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shop插画创作从入门到精通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2 《大漠胡杨》的创作

本案例为场景插画绘制,选择的是沙漠中的胡杨林风景。胡杨林特征明显、色彩浓郁、寓意深远,其生长于沙漠和戈壁,因生命力顽强而被赞誉为“沙漠英雄树”。人们对胡杨树的评价最广为人知的是“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

在案例绘制过程中使用素材合成的方法,素材合成法是数字插画创作过程中常用的方法。

2.2.1 绘前分析

本案例绘制的是胡杨林,在构思画面时可以预判画面的主体因素:沙漠、树干、树叶、天空,等等。画面要表达的是在沙漠中胡杨树顽强的生命力和浓郁的色彩,因此时间、地点、主体、主题是构思的重点。本案例准备重点描绘一颗胡杨树,背景放置枯萎倒下的树枝、树干,光线设定为黄昏或正午。

2.2.2 确定技法—素材合成法

素材合成法是绘制场景时极为常见的方法,指的是在画面的整体或局部,利用现成素材,通过修改使用或直接使用到画面中,可以提高创作效率的方法。具体的使用方法有直接使用、修改后使用、利用图层合成功能叠加使用等。素材合成法并不仅仅运用于场景绘制合成,在绘制生物皮肤时也可以利用素材快速合成细腻而深入的画面效果。

素材合成法有两个注意事项,首先是这种方法一般用在绘制的中后期,便于快速产生画面效果;其次是素材合成法应当仅作为画面的效果营造或局部借鉴,目的仅仅是为了提高绘画效率,不应沉溺于此法。

2.2.3 素材准备

根据本案例的预设,需要准备的素材应当包含天空、树皮纹理、树叶、沙漠等。素材准备的方式有许多,如实地考察拍摄、网络下载收集、日常归纳整理等。

2.2.4 自制笔刷

尽管数字绘画只是Photoshop功能模块之一,但其绘画功能极其强大和丰富。Photoshop内置的基础笔刷即可实现丰富的绘画效果(图2-56),并且对每一种笔刷还可根据需求做进一步修改(图2-57),以提高绘画效率。画笔内置笔刷素材库,允许载入外置笔刷插件(图2-58),载入使用各种笔刷插件后可以快速绘制各种图案图形、模拟自然效果和形态。

图2-56 Photoshop内置画笔

图2-57 画笔修改选项

图2-58 画笔选项

Tips 小提示

画笔在实际绘制过程中使用最为频繁的功能有两个,一个是拾取画面颜色进行绘制衔接,按快捷键Alt键可以快速切换到颜色拾取器即吸管工具,在画面中点一下需要拾取的颜色即可,松开Alt键切换回画笔工具;二是笔刷大小修改,常规方式是按鼠标右键调节大小,也可按快捷键“[”调小,按“]”调大(当键盘的大写锁定按钮开启时,笔刷光标切换成十字星,不显示笔头大小)。

同时,Photoshop也支持自制画笔笔刷,以满足使用者的多种需求。具体步骤如下。

①新建文件。设置长宽分别为50毫米、分辨率为100的灰度图(图2-59)。

图2-59 新建文件

②绘制笔刷形状。使用矩形选框工具在画面中心位置拉出一个长方形选框,再使用油漆桶工具填充黑色,之后按键盘Ctrl+D取消选择(图2-60)。

图2-60 绘制笔刷图

Tips 小提示

笔刷形状可以是简单的几何形,也可以直接使用图片,一般根据图像精度确定新建文件的大小和分辨率。

③笔刷处理。对笔刷边缘进行虚化处理,便于笔触衔接。此处使用的是菜单栏“滤镜”>“模糊”>“镜头模糊”(图2-61)。

图2-61 镜头模糊

④定义画笔预设。执行菜单栏“编辑”>“定义画笔预设”,在弹出菜单中为自制画笔命名并点击确定按钮,此时切换到画笔工具,在右键菜单中会出现命名好的自制画笔(图2-62)。

