须随着他变动。”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李大钊全集》第3卷,第27页。李大钊主要是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原理出发,来把握唯物史观的。陈独秀在吴淞中国公学演讲时,将唯物史观的要旨归结为说明人类文化之变动、说明社会制度之变动两个方面,并对其内涵进行了具体阐释。“社会生产关系之总和为构成社会经济的基础,法律、政治都建筑在这基础上面。一切制度、文物、时代精神的构造都是跟着经济的构造变化而变化的,经济的构造是跟着生活资料之生产方法变化而变化的。不是人的意识决定人的生活,倒是人的社会生活决定人的意识”;“社会的生产力和社会制度有密切的关系,生产力有变动,社会制度也要跟着变动,因为经济的基础(即生产力)有了变动,在这基础上面的建筑物自然也要或徐或速的革起命来”。陈独秀:《马克思学说》,《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第354—355页。这两段话,说明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也说明了人类文化变动、社会制度更替的原因。对于唯物史观的创立,恩格斯完全归功于马克思的创造。柯柏年通过梳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后认为,“恩格斯是有力地参与唯物史观之建立的”。柯柏年:《关于〈共产党宣言〉》,《解放》第122期,1941年1月,第35页。因此,20世纪40年代,中国思想界就已意识到:恩格斯以自己的智慧,参与了唯物史观的创立。事实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唯物史观,不能离开恩格斯来谈唯物史观的创立。

对剩余价值学说的诠释。剩余价值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概念,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创造、实现、分配,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借助经典作家纪念,对剩余价值学说进行了初步介绍。顾兆熊在《马克思学说》一文中指出,经济理论之中最“烦难”的是价值论,凡货物的价值,由制造这货物所用的“社会上需要的”或“平均的”工作数量而定;而“工人创造的,却是被资本家攫取了,这就是‘赢余价值’”。顾兆熊:《马克思学说》,《新青年》第6卷第5号,第458页。这里所说的就是价值的决定和剩余价值的产生。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中指出:“马氏的‘经济论’有二要点:一‘余工余值说’,二‘资本集中说’。前说的基础,在交易价值的特别概念。后说的基础,在经济进化的特别学理。”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李大钊全集》第3卷,第36页。李大钊所说的“余工余值说”即剩余价值学说。陈独秀在吴淞中国公学演讲时,对剩余价值学说也进行了介绍。他说,要明白马克思所说的剩余价值是什么,首先要明白马克思所指的价值是什么,其次要明白马克思所说的劳动价值是什么及劳动价值如何定法。劳动价值包括“劳动力自身之价值”与“劳动生产品之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由“培养他所需的劳动分量”而定,劳动力所制造商品的价值“由制造时所需社会的劳动分量而定”。剩余价值“乃是货物的价值与制造这货物所费的价值之差额”;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成立的,不是在流通过程中成立的”。陈独秀:《马克思学说》,《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第350—351页。陈独秀力图诠释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将剩余价值学说通俗化。

对阶级斗争理论的诠释。阶级斗争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基础性地位,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往往是从阶级斗争理论开始的。经典作家纪念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阐释包括对阶级斗争理论的阐释。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中,通过引用《共产党宣言》中“从来的历史都是阶级竞争的历史”及《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从来的历史尽是在阶级对立——固然在种种时代呈种种形式——中进行的”两段话,说明了阶级斗争理论的基本内容。关于阶级斗争产生的原因,依据马克思的观点,在于“土地共有制崩坏以后,经济的构造都建在阶级对立之上”。李大钊认为,马克思所说的阶级,“就是经济上利害相反的阶级,就是有土地或资本等生产手段的有产阶级,与没有土地或资本等生产手段的无产阶级的区别:一方是压服他人,掠夺他人的,一方是受人压服,被人掠夺的。这两种阶级,在种种时代,以种种形式表现出来”。阶级斗争将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法同时告终。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李大钊全集》第3卷,第29、30页。这也就是说,阶级冲突的根源是经济冲突、利益冲突,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终结,阶级斗争也将结束。陈独秀将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归结为两个方面:“一切过去社会底历史都是阶级争斗底历史”,“阶级之成立和争斗崩坏都是经济发展之必然结果”。陈独秀:《马克思学说》,《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第356页。这一概括简单明了,呈现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的基本观点。

在经典作家纪念过程中,对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阐释,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概括。列宁对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和形式、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措施等问题进行了系统阐释,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成为列宁主义的重要原理。瞿秋白在《列宁主义概论》一文中,对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进行了介绍。在他看来,“无产阶级独裁制论,可以分三个方面来说明:一、无产阶级独裁制是无产阶级革命之工具;二、无产阶级独裁制是无产阶级对于资产阶级之统治;三、苏维埃制度,是无产阶级独裁制之国家的形式”。瞿秋白:《列宁主义概论》,《新青年》(季刊)第1号,1925年4月,第40页。这里所说的“无产阶级独裁制”,即是无产阶级专政,瞿秋白将无产阶级专政视为革命工具和对资产阶级的统治,揭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对苏维埃制度的介绍,也为中国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作了铺垫。

民族解放理论的阐释。列宁十分关注殖民地半殖民地和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独立、民族解放的运动。陈独秀在《列宁主义与中国民族运动》一文中,对列宁关于国际民族运动的理论进行了概括,主要包括:全世界一切有色无色人种的;行动上帮助民族解放运动;由被压迫者革命而分立,而自建国家;被压迫的民族共同反对帝国主义的国际问题;联合被压迫的民族运动和被压迫的阶级运动——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各民族间在政治上应该是自由分立的,在经济上应该是协作而统一的。陈独秀强调,“世界上一切被压迫的殖民地及被压迫的国家,他们的民族运动,只有依照列宁这样伟大的周到的意见而行,才能够彻底的解决,才能够得着真正自由”。陈独秀:《列宁主义与中国民族运动》,《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第866、867页。因此,陈独秀在梳理列宁民族解放理论内容的同时,阐明了列宁民族解放理论的意义。《新青年》出版的“列宁号”,刊载了魏琴的《列宁、殖民地民族与帝国主义》一文,称列宁是“人类一切解放的象征”,纪念列宁有利于“振作被压迫民族反帝国主义奋斗的勇气”。纪念列宁,应特别关注两点:“第一,列宁如何教导西方的无产阶级反抗自己资本的政府,以达到东方被压迫民族的解放;第二,列宁以为东方民族解放运动对于世界革命,有如何伟大的意义。”魏琴:《列宁、殖民地民族与帝国主义》,《新青年》(季刊)第1号,1925年4月,第91—92页。魏琴揭示了列宁民族解放理论的核心内容,有利于中国民众理解、接受这一理论。

群众观点的诠释。列宁对群众在历史发展进程、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对领袖与群众、党与群众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1944年1月23日,为纪念列宁逝世20周年,《解放日报》发表《列宁论群众观点》一文,对列宁的群众观点进行了具体介绍。主要内容包括:政治开始于千百万群众所在的地方,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群众经验、群众觉悟、群众力量、群众领袖;应该怎样看待群众的“落后”;群众不怕带枪的人;只有依赖群众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发展多样性的群众竞赛;群众大会的民主与工作时间内的个人独裁;再三不倦地用群众与司法的力量铲除官僚主义的野草;依靠群众来清洗自己的队伍,脱离脱离群众者。《列宁论群众观点》,《解放日报》1944年1月23日。这篇文章呈现了列宁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对于中国共产党富有启迪意义。1990年4月22日,《人民日报》为纪念列宁诞辰120周年而刊发的社论,对列宁群众观点作出了新的概括。社论指出:“群众观点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观点。理论同实践的结合,离不开党同人民群众的结合。两个‘结合’密切相关,缺一不可。列宁不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楷模,也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典范。他对人民群众有无比深厚的爱,坚定地相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性和革命首创精神。他认为,群众的创造力量是新社会建设的基本因素,千百万群众的智慧会创造出一种比最伟大的天才预见还要高明得多的东西,人民群众关心并积极参加国家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保证。他对那种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极端痛恨,并且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斗争。他热爱群众,关心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社论:《永远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纪念列宁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人民日报》1990年4月22日。社论立足新的时代条件,揭示了列宁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与当代价值,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列宁主义并没有过时。

建党思想的介绍。列宁结合俄国党的建设实践,对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任务、纲领策略、组织原则、团结统一、批评与自我批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系列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新思想、新观点。瞿秋白在《列宁主义概论》一文中,从“党是无产阶级之先进的战队”“党是工人阶级有组织的战队”“党是无产阶级的阶级组织之最高形式”“党是无产阶级独裁制的工具”“党应当代表革命的统一意志,内部决不能再有许多小团体或小组织”“党应当肃清内部的机会主义派的分子方能巩固”六个方面,对列宁建党思想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瞿秋白指出:“无产阶级必须有这样的革命政党,方才能尽自己社会革命的使命,实行无产阶级独裁制,引导全人类入社会主义之域;无产阶级必须有这样的政党,方才能在这帝国主义的时期,推翻那强有力的敌人——世界资产阶级。”瞿秋白:《列宁主义概论》,《新青年》(季刊)第1号,1925年4月,第45—47页。瞿秋白对列宁建党思想的概括,对无产阶级政党建设重要性的阐释,有利于中国共产党人把握党的建设关键环节,认识党的建设战略意义。1990年4月22日,《人民日报》为纪念列宁诞辰120周年刊发的社论,对列宁建党思想进行了新的诠释。社论说:“列宁的建党学说,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指出,无产阶级在争取政权的斗争中,除了组织而外,没有别的武器;党是阶级的觉悟的、先进的阶层,是阶级的先锋队;只有工人阶级的政党即共产党,才能领导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群众。他特别强调在革命和建设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指出国家政权的全部政治经济工作都是由工人阶级的觉悟的先锋队——共产党领导的。他指出,一个政党在它的存亡问题上是不能容许有丝毫动摇的,是不能容许同那些可能把它埋葬掉的人做任何妥协的。”社论:《永远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纪念列宁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人民日报》1990年4月22日。这一概括,彰显了列宁建党思想的时代意义。