图2-62 定义笔刷

⑤保存笔刷。点击画笔预设管理器,在预设管理器中找到自制笔刷并单击,然后选择存储设置,选择一个路径并存储为Abr笔刷文件(图2-63)。

图2-63 保存画笔

Tips 小提示

保存好的笔刷可以通过载入画笔按钮进行载入,也可以放置在Photoshop安装文件的笔刷文件夹,每次开启软件即自动加载。路径一般为X:\Program Files\Adobe\Photoshop\Presets\Brushes,其中X为软件所在盘符。

2.2.5 画布起稿

①执行菜单栏“文件”>“新建”(快捷键Ctrl+N),新建一个A4画布,将文件名称命名为“大漠胡杨”,选择国际标准纸张、A4(图2-64),然后将画布旋转90度(菜单栏“图像”>“图像旋转”>“90度”)。

图2-64 新建文件

②在图层面板新建图层并命名为“线稿”层,选择画笔工具中的长方形软边笔刷,设置笔刷大小为20像素、不透明度为100%、流量为5%,切换到画笔设置面板,将间距设置为10%,点选压力控制按钮(图2-65)。

图2-65 画笔设置

Tips 小提示

笔刷压力控制按钮分别对应传递、建立、形状动态选项,在画笔属性设置面板勾选和在画笔工具栏点选皆可;修改间距的目的是为了让笔触效果连续,避免出现间隔。间距越小,笔触越连贯圆滑,但过小会加重系统负担造成绘画时的反应迟缓。

③在“线稿”层使用纯黑色起稿绘制线稿(图2-66)。

图2-66 绘制线稿

2.2.6 铺设底色

①将“线稿”图层放置在图层面板的最上方,图层合成模式切换为“正片叠底”。

②在图层面板依次新建图层并命名为“天空-底色”“沙漠-底色”“树-底色”,使用长方形软边笔刷快速分层铺设底色。其中“天空-底色”层使用的是渐变工具的线性渐变功能(图2-67、图2-68)。

图2-67 底色图层

图2-68 底色铺设

Tips 小提示

渐变工具非常适合用来填充大面积过渡色,此处使用步骤为,先在工具箱点选渐变工具,然后在工具属性栏选择线性渐变模式,点开渐变编辑器,分别单击颜色条下方的色标按钮,分别点击颜色选项打开拾色器,拾取或设定所需的颜色。最后在画面通过拉直线的方式进行线性填充(图2-69)。

图2-69 线性渐变

③分别复制“沙漠-底色”“树-底色”图层,并命名为“沙漠-底色2”“树-底色2”图层,关闭沙漠和树的底色层。在“底色2”图层进一步完善底色。绘制新的底色层时将线稿图层的不透明度降低至25%,逐步减弱线稿对画面的影响(图2-70、图2-71)。

图2-70 完善底色

图2-71 画面底色

2.2.7 基础塑造

基础塑造主要是对胡杨树和沙漠部分进行塑造,天空暂时不作改动。自本步骤开始可关闭线显示稿图层。本案例的整个绘制流程不同于其他案例,每一个新建图层并非空白图层,而是上一步骤图层的复制,这样做的优点是可以很方便地对图层进行调节和修改,而不必考虑对前期图层的影响。

①分别复制“沙漠-底色2”“树-底色2”图层,并命名为“沙漠-塑造”“树-塑造”图层,关闭沙漠和树的底色层(图2-72)。

图2-72 新建塑造层

②开始绘制前,先对新建的塑造图层分别进行画面暗部加强(菜单栏“图像”>“调整”>“色阶”,快捷键为Ctrl+L),参数及效果对比如图2-73~图2-75所示。

图2-73 树–塑造图层调整

图2-74 沙漠–塑造图层调整

图2-75 色阶调节对比

③选择“树-塑造”图层,开始进行胡杨树的基础塑造。塑造一般从画面重点位置开始,此处选择的是胡杨树中下部位,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柔边圆笔刷、自制长方形软边笔刷、拾色器工具和橡皮擦工具。塑造过程中使用的大量颜色都是拾取之前的颜色,同时在暗部加入一些对比色。本步骤的重点是基础关系,包括基础的明暗关系、基础的结构穿插关系,对此采取边画边找形、边塑造边调整、边添加边擦除的方法。