工会、农民问题、妇女解放理论的阐释。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建设的过程中,重视工会建设,注意发挥工会作用。郑超麟在《列宁与职工运动》一文中,介绍了列宁关于工会的理论。他指出:在列宁看来,工人阶级并非每个人都认识到自身肩负的使命,由于工人出身、旧式生活影响、职业分工不同,工人的阶级觉悟程度不一,指导工人阶级开展斗争是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的使命;工人阶级只有在改善工作条件的斗争中,才能逐渐感受工人与资本家在利益上的对立,并认识自己和做工的同伴有共同的利害关系,这是工人阶级觉悟发展的第一步;只有用职业组合的方式才能组织广大工人群众,在无产阶级专政下职工会组织有重要意义;革命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头脑、前锋、总司令部,通过职工会指导工人的政治斗争、经济斗争,并保证职工会的政策不至于违背工人阶级的共同利益;在无产阶级专政下,职工会的任务是建设新社会,它是经济上的组织者、政权上的“后备军”,教育、训练觉悟程度或能力不齐的工人,使之成为经济的组织者、国家的管理者与指导者,这是职工会的迫切任务。郑超麟:《列宁与职工运动》,《新青年》(季刊)第1号,1925年4月,第96—109页。郑超麟对列宁工会理论的梳理,使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组织工会的必要性与开展职工运动的方法。农民是俄国革命的同盟军,列宁对于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解决工农矛盾、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谢文锦在《列宁与农民》一文中,介绍列宁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文章认为,列宁之所以能领导俄罗斯革命取得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注意到农民的心理和利益,和农民联合起来共同去奋斗”。谢文锦:《列宁与农民》,《新青年》(季刊)第1号,1925年4月,第109页。文章侧重从工人和农民联合起来共同去奋斗、农民土地问题、工业和农业同时发展等方面,介绍了列宁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列宁是妇女解放的倡导者、行动者。1927年1月21日,白丽在《向导》出版的“列宁逝世三周年纪念特刊”发表《列宁与妇女解放》一文,介绍列宁妇女解放理论。文章说,“列宁是世界无产阶级首领中第一个消灭家庭中和社会中不平等的人,所以十月革命之后,他立刻号召全俄国人从事实上解放妇女”。为使妇女解放事业能够切实进行,列宁主张妇女参加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妇女不能参加政治生活,其主要障碍物仍是家务工作,创设模范的住宅饭堂等,这是解放妇女家务工作的办法;苏维埃政权尽力使男女平等,并铲除妇女受压迫的根源;俄国妇女已经取得的地位,正是现在资本主义国家妇女所梦想的。白丽:《列宁与妇女解放》,《向导》第184期,1927年1月,人民出版社1954年影印本,第1955—1956页。这里对列宁妇女解放理论与实践的阐释,既有利于中国妇女运动的开展,也有利于中国妇女亲近列宁、敬畏列宁。

经典作家纪念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多个方面,这种诠释和介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传播,增进了中国民众、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知与理解。