从画面重点的胡杨树干开始绘制,树木的塑造相对简单,但修形和理清结构穿插才是本阶段的重点(图2-76)。

图2-76 基础塑造一

根据绘画规律,从视觉重心到画面边缘的塑造应遵循由实到虚的规律,因此主体物周边也需认真刻画,尤其是倒伏的树干与后面树木的穿插关系到画面的空间感(图2-77)。

图2-77 基础塑造二

作为前景的树木刻画需要仔细斟酌,塑造过度会抢夺主体物的视觉点,而过于简单又会违背整体画面近实远虚的规律(图2-78)。

图2-78 基础塑造三

紧挨主体物的树枝需认真塑造找形(图2-79)。

图2-79 基础塑造四

树冠是整个画面颜色最为浓郁的,也是画面的主体部位,在现阶段只需简单寻找层次,不必急于刻画树叶。所谓层次不仅指胡杨树叶的层次,也包含前后两棵树的区分(图2-80)。

图2-80 基础塑造五

基础塑造前后效果对比如图2-81所示。

图2-81 塑造对比

④分别复制“沙漠-塑造”“树-塑造”图层,并命名为“沙漠-塑造2”“树-塑造2”图层,关闭沙漠和树的其他图层(图2-82)。

图2-82 新建图层

⑤依然选择作为主要物体的胡杨树树干部分开始进行第二遍基础塑造,本次基础塑造除了要继续完善树木的结构穿插之外,需适当补充远景的树木以增加空间感(图2-83)。

图2-83 树-第二遍塑造一

画面左侧的枝干穿插复杂,在耐心塑造和区分的同时还要注意投影的处理(图2-84)。

图2-84 树-第二遍塑造二

画面右侧枝干的第二遍基础塑造效果如图2-85所示。

图2-85 树-第二遍塑造三

⑥本阶段不对沙漠做过多改动,主要以处理投影、远处边缘线使其趋于合理性为主(图2-86)。

图2-86 沙漠塑造

通过两遍基础塑造,已经基本确立了画面的主次关系和对比关系,同时也将次要内容的位置做了基本摆放,对投影及其合理性也做了简单绘制,两次基础塑造效果对比见图2-87。

图2-87 基础塑造对比

2.2.8 深入刻画

①在进行深入刻画以前,观察整体画面,发现天空的颜色过渡过于细腻,与画面整体风格不协调,颜色对比也过于强烈,因此尝试调整天空的笔触效果和颜色。

首先复制天空图层并重命名为“天空-底色2”,先使用方形笔刷拾取天空的颜色将“天空-底色2”图层绘制出笔触效果(笔刷大小为434像素,不透明度为100%、流量为3%,图2-88)。然后使用色彩平衡(菜单栏“图像”>“调整”>“色彩平衡”,快捷键为Ctrl+B,图2-89)对画面颜色进行调整。

图2-88 绘制笔触

图2-89 色彩平衡

②分别复制“沙漠-塑造2”“树-塑造2”图层,并命名为“沙漠-深入刻画”“树-深入刻画”图层,关闭沙漠和树的其他图层(图2-90)。

图2-90 新建图层

③选择“树-深入刻画”图层进行深入刻画。依然选择作为主体物的胡杨树树干开始刻画。深入刻画是需要极大耐心的工作,主体物的刻画尤其如此。本步骤除了刻画树干的纹路以外,对树干两侧的细小卷曲树皮及小树枝做了一定刻画,同时在暗部增加一些冷色作为补色,并添加作为远景的小树枝(图2-91)。

图2-91 深入刻画一

④对画面右侧倒伏的胡杨树的刻画主要是将前景堆置的粗树枝进行简单塑造,将其投影也画出来,然后添加大量作为远景的树枝以增加空间感、丰富画面(图2-92)。

图2-92 深入刻画二

⑤画面左侧树木的刻画与上面步骤相同,重点刻画相对大的树枝,同时添加远景内容,略微细化前景内容(图2-93)。

图2-93 深入刻画三

⑥对最前方的树桩进行深入刻画,细致描绘胡杨树表皮的纹理,同时添加一些细节(图2-94)。

图2-94 深入刻画四

⑦在深入刻画阶段,画面最左侧的近景树木也需仔细刻画,同时对远景中面积较大的胡杨树进行细节添加(图2-95)。

图2-95 深入刻画五

⑧树冠部分依然没有刻画树叶,而是将重点放在大的层次关系方面,这主要是因为树叶部分准备使用自制笔刷绘制。本步骤为树冠部分添加了大量的细小树枝,主要目的是强调主体物,同时在深入程度方面与树干做好衔接(图2-96)。

图2-96 深入刻画六

⑨对“天空-底色2”图层进行再次校色,将天空部分调整为黄昏,以更好地匹配全图(菜单栏“图像”>“调整”>“色彩平衡”,快捷键为Ctrl+B,图2-97),效果如图2-98所示。

图2-97 天空校色

图2-98 第一遍深入刻画完成

⑩接下来对胡杨树部分进行第二遍深入刻画。复制“树-深入刻画”图层命名为“树-深入刻画2”图层,隐藏第一遍深入刻画图层,在新建图层上进行细节的最后添加和调整。通过对比可见,前后两次深入刻画在塑造方面着墨不多,重点添加了一些细枝末节、对树的质感和整体空间感做了最后的整理(图2-99~图101)。

图2-99 深入刻画对比一

图2-100 深入刻画对比二

图2-101 深入刻画对比三

根据本章2.2.4步骤自制胡杨树叶笔刷,基本流程为:在搜集的素材中选取一片胡杨树叶,使用选区工具制作成黑白剪影图,储存为画笔笔刷(图2-102)。

图2-102 自制笔刷

在画笔设置面板进行设置,效果及参数如图2-103、图2-104所示。

图2-103 笔刷设置前后对比

图2-104 笔刷设置

Tips 小提示

胡杨树叶笔刷的设置要点有以下几个:在“画笔笔尖形状”选项内,将间距拉大,使树叶绘制时避免过量叠加;其次是在“形状动态”选项内将“角度抖动”和“圆度抖动”设置为所需数值,目的是使树叶绘制时方向和角度分布自然;最后是勾选“散布”选项,使树叶绘制时分散开来。

吸取树冠底色的颜色,使用自制笔刷绘制树叶(图2-105)。

图2-105 树冠绘制

第二遍深入刻画完成后效果如图2-106所示。

图2-106 第二遍深入刻画完成

2.2.9 作品完成

通过之前的绘制,已经基本完成画面的大部分内容,但是天空和沙漠部分一直没有进行深入刻画,这主要是考虑通过素材合成的方式来完成。打开“案例2-2合成素材”文件夹,将图片“合成素材(4)”在Photoshop中打开,分别使用选框工具将天空和沙漠截取并复制到“图2-2大漠胡杨.psd”文件中,合理放置图层顺序。

①将沙漠素材拖拽至“沙漠-深入刻画”图层之上并命名为“沙-合成素材”,调整大小及位置后,使用色彩平衡(色阶参数从左至右分别为:+36、-31、-69)进行校色,将“沙-合成素材”的图层合成模式切换为“正片叠底”(图2-107)。

图2-107 素材导入一

②同样将天空素材导入文件中,调整大小、位置后使用“色相/饱和度”进行校色(菜单栏“图像”>“调整”>“色相/饱和度”,快捷键为Ctrl+U),降低“天空-合成素材”图层不透明度至67%(图2-108)。

图2-108 素材导入二

在图层面板分别点右键单击图层“沙-合成素材”“天空-合成素材”,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创建剪贴蒙版”,完成后效果如图2-109所示。

图2-109 素材合成

③图层整理如图2-110所示。

图2-110 图层整理

④执行盖印可见图层(快捷键为Ctrl+Alt+Shift+E),并对盖印图层执行菜单栏“图像”>“调整”>“照片滤镜”,尝试各种滤镜效果并保存,完成本案例的绘制(图2-111、图2-112)。

图2-111 效果调整—暗部加深

图2-112 效果调整—照片滤镜