三 对马克思主义单篇著作的介绍

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若干重要文本具有标志性意义。借助经典作家纪念,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文本分别进行了介绍。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性文献,在陈望道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出现之前,马君武、朱执信、刘师培、成舍我、李泽彰等已摘译了其中部分内容,引起了时人的关注。刘秉麟在《马克思传略》一文中,对《共产党宣言》进行了介绍,称其为“近世社会主义之圣经,书中之一语,正如枪弹之一射”,认为其主旨在于:欲实行平生之主义,“非根本上废除现行之社会制度,出以严厉之手段不可。在共产派实行革命之先,非使掌权势之人震动不可。自最可怜之平民观之,除断去头上之铁链而外,一无所失。以言所得,几同得一新生之世界,最后鼓励各地之平民,速起联络”。文章认为,《共产党宣言》“鼓吹之烈,实前人所未言”。刘秉麟:《马克思传略》,《新青年》第6卷第5号,第517—518页。杨尚昆在《马克思逝世五十周年纪念》一文中,重点介绍了《共产党宣言》,认为它“是马克思主义主要原则第一次有系统的叙述,是第一个共产党的党纲”,并具体介绍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理,如“一切过去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无产阶级的目的是“用武力推翻全部现代社会制度,建立无产阶级权力的基础”,进而“建立新的无阶级、无剥削的共产主义社会”;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杨尚昆:《马克思逝世五十周年纪念》,《斗争》第4期,1933年3月,第5、6页。1941年1月出版的《解放》第122、123期及2月出版的《解放》第125期,三次连载了柯柏年《关于〈共产党宣言〉》一文,对“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过程、《共产党宣言》的写作背景进行了说明,概括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共产党宣言》有一个贯彻全书的基本思想,就是根据唯物史观,说明无产阶级领导广大劳动人民经过革命、经过取得政权,来解放自己并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柯柏年:《关于〈共产党宣言〉》,《解放》第122期,第34页。此外,柯柏年还从“自有阶级以来全部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产阶级之成长及其发展过程”“无产阶级之成长及其历史使命”“各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态度”“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共产党要干什么”“驳倒了对于共产党的各种非难”“对各派社会主义的批判”“策略的几个原则”“农村公社在一定条件下可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柯柏年:《关于〈共产党宣言〉》,《解放》第123期,1941年1月,第42—46页;《解放》第125期,1941年2月,第34—42页。十个方面,诠释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观点。这些介绍,涉及《共产党宣言》的背景、性质、基本思想、基本观点,为解读《共产党宣言》提供了指引。

《资本论》是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著作。渊泉在《马克思奋斗生涯》一文中,重点介绍了马克思写作《资本论》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称之为“空前绝后之名著”。渊泉:《马克思奋斗生涯》,《新青年》第6卷第5号,第506页。刘秉麟在《马克思传略》一文中,肯定《资本论》的价值,“实为近世经济学中开一新纪元,根本上纠正从前之错误不少”,“以健全之学理,护持其平生之主义,在经济学界中,实为一最有势力之著作”。刘秉麟:《马克思传略》,《新青年》第6卷第5号,第519页。1941年6月,《解放》刊发王思华的《怎样研究〈资本论〉》一文,称《资本论》是“政治经济学的标准著作”“马克思主义的‘圣经’”,是一部“天才的巨著”。在文章中,王思华介绍了《资本论》的中心内容与研究方法,说明研究《资本论》应明确其研究范围、研究方式,关注其旁注和译本,并把科学的理论与革命的实践统一起来。王思华:《怎样研究〈资本论〉》,《解放》第130期,1941年6月,第30—39页。这些对于《资本论》历史地位的表达与主要内容的介绍、研究方法的阐释,为解读、研究《资本论》提供了便利。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列宁批判经验主义哲学思潮、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重要著作,1909年出版后,在国际上得到广泛传播,先后被译为20多种文字,对中国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1943年1月21日,为纪念列宁逝世19周年,《解放日报》发表艾思奇的《哲学战线上的列宁时代》一文,对《唯物主义论与经验批判主义》的写作背景进行了介绍和分析,认为它“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文献中,是第一次揭露了一种以马克思主义伪装着的唯心论”,“是列宁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战线上对内部敌对思想的第一个大战役”。艾思奇:《哲学战线上的列宁时代》,《解放日报》1943年1月21日。明确《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写作背景,自然有助于理解这一著作关于哲学基本问题、唯物主义认识论、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实践基础、哲学的党性原则等问题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点。

《落后的欧洲和先进的亚洲》是列宁运用辩证法对欧洲、亚洲的落后性和先进性进行比较的著作,1913年5月18日在《真理报》发表。1927年1月,陈独秀在《列宁逝世三周年纪念中之中国革命运动》一文中,介绍了列宁这篇文章的基本观点。他说:“列宁的意思是说欧洲本来是先进的,欧洲的资产阶级在以前反抗封建贵族做德谟克拉西运动的时候也是革命的,可是现在他们因为对内要压迫无产阶级之兴起,对外要剥削殖民地,便不惜联合国内外封建的黑暗势力而反革命,而落后了;亚洲本来是落后的,可是现在他们居然能够起来做德谟克拉西运动,而反抗封建的黑暗势力,而革命,而先进了。”陈独秀还说明了《落后的欧洲和先进的亚洲》一文形成的背景,即1913年3月宋教仁被刺、4月袁世凯与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大借款之后。列宁文中所称“欧洲资产阶级居然拥护亚洲的黑暗势力”,正是指英、俄、德、法、日五个帝国主义的银行团借款给袁世凯压迫国民党这件事。陈独秀:《列宁逝世三周年纪念中之中国革命运动》,《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第1167—1168页。对《落后的欧洲和先进的亚洲》一文进行介绍,彰显了列宁对中国革命的关切。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是以文本为单元进行的,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具体介绍,既有利于民众认识、理解马克思主义文本,更有利于民众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